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砼保护层厚度怎么算
施工时,从最外层钢筋的外皮到混凝土表面的厚度,就是保护层厚度。
结算时,取钢筋合力中心至混凝土面层。
Ⅱ 钢筋保护层厚度如何算
答:没公抄式,根据环袭境类别选用的,给你插一图。 以下单位:mm
环境类别 板、墙、壳 梁 柱
SC20 C25-C40 C50 SC20 C25-C40 C50 SC20 C25-C40 C50
室内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Ⅲ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从什么地方算起!
梁、柱中的箍筋、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板、墙、壳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可按基本保护层数值减少10mm,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10mm。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在耐久性设计中,如无特殊标明,这一保护层应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通常情况下应为箍筋保护层。
(3)钢筋保护层厚度验证值怎么算扩展阅读:
保护钢筋不被锈蚀,空气中含水量,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护层越厚。
钢筋要通过保护层把均匀力传到混凝土中,保护层厚度不够的话,会过早出现裂缝,钢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时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锈蚀钢筋。
钢筋裸露在大气或者其他介质中,容易受蚀生锈,使得钢筋的有效截面减少,影响结构受力,因此需要根据耐久性要求规定不同使用环境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以保证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不发生降低结构可靠度的锈蚀。
对有防火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及预应力构件,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构件在火灾中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的耐火限的这段时间里,构件不会失去支持能力。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Ⅳ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是多少 允许的偏差是多少
1、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因部位而异,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是 10mm 。
2、根据GB50204-2002(2011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项目中,有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壳±3mm。其注: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 表中数值的1.5倍尺寸偏差。
3、混凝土保护层允许偏差值为(+8mm,-5mm)。混凝土保护层是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箍筋、构造筋、分布钢筋等)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Ⅳ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怎样确定的
在不同的环境中,如果结构不同,厚度也不同。房子的顶梁或柱子不应小于15毫米,这样后墙就不能小于10毫米。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第102页、11G101-1第54页对“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的说明: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
2、构搭码棚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一类环境中,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的1.4倍;二、三类环境中,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
5、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Ⅵ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基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70mm是因为没有垫层基础梁是梁,保护层应该按照相应环境类别梁的保护层取值一般是40±0.000以下部分不全是基础规范给基础的定义是 基础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从《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规定来看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若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保护层取1.4倍则为不应小于56mm。
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2.1条及注尚未提到无垫层,在条文说明中只说“根据工程经验基础底面要求做垫层,基底保护层厚度仍取40mm。”,却未肯定地提出本次修订取消了“无垫层”。
(6)钢筋保护层厚度验证值怎么算扩展阅读
从混凝土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钢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因此本次峐订后的护层实际厚度比原规范实际厚度有所加大。
根据混凝土碳化反应的差异和构件的重要性,按平面构件(板、墙、壳)及杆状构件(梁、柱、杆)分两类确定保护层厚度;表中不再列入强度等级的影响,C30及以上统一取值,C25及以下均增加5mm。
Ⅶ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
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钢筋探测仪进行检测。
检测前,应对钢筋探测仪进行预热和调零内,调零时探头容应远离金属物体。进行检测前,宜结合设计资料了解钢筋布置状况。检测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先对被测钢筋进行初步定位。
将探头有规律的在检测面上移动,直至仪器显示接受信号最强或保护厚度值最小时,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基本重合,即可读出钢筋保护层厚度。
(7)钢筋保护层厚度验证值怎么算扩展阅读:
检测时注意事项:
1、检测前应根据检测结构件所采用的混凝土,对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进行校准。
2、在检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是否偏离初始状态并及时进行调零。
3、检测时,检测结果通常受邻近的钢筋影响,因此要正确的设置各项参数。
4、钢筋位置确定后,设定钢筋探测仪量程范围及钢筋公称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影响较小的位置,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保护层厚度
Ⅷ 钢筋保护层厚度怎么算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因部位而异,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是10mm。
根据GB50204-2002(2011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项目中,有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壳±3mm,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表中数值的1.5倍尺寸偏差。
混凝土保护层允许偏差值为(+8mm,-5mm)。混凝土保护层是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箍筋、构造筋、分布钢筋等)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8)钢筋保护层厚度验证值怎么算扩展阅读:
钢筋保护层注意事项: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可判为合格。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 %但不小于8 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仍可判为合格。
由于梁类构件及板类构件在施工时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措施不同,对结构性能影响的程度不同,允许的尺寸偏差不同,因此检验时应分别进行。但如同属类构件(梁类、板类),则不管是主梁、次梁或悬挑梁,单向板、双向板或挑檐板,均应归为同一类型,一并计算合格点率。
Ⅸ 什么是钢筋保护层厚度验证值
首先验证值是判断保护是否符合要求的数值,而保护层指的是混凝土上面专那层小属部分垫层。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所以钢筋保护层厚度验证值就是是判断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的厚度是否符合要求的数值。
钢筋保护层厚度如图:
Ⅹ 钢筋保护层厚度如何计算
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如下:(要算钢筋根数,构件长的两边保护层一般是5-6公分,算钢筋长度时候,钢筋末端的保护层有是2-3公分。)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最小和最大的要求,老规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按主要受力钢筋和箍筋、构造钢筋分开要求的,除了主筋有保护层的要求,箍筋也有保护层的要求。但是,新规范统一规定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其实混凝土验收规范上对此有一条说明: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要求,其允许偏差最大值不得超过1.5倍。
(10)钢筋保护层厚度验证值怎么算扩展阅读: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第102页、11G101-1第54页对“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的说明: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
2、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纳腊悄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设计使用年局敏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一类环境中,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的1.4倍;二、三类环境中,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洞渣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
5、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网络-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