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梁钢筋归并是如何计算的

梁钢筋归并是如何计算的

发布时间:2023-03-08 05:37:17

Ⅰ 框架梁配筋如何计算

计算钢筋根数和重量还是计算其他的呢,题目没说呢

Ⅱ 地梁钢筋的计算方法

的,钢筋混凝土的比重看成2.5,这样就能大概知道含钢量了,要算的精确必须逐根计算:钢筋长度=净长+节点瞄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地系梁的钢筋工程量的计算采用主筋和箍筋分开计算的方法,根据地系梁钢筋平面图查得主筋每根的长度,再根据截面图查得主筋根数,则主筋工程数量=单根长度*根数*钢筋单位长度重。箍筋的重量采用类似的计算方法,根据大样图查询箍筋单股的长度,再根据系梁配置箍筋距离/箍筋间距得出箍筋根数,或者根据施工图纸可直接查阅,最终用单根长度*根数*钢筋单位长度重。则系梁钢筋重就为两种钢筋重量之和。地系梁混凝土的重量则采用水平截面面积乘以系梁高即可。地系梁截面面积可采用CAD按照一定比例绘制直接测量即可,注意地系梁截面面积计算时不要算桩的面积。

Ⅲ 梁的钢筋工程量怎么算啊

框架梁钢筋计算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算法为:hc-保护层+15d;取0.4LaE+15d。

下部通长钢筋计算: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同上框架梁下部纵筋可在柱支座外内力较小处搭接,即距边缘Ln/3范围内连接。抗震框架梁须避开箍筋加密区。

箍筋和拉筋的计算: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弧形梁箍筋加密区范围按弧形梁中心线,箍筋间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

(3)梁钢筋归并是如何计算的扩展阅读

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钢结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刚接即梁的两端与框架柱(KZ)固定相连。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据建筑材料的不同,框架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框架、钢框架、钢-混凝土框架。即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钢材或者钢-混凝土制作框架梁或框架柱。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第7.1.3条规定,两端与剪力墙刚接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照框架梁设计。

Ⅳ 关于框架梁中钢筋的计算

(1)框架梁上部通常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
锚固长度:当-保护层>lae时,取Max(lae,0.5hc+5d)
当hc-保护层<lae时,取0.4lae+15d
(2)端支座负筋
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
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
(3)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
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 ( Ln为相邻两跨较大夸的净跨长)
(4)架立筋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负筋伸入长度-右侧负筋伸入长度+2×搭接长度(150mm)
(5)下部通长筋长度同上部通常筋长度
下部非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度+左锚固+右锚固
(6)箍筋
长度=构件截面周长-8×保护层厚度+2×11.9d+4d
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7)侧面构造筋长度=净跨长度+2×15d
(8)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长度
(9)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厚+2×11.9d+2d
根数=[净跨长度/(2×非加密区间距)]×(腰筋根数/2)
(10)吊筋长度=2×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11)非框架梁钢筋计算
上部钢筋端支座锚固长度同框架梁
端支座负筋延伸长度=净跨长/5(3)+锚固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2×20d
(12)独立悬挑梁
上部第一排钢筋:15d+支座宽-保护层+l-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
上部第二排钢筋:15d+支座宽-保护层+0.75×l
下部钢筋:l-保护层+12d

Ⅳ 梁的钢筋长度怎么计算

梁的钢筋长度计算方法:
梁的钢筋按照形状来分有: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版筋三权种。
1、直钢筋: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2、弯起钢筋: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弯起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3、箍筋:
箍筋长度=单根箍筋长度×箍筋数量
单根箍筋长度=箍筋内周长+长度调整值
=构件截面的周长-4×保护层厚度+长度调整值
箍筋数量=箍筋布置范围长度÷箍筋间距+1

Ⅵ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有哪些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或24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Ⅶ 梁钢筋怎么算

你是算重力
还是算设计配筋?
重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Ⅷ 过梁钢筋如何计算

过梁配筋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图集确定(不同的抗震区域,不同的跨度,其配筋是不同的),一般计算长度为净跨加500mm。植筋时,需要计算植入深度然后加一个搭接长度。

Ⅸ 各位前辈,梁钢筋重量怎么算

1、算混凝土的时候梁长就是梁净长度,两个独立基础承台之间的距离(梁高度范围在承台范围)。即梁的混凝土量要扣除承台混凝土量。主要是扣减关系要明确。
2、算钢筋的时候要看设计说明梁是以哪个(柱还是承台)为支座,遇中间支座是否连续通过。
3、这个说明与算量有直接关系,(1)标高可以知道与承台关系,算混凝土钢筋都用到(2)画图时定位,(3)套定额有关,钢筋锚固长度有关。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阅读全文

与梁钢筋归并是如何计算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4厘钢筋1米多少重 浏览:344
钢材价格现在是多少 浏览:813
钢铁雄心4怎么跨区玩 浏览:932
火箭发动机为什么不用不锈钢 浏览:431
租钢管多少钱一米每月 浏览:839
外架每平方米需要多少钢管 浏览:414
面包模具有什么区别 浏览:398
不锈钢拉丝产品怎么修图 浏览:623
如何制作瓷砖灶台的铝合金架子 浏览:560
无锡铝合金酒柜怎么样 浏览:63
怎么清洗阳极蛋糕模具 浏览:266
14的螺纹钢莱钢一件多少根 浏览:645
生活不锈钢方形水箱哪里有 浏览:792
钢管rc150什么意思 浏览:236
优质不锈钢厨具多少钱 浏览:777
如何清洗不锈钢的黑色 浏览:113
聚鑫钢材批发怎么样 浏览:479
管道跟管道对接如何焊接 浏览:450
不锈钢锅的锅底怎么清洗 浏览:337
钢材贸易链怎么获得银行贷款 浏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