A. 钢筋工计算如何计算建筑面积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35m计算。
B. 预应力筋的换算截面怎么计算
毛截面:就是混凝土的轮廓线所包围的面积(扣除结构挖空的面积);
净截面:毛截面减去预应力管道所占的面积;
换算截面:这个与具体计算方法有关;如将混凝土受力面换算成相当于多少钢筋面积,或者换算成相当于多少预应力面积,这都是换算方法。
C. 钢筋截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钢筋来截面面积计算公式为:自As=π*r*r*n
式中:
π为圆周率,近似取值3.14
r为钢筋的半径,r=d/2(d为钢筋的直径)
n为钢筋的根数
(3)预应力钢筋的换算面积怎么求扩展阅读
钢筋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钢筋的截面面积即为圆的面积,按照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根据圆面积计算公式,1根直径6mm的钢筋截面积为28.3平方豪米;1根直径8mm的钢筋截面积为50.3平方豪米;1根直径10mm的钢筋截面积为78.5平方豪米;1根直径12mm的钢筋截面积为113.1平方豪米;1根直径14mm的钢筋截面积为153.9平方豪米;
1根直径16mm的钢筋截面积为201.1平方豪米;1根直径18mm的钢筋截面积为254.4平方豪米;1根直径20mm的钢筋截面积为314.2平方豪米;1根直径22mm的钢筋截面积为380.1平方豪米;1根直径25mm的钢筋截面积为490.9平方豪米;
1根直径28mm的钢筋截面积为615.3平方豪米;1根直径32mm的钢筋截面积为804.3平方豪米;1根直径36mm的钢筋截面积为1018平方豪米;1根直径40mm的钢筋截面积为1257平方豪米。
D. 钢筋面积计算公式
1已知条件
梁截面宽度b=250mm,高度h=500mm,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s=35mm,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近边缘距离as=35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受拉钢筋强度设计段仔凯值fy=300Mpa,纵向受压钢筋强度设计值f'y=300Mpa,非抗震设计,设计截面位于框架梁梁中,截面设计弯矩M=150kN·m,截面下部受拉。
2配筋计算
查混凝土规范表4.1.4可知
fc=14.3Mpa ft=1.43Mpa
由混凝土规范6.2.6条可知
α1=1.0 β1=0.8
由混凝土规范公式(6.2.1-5)可知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εcu=0.0033
由混凝土规范表4.2.5可得钢筋弹性模握唤量
Es=200000Mpa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ξb=0.550
截面有效高度
h0=h-a's=500-35=465mm
受拉钢筋戚余最小配筋率
ρsmin=0.0021
受拉钢筋最小配筋面积
Asmin=ρsminbh
=0.0021×250×500
=268.67mm2
混凝土能承受的最大弯矩
Mcmax=α1fcξbh0b(h0-0.5ξbh0)
=1.0×14.3×0.550×465×250×(465-0.5×0.550×465)
=308912928N·mm >M
由混凝土规范公式(6.2.10-1)可得
αs=M/α1/fc/b/h20
=150000000/1.0/14.3/250/4652
=0.19
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1-(1-2αs)0.5=1-(1-2×0.19)0.5=0.217
由混凝土规范公式(6.2.10-2)可得受拉钢筋面积
As=(α1fcbξh0)/fy
=(1.0×14.3×250×0.22×465)/300
=1206.28mm2
As>Asmin,取受拉钢筋面积
As=1206.28mm2
E. 预应力张拉的计算公式
预应力的计算公式:
F=PS
F-张拉力kN,P-压力MPa,S-活塞面积mm2。
根据这个公式转换就行。内通俗些,我给你举个例容子,你就明白了。
假设预制板中铺设有10条10.7的钢筋(该规格的钢筋横截面积为90mm2,标准抗拉强度为1420MPa),按照一般标准规定,取张拉系数0.7,即每条钢筋的张拉应力为1420*0.7=994MPa。张垃机的油缸活塞面积为400cm2,则张拉时,压力表值P2计算为。由于在张拉过程中,钢筋受拉力F1与张拉机的张拉力F2大小是相等的,所以有F1=F2。即,P1*S1=P2*S2,所以P2=P1*S1/S2
=1条钢筋张拉应力*1条钢筋横截面积*钢筋条数/张拉机活塞面积=994*90*10/400*100=22.365MPa
F. 怎么把钢筋截面换算成混凝土面积
钢筋截面换算成混凝土面积方法:
1、不带肋的直接用游标卡尺测量就可以了。
2、带肋钢筋,测回量的答时候,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突出的一个肋,另一端测量肋中间的平面。
混凝土规范02板第6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要求,6.1 一般规定6.1.5条翻页就可见:
A0——换算截面积:包括净截面积以及全部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积换算成混凝土的截面面积。这个A0,在7.6.2条里也有出现。至于如何换算截面积,当然是用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在‘混规’及‘混规条文里’没有查到。
G. 预应力怎么计算
预应力构件预应力钢筋一般情况为下面的受力筋,与普通现浇构件钢筋的损耗率是不同的内,套容的定额子目也是不的,压光分开计算,所以你可以直接在计价软件中增加4-184(后张法预应力钢筋)子目,将根据设计计算预应力钢筋重量输入到子目的工程量表达式中即可(如图),其余钢筋可以用钢筋软件直接计算即可。(如果你在钢筋软件中计算预应力钢筋,汇总计算后,相同类型的钢筋软件会自动合并计算,无法单独计算预应力钢筋的)
H. 钢筋建筑面积如何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F(断面积mm2)×L(长度,;钢的密度为:7.85g/cm3,螺纹钢理论重量计;W=0.00617×d2(kg/m);d=断面直径mm,如断面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重量表;Φ6=0.222㎏Φ8=0.395㎏Φ10=0.;Φ16=1.58㎏Φ18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钢的密度为:7.85g/cm3,螺纹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W=0.00617×d2(kg/m)
d=断面直径mm,如断面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每米重量=0.00617×122=0.888kg
重量表
Φ6=0.222㎏ Φ8=0.395㎏ Φ10=0.617㎏ Φ12= 0.888㎏ Φ14= 1.21㎏
Φ16=1.58㎏ Φ18=2㎏ Φ20=2.47㎏ Φ22= 3㎏ Φ25=3.86㎏
(0.617为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的重量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钢筋的重量=钢筋的直径*钢筋的直径*0.00617
一般计算时Φ12以下和Φ28的钢筋取小数点后3位,Φ14到Φ25的钢筋取小数点后2位。
工程计算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
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
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注:(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3)钢筋砼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
(4)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2、钢筋的弯钩长度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0、1350、90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0、450、600三种,其弯起增加值是指钢筋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
4、箍筋的长度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Ⅰ级钢筋或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D不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箍筋的长度两种计算方法:
(1)可按构件断面外边周长减去8个砼保护层厚度再加2个弯钩长度计算。
(2)可按构件断面外边周长加上增减值计算。
增减值P
抗震结构1350/1350-88-33-202278133增减值=25×8-27.8d
一般结构900/1800-133-100-90-66-330增减值=25×8-16.75d
一般结构900/900-140-110-103-80-50-20增减值=25×8-15d
(三)钢筋的锚固长度
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设计图有明确规定的,钢筋的锚固长度按图计算;,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则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
GB50010—2002规范规定:(1)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2)圈梁、构造柱钢筋锚固长度
(四)钢筋计算其他问题
在计算钢筋用量时,还要注意设计图纸未画出以及未明确表示的钢筋,如楼板中双层钢筋的上部负弯矩钢筋的附加分布筋、满堂基础底板的双层钢筋在施工时支撑所用的马凳及钢筋砼墙施工时所用的拉筋等。这些都应按规范要求计算,并入其钢筋用量中。
计算实例
(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如图所示计算10块板的钢筋工程量
解:①Φ8=(2.7-0.015×2)×[(2.4-0.015×2)÷0.15+1]×0.395=2.67×13×0.395=13.71kg ②Φ8=2.37×19×0.395=17.79kg
③Φ12=(0.5+0.1×2)×[(2.67+2.3)×2÷0.2+4]×0.888=33.56kg
④Φ6.5=(2.67×6+2.37×6)×0.26=7.86kg
小计:Φ10以内:(13.71+17.79+7.86)×10=393.60kg
Φ10以上:33.56×10=335.60kg
铁马钢筋按经验公式1%计算:
Φ10以内:(393.60+335.60)×0.01=7.29k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全国统一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国家经委于1982年颁布的法规性文件,其主要计算规则如下: 1.
[1]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
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如带有部分楼层者,亦应计算建筑面积。 (2)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如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当高跨为边跨时,其建筑面积按勒脚以上两端山墙外表面间的水平长度乘以勒脚以上外墙表面至高跨中柱外边线的水平宽度计算;当高跨为中跨时,其建筑面积按勒脚以上两端山墙外表面间的水平长度乘以中柱外边线间的水平宽度计算。 (3)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4)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5)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加以利用,且层高超过2.2米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6)坡地建筑利用工作之便吊脚做架空层加以利用,且层高超过2.2米,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7)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图书馆的书库按书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9)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10)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实际层数计算建筑面积。 (11)建筑物内的技术层,层高超过2.2米的,应计算建筑面积。 (12)有柱雨篷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3)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4)突出屋面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
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5)突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6)封闭式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7)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8)两个建筑物之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9)室外楼梯作为主要通道和用于疏散的均按每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楼内有楼梯的,室外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0)跨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高架单层建筑物,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多层者按多层计算。 2.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突出墙面的构件、配件和艺术装饰,如柱、垛、勒脚、台阶、无柱雨篷等。 (2)检修、消防等用的室外爬梯。 (3)层高2.2米以内的技术层。 (4)构筑物,如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储油(水)池、贮仓、圆库、地下人防干支线等。
(5)建筑物内外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安置箱罐的平台。 (6)没有围护结构的屋顶水箱。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 (7)单层建筑物内分隔的操作间、控制室、仪表间等单层房间。 (8)层高小于2.2米的深基础地下架空层、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 3.其他 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如遇上述以外的情况,可参照下述规则精神办理。
I. 15.2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如何计算
15.2的钢绞线是由7根钢丝组成。其中六根边丝,一根中丝。边丝直径5.025mm,中丝直径5.15mm。因而截面面积为139.82约等于140mm²。
动力用电线路截面计算:
P=1.05×(K1×ΣP1/cosφ+K2×ΣP2+k3ΣP3+k4ΣP4)
η─用电不均衡系数,取值1.05;
P─ 计算用电量(kW),即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ΣP1 ──全部电动机额定用电量之和;
ΣP2 ──电焊机额定用电量之和;
ΣP3 ──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
(9)预应力钢筋的换算面积怎么求扩展阅读:
在说明和清单表中经常看到,有15-7Φ5、12-7Φ5、9-7Φ5等型号规格的预应力钢绞线。
以15-7Φ5为例,5表示单根直径5.0mm的钢丝,7Φ5表示7条这种钢丝组成一根钢绞线,而15表示每束钢绞线由15根7Φ5的钢绞线,总的含义就是“一束钢绞线由7根直径5mm钢丝组成(每束总直径约15.24mm,尺寸偏差+0.40 -0.20;每根钢丝直径约为5.0mm)钢绞线组成的钢筋”。
一般截面积按140mm^2计算,理论破断值=140*1860=260.4kN,按预应力60%-65%标准,可承受拉力156.24-169.26kN。
J. 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是不是等于预留孔洞的面积
先张法构件预应力钢筋的合力通过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黏结传递给混凝土和非预应力钢筋。预应力传递过程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非 预应力钢筋三者协调变形,全截面受力,所以施工阶段计算时采用换算截面面积 A0 ( A0 = Ac + aEsAs+ aEsAp , aEs 和 aE 分别为非预应力钢 筋、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 ,后张法构件预应力钢筋的合力靠锚具传递给孔道外侧混凝土和非预应力钢筋,由于施 工阶段孔道没有灌浆或灌浆材料强度不够,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没有黏结,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合力相当于外力作用在钢筋混凝土净 截面上,因此,后张法构件在施工阶段计算时用净截面面积 An( An= Ac + aEsAs ) 。当计算使用阶段外荷载所引起的截面应力时,无论先张法构件还是后张法构件,预应力钢 筋和混凝土之间都已经黏结成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