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单筋矩形截面 和 双筋矩形截面 计算时 as as’分别怎么求呢
as 、as’分别是底筋、面筋截面形心到梁上下表面的距离。先教你一个求as的方法,同样道理可得到as’。照下图片,你若能懂,就是有基础的人,否则,还得加劲努力!
㈡ 梁配筋面积as计算公式
梁配筋面积as计算公式是As=M/0.9fyh0,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钢筋混凝土,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tong)。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
㈢ 钢筋合力重心到板底距离as是怎么定的
单层钢筋:as=c+d1+d2/2;其中,c为保护层厚度,d1箍筋直径,d2纵筋直径;
双层或多层钢筋:根据每层钢筋的面积和到板底的距离,求合力点公式大概为:
as=(A1*as1+A2*as2)/(A1+A2)
㈣ 如果有2个直径22的钢筋,1个直径20的钢筋,as怎么求
D22钢筋单根截面积:As1=3.801cm2
D20钢筋单根截面积:As2=3.142cm2
总的钢筋面积:As=2*As1+1*As2=3.801*2+3.142=10.744cm2
㈤ 设计双筋截面梁,当A's与As均未知时,如何求解,为什么
先按单筋来计算,受压区为最大,求出AS1,这样的情况下,有个M1,与M比。还不足,差M2
即M1+M2=M
然后配受压钢筋AS',与受拉钢筋AS2,使二钢筋所产生的力矩与M2相等。
这样总的受拉钢筋就是AS=AS1+AS2
受压钢筋就是AS'
如此配钢筋的话,因混凝土充分受压,配的钢筋量最小,比较经济。(钢筋的价值比较高,所以要少用,)
㈥ as是如何求出来的 具体步骤 求大神详解 急!
又发了啊。
钢筋合力点到梁底边的距离啊。
公式就是
as=(F1*A1+F2*A2+F3A3...)/(F1+F2+F3+...)
(Fi i号钢筋的拉力,Ai i号钢筋的到梁底的距离 )
Fi=fy*Si (抗拉强度计算值*钢筋面积)
这样式子变成了。
as=(S1A1+S2A2+S3A3+。。。)/(S1+S2+S3+。。。)了
对一个题中的式子,是不是一样啊。
㈦ 建筑结构中,As'表示什么,怎么算
As是受拉区纵向钢筋配筋面积,As/2是配筋面积的一半。见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术语版、符号’权第2.2.3 ‘几何参数’。
钢筋中心到混凝土边的距离,如果是双排或多排钢筋那要从他们换算的中心点到混凝土边的距离。
㈧ as是如何求出来的 具体步骤 求大神详解 急!
AS是钢筋合力的中心到混凝土梁底的距离。你按这个思路去列式子计算。别人的计算式就不要去分析了。如果有错,还不急死啊。
㈨ 剪力墙转角墙墙体配筋量As怎么计算出来
As根据实配钢筋来算的,比如你配8@200,面积就是251mm2/米。
As1的配筋量小于等于As2,对应的是上面那句“上下相邻两层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配筋量较小一侧交错搭接”。
保证整个墙长范围内的配筋均不少于原配筋。
如有疑问请追问,满意的画麻烦采纳一下,谢谢~
㈩ 两排钢筋的as是多少
as是受拉纵向钢筋合力点至构件边缘的距离。以梁,一类环境,钢筋直径d=20mm,为例说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20mm,两排钢筋时,两排纵筋之间净距离不小于25mm。as=c+d+25/2=20+20+25/2=52.5mm,近似取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