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框架柱钢筋变小,截面变小,钢筋变少,上部钢筋如何设置
应在板边上部设抄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
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
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1)柱子变小钢筋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上部钢筋设置要求规定:
1、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2、计算所需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可根据板的厚度在30°-45°之间选取;弯起钢筋的倾斜段应与冲切破坏锥面相交,其交点应在集中荷载作用面或柱截面边缘以外(1/2-2/3)h的范围内。
3、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㈡ 大圆柱子变小方柱子钢筋怎么绑扎
小柱子的四角钢筋利用圆柱钢筋向内弯折4厘米就可以了(在圈梁位置斜进),中间四根则要插筋,圆柱的其余钢筋截断封头.
㈢ 楼板扣筋规范,柱子变小,钢筋如何配
楼板扣筋规范:扣筋的规范叫法应该是: 板的支座负筋,两端需设置90度弯钩 长度为版板厚减一个保护层。详细做法权见国标图集11G101-1第92页。
㈣ 柱子变径部位的钢筋如何处理
1、看抄03G101-1图集第36页右上角的“袭图2”,就是解决柱纵筋“上大下小”这个问题的。
2、具体说是这样:第36页“左三图”是解决柱纵筋“上下一般粗”或“上小下大”的情况的。当柱纵筋“上大下小”时,下一层较细的柱纵筋就不能像“左三图”那样伸出上一层500(左右)和较粗的柱纵筋连接,只能把较粗的柱纵筋伸到下一层中间,在那里与较细的柱纵筋连接。
3、在施工时,为了避免“下一层”柱纵筋出现两个连接点,我和于.12.12在本论坛讨论过这个问题,你可以打开看看。
㈤ 柱子浇筑完后发现钢筋小了怎么处理
一、请设计核算一下是否能够满足,如满足,可不做处理。
二、如果不满足,将柱子截面增加补浇混凝土,必要时再配一些钢筋。(补浇混凝土时原柱面凿毛处理)。
㈥ 请问框架柱钢筋变小,截面变小,钢筋变少,上部钢筋如何设置
16G101-1图集68页上有图示。
一般是采用重新插筋的做法。
请采纳
㈦ 柱截面尺寸变小钢筋怎么处理
1、假如600变500是一侧缩小100,梁高大于600,那么把多余的4跟22钢筋直锚,高度为伸过梁底1.2倍锚固长度,其余钢筋与上部连通,钢筋在梁内调整为上部位置。
2、假如600变500是两侧各缩小50,梁高大于300,处理方法同第一条。
3、如果不能满足前两个条件,则需要把变截面处钢筋在梁面筋下部弯钩,上部钢筋重新预埋,下部钢筋弯钩长度为柱缩小长度加200,上部钢筋锚固为1.5倍锚固。
由于柱筋每侧减少数量为1根在提前一层考虑上层钢筋错开的问题,应在压力焊时注意焊接钢筋长度,保留的4根22钢筋全部保留较高的钢筋,原角筋较矮的钢筋接的等于层高的钢筋,原角筋较高的钢筋接的等于层高减去焊接错开长度的钢筋。
(7)柱子变小钢筋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上部钢筋设置要求规定:
1、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2、计算所需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可根据板的厚度在30°-45°之间选取;弯起钢筋的倾斜段应与冲切破坏锥面相交,其交点应在集中荷载作用面或柱截面边缘以外(1/2-2/3)h的范围内。
3、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㈧ 柱钢筋大变小怎么做能否百分百留头下插变小钢筋
一般不建议如此操作。
一般是由下柱大钢筋伸出楼面,直接和上柱小钢筋搭接。
请采纳
㈨ 上柱钢筋直径变小,请问如何施工。
较为严谨的做法应该是下柱钢筋在梁柱节点处锚固。上柱钢筋重新插入。但这样较浪费钢筋且梁柱节点处钢筋较多,难以施工。
做的较多的做法是下柱钢筋伸出楼面在楼面上进行搭接或焊接。
㈩ 请问框架柱钢筋变小,截面变小,钢筋变少,上部钢筋如何设置
框架柱钢筋变小,截面变小,钢筋变少,上部钢筋只能按左第1图往下1.2LaE(或1.2La非抗震,图在65页上。不截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