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一级抗震三级抗震怎么分别
钢筋没有一级抗震三级抗震之分。一级抗震、三级抗震等级是由设计根据当地设防烈度决定的。
带E钢筋,适用于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例如HRB400E、HRBF400E)。
普通钢筋只有牌号之分:
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HRB335、RRB400、HPB300钢筋;
梁、柱和斜撑构件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RBF400、HRBF500钢筋。
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RB335、HPB300、HRB500、HRBF500钢筋。
Ⅱ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1
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底部所承担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
2
与主楼相连的裙房,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3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确定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4
甲、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时,如其高度超过对应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则应采取比相应抗震等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Ⅲ 图纸里怎么看抗震等级
图纸的说明里有地震等级说明,或者地质资料表里会有这些信息。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甲类、乙类建筑:当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⑴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
⑵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
抗震等级的划分标准: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Ⅳ 抗震等级怎么确定的
法律分析: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依据结构类型、结构的重要性程度、抗震设防要求和场地条件见不同的建筑物划分为四个抗震等级。对框剪结构,在基本振型下若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按框架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剪力墙结构适当降低。
法律依据: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 第十九条 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研究制订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组织重建或者修缮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对恢复重建确有困难的家庭予以重点帮扶。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应当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确保房屋建设质量符合防灾减灾要求。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应当向经审核确认的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发放补助资金和物资,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为受灾人员重建或者修缮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衍生问题:
地震损失的房子怎么办
地震属于不可抗力,因此,受损房屋难以得到政府补偿。但当地政府有责任组织重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Ⅳ 怎么算抗震等级
不是计算的,是按抗震设防标准进行确定的。以下参考一下;1 抗震等级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有关,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2 抗震等级建筑物的场地类别有关,按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及场地类别确定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6.1.2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
注:1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3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允许按抗震墙结构确定其抗震等级。
6.1.3 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
2 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层及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3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4 抗震设防类别为甲、乙、丁类的建筑,应按本规范第3.1.3条规定和表6.1.2确定抗震等级;其中8度乙类建筑高度超过表6.1.2规定的范围时,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4 砌体结构、排架无抗震等级;
5 应注意规范中对抗震等级的调整(特别是高规
Ⅵ 抗震设防烈度怎么划分
法律分析:抗震设防烈度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目前抗震规范中一共考虑了6、7、8、9度抗震设防和不设防。
法律依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注:底层指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2、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首改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3、哗含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4、当甲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而房屋的高度超过本规范表6.1.2相应规定的上界时,应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注:本章“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者芦判级为一、二、三、四级”的简称。
Ⅶ 抗震等级是怎么确定的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等级确定
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甲类、乙类建筑:当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
3)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4)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5)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
6)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尚应符台下列规定:
⑴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
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_V`,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O.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中、边柱取1.4%,角柱取1.6%。
⑵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
⑶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士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L.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R`应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R`应增大2U%;地震作用产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数取1.8,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
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_R`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0.03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6%;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取1.6%。
⑷筒体、剪力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②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35%,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4%;
③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率应取为1.4%.配箍特征值宜增大20%;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宜配置型钢,型钢宜向上、下 各延伸一层。
⑸剪力墙和简体的连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当跨高比不大于2时,应配置交叉暗撑;
②当跨高比不大于1时,宜配置交叉暗撑;
③交叉暗撑的计算和构造宜符合本书第10章10.7条的规定。
(7)怎么知道地下室钢筋抗震等级扩展阅读
地震震级 M ,用地震面波质点运动最大值 (A/T)max 测定,(度)。
计算公式为:
M=lg(A/T)max+ σ ( Δ )
式中: A ---- 地震面波最大地动位移,取两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μ m ;
T ----相应周期, S ;
Δ----震中距, ( 度 ) 。
测量最大地动位移的两水平分量时,要取同一时刻或周期相差在1/8周之内的震动。若两分量周期不一致时,则取加权和:
T=(T N ×A N +T E× A E )/(A N +A E )
式中: A N ------ 南北分量地动位移,μ m;
A E ------ 东西分量地动位移,μ m;
T N ------ A N 的相应周期, S ;
T E ------ A E 的相应周期, S ;
量规函数σ ( Δ ) 为:
σ ( Δ )=1.66lg Δ +3.5
不能使用与表一中给出的值相差很大的周期来测定地震震级 M 。
地震震级 M 应根据多台的平均值确定。
中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其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多用矩震级来表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震震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震等级
Ⅷ 抗震等级在哪里看
问题一:如何看抗震等级? 图纸上说是四级就是四级。该工程属于四级,那一二三级的情况就不用考虑了
问题二:图纸里怎么看抗震等级? 1、图纸的说明里有地震等级说明;2、或者地质资料表里可能会有这些信息。
问题三:建筑抗震等级怎么确定 建筑抗震等级的说法是不够正确的,应该是结构抗震等级。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按照结构型式、房屋高度、设防烈度来划分。楼主提供条件不足,无法划分。钢筋锚固与搭接不能确定抗震修正系数!
问题四:图纸里面没写抗震等级,要在哪里找 抗震等级在结构设计说明中有表达。
问题五:看图纸,确定抗震等级 说明中已经定了,剪力墙二级,框架也是二级。
图纸中提供三级的一些内容,可能是摘录了带有三级内容的图表,而忘记删除了。问一下设计单位吧。为什么,只有他们能解释得清楚,并按他们解释的进行施工,必要的话,可以请他们出书面的解释。
问题六:图纸上只给出了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设防分类,怎么找到抗震等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9页,一查就知道抗震等级了。谢谢。
问题七:抗震等级如何区分 查阅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把混凝土结构抗震分为一、二、三、四共4个不同的等级。6、7、8、9等是设防烈度,一、二、三、四级是抗震等级,可以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来确定抗震等级!
某建筑的抗震等级由结构形式、高度、重要等级、设防烈度等确定的抗震等级是施工的依据,有设计明确。
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是两个概念,图纸总说明上应该注明抗震等级的。一二级锚固长度比三四级多,与烈度递增等级是相反的.
图集上说的抗震等级是指建筑物所在区域,结构形式,荷载大小,等一系列因素而确定的。
抗震烈度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我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问题八:建筑图纸抗震等级哪里有说明 结构施工图纸会说明的!或者你查 建筑抗震规范附录A有全国各地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分组。
问题九:抗震等级是几级? 国家对房屋建筑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根据国家规定,砖混个结构一般不应大于6层,你说的是7层,从安全等级上会下降抗震等级,结合抗震等级相关文献资料显示,你说的这种结构房屋应属于乙类建筑,但从超高来看,应划分为丙类,故综合判定为抗震等级为三级!供参考。。。
问题十:钢筋的等级就是其抗震等级??? 钢筋的等级分类是根据强度,即屈服强度,如HRB335被成为335兆帕级、HRB400被称为400兆帕级、HRB500被500兆帕级。钢筋的抗震性能为另一质量要求,在牌号后面加E,如HRB400E等。抗震钢筋主要是增加了强屈比等三个质量指标检测要求,以保证钢筋即使产生了塑性变形,但仍能延缓裂断,从而增加受灾人员逃生的机会。钢筋的种类很多,除了普通热轧钢筋,你提到的抗震钢筋,还有细晶钢筋、耐腐蚀钢筋、预应力钢筋、锚杆钢筋等等,都是根据不同用途开发的。
呵呵,我是钢筋方面的专家,有问题HI我,可以私信联系。
Ⅸ 地下室抗震钢筋怎么送检啊 不晓得要送什么规格型号的,地下室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三级
你应该把GB50204-2002(2011版)5.2.2条仔细读,并邀请监理一起学!剪力墙的钢筋内并不要求带E字的钢筋,其进场容的复验按常规进行。我说的意思仅指钢筋的材质,其它的一切抗震构造措施一点不能少!
Ⅹ 怎么知道自己房子抗震多少级房子抗震等级怎么看
买房子的之后为了安全,一定要问一下抗震等级,毕竟抗震等级越高,安全性就会越强,但是很多人在购买房子之后忘记问,不知道自己住进房子之后,怎么才能知道房子的抗震等级,毕竟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怎么知道自己房子抗震多少级?房子抗震等级怎么看?
买房 子的之后为了安全,一定要问一下抗震等级,毕竟抗震等级越高,安全性就会越强,但是很多人在购买房子之后忘记问,不知道自己住进房子之后,怎么才能知道房子的抗震等级,毕竟当 地震 来临的时候,如果房子的质量不好,就会造成生命的危险。那么我就来告诉你怎么知道自己房子抗震多少级?房子抗震等级怎么看?
怎么知道自己房子抗震多少级
想要知道房子抗震等级可以咨询 房产 开发商 ,也可以通过房子施工建设图纸来查看。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 房屋 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 框架 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房子抗震等级怎么看
1、看房子新旧程度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因为经济等因素,所以在置业时选择了 购买二手房 。其实,选购二手房从日常居住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但要从抗震角度来看, 新房 是远远要胜于旧房子的。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房屋的质量在10年左右就会有一个标准的提升。因此,若要购买二手房,购置五年内的次新房,这样的建筑抗震质量会更好。
2、设计简单、方正的房子抗震能力强
一般来说,越是亮竖设计简单、越是方正的房子,它的抗震能力就会越强。 跃层 、 复式 和 错层 户型 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更好,但是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还是 平层 房子的抗震性。另外,那些看上去显得头重脚轻的建筑(比如底层架空为较小的柱)往往抗震效果较差。
3、看楼层和楼间距
在建筑标准相同的情况下, 低层建筑 在地震来临时,晃动倒塌的可能性则会更小,且更易逃生。因为越是 高层建筑 ,就越容易会出现震荡倒塌的情况,因此一旦出事就会很难逃生。而楼间距越大,遭遇地震时逃生的有效空间也就会越大。
4、看主体建筑结构材料
一般来说,以钢结构为主体的建筑抗震性能是的,而钢筋 水泥 混凝土则次之,最差的就是砖结构。因此在 购房 之前,可以找开发商索要查看《 住宅质量保证书 》和《 住宅使用说明书 》,或者想办法查询建筑施工单位的相关建筑验收手续。千万别小看这些资料,因为你是可从这些资料中,看出建筑的主体敬空建筑材料是什么。
5、看建筑材料
在通常情况下,住宅抗震性能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而钢材的 抗拉强度 、 构造柱 、芯柱、 圈梁 等各类构件的不同,也是都会影响房屋抗震性的。
以上是我介绍的怎么知道自己房子敬稿大抗震多少级?房子抗震等级怎么看?如果我们不了解房子的抗震等级是几级,大家可以问一下销售人员或者是开发商,但是我们也会发现销售员根本也不懂这些问题,如果自己看的话,可以根据建筑材料,主体,间距等等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