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筑中 先张拉 后张拉有什么 区别啊
张拉中的先张和后张是两种不同的对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其区别在于先张法要有张拉台座,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先把预应力钢筋张拉到设计拉力,然后浇筑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到一定强度(一般在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放松预应力钢筋,通过混凝土对预应力钢筋的自锚,从而完成预应力构件。
而后张法是先浇筑混凝土构件,在浇筑前埋设预应力管道(一般为波纹管)或预埋胶管在浇筑后一定时间拔出形成管道。然后等混凝土达一定强度(一般也在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在管道内穿入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然后用锚具锁定锚固。在全部张拉完成后对管道内压浆,从而完成预应力构件。
❷ 钢筋图纸中:7束2根直径25的钢筋,7束表示什么意思
kl代表“框架梁”;7是编号;kl7表示:编号是7的框架梁;括号里的2代表这个梁的跨数;a代表梁的一端是悬挑。“kl7(2a)”解读就是框架梁7,两跨,一端有悬挑
❸ 预制混凝土梁后张法钢筋束的名称是什么意思
全称: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Steel Strand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通常简称为预应力钢绞线内。
预应力钢绞线是由2、3、7或19根高强度钢丝构成的绞合钢缆,并经消除应力处理(稳定化处理),适合预应力混凝土或类似用途。按照一根钢绞线中的钢丝数量可以分为2丝钢绞线、3丝钢绞线、7丝钢绞线及19丝钢绞线。按照表面形态可以分为光面钢绞线、刻痕钢绞线、模拔钢绞线(compact)、镀锌钢绞线、涂环氧树脂钢绞线等。还可以按照直径、或容强度级别、或标准分类。
❹ 桥梁施工束筋指
施工中需要张拉的钢束,主要为施工中承载,比如悬臂浇筑中的腹板束、顶板束。施工束多数作为成桥后提供结构承载一部分,很少有施工完成后再拆除的施工束
❺ 钢筋3根一束是什么意思
钢筋3根一束是指把3跟钢筋放在一起用扎丝扎起来成一捆就是一束,来增加单根钢筋无法达到的强度,提高结构物承载荷载的能力。
❻ 钢筋图纸上的两根一束是什么意思
请上传图片。可能你说的是‘并筋’, 见11G101-1第56页大样。
❼ 预应力混凝土里面的束筋是钢筋还是钢绞线
不论是钢绞线还是钢筋束,都是由单根的高强钢丝组成。
工程中多数用钢绞线,用钢筋束和单根粗钢筋(用于较小型构件)的不多。
❽ 钢筋工程中采用并筋是什么意思
并筋,又叫“钢复筋制束”,当构件中需要摆放的普通钢筋数量太多,按常规的布筋方法无法满足钢筋间距的要求,引起设计与施工困难,或因大直径钢筋规格不齐,无法满足配筋需求时,可采用并筋方式,将二、三根钢筋捆绑成柬。
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确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条文说明说:相同直径的二并筋等效直径可取为1.41倍单根钢筋直径;三并筋等效直径可取为1.73倍单根钢筋直径。
二并筋可按纵向或横向的方式布置;三并筋宜按品字形布置,并均按并筋的重心作为等效钢筋的重心。
(8)钢筋束是什么扩展阅读
并筋的相关规范
柱子的并筋说明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里有提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
1、并筋指为解决无法获得足够直径钢筋及配筋密集引起设计、施工的困难,将几根钢筋并在一起的布置方式。也指用此种布置方式布置的钢筋束。
2、对适用于并筋的钢筋最大直径及钢筋数量进行了限制:
直径28mm及以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
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为2根;
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
❾ 预应力钢筋里的一股一束一根分别是什么意思
预制混凝土里的预应力钢筋是用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碳钢盘条经过消除应力的专稳定化处理过程而成,为属延长耐久性钢丝上可以有金属或非金属的镀层或涂层,如镀锌、涂环氧树脂等。在表面有刻痕来增加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具体加工过程由下:
1,经过表面处理后冷拔成钢丝一根
2,然后将一定数量的钢丝绞合成一股,
3,再将多股钢丝绞合成一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