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筋原材力学性能实验具体怎么操作,求详解,可以文字叙述当然附图更好
2、实验目的
了解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熟悉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3、实验要求
实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Φ14(牌号HRB335)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特征值;工艺性能:弯曲性能。
每一组进行钢筋的2拉2弯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评定钢筋的质量。
4、主要仪器设备
4.1万能材料试验机 准确度为1级或优于1级(示值误差不大于1%)
为保证设备安全和实验准确,其吨位选择应是使试件达到最大荷载时位于试验机量程的20%~80%范围内。
4.2支辊式弯曲装置(钢筋弯曲机)
4.3连续式打点机
4.4量具(游标卡尺) 精度为0.1mm
5、实验环境的温、湿度
温度18℃,湿度60%。
6、实验方法及步骤
6.1拉伸实验
6.1.1实验方法
采用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8.2有关“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和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进行。
6.1.2实验步骤
6.1.2.1钢筋力学性能
A、原始标距(L0)的标记
钢筋的原始标记用连续式打点机打点,每一点距离为10mm。
注:原始标距(L0)的标记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黑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6.5mm、8mm的钢筋原始标记L0=10d;10~50mm 的钢筋原始标记L0=5d(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
B、试验机指示系统调零(输入相关数据)。
C、夹固试件,确保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
D、开机,以1~2kN/s的速率加载,直至钢筋被拉断。
注:实验的应力速率为6MPa/s~60 MPa /s。
E、关闭送油阀,取下试件,再打开回油阀。
6.2弯曲实验
6.2.1实验方法
采用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8.2有关“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和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进行。
6.2.2实验步骤
A、调整两支辊间距离l=(3d+3d)±0.5a=84±7mm,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变化。
B、试样放置于两个支点上,将弯心直径为3d=42mm的弯心在试样的两个支点中间缓慢施加压力,使试样一次弯曲到180°,或出现裂纹、裂缝、断裂为止。
7、实验记录
原始标记
L0=70mm
屈服极限
FeL1=57.5kN
FeL2=55.4kN
抗拉极限
Fm=85.1kN
Fm=81.9kN
断后标距
Lu1=90.84mm
Lu2=89.13mm
8、结果计算与分析讨论
8.1钢筋力学性能
8.1.1屈服强度(ReL)
实验时,读取测力度盘指针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指示的最小力或首次停止转动指示的恒定力。将其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得到屈服强度。
也可以使用自动测试系统测定屈服强度,可以不绘制拉伸曲线图。
屈服强度数值修约至5MPa。
屈服极限
FeL1=57.5kN
FeL2=55.4kN
钢筋公称直径 d0=14mm
钢筋横截面面积 S0=πd02/4=153.94mm2
屈服强度
ReL=FeL/S0
ReL1=373.5MPa
ReL2=359.9MPa
经过修约的屈服强度ReL
试验序号
屈服强度ReL(MPa)
1
375
2
360
8.1.2抗拉强度(Rm)
从测力度盘,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得到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数值修约至5MPa。
抗拉极限
Fm=85.1kN
Fm=81.9kN
钢筋横截面面积 S0=πd02/4=153.94mm2
抗拉强度
Rm=Fm/S0
Rm1=552.8MPa
Rm2=532.0MPa
经过修约的抗拉强度Rm
试验序号
抗拉强度Rm(MPa)
1
555
2
530
8.1.3.断后伸长率(A)
选取拉伸前标记间距5d为原始标记(L0)。则断后伸长率(A)为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u-L0)与原始标记(L0)之比的百分率,结果精确至0.5%。
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原始标记
L0=70mm
断后标距
Lu1=90.84mm
Lu2=89.13mm
断后伸长率A
A=(Lu-L0)/L0*100%
A1=30.0%
A2=27.5%
8.2弯曲性能
检查试件弯曲处的外表面,若无肉眼可见裂纹,则评定试样合格。
结果:
经过两次弯曲试验后,两个收弯钢筋试件弯曲处均无肉眼可见裂纹,故评定试样弯曲性能合格。
8.3试验结果判定
8.3.1根据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对HRB335钢筋的要求,如果实验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弯曲性能全部合格即认为该钢筋为合格。
8.3.2如有一根钢筋试样不符合GB1499.2-2007标准要求,应再抽取双倍数量的钢筋,制取双倍数量试件重作试验,如仍有一根试件的一个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则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该批钢筋即判定为不合格。
2拉2弯试验中钢筋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弯曲性能等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故认为该批钢筋合格。
9、结论
该批钢筋合格。
钢筋的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伸长率A和弯曲性能全部符合GB 1499.2-2007标准要求。
10、其它
这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实践了解了钢筋混凝土中使用的钢筋的各方面性能。钢筋作为现代工程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确实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弯性能。
还有,实验中使用的支辊式弯曲装置很是令人称奇,只要轻轻启动装置,看似坚硬强劲的钢筋便被完成180o。同时,这也说明,一种材料性能的好坏只是相对的。要想真正运用好这些材料,一方面,要熟知他们的独特性能与优缺点;另一方面,要把材料合理地运用到合适的地方去,毕竟工程的可靠性主要靠的是自身合理的结构,而并非材料强度的潜力
B. 预应力钢筋需做哪些检测项目
预应力钢筋需要进行的力学性能试验项目:
1)拉伸试验(最大力、规定非比例延伸率、最大力总伸长率)、弹性模量
2)松驰率
3)疲劳及偏斜拉伸试验
4)静载试验
相关标准代号:
1)GB/T14370-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2)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较线》
3)GB/T14370-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4)GB/T10120-1996《金属应力松弛试验》
5)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2)讨论钢筋要做哪些力学实验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受拉会有裂缝,虽然不影响安全,但是感观不好。采用先给钢筋施加拉力,然后浇筑混凝土,待强度达到要求松开钢筋,使钢筋回缩,与正常使用荷载的拉力抵消(先张法)后张法则是浇筑混凝土预留孔洞,成型后加受拉力的钢筋,然后用器械锚固在构件两头。
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中,由于混凝土极限拉应变低,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中钢筋的应变大大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高强度钢筋是不合理的。
为了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弥补混凝土与钢筋拉应变之间的差距,人们把预应力运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去。亦即在外荷载作用到构件上之前,预先用某种方法,在构件上(主要在受拉区)施加压,构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的拉力时,首先抵消混凝土中已有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能使混凝土受拉而后出现裂缝,因而延迟了构件裂缝的出现和开展。
C. 钢筋原材需要做哪几个实验
看设计有什么要求!
1.外观:直径、重量
2.常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伸长率、冷弯
3.化学分析:含碳量、含锰量等等
一般只做1、2
要是有要求:第二项还得做反复弯曲
D. 钢筋检测项目有哪些。伸试验怎么做和弯曲试验怎么做
钢筋检测的项目正常两种 一种抗拉(就是延申) 一种抗折(就是弯曲),这种实验专 做法试验室有这种属机械检测 施工单位只要根据试验室要求提供试验材料就行啦,呵呵 你取样的时候 不能重整个钢筋的头下 最好先切掉1米 然后再取样
E. 钢筋进场时,应如何检查和复验哪些力学项目
钢筋进场时,要检查钢筋牌号、规格、尺寸等偏差情况,还需要回观察钢筋是否锈蚀答,表面是否有油污等外观,这个都能拿仪器直接测或者观察出来。复验的力学项目主要有以下内容:
实测钢筋屈服强度,钢筋抗拉强度,钢筋伸长率。
F. 钢筋常规试验有哪些
目材常规实验就拉拔 弯折
焊接的也要做的,焊接的还要做探伤。
钢筋实验也就是检测钢筋力学性能的,没特殊要求的就这几项
G. 钢筋进场要检验哪些项目
1、钢筋的进场验收
钢筋运到工地时,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按品种、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每批重量热轧钢筋不超过60 t,钢绞线为20t,验收内容包括钢筋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钢筋的性能包括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及冷弯指标)。
2、外观检查
应对钢筋进行全数外观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钢筋是否平直、有无损伤,表面是否有裂纹、油污及锈蚀等,弯折过的钢筋不得敲直后作受力钢筋使用,钢筋表面不应有影响钢筋强度和锚固性能的锈蚀或污染。
3、力学性能试验
在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每批的钢筋中任选两根,每根取两个试件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则应从同一批钢筋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各项试验,如果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应不予验收或降级使用。
钢筋在加工使用中如发现焊接性能或机械性能不良,还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或其它专项检验,验收有害成分如硫(s)、磷(P)、砷(As)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范围。
进场后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根据品种、规格按批分别挂牌堆放,并标明数量。
钢筋的堆放
当钢筋运进施工现场后,必须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分别堆放,并注明数量,不得混淆。钢筋应尽量堆入仓库或料棚内。条件不具备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土质坚实,较为平坦的露天场地存放。在仓库或场地周围挖排水沟,以利泄水。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加垫木,离地不宜少于200m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钢筋成品要分工程名称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存放。同一项工程与同一构件的钢筋要存放在一起,按号挂牌排列,牌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类型、尺寸、钢号、直径、根数,不能将几项工程的钢筋混放在一起。同时不要和产生有害气体的车间靠近,以免污染和腐蚀钢筋。
H. 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内容是什么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内容:拉伸试验检测钢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钢筋工艺性回能试验内容包括冷加工性能和答可焊性:
冷加工性能——即钢筋经过冷弯后,仅塑性变形而不破坏,说明冷加工性能好;
可焊性能——即钢筋按标准要求焊接后,其接头抗拉强度是否符合该牌号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是否断于焊缝外或热影响区外,并呈延性断裂。如果是闪光对焊还要检测焊缝冷弯后是否断裂。可焊性应满足《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