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g图集温度筋设置说明
16g图集温度筋设置规定了温度筋应布置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
温度筋的长度也就是板上没有负筋的那部分长度加上与负筋的搭接长度,温度筋的根数计算方法是布置范围减去两边的起步距离(一个温度筋间距S),除以温度筋间距,向上取整加一的算法。
温度筋是出现在板的上部没有负筋的区域,与负筋搭接,通常当板的上部有满布的面筋时就不设置温度筋了。
温度筋介绍:
温度筋是为了防止温度差较大而设置的防裂措施。混凝土是会热胀冷缩的,特别是大面积的条件下,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为了抵抗热胀冷缩的应力,所以要用钢筋来补强。这种配筋跟一般控制扭力及剪力的钢筋不一样,称作温度配筋。
2. 现浇板分布钢筋如何布置
分布筋不小于Φ6,间距不大于200。放在底层的在纵筋上,面层的在纵筋下。这是单向板。现在的单向板很少了,多的是双向板,底层没有分布筋。
3. 板钢筋里什么叫温度筋,分布筋,面筋,底筋,负筋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与板负筋搭接),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面筋的位置,是在基材的上部,有横向和竖向两种。
底筋的位置,在基材的下部,也有横向和竖向两种。
负筋,也叫负弯矩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叫作负弯矩钢筋。
4. 温度筋怎么布置
依据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回配筋表面布置温答度收缩钢筋.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规范中并未明确什么情况设置,但是一般认为屋面温度收缩应力较大,必须设置。我们施工屋面板时一般只要是板面上层没有钢筋,都设置。反正也不多
5. 什么是温度筋应该如何配置
板的温度筋是温复度、收缩应力较大的制现浇板,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依据规范,钢筋间距宜取150~200MM,温度筋除了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外一般也在双柱或者多柱之间表面时也设置, 温度筋是防止构件由于温差较大时而裂缝设置。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但现在一般受力筋可以起到温度筋的作用,所以有些工程不单独配了。
温度筋的计算:
温度筋的长度=净跨-两侧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2*搭接(计算设置中所设定的搭接长度)
温度筋的根数= (净跨-两侧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的布置间距+1
6. 温度筋的布置方法
依据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内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容筋.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温度筋的长度计算同板内负筋的分布筋计算一样.如图纸上设计有温度钢筋时可参照分布钢筋的长度进行计算.如下所示:
温度筋的长度=净跨-两侧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2*搭接(计算设置中所设定的搭接长度)
温度筋的根数= (净跨-两侧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的布置间距+1
http://..com/question/23866729.html?si=1
7. 广联达钢筋算量温度筋怎么设置
1.开启板受力筋,并成功运行程序;
2.新建板受力筋界面;
3.选择类别为温度内筋,并确认容勾选;
4.布置到板上,直接拉入界面中(做法同布底筋一样);
5.完成。
温度筋定义: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与板负筋搭接),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温度筋是在楼板和屋面板未设置钢筋的部位或钢筋不足的部位,特别是较大跨度双向板的上部,沿两个正交方向布置有助减少有温度引起裂缝的钢筋叫温度筋。
1)构造温度收缩钢筋与板中的受力钢筋可用搭接,搭接长度为Ll,搭接长度的钢筋直径按温度钢筋直径计算。
2)温度钢筋的间距为150—200mm;板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正交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3)温度收缩构造钢筋可以在同一区段范围内搭接。
8. 跨度多大的板,需要设置温度钢筋,最好有标准出处,谢谢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1.9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回表面布置温度收答缩钢筋。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8)板内温度伸缩钢筋怎么布置扩展阅读:
建筑中一般30~40米跨度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