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广联达钢筋抽样GGJ2009分享一下板马镫筋的计算方法
马镫筋有三种形式来1型输入格源式是【根数或间距*间距】2型3型【根数或间距】当然第一种是按照S(板面积)/S1(间距*间距)来计算,第二三种是排数*排数按线性来计算的
下面着重说一下第二三种的计算方法
属性中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平行横行受力筋和纵向受力筋,以横向受力筋为例:
1.软件计算时是用横行的长度除以马镫筋属性中的L1后向上取整+1来算出根数;2.然后用竖向的长度除以马镫筋的间距也是向上取整+1来计算排数;3.然后根数*排数来计算总根数。如果有梁软件就会分割成小的区域来按上述方式来就算,但是每块板算根数的时候都会向上取整+1的,这样算就多了很多,我们要把属性中的根数计算改成向下取整是才和实际差不多。
Ⅱ 板钢筋马镫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板钢筋马凳高度H=板厚度-上下钢筋保护层厚度-上层两排钢筋直径之和-下层回下排答钢筋直径计算出来的。
Ⅲ 图纸上没有马凳筋的具体信息,广联达绘制板的时候马凳筋如何设置
马凳筋的信息一般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来计算的如无明确说明,可以参考一下马凳筋回的规格设置原答则: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Ⅳ 为什么输入了马凳筋信息后仍出现请完整输入钢筋信息和参数
除了左侧要输入钢筋参数,还要在右侧图中输入对应钢筋尺寸,L1 L2 L3,这几个数据也要输入
Ⅳ 马凳筋长度怎么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计算,如下图:
(5)广联板钢筋马镫怎么输入扩展阅读
马凳筋的规格设置原则
(1)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
(2)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
(3)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
(4)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
(5)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
(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马凳筋主要是用来作为板钢筋施工的一种措施钢筋来进行设计及运用的。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不适用于施工。
Ⅵ 马镫筋间距
马镫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迅逗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镫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
这样马镫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镫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镫筋返锈。
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镫筋个数=板面积/(马镫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镫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镫筋作用,所以马镫个数须扣梁。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镫帆正不应计算,楼梯马镫另行计算。
(6)广联板钢筋马镫怎么输入扩展阅读
马镫钢筋按实计算归入钢筋总量中参与钢筋调整,一些施工单位把马镫套成预埋铁件是错误的。
马镫排列可按矩形陈列也可梅花放置,一般是矩形陈列。马镫方向要一致。
钢筋图形软件中一般都有马镫筋的输入,非常方便快速地统计出马镫的重量。
手算马镫筋计算公式:N(马镫筋个数)=S²+2√S+1
S代表布设马镫筋的板的面积,当N有小数时,不能按照四舍五入计入,不论小态昌悔数大小,一律按照1近似。
Ⅶ 钢筋马镫怎么布置
钢筋马镫布置方式如下:
可以定义一根通长的筏板主筋,把马凳的脚在汇总计算内后的编辑钢筋容里添加。编辑表如下:
马凳钢筋,施工术语。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现在板厚小于150的很多都用塑料马镫代替。
Ⅷ 现浇板马镫筋如何布置
现浇板“马凳抄筋”的布置:
1、楼层现浇板“马凳筋”设置:一般每平方米4个,即间距为500mm。“马凳筋”钢筋直径一般不小于6mm。
2、基础底板“马凳筋”设置:一般每平方米1个,即间距为1000mm。“马凳筋”钢筋直径一般不小于14mm或与基础底板钢筋相同。
Ⅸ 如何做马凳筋
马凳,它的形状像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它的设计需要遵循的标准和规范还是比较多的,具体的大家可以参考下文给出的尺寸、设置方法入手。比如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方面的差异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规格,并且还决定了产品适合使用的领域、应该对应的人群等等。我们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够选择最合适的产品。
一、钢筋马凳怎么设置
一般配芦基础厚在1米左右,马凳筋应≥Φ18,间隔1.2米交错布置,基础厚在1.2-1.5米左右,马凳筋应≥Φ22,间隔1.2米交错布置,
基础厚在0.5米左右,马凳筋应≥Φ14,间隔1.0米交错布置,平台板厚在0.12-0.15米左右,马凳筋应≥Φ10,间隔0.8米交错布置,平台板厚在0.2米左右,马凳筋应≥Φ12,间隔0.8米交错布置,
马凳做法一横筋约1.2-1.5米,再焊上相应培差带的三角支架,马凳的高度为扣去砼保护层,扣去相应的钢筋单根下料长要以你的钢筋形式来算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二、马凳筋尺寸
马凳筋尺寸当基础厚度较大(大于800MM)一般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钢筋马凳一般图纸上不注,由技术员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12可用直径为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板中放置马凳时应避开梁等板支座构件。基础底板大于800MM时应采用角铁做支架,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来计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马凳钢筋的直径不应该说比被支持的钢筋小一个型号,因为如果被支持的负弯矩钢筋是8mm的,要采用6.5mm的钢筋作为马凳筋就太细了,庆局它不能保证负弯矩钢筋不会被施工工人偶尔踩坏。
施工过程中,马凳筋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当我们需要固定上层板钢筋时,马凳筋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大家可以参考厂家的说明、专业人士的建议入手购置,但是在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把控的尺寸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确定的,因为它涉及到实际情况以及产品本身的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所以不同的时候采纳的方案也不一样。大家不妨从上文入手学习。
Ⅹ 广联达钢筋算量里马镫筋怎么计算
马凳筋的计算: 马凳的高度=板厚-2*保护层-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版+50(也可以是权80,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 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纵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