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筋的标注解释
梁的集中标注:从所标梁有直线引出,用于整根梁,标注有多行专 , 第一行为梁编号、属跨数、断面尺寸,第二行为梁箍筋的用材规格、间距、肢数,第三行为梁上部主筋、下部主筋,第四行为梁侧面的抗扭筋或构造筋。图中上部中间黄色是集中标注。
梁钢筋的原位标注:仅标钢筋根数、规格,只用于所标位置(非整根梁)。白色为原住标注。
生命愉悦!有用请采纳。
⑵ 独立基础2c25@200是什么意思
表示独立基础底部配筋纵向受力钢筋2c22@200,分布钢筋c25@200。
顶部钢筋为5c22/c10-200,意思顶部钢筋是Y向5根直径22mm的册陪拦主筋,分布钢筋为直径10mm间距200的钢筋。
独乱枣立基础一般设在柱下,常用断面形式有踏步形、锥形、杯形。材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州胡、素混凝土等。
⑶ 地梁钢筋平面注写怎么理解
理解如下:
表示钢筋的根数.最下一个箭头,是表示4根32钢筋,下倒数第二个,是表示上部钢筋中2根32,加号后括号里是架立筋.向上依次是支座筋根数.
2C32,上部通长钢筋。
(2C12),梁的架立钢筋。
4C32梁支散轮座负筋腔掘轿。
6C324/24根支座负筋一排的。2根是两排的。
上部筋:下面4C32负筋,上面4C32负筋,中间2C12架立筋。
下部筋:5C20。箍筋:C8100/200。构造腰伍肆信扰闹筋G6C12
上部通长筋2根直径32,加2根直径李贺12的架立筋;
原位标注支座处梁上部有4根直径32的钢筋,包滑罩含2根通长筋,其余2根为支座筋;
6C324/2,分2排,上排4根,包含2根通长筋,下排2根
ps:通过查找替换,把?转换成钢筋级别
⑷ 5c203/2(-2)钢筋是什么意思
5c203/2(-2)钢筋,图纸出差错了还是抄错了?希核对完善修改或上传截一张图上来。否则是无法答什么意思。
在梁平法制图规则
4.2.4梁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的
2.梁下部纵筋
(1)当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因为5可理解为HRB500级,5c可理解为HRBF500级。若把5c20可理解为HRBF500级公称直径20,而后面3/2(-2)又不成立,因为3/2(-2)是当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则表示梁上一排纵筋为3根公称直径20,下一排纵筋为2根公称直径20(这已经不符合梁受力原理的布筋了!)。更不合理的是2(-2)!他表示下一排2根公称直径20的纵筋全部不伸入支座!且不伸入支座的钢筋(非角部钢筋)。一般两排钢筋中,下一排纵筋不伸入支座是不成立的。这梁还有何用?与上面的【例】都反了!所以希核对完善修改或上传截一张图上来。否则是无法答什么意思。
⑸ 柱表中边一侧中部钢筋是5C25/3C25是什么意思啊。根据柱表里箍筋类型号6*6看,是不是用3C25来定义啊
柱表中边一侧中部钢筋是5C25/3C25是什么意思啊。根据柱表里箍筋类型号6*6看,是内不是用3C25来定义啊?
容答:此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法方式的柱表(二)的b边一侧中部筋与h边一侧中部筋,我认为局部表达是有问题的!
如KZ6我们看
标高:基础~负一层板面,b×h(d)600×600,b边一侧中部筋525/325,h边一侧中部筋525/325
标高:负一层板面~地下室顶板,b×h(d)600×600,b边一侧中部筋525/225,h边一侧中部筋525/225
我认为在同一个型号的柱和同一个标高中,其b边一侧中部筋和h边一侧中部筋,同一侧中部筋只能布置525或325,不可能出现是525又是325!柱表(二)的表注写法方式(局部),不符合建筑共同语言,是无法施工的!必须在图纸会审中明确。或与设计联系取得工作联系明确。网络知道上解决不了问题。
⑹ 如图梁原位标注上边的钢筋5c22是什么意思,是上部钢筋有上下两排钢筋,还是上排钢筋为5c22+1c20 1c20
图梁原位标注上边的钢筋5c221c20。不符合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已失去了设计、施银陵工、监理共同的图纸语言。靠猜是解决不了码轿问题。建议你还是与设迟搏肆计联系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
⑺ 请问图示 框梁1 的 N4C16 什么意思 5C25 3/2 什么的意思 按照框梁1的图示 下表 如何填写谢谢求答
N4C16表示侧面抗扭钢筋为每边或笑4根三级直径16的钢筋
5C25 3/2表示右跨的左支座上部钢筋为5根三级直径25的钢筋,分两排布置,上排3根,2排2根
表格输入:
跨数:不衫燃含用输入,自动提取
箍筋:C8-100/200(2)
肢数:只要箍筋后面的括号中录入了2,此处自动2
上部段洞通长筋:2C25
下部通长筋 :无,以原位标注为准
侧面纵筋:N4C16
⑻ 建筑中钢筋集中标注是什么意思
梁的集中标注是整个梁的公共属性,梁的原位标注是梁跨的信息。
梁平法集中标注的几种情况:
根据梁的平法标注规则,平法标注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数值原位标注,施工和预算时,原位标注优先。如梁集中标注 2C25上部通长筋,梁中间支座原位标注7C25 4/3,说明有二根直径25的钢筋贯通,中间支座钢筋共6根25(含2根贯通筋),需另外配置2根一排支座负筋和3根二排支座负筋。这种梁通长筋与支座负筋直径相同的设计较普遍。
其他特殊情况,梁支座负筋与梁通长筋直径不同。如梁集中标注2C20上部通长筋,梁端支座原位标注5C25 3/2,2根直径20的通长筋不能连续通过支座,必须与支座连接后形成由不同直径组合的通长筋,支座钢筋伸入跨内的长度第一排为L0/3,第二排为L0/4,通长筋与第一排支座负筋搭接LlE。
这种设计极不合理,因为它虽然通长钢筋用小了,其实反而浪费钢筋。通长筋每跨都要与支座负筋100%搭接,一根通长筋每跨有2个接头,且这个搭接长度不是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150㎜,而是基本锚固长度乘以搭接修正系数1.6。如果把通长筋改成2C25,也不会增加钢筋用量,因为钢筋接头数量减少了,不必每跨都搭接。接头位于梁跨中1/3区域,接头百分率50%甚至可以控制在25%,搭接修正系数也可以减少为1.4或1.2。其次,这种通长筋与支座负筋设计成不同直径对梁受力也不利,因为在支座附近1/3区域上部出现许多密集的绑扎接头,而这个正是梁负弯矩最大处,其实是不宜设置接头的。
当梁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全部写入括号内。当梁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通长筋与支座负筋直径相同时,通长筋在梁跨中1/3区域连接,梁通长筋直径与支座负筋直径不同时与支座负筋搭接长度为LlE,架立筋与支座负筋搭接150㎜。当梁全部为架立筋时,架立筋与支座负筋搭接长度是多少?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4条,框架梁上部不少于二根通长筋,所以,不能简单化地全部把括号内钢筋都当作架立筋处理,具体情况应分别对待,角部架立筋可按通长筋考虑。有时括号内钢筋规格很大,如(2C22),它其实是与支座直径不同的通长筋,而不是架立筋。当梁设计成四肢箍,集中标注为(4C14),正确的算法是角部架立筋按通长筋考虑,与支座负筋搭接长度LlE,中间架立筋与支座钢筋搭接150㎜。鲁班钢筋软件全部按LlE计算,广联达钢筋软件全部按150㎜计算,这两种算法都是错误的,且都没有相应的计算设置。施工时通常全部按150㎜搭接。为避免这些错误,设计师最好设计成2C25+(2C12)形式更妥当和合理些。
带架立筋的集中标注,其更准确的意思是表示梁跨中区的构造,即使它是集中标注,它也不完全反映支座区的角部钢筋构造。如四肢箍时,集中标2C25+(2C12),其支座负筋也可设计成4C28。虽然梁支座负筋数值的是包括梁集中标注通长筋的数量,但当它们直径不同时没法把它包括进去。
⑼ 施工图6c25/5c25 1c20/2c20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你的描述是否正确,我的敏拆理解应该是结构配悉施工图中,梁的平标注中的内容,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上面我截图的内容,你仔细的看一下就知道说的是梁的桥卖枣双层钢筋,第一组说的是上排筋6根直径25的钢筋加第二排5根25的钢筋,第二组说的是上排筋1根直径20的钢筋加第二排2根20的钢筋,只是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⑽ (2C12);5C25在建筑中表示什么意思
2C12为梁跨中面筋的架立钢筋,为两根直径为12的钢筋,分号后面的5C25则为梁的底筋,为五根直径25的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