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钢筋加工过程包括哪些,每个环节有几种方法
钢筋流程可以这样化分:翻样-提样表-机械设备准备就位-钢筋进场-制作-安装。这内是大流程容。
有①、基础钢筋、②、梁钢筋、③、柱钢筋、④、现浇板钢筋。然而这几个方面又可以分块,来说明的。主要考虑的是,进度质量的安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钢筋加工过程有冷拉、冷拔、调直、剪切、焊接、弯曲、绑扎等。
钢筋冷加工包括冷拉和冷拔。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冷拉和冷拔,可提高钢筋的屈服点,提高钢筋的强度,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钢筋经过冷加工后,强度提高、塑性降低,在工程上常采用。
2. 建筑用的钢筋怎么制作
铁矿从矿山采集后,经化验它的含铁元素多少!是否富、贫矿?!达专到要求后,用交通工具运到属钢铁厂!用电弧炉进行冶炼,去除里面的杂质,调整里面的成分,使钢的化学成分达到一个人们要求稳定的状态,然后浇铸钢锭、钢坯,再把钢锭、钢坯运到轧钢厂,根据建筑工程的要求分别轧出从线材(4---10)到条材40以内的元钢、螺纹钢筋等。
3. 钢筋笼制作工艺流程
钢筋笼制作工艺流如下:
1、根据设计计算箍筋用料长度、主筋分段长度。将所需钢筋整直后用切割机成批切好备用。由于切断待焊的箍筋、主筋、螺旋筋的规格尺寸不尽相同,应注意分别摆放、防止用错。
2、在钢筋圈制作台上制作箍筋并按要求焊接。
3、将支撑架按2~3m的间距摆放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直线上,然后将配好定长的主筋平直地摆放在支撑架上。
4、将箍筋按设计要求套入主筋(也可将主筋套入箍筋内),且保持与主筋垂直,进行点焊或绑扎。
5、箍筋与主筋焊好或绑扎好后,将螺旋筋按规定间距绕于其上,用细铁丝绑扎并间隔点焊固定。
6、焊接或绑扎钢筋笼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厚度一般以6~8cm为宜。
7、将制作好的钢筋笼稳固地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防止变形。
4. 钢筋加工工艺流程都有哪些内容
简单的理一下:1、翻样,这是对图纸的认识及对钢筋细部构造的尺寸认知,这一点相当关键。通过翻样可以掌握施工时具体的操作过程的要求。在材料节约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2、制作,它强调尺寸要求的严格性和次序性,好的制作次序能在安装上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制作过程中,材料组合下料是用料最省的第二个关键。
3、安装,它强调的是能一次成活,因为这样的工程钢筋量大而密集,不允许有返工的现象产生,所以有一个完善的安装次序就显得十分重要。
4、钢筋流程可以这样化分:翻样-提样表-机械设备准备就位-钢筋进场-制作-安装。这是大流程。
5、安装方面要繁得多了:①、基础钢筋、②、梁钢筋、③、柱钢筋、④、现浇板钢筋。然而这几个方面又可以分块,来说明的。主要考虑的是,进度质量的安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5. 钢筋是怎么制成,从熔炼的钢水开始讲,一步一步,谢谢
1.钢水冶炼
2.根据钢筋等级进行合金化
3.精炼提高钢的洁净度
4.方坯连铸
6.方坯定尺切割
7.定尺方坯加热
8.粗轧
9.精轧
10.冷却
11.定尺包装
6. 钢筋混凝土梁的制作过程(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
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核对钢筋半成品→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扎基础回钢筋(墙体答、顶板钢筋)→预埋管线及铁件→垫好垫块及马凳铁→隐检。
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确定组装模板方案)→搭设内外支撑→安装内外墙模板(安装顶板模板)→合模前钢筋隐检→预检。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6)钢筋是怎么制作流程扩展阅读:
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绑扎时采用八字扣或交错变换方向绑扎,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底板如有基础梁,可预先分段绑扎骨架,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以人踩不变形为准,一般为1m左右1个为宜)。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7. 钢筋的制作工艺是什么
钢筋加工制作抄时,袭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8. 钢筋施工全过程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
①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②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9. 钢筋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钢筋制造一般要经过四道工序:
钢筋除锈:对钢筋进行除锈的工作回。钢筋除锈有答除锈机除锈、钢筋调直中除锈、人工除锈和酸洗除锈等,有施工单位根据现场设备情况自行选择。
钢筋调直:钢筋调直就是利用钢筋调直机通过拉力将弯曲的钢筋拉直,以便于加工的过程。
钢筋切断:对钢筋进行剪切的工作。
钢筋成型:钢筋成型一般分为:剪切、弯曲、套丝等。钢筋下料生产线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可实现钢筋自动定尺,经切断后移动到指定的储料架按规格分类存放,实现了钢筋下料的优化组合将废料减少到最少,或与自动弯曲机配合实行自动生产成型钢筋。箍筋的成型是由数控钢筋弯箍机完成,可实现盘料开盘、调直、弯箍、切断、箍筋收集等工序的连续工作,实现箍筋产品的自动化生产。
10. 你知道钢筋是怎么制成的吗
铁制成后在炼钢炉中进一步熔炼,并供给足够的氧气,通过炉内的高温氧化作用,部分碳被氧化成一氧化碳气体逸出,其他杂质则形成氧化物进入炉渣中除去,这样使碳的含量降低,从而得到含碳量合乎要求的产品,即为钢,此过程为炼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