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骨架包括哪些钢筋
底部钢筋、面筋、腰筋、箍筋、拉结钢筋、附加钢筋、
② 梁内主要有哪几中类型的钢筋,分别有什么作用
1、梁内钢筋:
1.1
跨中纵来筋。用来承受自跨中弯矩产生的拉力。
1.2
支座纵筋。用来承受支座弯矩产生的拉力,通常比跨中纵筋大。
1.3
架立筋。在梁的受压区,负筋截断后,用来支撑箍筋并形成钢筋笼。
1.4
箍筋。用来承受剪力。在次梁交主梁处,则承受次梁的集中力。并可提高梁的延性。
1.5
腰筋。用来提高梁的延性并防止梁高过高时开裂。计算该梁受扭时,腰筋和纵筋一起承受扭矩。
1.6
吊筋。用在次梁交主梁处,承受次梁的集中力。
③ 梁和柱内通常有哪些钢筋
1、梁内钢筋:
1.1 跨中纵筋。用来承受跨中弯矩产生的拉力。
1.2 支座纵筋。用来承受支座弯矩产生专的拉力,通常比跨属中纵筋大。
1.3 架立筋。在梁的受压区,负筋截断后,用来支撑箍筋并形成钢筋笼。
1.4 箍筋。用来承受剪力。在次梁交主梁处,则承受次梁的集中力。并可提高梁的延性。
1.5 腰筋。用来提高梁的延性并防止梁高过高时开裂。计算该梁受扭时,腰筋和纵筋一起承受扭矩。
1.6 吊筋。用在次梁交主梁处,承受次梁的集中力。
2、柱内钢筋
2.1 纵向钢筋。小偏心或无偏心时承受轴压力,大偏心受压时则有一侧或两侧的纵筋承受偏心力弯矩产生的拉力。
2.2 箍筋。有普通箍、复合箍、螺圈箍等。用来抵抗水平力产生的剪力,也可约束纵向钢筋提高柱的延性。
④ 简述梁内通常有哪些钢筋
梁内通常的钢筋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箍筋、梁侧构造钢回筋。
纵向受力钢答筋:主要作用是承受外力作用下梁内产生的拉力
弯起钢筋:主要作用是除在梁跨中承受正弯矩产生的拉力外,在梁靠近支座的弯起段还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主拉应力。
架立钢筋:主要作用是固定箍筋保证其正确位置,还能承受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防止裂缝产生。架立钢筋一般平行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在梁的受压区箍筋内的两侧。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此外,箍筋与其他钢筋通过绑扎或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性良好的空间骨架。箍筋一般垂直于纵向受力钢筋。
梁侧纵向构造钢筋又称腰筋,作用是承受梁侧面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⑤ 梁内钢筋的组成种类有哪些有什么布置作用
首先,梁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以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
再来说你的问题
1、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回土梁,梁内钢答筋主要有受力纵筋,箍筋,腰筋,架立钢筋。
其中受力纵筋主要作用为 抗弯,抗扭,以及抗拉压。箍筋主要用来抗剪,纵筋在支座边缘弯起称之为弯起钢筋,作用也是抗剪。架立钢筋腰筋是构造钢筋,主要起固定纵向受力钢筋位置的作用。
2、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比之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多了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作用为提供预先施加的压应力,可以提高混凝土梁的抗裂性能,延缓或者推迟混凝土的开裂。
⑥ 梁的钢筋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一、分布筋
主要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二、受力筋
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三、箍筋
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四、贯通筋
是指贯穿于构件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五、架立筋
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六、负筋
也叫负弯矩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叫做负弯矩钢筋。负弯矩钢筋,弯矩的定义是下部受拉为正,而梁板位置的上层钢筋在支座位置根据受力一般为上部受拉,也就是承受负弯矩,所以叫负弯矩钢筋。
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梁或板的面筋就是负筋)
七、拉结筋
拉结筋,通过植筋、预埋、绑扎等连接方式,使用钢筋按照一定的构造要求将后砌体与混凝土构件拉结在一起的钢筋。
八、腰筋
建筑结构中的一种钢筋构造。腰筋又称“腹筋”,他的得名是因为他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 (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
在梁高450mm,就应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腰筋的直径最小的直径为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百分之0.3,在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
⑦ 钢筋混凝土梁内的钢筋是由什么组成
砼梁里面一般有:受力筋、箍筋、侧面水平筋、架立筋、连接筋等组成。受力筋一般在下部,架立筋一般在梁上部,箍筋按一定间距分部于整个梁身,连接筋起连接作用。
⑧ 梁有哪些钢筋
问题一:梁的钢筋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梁内的钢筋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钢筋:
1、纵向的受力钢筋:当是简支梁时,纵向的受力钢筋在梁的下部,作用是承受因梁的正弯矩而引起的梁下部受拉。悬挑梁则该钢筋应配置在梁的上部。
2、纵向架立钢筋:梁的形体一般为矩形,当然其他异形梁也很多。但无论哪种截面几何图形,总需要用钢筋骨架来控制住截面形状,因此架立钢筋的作用就是:起形成梁截面几何形状的作用。
3、纵向弯起钢筋:在纵向钢筋中往往还有弯起钢筋,但不是所有的梁都有,只有在梁内剪力较大时才需要配置弯起钢筋。梁内的弯起钢筋也称为腹筋,其作用是承受和抵抗梁内剪应力。
4、箍筋:梁内的钢筋除了纵向钢筋外,还需要箍筋。箍筋有开口箍筋和闭口箍筋两种,以闭口箍筋为主,尤其有一定抗震要求的,开口箍筋是禁止使用的。箍筋的作用是:1、架立纵向钢筋,使纵向钢筋在箍筋的架立下形成钢筋骨架;2、箍筋也是腹筋,来承受梁内剪应力。
当然有些几何尺寸较大的梁内还会配置一定数量的腰筋、拉筋等等,这些都是梁内的构造钢筋。
具体要多与工程接触,多到工程上去看看,就很快能够弄清楚的了。仅凭我在网上这样给你做出的回答,弄不好还是云里雾里的搞不清楚。
问题二:框架梁钢筋包括哪些 上、下通长筋
腰筋(构造和抗扭)
箍筋
负筋
架立筋
拉钩
问题三:梁中一般配有什么钢筋?各有什么作用? 梁钢筋主筋,分为底筋和上部筋。
底筋承受梁中部梁底拉力。上部筋承受梁两端上部拉力,又分为通长筋和负弯矩筋。
又有腰筋,属于构造钢筋。一般梁腹高450以上才设置,是防止梁发生侧向倾覆配置的。和腰筋同时配置的还有拉筋,作用是增加梁的整体性。
然后是箍筋,是承受梁竖向剪力的钢筋。
有一种钢筋叫弯起钢筋,俗称鸭儿铁。它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起负弯矩筋作用,另起箍筋作用。
板筋分为上部筋和下部筋胆作用基本和梁一样。
但板在屋面层有温度筋和抗震筋。当然作用就不说了,是防止温度变化和地震时板开裂的。
问题四:梁中的钢筋有什么? 还是梁的钢筋,不同的是要区分受力钢筋、架立筋、腰筋等。具体情况要具体分。
根据GB50204梁钢筋验收只要是看
1:纵向受力筋的连接方式是不是满足设计要求(主控)
2:钢筋接头的位置、百分率是不是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一般)
3:钢筋安装偏差是不是在容许值内(一般)
问题五:钢筋混凝土梁中主要有那些钢筋,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梁内钢筋的配置通常有下列几种:
1、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外力作用下梁内产生的拉力。因此,纵向受力钢筋应配置在梁的受拉区。
2、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通常是由纵向钢筋弯起形成的。其主要作用是除在梁跨中承受正弯矩产生的拉力外,在梁靠近支座的弯起段还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主拉应力。
3、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箍筋保证其正确位置,并形成一定刚度的钢筋骨架。同时,架立钢筋还能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防止裂缝产生。架立钢筋一般平行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在梁的受压区箍筋内的两侧。
4、箍筋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此外,箍筋与其他钢筋通过绑扎或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性良好的空间骨架。箍筋一般垂直于纵向受力钢筋。
5、梁侧构造筋
梁侧纵向构造钢筋又称腰筋,设置在梁的两个侧面,其作用是承受梁侧面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收缩所引起的应力,并抑制混凝土裂缝的开展。
问题六:梁板中的钢筋分别有什么构造要求? 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第8章、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
问题七:钢筋图,梁的标注有哪些 示例: WKL1(1)450*1200 [email protected] /150
T 4C25
B 11C25 5(2)/6
G 10C12
W:位置在屋面
K:框架结构
L:梁
1:一号
(1):一跨
450*1200:梁宽450毫米 梁高1200毫米
C:三级钢
10:直径
@:相等中心距
100/150:加密区箍筋间距100毫米,非加密区150毫米
T:上部筋
4:数量
C:三级钢
25:直径
B:下部筋
11:数量
C:三级钢
25:直径
5:上排筋5根
(2):其中2根不伸入支座
/: /前面是一排筋,/后面是二排筋
6:数量
G:构造侧面纵筋(腰筋)
10:数量
C:三级钢
12:直径
综合:屋面框架梁1号梁,一跨,宽45厘米,高120厘米
箍筋:直径为10毫米三级钢,加密区相等中心距10厘米,非加密区15厘米。
上部筋:4根25毫米的三级钢
下部筋:11根25毫米的三级钢,上排筋5根其中两根不伸入支座,下排筋6根
构造腰筋:10根12毫米的三级钢,,每侧5根
纯手工,,够耐心了吧
问题八:基础梁钢筋都有哪些 底部纵向钢筋、上部纵向钢筋、腰部纵向钢筋、箍筋、腰部拉钩筋,有翼板的还有板底横向受力钢筋及板底纵向分布钢筋等。
问题九:梁中的钢筋都有些什么钢筋?具体的名字是什么?比如说通长筋。 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内有:
纵向的面层钢筋,纵向的底层钢筋;中间部位的腰筋;横向构造的箍筋及拉筋;有时,为了改善梁斜截面的抗剪能力,将梁部分底层的纵向筋在进入梁的剪应力分布区后,向上弯起,我们通常称之为弯起筋。
面筋,底筋,在梁内,均称为受力筋;根据梁结构的不同,分别抵抗拉应力或压应力;
腰筋更多的作用是维系钢筋骨架的整体稳定,也有抗扭的作用。一般称之为架立筋;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剪应力,有时也称之为抗剪箍筋;
通长筋,是说从梁的一端通到另一端,中间无断开,或搭接的完整的纵向筋。
问题十:梁下部钢筋和下部通常钢筋有什么区别? 基本上是对的.
理由:一/如原位有标注,那集中标注的钢筋就一定通长设置了.
二/在端支座当然就是锚固,在中间支座就没有什么锚固的说法了.
看了以下的朋友的回答,我补充一下集中标注也不一定通长的例子。如:梁有五跨,集中标注梁上部钢筋为2根20的二级钢,一到四跨不变,第五跨上部钢筋有原位标为2根16的二级钢,那这个时候就20的钢筋就不做通长设置了。
意思是:原则上讲,原位标注的钢筋均为通长筋,但也有可能出现不通长布置的情况。
⑨ 钢筋混凝土梁内的钢筋是由什么组成
钢筋混凝土梁内的钢筋是由受力筋、架立筋、箍筋组成。
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对受弯、压、拉等基本构件配置的主要用来承受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其作用是使构件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
架立筋就是把箍筋架立起来所需要的贯穿箍筋角部的纵向构造钢筋。如果该梁的箍筋是“两肢箍”的梁来说,集中标注中上部纵筋的通长筋的形式就完全足够了,例:2Фd1。但是,当该梁的箍筋是“四肢箍”时,集中标注的上部钢筋就不能都标注为通长筋的形式,必须把“架立筋”也标注上,这时的上部纵筋的应该标注"s1Фd1+(s2Фd2)"这种形式,圆括号里面的钢筋为架立筋。
箍筋是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