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钢筋混凝土全预制装配式结构,有两种装配形式,第一种为柱钢-钢筋混凝土全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制钢柱由H型钢柱、混凝土加劲肋及其钢板托板、配有抗剪条的预应力剪切-摩擦型节点组成。在H型钢柱、楼板与边梁的交汇节点处设有由钢板托板承托的混凝土加劲肋,在H型钢柱的翼缘与预制楼板和预制边梁形成的“非平接接头”位置处,设置抗剪条。第二种为预制钢管混凝土柱钢-钢筋混凝土全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制钢管混凝土柱由方形截面钢管内浇筑高强微膨胀混凝土而成,其钢管外壁配有抗剪条,形成预应力剪切-摩擦型节点。本发明提高了结构抗震性能,面积使用率,施工工效进一步提高,防火性能高,而造价低,构件尺寸小,适宜各类建筑工程。两种结构形式都可以通过施工技术将其主体结构构件原状拆除回收利用,减少建筑垃圾,是一种绿色结构体系。
『贰』 什么是钢筋笼
钢筋笼,就是挖孔桩、钻孔桩成孔后,放入里面的钢筋笼子,是桩基础的钢筋,事先在地上绑扎、焊接好,然后放入孔中再浇筑混凝土成桩。
如下图:
『叁』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有什么区别
1、施工工序不同: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砖墙砌筑到楼面时,支起模板、挷扎好钢筋,再浇灌混凝土,一般为整体式浇灌;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预制场(厂)预先制造好楼板,再运到施工现场,砖墙砌到楼面后进行吊装、抅缝。
2、结构不同: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整体式的,无接缝。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多块楼板拼装的,有接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
(3)什么是装配式钢筋笼扩展阅读: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工厂或现场预制好的楼板,然后人工或机械吊装到房屋上经坐浆灌缝而成。此做法可节省模板,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效率,缩短工期,促进工业化水平。但预制楼板的整体性不好,灵活性也不如现浇板,更不宜在楼板上穿洞。
被经常选用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有普通型和预应力型两类。
普通型就是把受力钢筋置于板底,并保证其有足够的保护层,浇筑混凝土,并经养护而成。由于普通板在受弯时较预应力板先开裂,使钢筋锈蚀,因而跨度较小,在建筑物中仅用作小型配件。
目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常采用先张法建立预应力,即先在张拉平台上张拉板内受力筋,使钢筋具有所需的弹性回缩力,浇筑混凝土并养护,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值时,剪断钢筋,由钢筋回缩力给板的受拉区施加预压力。
与普通型钢筋混凝土构件相比,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可节约钢材30%~50%,节约混凝土10%~30%,因而被广泛采用。
『肆』 什么是钢筋笼,有什么作用
钢筋笼就是使用相应直径的钢筋,根据一定的外形要求绑扎在版一起形成的笼形钢筋框架。常见于现权代建筑的钢混结构,浇注、钢筋水泥桩等,即以钢筋笼为骨架,使用相应标号的混凝土按规定工艺进行填充或浇灌,经过一定时间的保养,便可达到其设计承压力,以便保证其上部工程的施工要求以及今后的使用要求。
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为固聚流质,二为提升强度。
『伍』 什么是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装配整抄体式框架的部分梁柱为预制构件,在吊装就位后,焊接或绑扎节点处的钢筋,通过浇捣混凝土连接为整体,形成刚接节点。兼具现浇式框架和装配式框架的优点,既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又可以通过预制构件减少现场工作量和标准化生产。
『陆』 钢筋笼的制作与吊放
1.钢筋笼的制作
1)钢筋材质、规格、根数应全数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加工一般在工厂平台上放样成型,以保证钢筋笼的几何尺寸和相对位置正确,其外形平直规则。在制作平台上,按钢筋笼设计图纸的钢筋长度和排列间距从下到上,按横筋→纵筋→桁架→纵筋→横筋顺序铺设钢筋,交叉点采用焊接成型(图4-12)。纵筋底端500mm向内弯曲30°。
图4-12 钢筋笼制作示意图
2)钢筋笼的尺寸应根据单元槽段、接头形式及现场起重机能力等确定,并应在制作台模上成型。分节制作的钢筋笼,应在制作台上预先进行试装配。接头处纵向钢筋的预留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预留插放混凝土导管的位置。
3)钢筋笼根据地下连续墙墙体设计尺寸和单元槽段的划分制作,在墙转角处,做成L形。
4)主筋接头一般用闪光接触对焊,下端纵向钢筋宜略向内弯折一点,以防止钢筋笼吊放时损伤槽壁。
5)制作钢筋笼时,要预先确定插入混凝土导管的位置,钢筋笼内净空尺寸应比混凝土导管连接处的外径大10cm以上,使该部位的空间上下贯通,同时在周围增设箍筋、连接钢筋进行加固。钢筋笼纵向钢筋距槽底应留20~30cm。
6)为保证钢筋笼有足够刚度、吊放时不发生变形、钢筋笼除结构受力筋外,一般还设纵向钢筋挂架,与主筋平面内的水平和斜向拉筋以及闭合箍筋点焊成骨架。所有钢筋骨架皆应焊接,临时绑扎的铁丝在焊接后全部拆除,以免挂泥。
7)主筋保护层厚度一般为7~8cm,水平筋端部距接头管和混凝土接头面应有10~15cm间隙。一般在主筋上焊50~60cm高钢筋耳环或扁钢板作定位垫块。其垂直方向每隔2~5m设一排,每排每个面不少于2块,垫块与壁面间留有2~3cm间隔,防止吊钢筋笼时擦伤槽壁。
2.钢筋笼吊放
1)钢筋笼单节起吊最大长度的确定与钢筋笼的重量、宽度和吊车的起重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必须综合分析并进行起吊验算后确定。
2)钢筋笼必须要有足够的刚度。一般是在钢筋笼中布设纵横向桁架来解决(有些采用刚性接头、止水接头的钢筋笼,本身刚度较大,经验算满足后也可不设纵向桁架)。
3)钢筋笼随着长度、宽度的不同,分别可采用6点、9点、12点、15点等多种布点起吊形式。起吊中动作必须稳、慢。
4)为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笼在吊运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刚度,可采用保护层垫块,纵向钢筋桁架及主筋平面的斜向拉条等措施。
5)钢筋笼应在清孔换浆合格后立即安装,在运输及入槽过程中,不应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不得强行入槽,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不得上浮。
图4-13 钢筋笼起吊示意图
钢筋笼吊运、安装是将钢筋笼由水平状态转成悬吊垂直状态,运输、安装在槽段内的过程,一般由二台吊车完成(图4-13)。步骤如下:
1)根据钢筋笼的重量、长度,选择合适的履带式吊车。主吊车能力应满足承受钢筋笼重量,能使钢筋笼由水平转为竖直,悬离地面500mm以上,并可使钢筋笼在空中转向。
2)选择有足够强度的横担、滑轮、钢丝绳等起吊器具。
3)主吊车通过横担、滑轮、钢丝绳四点吊于钢筋笼顶端。副吊车通过横担、滑轮组、钢丝绳六点吊于钢筋笼中、下部。
4)主、副吊车同时将钢筋笼水平吊起;离开平台后,主吊车逐步提升,副吊车在提升的同时,向主吊车平移靠近,使钢筋笼由水平状态翻转成垂直状态。待主吊车承受钢筋笼全部重量后,卸去副吊车挂钩。
5)由主吊车将钢筋笼提离地面500mm,负重自行运输至槽段处,调整吊车及吊臂位置,对中槽段,平稳下放。安放过程要注意辨别钢筋笼的开挖面,即迎土面,保证安装正确。此时可卸去副吊的横担、滑轮组及钢丝绳。
6)当主吊点接近导墙顶面时,用插杠将钢筋笼悬挂在导墙上;主吊改为笼顶吊环起吊后,继续下放。使用两根钢制方杆用螺杆锁紧夹住吊筋。钢筋笼安装位置调整准确后,将钢筋笼安放在导墙上,卸去主吊的横担、滑轮组及钢丝绳。
『柒』 什么是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
整体来式:指现浇结构,如常见的自现浇框架结构。
装配整体式:指构件预制,但通过现场的后浇、焊接等,仍旧形成了刚性连接,如刚性框架结构。通常在预制梁上留负弯矩钢筋等,现场浇筑负弯矩区域。
装配式无檩体系:在一些比较旧的工业建筑中,6米左右的柱距通常是在两榀屋架之间直接搭设大型屋面板,这些板直接搁置在屋架梁上,没有檩条。这种体系称做装配式无檩体系。
装配式有檩体系:当用屋面板不能直接跨越时,此时屋面板支撑在檩条(次梁)上。称装配式有檩体系。
以上结构的伸缩缝间距,根据屋盖有无保温措施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