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Φ8/10@200什么意思没有看到过!!!!!
Φ表示钢筋标号为一级HPB300钢筋,8/10表示直径8mm的和直径10mm的箍筋间隔布置,@200表示箍筋间距为200mm。
箍筋表示方法:
1、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2、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3、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4、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梁上下筋表示方法:
1、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2、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3、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4、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钢筋
B. 剪力墙钢筋同间距隔一布一布置时,间距表示如何输入
你问的是剪力墙的竖向钢筋不同直径间隔布置如何表示吗?例如:Φ10/Φ12 @150。
剪力墙的竖向钢筋是抗震构造配筋(除兼挡土墙外),接头率允许50%。
C. 墙水平筋C16@200+C12@200表示间隔布置啊,还是两排一排16另一排12啊
这种表示方法是间隔式布置的,在剪力墙水平方向放一根C16离100再放一根C12再离100再放一根C16,如果不考虑钢筋大小,钢筋间距是100,每种规格的本身间距是200
D. 建筑工程图中常用的钢筋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一、箍筋表示方法:
1、Φ10@100/200(2)——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2、Φ10@100/200(4)——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3、Φ8@200(2)——箍筋为Φ8,间距200,双肢箍。
4、Φ8@100(4)/150(2)——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1、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2、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1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3、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4、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三、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1、2Φ20——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不知,用于双肢箍。
2、2Φ20+(4Φ12)——2Φ20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3、6Φ25 4/2——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4、2Φ22+2Φ22——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四、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1、G2Φ12——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2、G4Φ14——梁两侧的钢筋构造,每侧两根Φ14。
3、N2Φ22——梁两侧的扭曲钢筋,每侧一根Φ22。
4、N4Φ18——梁两侧的扭曲钢筋,每侧两根Φ18。
五、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
1、4Φ25——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内。
2、6Φ25 2/4——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为4Φ25。
3、6Φ25(-2)/4——有两排钢筋,上排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4、2Φ25+3Φ22(-3)/5Φ25——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升入支座,3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4)钢筋间隔布置如何表示扩展阅读:
钢筋的分类:
1、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2、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300/420级);Ⅱ级钢筋(335/455级);Ⅲ级钢筋(400/540)和Ⅳ级钢筋(500/630);
3、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4、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
E. 钢筋间距是什么意思
钢筋间距的意思是指单根钢筋形心之间距离,净距一般会特别说明,净距一般在考虑构造时候才会提到,比如最小净距是为保证握裹力,有时要考虑施工因素等。
例如:
板受力钢筋的排距指底排筋与上排筋(若有)或负弯矩钢筋间的距离。
柱受力钢筋的间距指同侧钢筋之间的距离,柱受力钢筋的排距指不同侧钢筋之间的距离。
梁受力钢筋的间距是平行于水平面的某排钢筋中主筋之间的距离,排距是上下不同排钢筋之间的距离。
墙受力钢筋的间距、排距确定相当于双层板配筋竖立起来,同一钢筋帮扎网中竖向或水平钢筋之间的距离为间距,不同钢筋帮扎网之间的距离是排距。
(5)钢筋间隔布置如何表示扩展阅读
钢筋间距的计算:
1、承受钢筋长度为板的长度(或宽度)减去保护层厚度在加两端各一个弯钩长度。
2、受力钢筋根数应为板的有效配筋范围长度除以钢筋间距加1,出现小数无论是否大于0.5均应进位。
3、负筋弯钩(直钩)长度一般取板厚减去钢筋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绑扎应该符合以下的规定:
1、钢筋的交点须用铁丝扎牢。
2、板和墙的钢筋网片,另须在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间隔交错的扎牢,但要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位移。双向受力钢筋网片,须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钢筋,除了设计有要求外,箍筋应于受力筋垂直设置。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F. 钢筋Φ22@220④⑤间隔布置是什么意思
钢筋Φ22@220④⑤间隔布置是④号、⑤号钢筋的间距为110的意思(这题很怪,既是同直径怎么会间隔布置?难导④号、⑤号钢筋其中有某号是起弯的?)。
G. 图纸上钢筋标注的分隔符号是什么符号
你说的是不是叫@的符号,通常中“啊特”,如HPB300,10@200,表示一级钢直径10的钢筋,间距按200布置。
梁筋的分隔附号有三种:
;表示上排纵筋与下排纵筋(直径相同的情况下)
/表示两排纵筋,上排和下排
+表示一排钢筋有两种不同直径。
H. 钢筋间距表示@30 ×30啥意思
一、钢筋间距表示@ ×30的释义:
双向间距均为30mm的意思。
二、钢筋的表示方法:
1、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2、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3、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4、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I. 筏板基础钢筋图纸上表示C20/18@150是什么意思,在鲁班钢筋上该如何表示
C是三级钢,就是HRB400的钢筋,20、18是钢筋公称直径,@是间距。
C20/18@150是一根20的三级专钢,过了150mm扎一属根18的三级钢,再过了150mm,扎一根20的三级钢。也可以说是20的间距300,18的间距300,二者一隔一错开扎在一起,就成间距150了。
J. 14/12的这种钢筋标注是表示隔一布一吗是标注的上层筋!
对的 这个是隔一布一,一根12一根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