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算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
1、钢筋屈服点 σs=Fs/A; ( Fs屈服力; A钢筋横截面)
2、钢筋抗拉强度 σb=Fb/A;;( Fb屈服力; A钢筋横截面)
3、钢筋伸长率 δ=[(L1-L0)/L0]*100% (L1钢筋拉断后标距;L0钢筋原始标距)
Ⅱ 钢筋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怎么算带公式。
屈服强度:.5*1000N/(16²π/4mm²)=360.77 MPa
抗拉强度:108*1000N/(16²π/4mm²)=537.4MPa
延伸率:(96-80)/80=20%
屈服强度:
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
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
抗拉强度:
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
伸长率:
是指在拉力作用下,密封材料硬化体的伸长量占原来长度的百分率(单位:%)。
(2)钢筋原材拉伸率怎么量取扩展阅读
屈服点
低屈服点钢作为消能抗震设计中主要部件的制作材料,其研制、发展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并在钢种的研制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低屈服点钢采用接近工业纯铁的成分设计,通过晶粒粗化及添加少量Ti、Nb 固定C、N 原子以降低其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Ti 在钢中可依次形成TiN→Ti4C2S2→TiS 和TiC,所有多余的Ti(Ti-3.42N-1.5S)最后可以形成TiC。
台湾中钢的研究表明,钢中多余的Ti 量达到0.03%或者与3.99C 比值为2 时,铁素体晶粒尺寸显著增加,认为较多的Ti 使得TiN、TiS 和TiC 等颗粒粗化从而失去晶界钉扎作用。
低屈服点钢按其屈服强度基本可以划分为100MPa、160MPa 和225MPa。
抗拉强度的实际意义:
2、对脆性金属材料而言,一旦拉伸力达到最大值,材料便迅速断裂了,所以σb就是脆性材料的断裂强度,用于产品设计,其许用应力便以σb为判据。
3、σ的高低取决于屈服强度和应变硬化指数。在屈服强度一定时,应变硬化指数越大,σb也越高。
4、抗拉强度σb与布氏硬度HBW、疲劳极限
Ⅲ 钢筋的伸长率怎么计算
延伸率 计算公式:(96-80)/80=20%;
屈服强度 :回72.5*1000N/(16²π/4mm²)=360.77 MPa;
抗拉 :108*1000N/(16²π/4mm²)=537.4MPa。答
Ⅳ 钢筋的伸长率
钢筋复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不制应小于9%。
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伸长率是表示材料均匀变形或稳定变形的重要参数。
兼作伸长率试验的试件,心在试件中央标出标距长度(如200mm)。标距线应细而清晰。标距长度的误差:硬线为±0.20mm;软线为±0.50mm。
(4)钢筋原材拉伸率怎么量取扩展阅读:
将试件的断口对齐挤紧,测量并记录拉伸后的标距长度。若断口离标志线小于20mm,或发生在标距长度似外且仲长率未达到要求时.应易取试件重新试验。
金属导体制品的重要机械性能指标,是关系产品优劣和能承受外力大小的重要标志,抗拉强度及伸长率的大小与材料性质、加工方法和热处理条件有关。以裸电线或裸导体为例进行伸长率试验。
Ⅳ 怎样计算钢筋的延伸率
可以做力学性能试验试验方法的规定是GB/T228-2002,你把你的钢板制成标准上规定形状的试样(哑铃回状,中间细,答两头粗,粗细结合部有过度园弧)用游标卡尺测量出试样细的部分的截面积,再把截面积的值开根号后乘以5.65的到一个数值,再以5的倍数修约这个值,这个值是原始标距L0,再在你的试样细的部分上(不包括过度园弧)以5mm为一格在轴向上划线,划满为止。在拉伸试验结束后把断裂的样品再拼接在一起,测量L0在样品上应有的格数,得到一个数据Lu,用公式(Lu-Lo)/Lo×100%计算断后伸长率。
Ⅵ 钢筋延伸率怎么测啊
各规格品种任选2根切取350mm送质检站做力学性能检验,钢筋延伸率指标如下;
HPB235级 直径8-20mm 伸长率回不小于25%
HRB335级 直径6-25,答28-50mm 伸长率不小于16%
HRB400级 直径6-25,28-50mm 伸长率不小于14%
HRB500级 直径6-25,28-50mm 伸长率不小于12%
Ⅶ 钢筋原材拉伸长度怎样取样
钢筋原材的取样
(一)热轧钢筋
1、组批规则
以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不超过吨为一批。
2、取样方法
拉伸检验:任选两根钢筋切取。两个试样,试样长500mm。
冷弯检验:任选两根钢筋切取两个试样,试长度按下式计算:
L=1.55*(a+d)+140mm
式中:L—试样长度
a—钢筋公称直径
d—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按下表取用
钢筋牌号(强度等级)
HPB235(Ⅰ级)
HRB335
HRB400
HRB500
公称直径(mm)
8~20
6~25
28~50
6~25
28~50
6~25
28~50
弯心直径d
1a
3a
4a
4a
5a
6a
7a
在切取试样时,应将钢筋端头的500mm去掉后再切取。
(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1、组批规则
以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不超过60吨为一批。
2、取样方法:
拉伸检验:任选一盘,从该盘的任一端切取一个试样,试样长500mm。
弯曲检验:任选两盘,从每盘的任一端各切取一个试样,试样长200mm。
在切取试样时,应将端头的500mm去掉后再切取。
(三)冷拔低碳钢丝
1、组批规则
甲级钢丝逐盘检验。乙级钢丝以同直径5吨为一批任选三盘检验。
2、取样方法
从每盘上任一端截去不少于500mm后,再取两个试样一个拉伸,一个反复弯曲,拉伸试样长500mm,反复弯曲试样长200mm。
(四)冷轧带肋钢筋
1、冷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逐盘检验,从每盘任一端截去500mm以后,取两个试样,拉伸试样长500mm,冷弯试样长200mm。
2、对成捆供应的550级冷轧带肋钢筋应逐捆检验。从每捆中同一根钢筋上截取二个试样,其中,拉伸试样长500mm,冷弯试样长250mm。如果,检验结果有一项达不到标准规定。应从该捆钢筋中取双倍试样进行复验。
Ⅷ 怎样算钢筋的拉伸度
1、测定钢筋的直径和钢筋截面积和重量
2、试样标距标记和测量: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不冲点或细化线标出原始标距,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裂,也可以用手锉刀刻画标记,标距可按5d或10d 。
3、按试样尺寸及截面积、强度等级选择万能材料试验机度盘量程。
4、将试样安装上夹头,上下夹头必须持紧在试验机夹具上方可开始试验。试验速度应根据材料性质和试验目的确定。
5、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时,屈服前的应力速率按下表保持试验机控制器固定于速率位置,直至该性能测出。
6、测定下屈服点时,平行长度内的应变速率应在0.00025-0.0025/s之间,并应尽可能保持恒定。
7、屈服过后测定抗拉强度,试验机两夹头在力作用下的分离速率应不超过0.52c/min,试样拉至断裂,从拉伸确定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或从测力度盘上读取最大力。
8、试样拉断后,将其断裂部分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在一起,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直线上,如拉断处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样拉断后的标距内。
9、测量延伸率:用钢直尺按两点标距离进行测量。
结果:
1、横截面积按下式计算
S0=1/4πdo2
式中:S0—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2、上屈服点或下屈服点分别按下式计算
QS=FS/S0
式中: QS-屈服点
FS-屈服力
QSu=FSu/S0
式中:QSu-上屈服点
FSu-上屈服力
QSL=FSL/S0
式中:QSL-下屈服点
FSL-下屈服力
3、抗拉强度的计算按下式:
Qb=Fb/S0
式中:Qb-抗拉强度
Fb-最大力
4、试样断后伸长率按下式计算:
δ=(L1-L0)/L0×100
式中:δ-断后伸长率
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
L0-试样原始标距
5、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试验结果无效:
1) 试样在标距上或标距外裂隙;
2) 试验由于操作不当,如试样夹偏而造成性能不符合规定要求;
3) 试验后试样出现二个或二个以上缩颈;
4) 试验中记录有误或设备仪器发生故障影响结果准确性,遇有试验结果作废时应补做试验;
5) 试验后试样上显示出冶金缺陷(如分层、气泡、夹渣及缩孔等),应在试验记录及报告中注明。
五、数据处理
1、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值修约5N/mm2;伸长率如≤10%修约到0.5%,>10%修约到1%。
2、修约按四舍六入五单入五单双法(奇数则进一,偶数则舍弃)进行。
3、修约法为:尾数≤2.5,修约为0,尾数>2.5且<7.5者修约为5,尾数≥7.5者修约为10。
Ⅸ 钢筋伸长率的计算公式
伸长率按下式进行计算:
(9)钢筋原材拉伸率怎么量取扩展阅读:
所谓张拉伸长率不得大于±6%
即:公式:{[100%-10%+(10%-20%)相邻值-回油值]-[理论伸长值]}/理论伸长值≤±6%
注:100%为 总张拉伸长值,10%为(0-10%)初应力伸长值,在给力(10%-20%)之间有个伸长的差值 即为相邻值,回油值 即 去掉千斤顶之后钢绞线有一定的回缩之长度。简单点说就是:张拉伸长率=(实测总伸长-理论伸长量)/理论总伸长。
试验方法
1、拉力试验机的示值误差应不大于±1%。
2、将试件垂直夹持在试验机的钳口中。标距线应露出钳口。且试件的轴线应与钳口的中心重合。
3、拉伸速度:软态试件不大于300mm/min;硬态试件不大于100mm/min。
4、加载速度必须均匀平稳无冲击。
5、试件托断后,记录最大负倚,取三位有效数。
6、将试件的断口对齐挤紧,测量并记录拉伸后的标距长度。若断口离标志线小于20mm,或发生在标距长度似外且仲长率未达到要求时.应易取试件重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