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板底的附加钢筋怎么识别
所谓“附加钢筋”,大多是设计人感觉需要而局部增加的,“附加钢筋”没有固定的回定义。答
在现浇板或筏板基础中,布置双层双向钢筋,一层在底部的受力筋称为底筋,在图中表示时一般两端为半圆弯勾,或135度弯折,一层是在板或基础顶部的钢筋,称为面筋,它在图纸中一般是两端有90度的垂直弯折。
布置在板底的为底筋(有保护层),布置在底筋之上的为面筋,而板筋图上一般都不会直接布置出来,而是用文字来说明,双层双向的布置就是底筋和面筋水平和垂直方向都要布置。
⑵ 钢筋混凝土板,什么是板底钢筋什么是板顶钢筋
板底抄筋就是板下面铺的受拉筋袭,板顶筋是在板上部的钢筋,主要是防止开裂的.
所以区别就是功能上的这点区别.
不过具体到现场板底和板顶的钢筋在配置上没什么区别,是因为市场上的钢材最细的也就是圆4的了.所以板顶的钢筋就没必要再调整了.
一般是叫板底钢筋和板面钢筋!这两种钢筋多出现在现浇板加强钢筋上面!
所以也叫板底加强筋和板面加强筋!
比如用在屋面上人孔和折板处等等的属于板底加强钢筋!因为加强钢筋是放在现浇板底部的!
比如凸窗部位起点悬挑作用的,那就要放在与现浇板负筋(加铁)同等的部位了!那就叫板面加强筋了!
⑶ 板筋中的附加钢筋与支座钢筋是什么
在支座处的附加钢筋时为了保证支座的负弯矩,进行加密处理就行。
⑷ 该板筋为局部的附加筋还是底筋,如下图:
双层双向板筋是指一层双向底筋,一层双向面筋,负加筋是支座处(梁两侧)的板面加强筋版。图中带180度弯钩权的都是底筋,负加筋一般是90度直弯钩。图上只画出底筋和支座负加筋,未画出面筋,按说明为φ8@150。
⑸ Φ18@230筏板底附加钢筋,是什么意思
“附加钢筋”一词,不是规范的名词术语,没有定义。是设计人自己起的称呼,回题主应截图上传,答以便网友推测,或联系设计人。
题中,推测此附加钢筋,可能是贯通支座的底筋,照注明文字应是非贯通的底筋,与贯通底筋隔一加一,非贯通的直径18,非贯通筋之间的间距230mm。
⑹ 地下室底板附加钢筋的作用
作用是承担局部应力。可以固定受力筋,将受力筋的荷载均匀分散在受力筋上,使受力筋均匀受力。附加箍筋是在主梁上有集中荷载(如次梁等等)处的构造钢筋。
附加钢筋是分布筋的一种。附加钢筋其实就是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区箍筋和现浇板(双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钢筋。
(6)板底附加钢筋属于什么钢筋扩展阅读:
附加钢筋的相关介绍:
出现在单向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板的上部的钢筋,放在最上面的就是受力筋,抵抗负弯矩的,之下的就是分布筋!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 )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简单的说,分布筋是放在受力筋的内侧:如果是下部,受力筋的内侧就是上边;如果是上部,受力筋的内侧就是下边。
⑺ 板的附加钢筋 是什么
附加钢筋就是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而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内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
附加钢筋其实就是容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区箍筋和现浇板(双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钢筋。附加钢筋就是在结构受力方面有没有都行的钢筋,与结构受力无关,分布钢筋就是附加钢筋的一种。
(7)板底附加钢筋属于什么钢筋扩展阅读:
1、腰筋
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2、预埋锚固筋
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满足受力要求而预先插设的。
3、抗扭筋
属于腰筋的一种,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钢筋,需要有“箍筋”和“纵筋”构成。
4、附加吊筋
主次梁相交,在主梁内次梁钢筋下部布设的吊筋,解决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内部混凝土剪应力过大的问题。
⑻ 请教一下,下图中的“底板钢筋附加钢筋”和“附加钢筋”是怎样的排列方式
根据图来可以看出,标注是对源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均有标注。说明是双层双向布置。上面写的是底板钢筋附加钢筋,这应该是板的面筋,主筋按直径为14的三级钢,每200间距布置一根,附加钢筋按直径为12的三级钢,每200间距布置一根.
下面写的是附加钢筋(这个地方,个人认为是图纸标注错误),这应该是板的底筋,主筋按直径为22的三级钢,每150间距布置一根,附加钢筋按直径为14的三级钢,每150间距布置一根.
⑼ 怎么分辨板底附加筋和板顶附加筋
板底附加筋和板顶附加都是附加钢筋,只是在建中被安装到位置不同。
附加钢可以在一些有板筋的部位增加钢筋用量,提高强度。其实就是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区箍筋和现浇板(双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钢筋。
附加筋就是在构件受力计算之外,为了施工方便而设置的附加钢筋,没有它的支撑无法正常施工。附加筋一般是抗震用的,四角上的放射筋是防止楼板裂缝的。规范说的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 向钢筋承担。
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 附加筋。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 而定。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
附加钢筋属于分布筋的一种。分布筋是处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钢筋位置的作用,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9)板底附加钢筋属于什么钢筋扩展阅读:
其它分布筋:
1、构造柱
是墙体内转角及轴线相交处设置的墙体抗震柱,它是在唐山大地震后总结出来的防震减灾技术措施之一,在此之前建筑上是没有的。
2、构造筋
就是按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布设、不用经设计人员重新计算的配筋,就是构造配筋,如单向受力板中长向配筋、柱子核心区加密等 墙拉筋:是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钢筋,保证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墙体能连接成整体,不至于甩出后伤人。
3、腰筋
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4、预埋锚固筋
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满足受力要求而预先插设的。
5、抗扭筋
属于腰筋的一种,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钢筋,需要有“箍筋”和“纵筋”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