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筋的弯心直径如何确定
根据钢筋类型的复不同,取制值也不同。
弯曲程度一般用弯曲角度α(外角)或弯心直径d对材料厚度a的比值表示,α愈大或 d/a 愈小,则材料的冷弯性愈好。冷弯性能可衡量钢材在常温下冷加工弯曲时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冷弯性能是衡量中厚钢板塑性好坏的一项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冷弯试验是钢板性能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实际生产中,冷弯性能不合格经常发生,使之成为中厚钢板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
(1)钢筋弯曲时其弯心直径如何确定扩展阅读
钢筋的检验首先要检查钢筋的标牌号及质量证明书;其次要做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 ,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创伤和叠层,钢筋表面的凸块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和偏差,钢筋每一米弯曲度不应大于四毫米。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⑵ 什么叫弯心直径
你说的应该是钢筋做冷弯试验吧。冷弯试验两个主要参数:弯心直径、直辊距离。
弯心直径是指冷弯压头的直径,根据钢筋直径、钢筋级别分别不同。
⑶ 请教个问题JGJ81焊接工艺评定中弯曲实验弯心直径是怎么规定的
JGJ81提到了抄GB 2653,可 2653也没写全.....
弯曲试验要袭根据母材的力学性能来看的,一般的母材标准的延伸率达到20%,弯头直径4S,S为试样厚度(试样厚度超过10mm就侧弯,此时弯头直径40)。
如果母材标准的延伸率达不到20%,按以下公式计算S×(200-A)/2A,其中S为试验厚度,A为延伸率×100,支座间距为:弯心直径+2S+3。
钢结构的写的真不全,没法看,我找了半天,真不容易,最后不得不看了47014 中的6.4.1.6,他也是用的2653。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如果满意请点击采纳~
⑷ 不同规格钢筋的弯曲直径是多少
钢筋弯曲直径抄就是钢筋弯曲的袭内圆直径。
⑸ 钢筋弯心直径指的是内径还是外径
一般指中径,
不指内径和外径,
⑹ GB50204-2015关于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有哪些要求
5.3 钢筋加工
主控项目
5.3.1 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 倍;
2 335MPa 级、400MPa 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 倍;
3 500MPa 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28mm 以下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 倍,
当直径为28mm 及以上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 倍;
4 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 件。
GB50204-2015
⑺ 什么是 钢筋弯心直径弯起钢筋
常用钢筋加工弯曲半径R取值。一级钢筋1.25d;二级钢筋2d;三级钢筋2.5d
钢筋弯钩或弯曲内:
①钢筋弯钩。形容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
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
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②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
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
虑。
⑻ HRB400.号钢筋弯心直径怎么算的,我知道25以下是4d,但是为什么是4d,求解,
弯心直径=4倍钢筋直径(d是被弯曲钢筋的直径)。
为什么是4d,得问规范编制的专家们,他们各执意见,经讨论达到一致。
依照钢筋等级及直径有所区别,HRB500的不是4d,是6d.
⑼ 钢筋弯曲直径是什么
钢筋弯曲直径是钢筋弯曲处的直径。有如下考虑要求:
①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②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9)钢筋弯曲时其弯心直径如何确定扩展阅读
钢筋的弯钩长度: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Ⅰ级钢筋或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D不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