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单向板中有哪些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各起什么作用如何配置
单向板就是单向受力板,只沿板块短向配置受力钢筋,另一方向配置分布筋,通常回是单层钢筋,在支座答上部配置受力负筋(或构造负筋)及负筋的分布筋。
板底的受力筋和受力负筋的直径、间距,由结构计算确定,并满足规范最小限制要求;构造负筋和分布钢筋,按规范的构造要求配置。
❷ 单向板肋形楼盖有哪些构造的钢筋
①单向板长边方向的分布钢筋:单向板除沿短边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还应沿长边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15%。对于温度变化较大或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②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单向板设计中,认为主梁不直接承受板上传来的荷载,但实际上在主梁附近的板上荷载将直接传递给主梁,使主梁边缘处板面产生支座负弯矩,导致板面产生裂缝。因此,必须在主梁上部的板面配置附加短钢筋,其数量应不少于板中受力钢筋的1/3,且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伸出主梁边缘的长度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1/4。
③板角附加短钢筋:嵌固在承重墙内的板,其计算简图是按简支考虑的,实际上由于墙体的约束作用而使板产生负弯矩。因此,对嵌固在承重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直径不大于8mm,间距不大于200mm的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宜小于板短边l0的1/7对于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在板的上部双向配置上述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宜小于l0/4。
❸ 单向板中有哪些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各起什么作用如何设置
单向板中极少是复双层制,单层配筋有:
板底纵向筋,承担板跨正弯矩产生的拉力;按计算结果并符合规范最小限制配置。
支座负筋,承担板支座负弯矩产生的拉力;按计算结果并符合规范最小限制配置。
板边构造负筋,承担无法计算的或可能产生的负弯矩拉力;(这是规范的构造规定,按规范配置)
分布筋,是板底纵向筋及支座负筋、板边构造负筋的固定位置钢筋;按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配置。
可能还有板面跨中的纵横方格温度筋,按规范构造规定配置。
❹ 单向板中,板,次梁,主梁各有那些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
【结构工程师】 主梁和次梁的钢筋类型一样。 次梁的概念只是荷载间接传递的专问题。只荷载传到主梁,属由主梁传递到柱墙。 受力钢筋:梁底纵向受拉钢筋(悬臂梁为顶端纵向受拉钢筋)、双筋梁梁顶纵向受压钢筋、抗扭腰筋、抗剪抗扭箍筋 构造钢筋
❺ 4.单向板和双向板中各需布置哪些构造钢筋其作用是什么
单层单向受力板只有分布筋、单跨板的端支座配置构造负筋等是构造配置的钢筋;分布筋是固定受力筋的,兼作防止温度伸缩;构造负筋是因端支座实际上不是真正的铰接,也有少量弯矩发生,用以避免上部表面开裂;
单层双向受力板只有四周边支座构造负筋是构造配置的钢筋;其作用同上,四周支座实际上不是真正的铰接,也有少量弯矩发生,用以避免上部表面开裂。
❻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除分布钢筋外,板的构造钢筋还有哪几种
构造筋是按规抄范规定,无需经结构计算只按构造要求配置的钢筋,在构件中它也受力或可能受力,所以广义上说也是受力筋。板中常见的有,考虑抗震设防而设置的拉结筋,为防止温度变形而设的温度筋,预制板中为防止出模、吊运、堆放、吊装过程中引起开裂,在就位后使用中不考虑受力,但可能会偶尔承受随机外力所配的筋等都是构造筋。
马蹬筋和板底垫筋、垫块、模板拉结筋性质一样,是施工措施器材、材料,不算构造筋。
❼ 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内应配置有哪几种钢筋
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内应配置有板内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
板内受力钢筋种类一般采回用HPB235,板中答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连续板中配筋形式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构造钢筋包括:分布钢筋、沿墙处板的上部构造钢筋、主梁处板的上部构造钢筋和板内抗冲切钢筋。
❽ 单向板里一般配有哪些配筋这些钢筋主要有什么作用
单向板里配有:板底受力筋,按标注的直径、间距,离低面模板距离为规定的保护层厚;
分布筋,按标注的直径、间距,垂直于板底受力筋方向绑扎在其上;
连续单向板的中间支座上部配有负弯矩钢筋;两端支座上配有负弯矩钢筋(对于嵌固、半嵌固);
单跨单向板两个支座上配有负弯矩钢筋(对于嵌固、半嵌固),或构造负筋(对于简支);
上述负筋下绑扎与它垂直的架立筋;非受力方向板端上面要配构造负筋和架立筋。此外,处于露天环境的板上面应配钢筋网以抵抗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通常将负筋贯通形成了双层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