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板的配筋计算As计算公式
板的配筋计算As计算公式是AS=M/(0.87*fy),配筋是指为增强混凝土承载力而在混凝土中设置钢筋并进行设计、加工、配置的作业过程。自然环境下配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呈现早期发展较快,后期发展缓慢的特点,这与混凝土收缩徐变发展规律相一致。
配筋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均小于素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当配筋率较低时,其对收缩徐变的影响较小,在工程应用中,可以按素混凝土来对待;当配筋率较高时,其对收缩徐变的减小作用需进行具体的试验研究;通过对配筋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以及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配筋混凝土的收缩应变分析中应考虑徐变的作用,忽略徐变的作用将对收缩应变产生较大的误差;配筋率的大小对徐变的影响也不同,配筋率越高,徐变越小,相同配筋条件下,不同加载龄期下混凝土徐变相近。
② 已知钢筋面积As=381.6,选配直径8@150,怎样求实际配筋面积
不够的,要8@125才够
就是说,实配钢筋面积要大于计算面积
至于为啥是每米板,这个要看计算过程,计算中最后一步分母是有截面长的,所以得到每米
按表查表得到
钢筋面积表http://wenku..com/link?url=ub7U_-riEjKC5PEKU0aAKPubyF0I_Z1irmOGFkB2yOh6xFYXbx-mWR7kbqs_
③ 已知纵向受拉钢筋面积As,怎么选配钢筋
已知纵向受拉钢筋面积As,As=M/0.9fyh0。按照一级钢计算fy=210,计算出来的As=329,配筋φ8@150=335,刚刚够。按照二级钢计算fy=300,As=230,要是配的话就得按照二级钢配筋。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3)如何根据As求实配钢筋扩展阅读
要求: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④ 请问已知跨中截面的纵向受力钢筋As怎么配筋
所求来出的受力钢筋的面积自As,根据所选的通长筋和如下表格进行配筋;
比如As=10cm²,如果通长筋为2Φ18,那么可以选4Φ18;如果通长筋为2Φ16,那么可以选2Φ16+2Φ20。
比如As=25cm²,如果通长筋为2Φ20,那么可以选8Φ20 4/4【具体排数根据梁宽确定】;如果通长筋为2Φ22,那么可以选7Φ22 5/2【具体排数根据梁宽确定】。
⑤ 双向板的配筋计算 算出As后怎么配出钢筋啊 就是几级钢筋 间距多少
参看此表,横行-为钢筋直径,竖行-为间距。选取与计算所得的As相近的值,即可。
⑥ 配筋的As如何确定
配筋公式AS=M/(0.9H0*Fy)
建筑中房屋等的钢筋配制情况,一般用图形表示。
根据配筋图确定建筑中钢筋使用的位置、形状以及钢筋的型号等。
⑦ 剪力墙转角墙墙体配筋量As怎么计算出来
As根据实配钢筋来算的,比如你配8@200,面积就是251mm2/米。
As1的配筋量小于等于As2,对应的是上面那句“上下相邻两层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配筋量较小一侧交错搭接”。
保证整个墙长范围内的配筋均不少于原配筋。
如有疑问请追问,满意的画麻烦采纳一下,谢谢~
⑧ 混凝土设计中,求出了钢筋截面积As,如何根据As选择合适的钢筋啊,就是“选取3φ25”这种格式
单根钢筋截面面积根据直径可以求出来,然后用As除以单根钢筋截面面积,就可以得到根数。
可以多选用几种直径钢筋来比较,直径20 、22、25的都可以用。
⑨ 已知纵向受拉钢筋面积As,怎么选配钢筋
在混凝土设计与原理这本书倒数几页上面有相应的As所对应的钢筋根数和直径的表可以查的。。。
⑩ 梁配筋面积as计算公式
梁配筋面积as计算公式是As=M/0.9fyh0,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钢筋混凝土,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tong)。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