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筋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钢筋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钢筋化学成分专项检验应合格)
② 钢筋的制作工艺是什么
钢筋加工制作抄时,袭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③ 5.关于钢筋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钢筋工程。钢筋除锈的回方法:一是在钢筋冷拉或答调直过程中除锈;二是采用机械除锈机除锈、喷砂除锈、酸洗除锈和手工除锈等。对于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伸长不宜大于1%。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参见教材P61。
④ 钢筋加工机械有哪些,都有什么用途
钢筋加工机械有钢筋冷拉机、钢筋冷拔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等许多机械,
一.有钢筋冷拉机、在常温下用冷拉机对各级热轧钢进行强力拉伸,
1、钢筋经过冷拉后,屈服点提高20%~25%,长度增长了2.5%~8%,提高了强度又节约了钢材。
2、通过冷拉后的钢筋强度能趋向一致,从而保证了构件的质量。
3、冷拉后的钢筋其韧性和塑性有所降低,从而减少变形,更能适应混凝土的变形特性,减少构建的裂缝。
4、钢筋经过冷拉,可达到调直、除锈的作用。由于钢筋的拉长,其表面的氧化皮也会自动脱落,不需要再进行除锈。
5、经过对焊接头的钢筋,通过冷拉,可检验其焊接质量。
二、钢筋冷拔机是钢筋加工机械之一,使直径6~10毫米的1级钢筋强制通过直径小于0.5~1毫米的硬质合金或碳化钨拔丝模进行冷拔。冷拔时,钢筋同时经受张拉和挤压而发生塑性变形,拔出的钢筋截面积减小,产生冷作强化,抗拉强度可提高40~90%。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
三、钢筋切断机是一种剪切钢筋所使用的一种工具。一般有全自动钢筋切断机,和半自动钢筋切断机之分。它是钢筋加工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主要用语房屋建筑、桥梁、隧道、电站、大型水利等工程中对钢筋的定长切断。
四、钢筋弯曲机,属于一种对钢筋弯曲机结构的改进。适用于建筑工程上各种普通碳素钢、螺纹钢等加工成工程所需的各种几何形状。钢筋弯曲机,由于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作灵敏,可使6-40毫米或6-50毫米的钢筋弯成桥梁、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形状,所以深受建筑、桥梁的预制厂和建筑工地操作工人的欢迎。
⑤ 什么是钢筋小料加工
钢筋小料制作就是指直径10mm及其以下的钢筋(盘螺、盘圆)专业调直、制作。回主要品种答有:箍筋、板筋、加筋、水平筋、拉钩等等。
小料制作的几个优点:
1、节省材料。一般的操作,是进钢筋直条到现场切断制作,很容易产生一些剩余短头现象。我们现场调直制作,可以说没有这些浪费现象出现。
2、工作效率高。一个普通3-4人班组,每天调直制作可以达到7--10吨钢筋。比如箍筋制作,一台弯箍机可以在一天的时间内制作12000--20000个箍筋。加筋、水平筋制作一天可以制作7--10吨。
3、配料方法详细。比如板筋配料,一般是按每个楼层的板块制作配料,方便工人绑扎。
4、制作标准程度高。制作的箍筋、加筋、水平筋等等比以往用老式弯箍机或弯曲机制作的尺度标准,误差少。方便工人绑扎,不会因误差太大产生过多的浪费时间。
⑥ 钢筋的加工有哪些
钢筋的加工有除锈、调直、下料剪切及弯曲成型.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版求,其偏差应符合表权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1)除锈.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水锈应清除干净.钢筋除锈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大量钢筋除锈可通过钢筋冷拉或钢筋调直机在调直过程中完成;少量的钢筋局部除锈可采用电动除锈机或人工用钢丝刷、砂盘以及喷砂和酸洗等方法进行.
(2)钢筋的冷拉.钢筋的冷拉是指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强力拉伸,以超过钢筋的屈服强度的拉应力,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达到调直钢筋、提高强度的目的.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见表。
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
⑦ 钢筋加工包括那些工作
1.4技术准备
1.4.1充分熟悉钢筋的下料单,工程规范要求,机械的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机械的操作方法。
1.5作业条件
1.5.1钢筋原材存放的场地,要求地面硬化并保持干燥,场地四周设排水沟。
1.5.2进场钢筋经技术人员检查合格,三证齐全,按施工平面图指定位置,按品种、规格码放整齐,用砖或木块垫起,离地200㎜以上,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加盖雨布。
1.5.3按照平面图的位置搭设钢筋加工棚,顶棚采用波形石棉瓦,夜间施工用的照明灯挂在顶棚,并加灯罩,电线绝缘良好。
1.5.4查对现场库存钢筋的品种、规格同下料单进行核对,如发现现场钢筋短缺近期不能进场解决时,同技术人员进行洽商进行代换。
2工艺流程
2.2操作要点和技术要求
2.2.1现场使用的钢筋表面要洁净,无损伤、油污、铁锈,加工前要检查,发现有油污的钢筋,采用洗衣粉清洗干净,钢筋表面有陈锈的盘条钢筋,通过调直机进行除锈,较粗的钢筋采用除锈机进行除锈。有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2.2.2对于盘条采用卷扬机进行拉直,对于直条钢筋采用手工扳子矫正,要求调直钢筋时不得有明显擦伤。
2.2.3统计下料单上的钢筋,采用切断机进行断料,先断长料,后断断料,尽量减少短头,断料时将被切断的钢筋握紧,在冲切刀片向后退时将钢筋送入刀口,手距刀片保持150㎜以上,切短钢筋时要用钳子夹住送料。
2.2.4手工成型时,箍筋采用手摇扳子成型,弯曲钢筋前,根据料单要求的样式和尺寸画出分段线,弯曲钢筋时扳子托平,不可上下摆动,使弯曲钢筋在同一平面上,弯曲时用力要慢,结束时要稳,掌握好弯曲位置,以免弯曲过头或没有弯到要求角度。
2.2.5对直径在12㎜以上的钢筋采用机械成型,成型前要熟悉倒顺开关的使用方法和工作盘的旋转方向,弯曲时要根据钢筋的粗细和所要求的圆弧弯曲直径,随时更换轴套。
2.2.6钢筋的弯钩和弯折的要求
2.2.6.1Ⅰ级钢筋末端要做180º的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为所弯钢筋直径d的2.5倍(φ6.5=15㎜、φ8=20㎜、φ10=25㎜、φ12=30㎜),平直部分的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倍(φ6.5=18㎜、φ8=24㎜、φ10=30㎜、φ12=36㎜)
d d
D D
平直部分长度
图1钢筋末端180度弯钩 图2钢筋末端90度弯钩
2.2.6.2二级钢筋末端要做的90度折的,其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d的4倍(Ф12=48㎜、Ф14=56㎜、Ф18=72㎜、Ф20=80㎜、Ф22=88㎜、Ф25=100㎜),见图2。
2.2.6.3弯曲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d的5倍(Ф22=110㎜)。
2.2.6.4钢筋的末端做135度的弯钩平治长度为10d(φ8=80㎜、φ10=100㎜)。
2.2.7垫块的制作
2.2.7.1用1:2水泥砂浆预制成500*50MM的垫块,其厚度为保护层厚度,基础地板垫块采用小豆石制作。
2.2.7.2垫块现场预制,预先由木工采用2米长、20MM宽使用部位厚的木条分别制成50*50MM的格栅,并刷好隔离剂,制作垫块时,在地下首先铺竹胶合板,然后放上模具,用拌制好的砂浆浇筑在方框内并抹平,根据使用部位要预埋20-22号火烧丝。
2.2.7.3垫块制作完成后12H铺麻袋并浇水湿润,养护7天派专人负责,待达到终凝后才能进行使用,要求做好的垫块要分类码放。
2.2.7.4要求垫块的规格、尺寸、方正满足施工要求,否则不允许使用。
3 质量要求
3.1主控项目要求
3.1.1钢筋的表面要洁净,无损伤、油渍和带有颗粒状或片状的老锈。
3.1.2钢筋加工要平直,无局部曲折。
3.1.3加工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⑧ 不属于钢筋加工的施工流程是
安装。钢筋的加工包括钢筋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等工艺过程。钢筋加工,为钢筋混凝土工程或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提供钢筋制品的制作工艺过程。
⑨ 加工钢筋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加工钢筋的基本规范是钢筋加工过程必须遵循的标准,具体规定如下:
1、钢筋加工宜在专业化加工厂进行。
2、钢筋的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应在加工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除锈后如有严重的表面缺陷,应重新检验该批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其他相关性能指标。
3、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加热钢筋。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
4、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235、HPB300 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 及RRB400 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钢筋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不应有局部弯折。
5、受力钢筋的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圆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 倍。作受压钢筋使用时,光圆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
(2)光圆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 倍;
(3)335MPa 级、400MPa 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 倍;
(4)直径为28mm 以下的500MPa 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 倍,直径为28mm 及以上的500MPa 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 倍;
(5)框架结构的顶层端节点,对梁上部纵向钢筋、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 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 倍,钢筋直径为28mm 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 倍;
(6)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6、除焊接封闭箍筋外,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拉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本规范第5 条的规定;
(2)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 倍;对有抗震设防及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和75mm 的较大值;
(3)圆柱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两末端均应作135°弯钩,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 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
(4)拉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拉筋直径的10 倍。
7、焊接封闭箍筋宜采用闪光对焊,也可采用气压焊或单面搭接焊,并宜采用专用设备进行焊接。焊接封闭箍筋下料长度和端头加工应按不同焊接工艺确定。
多边形焊接封闭箍筋的焊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箍筋的焊点数量应为1 个,焊点宜位于多边形箍筋中的某边中部,且距箍筋弯折处的位置不宜小于100mm;
(2)矩形柱箍筋焊点宜设在柱短边,等边多边形柱箍筋焊点可设在任一边;不等边多边形柱箍筋应加工成焊点位于不同边上的两种类型;
(3)梁箍筋焊点应设置在顶边或底边。
(9)下列不属于钢筋加工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钢筋加工的主要工序是非常重要的,工序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处理施工细节,才能保障最后的质量。
1、钢筋调直
盘圆钢筋的调直,一般采用卷扬机或绞磨拉直,也可用钢筋调直机调直,调直后的钢筋,按配料单被剪断成需要的长度。对部分20mm粗径钢筋,多在工作台上用人工扳正,矫直。其余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
采用卷扬机拉直钢筋时,其调直冷拉率:I级钢筋为4~6%,Ⅱ级钢筋为l.3%,一般至少要拉到钢筋表面浮皮脱落为止。在不得采用冷拉钢筋的结构中,钢筋调直冷拉率不得大干l%。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2、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采用钢筋切断机作业。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积误差。为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热处理钢筋,可用机械剪断,不得用电弧切割(放张剪断除外),以免因打火烧伤钢筋导致低应力脆断。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应根据钢筋用途不同,分别符合有关规定。
⑩ 钢筋质量验收规范
1、墙柱钢筋
1)墙、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清理干净。
2)起步筋要求:
· 柱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
· 剪力墙第一根水平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 剪力墙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30mm(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不得并在一起)。
· 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1/2竖向分布钢筋间距。
· 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3)墙柱竖筋搭接要求:长度满足设计及规范,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柱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倍搭接长度。搭接区加密。
4)绑扎:
· 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绑扣丝头应向里。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 对柱、过梁箍筋要求直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间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于Φ20以10cm控制,小于Φ20以5d控制。
·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
5)保护层要求:
· 设置间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 柱筋垫块设置在主筋上,墙筋垫块设置在墙水平筋上。
2、梁钢筋
1)梁主筋必须设在箍筋四角,梁各层纵筋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
2)梁上部纵筋净距≥30mm且≥1.5d;梁下部纵筋净距≥25mm且≥1.0d。
3)梁箍筋与主筋要垂直,不得歪斜。
4)梁距墙柱边箍筋起步≤50mm。
5)主次梁相交处,在次梁两侧主梁箍筋加密三道,间距50mm。当设计设置附加吊筋时,箍筋加密三道,间距50mm。
6)梁拉筋水平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3、板钢筋
1)起步筋要求:第一根板筋距墙/梁边尺寸≤50mm。
2)绑丝要求:相邻绑丝呈“八”字扣。
3)马凳设置:
· 马凳高度=板厚-保护层×2-两排钢筋直径。严禁马凳直接搁置在模板上。
· 设置间距不大于1米,且高度满足保护层要求,制作符合要求。
· 马凳应与板筋扎牢。
4)垫块间距不大于600mm,梅花形设置。
5)板面预留洞,周围钢筋预留洞直径大于200mm,小于300mm时,板筋应弯曲绕管通过。
6)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5d且至少到墙或梁中线,当HPB235时,端部另设弯钩。楼梯踏步板的下部钢筋伸入支座≥15d,且≥150mm。
7)悬挑板转角处附加放射筋,负筋根部必须可靠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