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筋进场检验的内容有哪些
钢筋进场检验的内容如下:
1、能够代表该批待验收钢筋质量情况的产品质量证明书。钢筋进场时,“产品质量证明书”必须随钢筋同时进场,且能代表该批钢筋质量。钢筋包装、标志和“产品质量证明书”等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否则,钢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钢筋表面标志(螺纹钢筋表面必须有标志)和附带的标牌。
3、钢筋的外观质量,如表面裂纹、颜色是否均匀、夹杂、结疤、凸块、凹坑、锈蚀等。
4、钢筋的截面尺寸。
简介
检查项目和方法、热轧检查、冷轧带肋检查、冷轧扭检查,进场时,必须分批检查和检验。各批次由同一钢铁厂、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钢筋构成,重量在10t以下。连续检测10批全部合格的情况下,检测批的重量可以扩大两倍。
2. 钢筋进场验收的内容
钢筋进场验收的内容包括:
(1)钢筋进场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4)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拓展资料:
一、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横截面为圆形,一部分形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
二、分类:
(1)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2)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420级);Ⅱ级钢筋(335/455级);Ⅲ级钢筋(400/540)和Ⅳ级钢筋(500/630)
(3)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冷轧、冷拉,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
(4)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5)按轧制外形:光面钢筋,带肋钢筋,钢线,冷轧扭钢筋
3. 钢筋进场时如何进行验收
首先检查进场厂家是否与业主指定相同或是否与本地禁止使用钢材相冲突,如无内,可略过。其次,检查外观质容量,是否锈蚀严重、螺纹是否清晰、钢号是否清晰等。第三,堆放场地是否正确,长期堆放钢材下面需垫垫木防止锈蚀,不同规格钢筋是否分类堆放等。第四,现场取样送检。第五,台帐记录等。
4. 钢筋应该怎样验收
(1)检查产来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自。钢筋出厂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出厂试验报告单作为质量的证明材料,所列出的品种、规格、型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进场的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按炉罐号、批次及直径分批验收。
(3)钢筋外观检查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对钢筋规格尺寸进行实测,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的规定。
(4)对钢筋力学性能进行检验。以同一级别、种类,同一规格、批号、批次不大于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为一批),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每根取两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测定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变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则应从同一批钢筋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各项试验,如果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应不予验收或降级使用。
(5)钢筋进场还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验收有害成分如硫(S)、磷(P)、砷(As)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范围。
5. 钢筋进场验收规范及标准
1、钢筋原材料(含钢筋、钢丝、预应力筋、钢铰线、钢板、型钢及焊条、焊剂等)应符合现行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规定备齐出厂合格证明,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
2、根据施工图纸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位置、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负筋的位置应正确。
3、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接头百分率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接头质量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箍筋加密范围、钢筋锚固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应正确。
4、检查钢筋保护层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5、检查钢筋应绑扎牢固,无松动变形现象。
6、钢筋的调直、平直、冷拉、切断、弯曲、焊接等半成品加工质量,应符合规范、规程、标准和设计要求,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应按工程使用部位和规格、形状分类堆放,并用标识牌,注明钢筋编号、规格、尺寸和使用部位。
7、钢筋表面应洁净,不得有颗粒状、片状锈蚀和飞边、翘边、裂纹、损伤及泥浆油漆污,如有均须进行处理。
8、剥肋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质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9、钢筋工程有设计变更项目时,必须先办理设计变更单手续,并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验制。
拓展资料: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四)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五)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法律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6. 钢筋进场要检验哪些项目
1、钢筋的进场验收
钢筋运到工地时,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按品种、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每批重量热轧钢筋不超过60 t,钢绞线为20t,验收内容包括钢筋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钢筋的性能包括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及冷弯指标)。
2、外观检查
应对钢筋进行全数外观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钢筋是否平直、有无损伤,表面是否有裂纹、油污及锈蚀等,弯折过的钢筋不得敲直后作受力钢筋使用,钢筋表面不应有影响钢筋强度和锚固性能的锈蚀或污染。
3、力学性能试验
在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每批的钢筋中任选两根,每根取两个试件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则应从同一批钢筋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各项试验,如果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应不予验收或降级使用。
钢筋在加工使用中如发现焊接性能或机械性能不良,还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或其它专项检验,验收有害成分如硫(s)、磷(P)、砷(As)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范围。
进场后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根据品种、规格按批分别挂牌堆放,并标明数量。
钢筋的堆放
当钢筋运进施工现场后,必须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分别堆放,并注明数量,不得混淆。钢筋应尽量堆入仓库或料棚内。条件不具备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土质坚实,较为平坦的露天场地存放。在仓库或场地周围挖排水沟,以利泄水。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加垫木,离地不宜少于200m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钢筋成品要分工程名称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存放。同一项工程与同一构件的钢筋要存放在一起,按号挂牌排列,牌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类型、尺寸、钢号、直径、根数,不能将几项工程的钢筋混放在一起。同时不要和产生有害气体的车间靠近,以免污染和腐蚀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