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筋混凝土承重力怎么计算
钢筋混凝土的承受力,书面语承载能力x0dx0a可分:x0dx0a1)受弯承载能力。这个比较简单,巨型截面下:M=afbx(h0-x/2)-fyAsx0dx0a2)斜截面受剪承载能力x0dx0a3)扭曲截面承载能力(又分为拉弯、压弯、弯扭剪、弯扭剪压承载力)x0dx0a4)受冲切承载力x0dx0a5)局部受压承载力x0dx0a大概就分这么多x0dx0a你的构件受力情况是什么呀,不同受力构件承载力都不一样。x0dx0ax0dx0a举例说明下:x0dx0a问题:建筑楼房的梁混凝土 , 跨度5米 , 还有跨度4米, 还有跨度3米 ,底宽15公分高度30 ,需要用多大的螺纹钢筋?x0dx0ax0dx0a答案:x0dx0a板厚为12cm,活载0.002N/m㎡,线荷载=0.002*5000=10N/mm,钢筋混凝土25KN/m³,横载=25*(0.15*0.3+0.12*5)=16.125kN/m,即16.125N/mm³。x0dx0a基本组合:1.2*16.125+1.4*10=33.35N/mx0dx0a1、受弯承载力x0dx0ax0dx0a1)弯矩x0dx0aM=ql^2/8=33.35*5000^2/8=104218750N*mmx0dx0a1)相对受压高度x0dx0ax=h0^2-2*M/(1.0*14.3*150=270^2-2*104218750/(1.0*14.3*150)=-24273.65967小于〇,x0dx0a判断你的截面太小了,上层需配受力钢筋。x0dx0a2)重新配筋x0dx0ax=0.55*270=148.5,取150mm。x0dx0a3)上层受压钢筋面积x0dx0aA1=(M-fbx(h0-x/2))/(fy*(h0-30)=(104218750-14.3*150*150*(270-150/2))/(300*(150-30)=1152.152778m㎡,可以选用3跟22的钢筋x0dx0a4)下层受拉钢筋面积x0dx0aA2=A1+fbx/fy=1152+14.3*150*150/300=2224.5m㎡,可以选用6跟22的二级钢。x0dx0a结论:150的截面放不下6跟22的钢筋,你的截面有点小了(因为我按简支梁来算的,实际荷载没这么大,但是没考虑地震作用,我上面的算法有点偏小)。x0dx0ax0dx0a重新给你拟定梁截面:200*400x0dx0a活载:10n/m;横载:横载=25*(0.2*0.4+0.12*5)=17kN/mx0dx0a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17+1.4*10=34.4N/mx0dx0aM=ql^2/8=34.4*5000^2/8=107500000N*mmx0dx0a1)相对受压高度x=0.55*370=203.5mm,取210mmx0dx0a2)上层受压钢筋面积x0dx0aA1=(M-fbx(h0-x/2))/fy=(111718750-14.3*200*210*(370-210/2))/(300*(370-30))=-465.1m㎡x0dx0a小于〇,可不配筋,安构造要求配筋A=0.2%*bh=0.2%*200*400=160m㎡。选用2φ12(2跟12的钢筋,面积为226)。x0dx0a3)下层受压钢筋面积x0dx0a1.相对受压高度x0dx0ax=h0-(h0^2-2*M/(1.0*14.3*200))^0.5=370-(370^2-2*107500000/(1.0*14.3*200))^0.5=122mmx0dx0aA2=fbx/fy=14.3*200*122/300=1163.06m㎡,选用4φ20(4跟20的钢筋,面积为1256)。x0dx0ax0dx0a2、斜截面受剪x0dx0a1)求剪力x0dx0aV=34.4*5000/2=86KNx0dx0a2)配筋计算(假设单配箍筋)x0dx0aA/S=V-0.7fbh0=86000-0.7*14.3*200*370=-654740<0x0dx0a按构造配筋就行了,支座L/4:8@150,跨中8@250。x0dx0ax0dx0a最终答案:截面选用:200*400x0dx0a上层配筋:2B12(2根12二级钢筋)x0dx0a下层配筋:4B20(4根20二级钢筋)x0dx0a箍筋:加密区8@150,非加密8@250
2. 混凝土路面承载力如何计算
承载力计算。
C30承受压力
(一)非统计方法——用于试块组数n≤9组时
mfcu≥1.15fcu,k
fcu,min≥0.95fcu,k
(二)统计方法——用于试块组数n≥10组时
mfcu-λ1 Sfcu ≥0.90fcu,k
fcu,min≥λ2 fcu,k
公式中的参数含义为:
mfcu为n组试块的平均强度值
fcu,k 为设计强度标准值
fcu,min为n组试块的最小强度值
Sfcu为n组试块的强度值标准差
其中Sfcu =[ (∑f 2cui - n ?m 2fcu )÷( n - 1 ) ]1/2
合格判定系数(λ1、λ2)的取值为:
组数n 10~14 15~24 ≥25
λ1 1.7 1.65 1.6
λ2 0.9 0.85
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
根据拟采用的材料查得:13.8cdfMPa=,1.39tdfMPa=,280sdfMPa=,0.56bξ=,0γ1=。梁的有效高度050040460hmm=−=(按布置一排钢筋估算)。 首先由公式(3—4—2)求解受压区高度x即得: 00γ2dcdxMfbxh=−() 61101013.83004602xx×=×−() 展开为292053140.10xx−+= 解得061.950.56460257.6bxmmhmm=ξ=×=<。将所得x值代入公式(3—4—1),求得所需钢筋截面面积为: 261.9513.8300916.0280cdssdfbxAmmf==××= 选取5 16(外径18.4mm)提供的钢筋截面面积21005sAmm=,钢筋按一排布置,所需截面最小宽度min230518.4430272300bmmbmm=×+×+×==<,梁的实际有效高度05003018.4/2460.8hmm=−+=(), 实际配筋率0ρ/1005/300460.80.07270sAbh==×= minρ0.45/0.451.39/2800.0022330/002tdsdff==×=≈>
由公式(3—4—1)可以判断40吨重的混凝土罐车(10轮)是不能通过的。
3. 钢筋混凝土轴压构件的承载力怎么计算
1、查混凝土标号,每种标号对应一个强度
2、钢筋的强度能帮助混凝土承担受力,在计算中将钢筋的弹性模量换算成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的N倍,当然钢筋的强度大大高于混凝土的强度,共同参与受力,只要关注混凝土的强度
3、另外还要注意受压杆的长细比,如果长细比过大,会使杆在受压时产生轴向偏离,力学上叫压杆失稳。(压杆失稳会增大不利影响,有表可查)
4.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承载力怎么计算
按不同用途的房屋,楼板每平方米承受的荷载是不同的。譬如3.5KN,5KN等。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恒荷载标准值
20mm厚水泥沙浆面层:0.02 ×20=0.4 KN/㎡
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
15mm厚混合沙浆天棚抹灰:0.015×17=0.255 KN/㎡
小计 2.655 KN/㎡
活荷载标准值: 10.0 KN/㎡
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
恒荷载设计值:g=2.655×1.2=3.168 KN/㎡
活荷载设计值:q=10×1.3=13.0KN/㎡
荷载设计总值:g+q=16.186KN/㎡, 近似取16.2KN/㎡
基本作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5.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承载力怎么计算
按不同用途的房屋,楼板每平方米承受的荷载是不同的。譬如.5KN,5KN等。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1)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20mm厚水泥沙浆面层:0.02 ×20=0.4 KN/㎡
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
15mm厚混合沙浆天棚抹灰:0.015×17=0.255 KN/㎡
小计 2.655 KN/㎡
活荷载标准值: 10.0 KN/㎡
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
恒荷载设计值:g=2.655×1.2=3.168 KN/㎡
活荷载设计值:q=10×1.3=13.0KN/㎡
荷载设计总值:g+q=16.186KN/㎡, 近似取16.2KN/㎡
(2)计算简图
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宽为b=2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 ,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按以下二项较小值确定:
l01=ln+h/2=(2000-120-200/2)+80/2=1820mm
l011=ln+a/2=(2000-120-200/2)+120/2=1840mm
故边跨板的计算跨度取lo1=1820mm
中间跨: l02=ln=2000-200=1800mm
板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弯矩设计值
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820-1800)/1800=1.1%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由资料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M,,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见下表
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截面位置 1
边跨跨中 B
离端第二支座 2
中间跨跨中 C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 1/11 -1/11 1/16 -1/14
计算跨度l0(m) l01=1.82 l01=1.82 l02=1.80 l02=1.80
(kN.m) 16.2×1.82×1.82/11=4.88 -16.2×1.82×1.82/11=-4.88 16.2×1.80×1.80/16=3.28 -16.2×1.80×1.80/14=-3.75
(4)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板厚80mm,ho=80-20=60mm,b=1000mm,C25混凝土 a1=1.0,fc=11.9N/ mm2,HPB235钢筋,fy=210 N/ mm2。 对轴线②~⑤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20%。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
板的配筋计算
截面位置 1 B 2 C
弯矩设计值( ) 4.88 -4.88 3.28 -3.75
αs=M/α1fcbh02 0.114 -0.114 0.077 -0.088
0.121 0.1<-0.121<0.35 0.08 0.1<-0.092<0.35
轴线
①~② ⑤~⑥ 计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272 313
实际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60
As=413 As=413 As=279 As=314
轴线②~⑤ 计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0.8×272=218 0.8×313=250
实际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80
As=413 As=413 As=279 As=279
配筋率验算pmin= 0.45ft/fy=0.45×1.27/210=0.27%
P=As/bh =0.52% P=As/bh =0.52% P=As/bh =0.47% P=As/bh =0.47%
(5)板的配筋图绘制
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
6.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承载力怎么计算
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只计算钢筋的截面积乘钢筋的强度设计值,不计算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钢筋的截面积乘钢筋的强度设计值≥轴力计算值(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乘结构重要性系数。
7.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承载力怎么计算
按不同用途的房屋,楼板每平方米承受的荷载是不同的。譬如3.5KN,5KN等。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1)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20mm厚水泥沙浆面层:0.02 ×20=0.4 KN/㎡
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
15mm厚混合沙浆天棚抹灰:0.015×17=0.255 KN/㎡
小计 2.655 KN/㎡
活荷载标准值: 10.0 KN/㎡
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
恒荷载设计值:g=2.655×1.2=3.168 KN/㎡
活荷载设计值:q=10×1.3=13.0KN/㎡
荷载设计总值:g+q=16.186KN/㎡, 近似取16.2KN/㎡
(2)计算简图
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宽为b=2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 ,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按以下二项较小值确定:
l01=ln+h/2=(2000-120-200/2)+80/2=1820mm
l011=ln+a/2=(2000-120-200/2)+120/2=1840mm
故边跨板的计算跨度取lo1=1820mm
中间跨: l02=ln=2000-200=1800mm
板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弯矩设计值
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820-1800)/1800=1.1%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由资料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M,,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见下表
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截面位置 1
边跨跨中 B
离端第二支座 2
中间跨跨中 C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 1/11 -1/11 1/16 -1/14
计算跨度l0(m) l01=1.82 l01=1.82 l02=1.80 l02=1.80
(kN.m) 16.2×1.82×1.82/11=4.88 -16.2×1.82×1.82/11=-4.88 16.2×1.80×1.80/16=3.28 -16.2×1.80×1.80/14=-3.75
(4)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板厚80mm,ho=80-20=60mm,b=1000mm,C25混凝土 a1=1.0,fc=11.9N/ mm2,HPB235钢筋,fy=210 N/ mm2。 对轴线②~⑤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20%。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
板的配筋计算
截面位置 1 B 2 C
弯矩设计值( ) 4.88 -4.88 3.28 -3.75
αs=M/α1fcbh02 0.114 -0.114 0.077 -0.088
0.121 0.1<-0.121<0.35 0.08 0.1<-0.092<0.35
轴线
①~② ⑤~⑥ 计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272 313
实际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60
As=413 As=413 As=279 As=314
轴线②~⑤ 计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0.8×272=218 0.8×313=250
实际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80
As=413 As=413 As=279 As=279
配筋率验算pmin= 0.45ft/fy=0.45×1.27/210=0.27%
P=As/bh =0.52% P=As/bh =0.52% P=As/bh =0.47% P=As/bh =0.47%
(5)板的配筋图绘制
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
8.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钢筋混凝土配箍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公式为
(8)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强度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当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即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雨篷的倾覆,挡土墙的滑移等;
2、结构构件或其连接因应力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或因过度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而丧失承载能力;
4、结构或构件因达到临界荷载而丧失稳定,如柱被压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关系到结构整体或局部破坏,会导致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要严格控制出现这种状态,所有的结构和构件都必须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计算,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可靠度。
9. 混凝土地面承重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承重计算公式是要搭配钢筋一起来计算的。
Fcd=0.7·βh·Ftd·Um·H;Fcd-混凝土最大集中返力;βh—对于厚度小于300mm时,取1;Ftd—轴心抗拉应力(C30取1.39mpa);Um—高度换算比=2·(a+b)+4H;a=20cm,b=60cm(a,b分别为轮迹宽、长); H —厚度。
一般混凝土的厚度按照18~30公分来计算,那么对应公式当中的300毫米。
一般混凝土的厚度按照18~30公分来计算,那么对应公式当中的300毫米。
混凝土地面承载力主要有四个影响因素,分别为:基础承载力,混凝土标号,混凝土厚度,及
设计形式:
基础承载力(计算目标值):由于重点分析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情况,且设计院设计的三元结
构(15CM黄土垫层、15CM砂石垫层)一般情况下符合基础要求,因此计算中的基础一律按无限宽(刚性)基础进行考虑(根据厚度进行求解)。
混凝土应用标准:
混凝土标号:混凝土中的标号与刚度是成正比的即标号越大,混凝土的刚度越大,因此路面选
择过低标号的混凝土会导致整体路面的网裂,而选择过高标号的混凝土会导致整体路面的刚度过大,呈现脆性即易整体开裂。
因此标号的正确选择也是混凝土路面能否长期保持良好情况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中的混凝土标号一律选用设计院设计的C30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