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绿化施工图纸怎么看
问题一:怎样学习看园林绿化图纸 园林图纸分为:总平面图:反应园林的总体布局。
1,先看指南针,坐标,长度单位,比例。
2,查看编写说明,图例。
3,植物种植,种类。
立面图: 注意标高符号,有东、西、南、北方向立面图的示意图。旁边附有图例和比例
断面图: 剖面图,理解单体工程的结构,图纸体现:长度,高度,间距。
效果图 : 透视图,非专业人士也可以理解的图纸。
施工图 : 先看总平面图,再看断面图,最后看施工详图,管线布置图,植物施工图。
问题二:园林施工图纸怎么看 看目录:先把目录看一遍,了解是什么类型的建筑,建筑面积的大小,建筑层数,建设与设计单位,选用标准图,图纸种类编号及张数,设计人员姓名等。
看数量:按照目录检查各类图纸是否齐全,编号与图名是否符合,应准备的标准图集。
看说明:图纸设计说明非常重要,据此可以了解建筑概况,技术要求,结构特点,依据标准。
看总图:了解建筑物的地理位置、高程、坐标、朝向、周边环境等,并为施工的平面布置,如钢筋工棚、料棚、料库、办公室的安排做好准备。
看建筑施工图:通过看平面图了解建筑的长度、宽度、轴线尺寸、开间大小、内部布局;通过看立面图了解建筑各外立面的造型线条、檐口、装饰、门窗等情况;通过看剖面图了解建筑楼(地)面标高、墙体结构,装饰装修等情况;通过看建筑详图了解一些部位的细部做法。
看结施图:结合建筑平面图来看基础结构图;结合建筑楼层平面图和立面图、剖面图来看主体结构图及结构详图。
问题三:园林图纸怎么看 简单说:总分总看法。
1、总,看项目名称,分图集等。看东南西北(大的位置);看类型(道路、小区。公园);看内容(绿化范围:景观范围:水景:道路灯)
2、分。看概要,即水景在哪里?什么内容?结构如何?绿化在哪里?什么树种?各个比例。看硬质,车型路、人行路、广场分别在哪里。
3、总。整体风格是什么,大约分区心中有数。
综上,一套图纸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了,下一步就需要结合专业页页细看。
问题四:园林施工禾木图纸怎么看 图纸上每种植物都由一个图块表示,应该有苗木统计表,或者在图纸上有标注这个图块是什么植物,规格多大。比如香樟A1B2C3,就是香樟大规格一棵,中规格2棵,小规格3棵。定位可以根据参照物,比如建筑物,已经做好的园亭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问题五:园林施工图纸怎么看 按一般看图的规则就可以了。
问题六:工程绿化图纸怎么看? 标准三视图。和其它图纸一样
问题七:绿化施工图出图要注意哪些 线型的控制可以在线条颜色上调整 控制。打印或者导出PDF文件时 打印设置时 在打印样式表里设置颜色,线宽等参数 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标注的话 准确 就行了 。然后主要的就是比例问题了。最起码1:1的出图比例 打出来的图纸能看清你标注的内容。其他的绿化施工图的内容就比较专业了 ,比如乔灌木搭配,根据各种植物生态习性、特性等进行合理设计等。一畅也说不清楚的。这些就需要专业基础知识和 工作经验吧
问题八:怎么才能看懂园林图纸 一般园林绿化工程师在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长期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人,都有识图、审图经验,掌握一些要点,则事半功倍。但是,不是园林绿化专业人员要看懂园林图纸,首先要学习建设部发布《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的行业标准,掌握园林绿化设计基本知识,了解各种代码、标识。看懂园林图纸,要先熟悉拟建园林绿化工程的功能;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改进的地方。例如:
1、铺装的石材的种类,图片;
2、常见的苗木,灌木、乔木、地被植物等;
3、水景里面常有的给水、排水、突泉、涌泉、,瀑布、跌水;
4、常有的背景音乐,射灯、路灯、照明灯等的灯型,线路、规格、型号、连接方式等;
5、系统标高;
6、园林道路,路面、路基、路牙、箅子、排水;
7、与综合管线的配合,如电力管、燃气管、自来水管、排水管、弱电信号管等等。
问题九:第一次接触园林施工图,不知道怎么看,都不知道图上画的表示什么意思 和看其它的图纸,园林施工图上有植物的图例,要根据图例表来看图。
问题十:如何看懂景观施工图纸 总平图
1、景观小品在总平图的布置位置
2、景观道路
3、绿植的种植平面,种类说明
景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就要有施工图
总之就是让施工单位能够看图就懂得建筑构件的尺寸,里面钢筋,混凝土的材料,金属拦杆做法等等。。喷泉的管路,照明的灯具种类和电源线走向。等等。。涉及多个专业。还真的不是在知道里面能回答完全的。先从建筑施工图识图绘图学起吧,再根据你能拿到的实例施工图去学习吧
㈡ 如何看景观一水景剖如何看景观一水景剖面图面图
看设计师对不同水位的处理。包括不同水位的亲水方式、防洪处理。以及水岸的生态化处理...
㈢ 园林绿化工程的水景工程
包括小型大闸、驳岸、护坡和水池工程、喷泉等。
古今中外,凡造影无不牵涉及水体,水是环境艺术空间创作的一个主要因素,可借以构成各种格局的园林景观,艺术地再现自然。水有四种基本表现形式:一曰流水,其有急缓、深浅之分;二为落水,水由高处下落则有线落、布落、挂落、条落等,可潺潺细流,悠然而落,亦可奔腾磅礴,气势恢弘;三是静水,平和宁静,清澈见底;四则为压力水,喷、涌、溢泉、间歇水等表现一种动态美。用水造景,动静相补,声色相衬,虚实相映,层次丰富,得水以后,古树、亭榭、山石形影相依,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魅力。水池、溪涧、河湖、瀑布、喷泉等水体往往又给人以静中有动、寂中有声、以小胜多、发人联想的强感染力。 城市水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为保护、开发、利用城市水系,调节和治理洪水与淤积泥沙、开辟人工河湖、兴城市水利而防治水患,把城市水体组完整的水系。
城市水体具有排洪蓄水、组织航运以便进行水上交通和游览。调节城市的气候等功能。河湖近远期规划水位,包括最高水位、常水位和最低水位,这也是确定园林水体驳岸类型、岸顶高程和湖低高程的依据。河湖在城市水系中的任务,如排洪、蓄水、交通运输、调节湿度、观光游览等。水工构筑物的位置、规划与要求应在水系规划中体现出来。园林水景工程除了满足这些要求外,应尽可能作到水工的园林化,使水工构筑物与园林景观相协调,以统一水工与水景的矛盾。 1)水池水池在城市园林中可以改善小气候条件,又可美化市容,起到重点装饰的作用。水池的形态种类很多,其深浅和池壁、池底的材料也各不相同。规则的方整之池,则显气氛肃穆庄重,而自由布局、复合参差跌落之池,可使空间活泼、富有变化。池底的嵌画、隐雕、水下彩灯等手法,使水景在工程的配合下,无论在白天或夜晚得到各种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观。水池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管线设计。其平面设计主要是显示其平面及尺度,标注出池底、池壁顶、进水口、溢水口和泄水口、种植池的高程和所取剖面的位置。水池的立面设计应反映主要朝向各立面的高度变化和立面景观,剖面应有足够的代表性,要反映出从地基到壁顶层各层材料厚度。
水池材料多有混凝土水池、砖水池、柔性结构水池。材料不同、形状不同、要求不同,设计与施工也有所不同。园林中,水池可用砖(石)砌筑,具有结构简单,节省以模板与钢材,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水池结构出现了柔性结构,以柔克刚,另辟蹊径。在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有:混凝土水池、砖水池、玻璃布沥青席水池、再生橡胶薄膜水池、油毛毡防水层(二毡三油)水池等。
各种造景水池如汀步、跳水石、跌水台阶、养鱼池的出现也是人们对水景工程需要的多样化的体现,而各种人工喷泉在节日中配以各式多彩的水下灯,变幻多端,增添了节日气氛。北京天安门前大型音乐电脑喷泉,无疑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体现。
2)驳岸与护坡园林水体要求有稳定、美观的水岸以维持陆地和水面一定的面积比例,防止陆地被淹或水岸倒塌、或由于冻胀、脬托、风浪淘刷等造成水体塌陷、岸壁崩塌而淤积水中等,破坏了原有的设计意图,因此在水体边缘必须建造驳岸与护坡。园林驳岸按断面形状分为自然式和整形式两类。大型水体或规则水体常采用整形式直驳岸,用砖、混凝土、石料等砌筑成整形岸壁,而小型水体或园林中水位稳定的水体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以作成岩、矶、崖、岫等形状。
在进行驳设计时,要确定驳岸的平面位置与岸顶高程。城市河流接壤的驳岸按照城市河道系统规定平面位置建造,而园林内部驳岸则根据湖体施工设计确定驳岸位置。平面图上常水位线显示水面位置,岸顶高程应比最高水位高出一段以保证湖水不致因风浪拍岸而涌入岸边陆地地面,但具体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修筑时要求坚固稳定,驳岸多以打桩或柴排沉褥作为加强基础的措施,并常以条石、块石混凝土、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作为基础,用浆砌条石或浆砌块石勾缝、砖砌抹防水砂浆、钢筋混凝土以及用堆砌山石作墙体,用条石、山石、混凝土块料以及植被作盖顶。
防坡主要是防止滑坡、减少地面水和风浪的冲刷,以保证岸坡的稳定,常见的有:编柳抛石护坡、铺石护坡。 水闸在园林中应用较广泛。水闸是控制水流出入某段水体的水工构筑物,水闸按其使用功能分,一般有进水闸(设于水体入口,起联系上游和控制水出量的作用)、节制闸(设于水体出口,起联系下游和控制水出量的作用)、分水闸(用于控制水体支流出水)。在进行闸址的选定时,应了解水闸设置部位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特别是各种设计参数的情况,便进行闸址的确定。
水闸结构由下至下可分为地基、闸底、水闸的上层建筑三部分。进行小型水闸结构尺寸的确定时须了解的数据包括:外水位、内湖水位、湖底高程、安全超高、闸门前最远岸直线距离、土壤种类和工程性质、水闸附近地面高程及流量要求等。
通过设计计算出需求的数据:闸孔宽度、闸顶高程、闸墙高度、闸底板长度及厚度、闸墩尺度、闸门等。 人工泉在国内水景布置兴起。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各种诸如喷泉、瀑布、涌泉、溢泉、跌水等,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园林水景景观,同时也改善了小气候。瀑布、间歇泉、涌泉、跌水等亦是水景工程中再现水的自然形态的景观。它们的关键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能真实地再现。对于驳岸、岛屿、矾滩、河弯、池潭、溪涧等理水工程,应运用源流、动静、对比、衬托、声色、光影、藏引等一第列手法,作符合自然水势的重现,以做到小中见大、以少胜多、旷奥由之。
喷泉的类型很多,常用的有:
(1)普通装饰性喷泉:常由各种花形图案组成固定的喷水型。
(2)雕塑装饰性喷泉:喷泉的喷水水形与雕塑、小品等相结合。
(3)人工水能造景型:如瀑布、水幕等用人工或机械塑造出来的各种大型水柱等。
(4)自控喷泉: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或电子技术将声、光、电等融入喷泉技术中,以造成变幻多彩的水景。如音乐喷泉、电脑控制的涌泉、间歇泉等。
喷水池的尺寸与规划主要取决于规划中所赋予它的功能,但它与喷水池所在的地理位置的风向、风力、气候温度等关系极大,它直接影响了水池的面积和形状。喷水池的平面尺寸除满足喷头、管道、水泵、进水口、泄水口、溢水口、吸水坑等布置要求外,还应防止水在设计风速下,水滴不致被风大量地吹出池外,所以喷水池的平面尺寸一般应比计算要求每边再加大0.5-1.0m。
喷水池的深度:应按管道、设备的布置要求确定。在设有潜水泵时,应保证吸水口的淹没深度不小于0.5m,在设有水泵吸水口时,应保证吸水剌叭口的淹没深度不小于0.5m。水泵房多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式,应考虑地面排水,地面应有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集水坑。水泵房应加强通风,为解决半地下式泵房与周围景协调的问题,常将泵房设计程景观构筑物,如设计成亭、台、水榭或隐蔽在山崖、瀑布之下等。
喷泉常用的喷头形式有 :单射流喷头、喷雾喷头、环形喷间、旋转喷头、扇形喷头、多孔喷头、变形喷头、组合喷头等。在进行喷泉设计时,要进行喷嘴流量、喷泉总流量、总扬程等项设计计算。由于影响喷泉设计的因素较多,故在安装运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甚至作局部的修改以臻完善。
喷泉中的水下灯是保证喷泉效果的必须措施,特别是在现代技术发达的今天,光、机、电、声的综合应用将会使喷泉技术在园林景观中更具有魅力。
㈣ 一套绿化施工图解决了什么问题
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图的问题及措施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图是园林绿化施工、工程预决算、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的依据,它是表达设计者对环境绿化布置的真实意图。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对园林设计施工图设计顺序及常见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措施。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图Abstract: the landscape project construction drawing i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oject budget and final account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basis, it is to express the designer of the real intention of environmental afforest decorat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of landscape design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order and common problem is expounded,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Keywords: garden design; Construction drawing引言景观设计施工图要求图面整洁、均衡,线条线形符合制图标准,尺寸标注正确,图例运用恰当。同时景观设计施工图是将规划设计变为现实的重要步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图纸具有可操作性, 可直接指导施工; 另一方面是针对甲方和监理单位的。在施工后,甲方和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景观效果) 验收时,施工图纸应作为验收的依据,便于验收人员现场把控质量。一、施工图中常见的问题(1)图纸中常见的问题局部图纸内容过于简单,有的只有一张园林种植设计总平面图,大比例尺分幅图和局部节点大样图不健全,很难清晰地表达设计意图,造成施工过程中临时更改设计方案;缺少对现有植物(多数为树木)表示,设计人员对现场原有环境了解不深入,设计前缺乏必要的实地考察,设计时忽略已有植物对园艺效果的影响,致使施工人员在图中找不到即有树木,甚至造成名贵树种的误砍误伐;苗木表内容不统一,给工程预结算、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工作带来不同水平的困难。绿化植物具有生命性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植物,也会由于生长状况、形状姿态、人工整形、修剪形式等因素的差别,导致施工技术、景观效果、养护要求和工程造价也不同。
(2)结构范畴在园林施工图设计中,除了最常见的铺装设计、园路设计、植物设计等元素外,还包括厂其他复杂的构筑物设计,例如特色花架、特色亭子、各式水景造型和景墙设计。这类设计元素不但要体现其符合设计师设计理念的特色外观,还包含了相关的复杂结构。在同建图纸中,必须了解基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木构造及钢结构,以防错误的做法造成安全隐患。(3)设计规范每个园建项目在前期都要通过报建和消防审批才能开始设计和进行施工。例如消防车道的设置规范: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寅大于5米,消防车道上空4米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l5米,大型消防车的网车场不宜小于18x18米。如果是隐性消防车道的话,可在园路两边4米范围内设置草坪格或植草砖。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内径)大型车要12米,小型车要9米。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还有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有不同的设计要求,例如商业广场的设计,公园的设计和住宅小区的设计都有各自的设计规范,绿化面积和建筑面积的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小品设施的摆放要求也各有不同。二、园林施工图设计的设计顺序园林规划图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部分,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必需经过初步设计构思,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修改,使设计更具合理性,然后分项进行施工图设计,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设计方案。(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应在总体规划设计文件得到批准及待定问题解决后进行,初步设计应包括设计图纸、说明书、工程量总表和概算。图纸中高程和距离单位均以米计,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两位。CAD辅助计算功能,为工程量的统计汇总提供了很大的协助。①道路和给排水管线布置图。首先在道路总体设计图上确定公园的主、主要出入口与专用入口,还有主要广场、环路的位置以及消防专用通道。同时确定主次干道的位置以及各种路面的宽度、排水纵坡,并初步确定主要道路的路面资料铺装形式等。图纸上用虚线画出等高线,用不同的粗细线表示不同级别的道路及广场,并将主要道路的控制标高标明。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解决全园上下水源的引进方式,水的总用量及管网的大致分布,管径大小,水压高低等,以及雨水、污水的水量、排放方式、管网大体分布、管径大小及水的去处。
②种植规划设计图。根据总体设计的布局、设计原则苗木情况确定全园总构思,种植总体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不通种植类型的布置,如草坪、疏林、树群、树丛、孤立树、花坛、花镜、园界树、园路树、湖岸树、园林种植小品等内容。园林建筑布局图要求在平面上能够表示出总体设计中建筑物在全园中的布局,除平面布局外,还应画出主要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图。(2)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在总体方案确定后,接着就要进行局部详细的设计工作,也就是施工图设计。施工设计图包括施工平面图、横纵平面图、种植设计图、园林路和广场施工图等。①横纵剖面图。局部艺术最重要的部位或局部地形有变化的局部做出断面图,以更好的表达设计意图,这类图纸的比例尺通常为1:200-1:500.②种植设计图。总体设计方案确定后,着手进行局部景区的局部设计、详细景点设计的同时,还要进行植物种植图的设计工作。一般比例尺为1:500,要求在图纸上能够准确的描述出乔木的种植点和种植数量;密林、疏林、树群、湖岸树和园林路的栽植位置。三、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针对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工作:(1)制图规范的要求工程制图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建筑制图规范,要求所有图面的表达方式均保持一致。一般图纸均应画出设计项目的范围,施工设计平面的坐标网点、基点应在图中明确标出,以便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施工图纸要注明图头、图列、指北针、比例尺、标题栏以及简要的图纸设计内容说明,图面清晰整洁,凸现要求分清粗细实线、点划线、折断线等线性。数字和文字标注从制图和方便标注的角度动身,植物种植形式可分为点状种植、片状种植和草皮种植三种类型,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标注。①图层:每张图根据需要设置图层,但切忌繁琐,以免增加图纸的容量。图层应按线形的粗细,类型的名称来设置。每个公司应设置图层标准,所有图纸都应按这个标准来设置图层。②外部参照:总图、底图和圈框最好还是使用外部参照,图框在布局空间中插入。对于园建图来说,学会使用外部参照和图纸空间有助于减少修改时的麻烦,方便每张图纸的布局和标注。
③标注:无论图纸是A3、还是A0,标注的字高都应该设为2.5或3.0(mm)。标注应在图纸空问标,在标注关联的选项里选择“使新标注可关联”,这样就无需经常改变标注比例了。但要沣意在移动布局时,关联标注可能会产生改变,这时就可以通过人手修改数字。④布局:同建的每个大样,正确来说应该有甲面布置图、平面/网格定位图、立面图、剖面图和必要的节点大样图。有时为了施工的需要还需绘置项视图,结构平面图等。⑤比例:一般来说,平面l:100(1:150),立面l:20(1:30),剖面:l:10(1:15)节点大样l:10(1:5)等,其他可视情况而定.这些比例基本上都可以在比例尺上找到,方便在施工现场调度。(2)施工规范的要求除了要遵循制图规范,还要严格遵照施工规范,以免造成安全隐患或不便使用。①栏杆:低栏200~300(mm),中栏800~900(mm),高栏1100~1300(mm),要凼地按需而择。一般来讲,草坪、花坛边缘用低栏,明确边界,也是u‘种很好的装饰和点缀;在限制入内的空间、人流拥挤的大门、游乐场等用中栏,强调导向;在高低悬殊的地面、动物笼舍、外围墙等,用高栏起分隔作用,栏杆间距不应大于110(mm)⋯.②楼梯:室内楼梯的踏板宽度应不小于260(mm),一般在280~300(mm)最舒适。立板的高度应不高于200(mm),一般在150~180(mm)最舒适。而且各个踏板宽和立板高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容易使人摔倒。室外阶梯宽度应大于300(mm),一般在400~500(mm)最舒适。立板高度应小于150(mm),一般在100~130(mm)最舒适.扶手高度一般不宜小于900(mm)。③座椅:一般的园林座椅多以现购为多.由厂家提供。但为了配合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也可以自行设计独特的座椅造型。座椅高度不育超过600(mm),一般以450(mm)最适宜,最矮不应少于300(mm),儿童座椅可设置为300(mm):座椅宽度一般不少于300(mm)。
④园路/车道: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设计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这里的园路包括了人行道和车道。主要车道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次要车道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两边或一边须设置人行道,一般人行道高于车道100-150(mm)。若有特殊要求,例如方便车予驶入,可适当调低。通常情况下,车道两边和人行道靠马路~侧需要设路牙石,路牙石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四、结束语现在的设计工作很多都会借助于电脑辅助设计程序,所应用到的电脑程序也非常多,但是无论是应用哪种制图方法,制图中易于疏漏的地方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所绘图纸必需完整健全,以便更好的指导园林施工,杜绝施工的安全事故的产生,创造出完美的园林作品。
㈤ 水景喷泉的钢筋混凝土与种植土相接时 总有120厚德砖墙 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个属于砖胎膜 因为水池壁是钢筋混凝土的也就是剪力墙了 用砖胎膜代替木模板.
㈥ 寻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术语
建筑工程常用专业用语
基础
1、独基: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行或矩形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一般是指结构柱基,高烟囱,水塔基础等的形式.
独立基础分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3种。
独立基础的特点一,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共用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的特点二,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长宽比在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20 m2以内的为独立基础(独立桩承台)。
2、条基:即条形基础。
是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
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宽度。
3、筏板:筏板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
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
4、桩基础:
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特点
(1)桩支承于坚硬的(基岩、密实的卵砾石层)或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层,具有很高的竖向单桩承载力或群桩承载力,足以承担高层建筑的全部竖向荷载(包括偏心荷载)。
(2)桩基具有很大的竖向单桩刚度(端承桩)或群刚度(摩擦桩),在自重或相邻荷载影响下,不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并确保建筑物的倾斜不超过允许范围。
(3)凭借巨大的单桩侧向刚度(大直径桩)或群桩基础的侧向刚度及其整体抗倾覆能力,抵御由于风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与力矩荷载,保证高层建筑的抗倾覆稳定性。
(4)桩身穿过可液化土层而支承于稳定的坚实土层或嵌固于基岩,在地震造成浅部土层液化与震陷的情况下,桩基凭靠深部稳固土层仍具有足够的抗压与抗拔承载力,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且不产生过大的沉陷与倾斜。常用的桩型主要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钻(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钢管桩等,其适用条件和要求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均有规定。
结构
1、暗柱:暗柱是剪力墙中的柱,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一种约束端(暗)柱,一种构造端(暗)柱。
暗柱指布置于剪力墙中柱宽等于剪力墙厚的柱,一般在外观看不出,所以称之为暗柱,如果布置位置在端部,也可以作为端柱分析。
2、暗梁:建筑结构力学中的梁的概念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承担竖向荷载的受弯构件。单梁,框架梁、连梁等梁类构件都有这样的功能。但有些以梁类命名的构件不完全具备这样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暗梁。
可以从以下属性中认识暗梁:
1、暗梁的位置是完全隐藏在板类构件或者混凝土墙类构件中,这是被称为暗梁的原因。
2、暗梁的钢筋设置方式与单梁和框架梁类构件非常近似。
3、暗梁总是配合板或者墙类构件共同工作。
4、板中的暗梁可以提高板的抗弯能力,因而仍然具备梁的通用受力特征。
5、混凝土墙中的暗梁作用比较复杂,已不属于简单的受弯构件,他一方面强化墙体与顶板的节点构造,另一方面为横向受力的墙体提供边缘约束。强化墙体与顶板的刚性连接。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时,特别是在剪力墙结构中,存在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等构件,这些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一直缠绕着部分预算人员的问题。对于要弄清墙身、墙梁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弄明白墙身、墙梁的概念。
剪力墙设计与框架柱及梁类构件设计有显著区别。柱、梁构件属于杆类构件,而剪力墙水平截面的长宽比相对杆类构件的高宽比要大得多;柱、梁构件的内力基本上逐层、逐跨呈规律性变化,而剪力墙内力基本上呈整体变化,与层关联的规律性不明显。剪力墙本身特有的内力变化规律与抵抗地震作用时的构造特点,决定了必须在其边缘部位加强配筋,以及在其楼层位置根据抗震等级要求加强配筋或局部加大截面尺寸。此外,连接两片墙的水平构件功能也与普通梁有显著不同。为了表达简便、清晰,平法将剪力墙分为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分别表达。
归入剪力墙梁的暗梁不是普通概念的梁,因为暗梁不可能脱离整片剪力墙独立存在,也不可能像普通概念的梁一样独立受弯变形,事实上暗梁根本不属于受弯构件;因为其配筋都是由纵向钢筋和箍筋构成,绑扎方式与梁基本相同,但是暗梁与剪力墙身的混凝土和钢筋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因此暗梁实质上是剪力墙在楼层位置的水平加强带。此外,归入剪力墙梁中的连梁虽然属于水平构件,但其主要功能是将两边剪力墙连结在一起,当抵抗地震作用时使两片剪力墙连结在一起的剪力墙协同工作。
暗梁与剪力墙垂直筋、水平筋的位置关系:
剪力墙垂直钢筋应在暗梁纵筋外侧连续贯通,楼层上下层的垂直分布钢筋不考虑在暗梁内锚固;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在暗梁箍筋外侧连续设置,与暗梁纵筋在同一水平高度的一道水平分布筋可不设;当设计人员对暗梁单独配置了侧面纵筋时,则剪力墙水平钢筋仅布置到暗梁底部位置,暗梁箍筋外侧布置暗梁的侧面纵筋。
在实际施工时,在同一道墙上即存在暗梁同时也存在剪力墙洞口连梁时,常见的做法如下:
1、将连梁的上部纵筋贯穿暗梁上部,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的内侧后水平弯折15d,替换暗梁的上部纵筋;连梁的下部纵筋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水平15d,另一端从连梁纵筋的端头开始,与连梁纵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连梁支座边缘。此种做法主要是考虑在洞口两侧便于混凝土的浇注和振捣,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同时会增大钢筋用量从而导致建设方的工程投资成本增加。
2、暗梁的所有纵筋与连梁的纵筋互相搭接通过:连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上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15d;另一端从连梁纵筋的端头开始,与连梁纵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连梁支座边缘。
3、当设计在洞口边设置有暗柱时,则连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上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15d;另一端伸至洞口边暗柱内锚固la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连梁支座边缘。
4、当暗梁在连梁的腰部位置时,暗梁的所有纵筋与连梁的纵筋互相搭接通过:连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上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15d;另一端从连梁纵筋的端头开始,与连梁纵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连梁支座边缘。
综上所述,使用软件在处理暗梁和连梁相交构造时,可以在剪力墙计算设置中的第22项里设置,选中该项,可从下拉框中选择具体的相交构造计算方式。
3、预制板:预制板就是早期建筑当中用的楼板
因为是在工厂加工成型后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预制板
预制板,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块。制作预制板时,先用木板钉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钢筋后,用水泥灌满空心部分,等干后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预制板了。预制板在建筑上的用处很多,如公路旁边的水沟上盖住的水泥板;房顶上做隔热层的水泥板都是预制板。
4、预埋铁:主要用于连接结构以外的钢构所用,通常由钢板和锚爪焊接而成,锚爪通常用未冷拉过的Q235钢筋制成(即盘圆钢筋),锚爪埋入混凝土内,钢板通常与现浇结构相平,用以连接外部的钢构。
施工质量上,通常需要控制预埋铁件的位置及平整度,在大型的钢结构工程中,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了防止预埋铁件生锈,规范中要求,外露铁件还必须做防锈处理。
5、后浇带: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
后浇带
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后浇带平面
作用
1.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变形可完成30%~40%。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分类
1.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2.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
3.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三、建筑
1)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2)圈梁:
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基础圈梁,也叫地圈梁(DQL);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
因为圈梁是连续围合的梁所以叫做圈梁。
圈梁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
按要求圈梁应该在同一水平面上连续、封闭,但当圈梁被门窗洞口(如楼梯间窗口洞)隔断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附加圈梁进行搭接补强。附加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两梁高差的两倍,亦不小于1000mm.
圈梁通常设置在基础墙、檐口和楼板处,其数量和位置与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地基状况和地震强度有关。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刚度及墙身的稳定性。圈梁可以减少因基础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及其所引起的墙身开裂。在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就显得更加必要。
在砌体结构中,圈梁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两种。
3)过梁: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支撑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
4)飘窗:飘窗,从名字不难看出,就是飘出的窗子。一般的飘窗可以呈矩形或梯形,从室内向室外凸起。飘窗的三面都装有玻璃,窗台的高度比起一般的窗户较低。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进行大面积的玻璃采光,又保留了宽敞的窗台,使得室内空间在视觉上得以延伸。
一般的窗户都是做在墙体的垂直平面以内,要是把窗户突出到墙外面,就成了飘窗了。现在流行的飘窗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形态,第一种是带台阶的,另一种则是落地的。飘窗不仅可以增加户型的采光和通风等功能,也给商品房的外立面增添了建筑魅力。正是基于此,有关飘窗面积的计算问题,也就成为业主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5)悬挑板:不是每边都有直接支撑物(柱子、实墙)的楼板,部分埋在或者浇筑在建筑结构中,另一部分伸出悬挑出结构外的是悬挑板(如悬挑的阳台、屋盖)。
6)挑檐天沟:与板(包括屋面板、楼板)连接的,以外墙为分界线;与圈过梁(包括其他梁)连接的,以梁外边线为分界线。外墙边线以外或梁外边线以外的为挑檐天沟。
挑檐作用是避免屋面的雨水向下排放时浇到墙面上。按雨水排放的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两种。有组织排水方式的挑檐形成天沟,无组织排水的挑檐没有天沟。除了挑檐在屋面的其它部分也有天沟,如女儿墙与屋面交界处、两个不同高度屋面交界处、高低跨交界处等。
天沟
屋面排水分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自由排水),有组织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天沟内再由雨水管排下,集聚雨水的沟就被称为天沟,天沟分内天沟和外天沟,内天沟是指在外墙以内的天沟,一般有女儿墙;外天沟是挑出外墙的天沟,一般没女儿墙。天沟多用白铁皮或石棉水泥制成。
挑檐:是建筑物屋面处,以防屋面雨水顺外墙面漫流而污染墙面,使屋面雨水有组织进行排水。
两者是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有组织排水的。
7)腰线:腰线是建筑装饰的一种作法,一般指建筑墙面上的水平横线,在外墙面上通常是在窗口的上或下沿(也可以在其它部位)将砖挑出60×120mm,作成一条通长的横带,主要起装饰作用。这在一些较早的装饰比较简单的建筑中常可看到。现在的建筑中还有用这种方法的,不过有些是用不同的装饰材料或不同的颜色来作腰线,在卫生间的墙面上用不同花色的瓷砖(有专门的腰线瓷砖)贴一圈横向的线条,也称为腰线。
腰线砖多为印花砖,上面多为一些色彩鲜艳可爱精美的图案花纹,为了配合墙砖的规格腰线砖定为6厘米高,20厘米宽的幅面,它的作用就像一根美丽的腰带,环绕在墙面砖中间,为单调的墙面增色,改变空间的气氛。
目前腰线主要以陶瓷、树脂、金属(不锈钢)等材料为主,其中金属类的腰线主要在大型建筑物装修中使用多,家庭使用的以陶瓷和树脂材料为主。
8)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
中国在1949年前和50年代初期,施工脚手架都采用竹或木材搭设的方法。60年代起推广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80年代起,中国在发展先进的、具有多功能的脚手架系列方面的成就显著,如门式脚手架系列,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系列,年产已达到上万吨的规模,并已有一定数量的出口。
长期以来,由于架设工具本身及其构造技术和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致使事故的发生率较高。有关统计表面:在中国建筑施工系统每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中,大约有1/3左右直接或间接地与架设工具及其使用的问题有关。
脚手架
脚手架
9)散水:基本解释
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两水渗入的保护层
散水是与外墙勒脚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保护墙基免受雨水侵蚀。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一般为600mm~1000mm。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大于檐口挑出长度200mm~300mm。为保证排水顺畅,一般散水的坡度为3%~5%左右,散水外缘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散水常用材料为混凝土、水泥砂浆、卵石、块石等。
另外,在年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可采用明沟排水。明沟是将雨水导入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排水设施。一般在年降雨量为900mm以上的地区采用明沟排除建筑物周边的雨水。明沟宽一般为200mm左右,材料为混凝土、砖等。
建筑中,为防止房屋沉降后,散水或明沟与勒脚结合处出现裂缝,在此部位应设缝,用弹性材料进行柔性连接。
房屋等建筑物周围用砖石或混凝土铺成的保护层,宽度多在一米上下,作用是使雨水淌远一点然后渗入地下,以保护地基
10)悬挑梁:不是两端都有支撑的,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撑物的梁。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11)老虎窗:老虎窗,又称老虎天窗,上海俗语,指一种开在屋顶上的天窗。也就是在斜屋面上凸出的窗,用作房屋顶部的采光和通风。
其他
1)女儿墙:以前因建筑防水材料的限制,房屋的屋面都为坡屋面,大量坡屋面的建筑显的单调,于是把建筑屋顶的外墙伸高,使建筑物的立面造型新颖、别致,向女孩子一样美丽,人们把这部分伸处屋面的外墙称为女儿墙。女儿墙不但丰富了建筑立面造型,也是屋面的外围防护结构,保证了屋面上人、维修时的安全。
常用建筑术语通俗解释
1、平面图:也叫俯视图,是指在某一水平方向的投影,能看得见的轮廓线用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用虚线。
2、立面图:也叫正视图,是指在正立面方向的投影,同平面图。
3、剖面图:指用一个平面将物体分割开来,被剖到的实体部分用斜线表示,其他部分按投影方式。
4、节点图:指某一结构交叉点,用视图很难表达出来,在本张图纸上或另一张图纸上将其放大,表现出各结构点之间的关系。
5、详图:用于施工图,在平面图或立面图上很难将一细小部分完全体现出来,将其比例放大,将每一细小部分都表示清楚,包括尺寸。
6、进深:在平面图上,沿着楼房的轴线的垂直方向,房间的尺寸大小。
7、开间:在平面图上,沿着楼房的轴线的平行方向,房间的尺寸大小。
8、轴线:一般情况,以对称形式,在士建上,24墙以上的红砖墙以内12为轴线。24墙以内的任何墙体都是一墙体的中心为轴线。
9、洞口:在没有门窗套等情况,就是洞口。
10、比例尺:是指将某一图形或物体各个方向按照同一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那么这个缩放比例就是比例尺。一般是用图纸尺寸比实际尺寸,将尺寸小的用1表示。
11、建筑面积:是指某一建筑物,相邻两部分用轴线分开,其他部分以外尺寸,求得面积。(包括墙体,公共空间)。
12、)使用面积:是指某一房间以墙体的内尺寸来求得面积。(为净面积)
13、过梁:一般指在某一洞口、门窗口上面的梁,并且梁的上面有墙体,起支撑洞口的作用。
14、简支梁:一般指两边没有约束力,嵌入墙体12CM的梁,其受力最大点在中间。
15、圈梁:为了提高房屋的整体性,沿某一标高绕一圈的梁。
16、悬挑梁:顾名词义,就是梁的一端悬挑出去,没有支撑点,另一端被锚固在混凝土柱、梁或墙体上,靠上面的荷载压着它,来保持稳定。
17、悬挑板:同悬挑梁,例如阳台地面、雨搭等。
18、现浇板:在现场浇筑的板,一般用于卫生间、厨房地面,及框架结构的楼板。
19、预制板:在构件厂生产的楼板,属于成品,用于砖混结构的地面。
20、水泥砂浆:把水、水泥、砂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拦而成。通常所说的1:3水泥砂浆是皀用1份水泥和3份砂配合,实际上忽视了水的成分,一般在0.6左右比例,即应成为0.6:1:3。
21、素砼(混凝士符号,念TONG):是指在水泥砂浆的基础上加石子或卵石,按一定配合比例伴和而成,在里面不加入钢筋。
22、砼垫层:是素砼的一种,一般水泥用量较少,标号较低。用于一般性地面初步找平或形成一定坡度。
23、找平层:在砼垫层的上面用水泥砂浆进一步找平,以实行下一步工作精确施工。
24、框架结构:是指整个承载部分都是用梁、柱和剪力板组成,形成一个整体,抗震性非常好,其他间隔墙体用轻体材料(比如空心砖)砌筑而成。
25、砖混结构:指整个承载主要是红砖来承担,一般在24墙以上,为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在墙体里有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柱或梁。
26、挂斗砖墙:是指将红砖横向立着砌筑,一般情况至少单面挂网抹灰,以提供整体性和强度。主要用于阳台、卫生间等或其他不需承重的间隔墙。
27、12墙:也叫单砖墙,就是沿着砖的长度方向,一层一层错茬砌筑。
28、墙:也叫一砖墙,是承重墙的最小尺寸,是用红砖一层丁,两条跑错茬砌筑而成。(说明:砖的长度方向沿墙的横向摆放叫丁,顺着墙的方向叫跑)
29、墙:也叫一砖半墙,主要用于室外,楼梯间保温墙,及低楼层的承重楼。
30、墙:也叫两砖墙,主要用于外墙,及主承重墙。
31、空心墙:用于框架结构间墙,把空心砖立着砌筑。
32、空心墙:用于框架结构间墙,把空心砖横着砌筑。
33、承重墙:用于承受上部墙体及楼板传递下来的荷载的墙体。
34、间壁墙:用于分隔各房间,而不承受荷载的墙体。
35、咬口:指砖与砖之间的错茬。
36、木龙骨:指某一结构的骨架是用木方支撑和连接的,简称木友骨。用于吊棚、隔墙。
37、轻钢龙骨,指某一结构的骨架是用一种U型轻钢支撑和连接的,简称轻钢龙骨。用于吊棚、隔墙。
38、主骨:相当于柱和梁,用于承受所有荷戴的龙骨。
39、边骨:与边墙接壤,起定位和主要承载的龙骨。
40、吊挂:指用于吊棚等悬吊物,用木方或其他连接件将分隔开的上下两部分连接起来,这个木方或连接件就叫吊挂。
41、门套:是指与洞口和门连接的部分。
42、窗套:是指与洞口和窗连接的部分
43、门框:是指过去那种只用于固定门的木框架部分。
44、@窗套:是指过去那种只用于固定窗的木框架部分。
45、隔断:是指用轻体材料将房间一分为二或几的间隔墙,同间隔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