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材的性能,屈强比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急急急
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
b=Pb/Fo(MPa)。
⑵ 三级钢筋焊接后母材屈服强度降低是什么原因
排除热处理的影响,那就是延伸过,唯一的可能。
⑶ 为什么钢材强度随着厚度(直径)的增加反而减少呢
前面已经有很多热心网友参与了相应讨论,看后,我也想参与其中,说两句,不对之处请指正,谢谢!
1、首先,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个结论:“钢材强度随着厚度(直径)的增加反而减少”?这句话是有 歧义的,钢材的强度,基本上可以看成一个定值,诸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例如:常用的钢材Q235A的抗拉强度为373~461MPa,不管它是一个订书钉,还是一个巨大的钢锭,这个强度值都不会因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2、由于上述原因,我是不是要这样理解你的题意:“为什么构件的强度随着材料厚度(直径)的增加反而减少”?如果是这样的话,题意就很明朗,下面继续讨论:
3、用一个矩形截面的简支梁来进行讨论:
最大弯矩为:M=PL/4
梁的抗弯截面模量:W
根据材料力学公式,有:σmax=M/W≤=[ σ ] (未计安全系数)
式中:
σmax:最大正应力强度
M:弯矩
W:抗弯截面模量
[ σ ]:材料的需用强度
(材料的需用强度以屈服极限为基数进行计算,并考虑安全系数、冲击载荷等,一般是将屈服极限乘以一定系数进行计算)
4、从上上式可以看出:抗弯截面模量W与最大正应力σmax是成反比的,而W恰巧是与材料截面的大小形状有直接的关系,在外形不变的前提下,材料越多,则抗弯截面模量W就越大,比如:实心矩形的抗弯截面模量就要大于相同外形的空心矩形的抗弯截面模量(这在材料力学里有详尽的解说),于是:
5、构件的截面材料越多,材料的抗弯截面模量W就越大,构件的正应力σmax反而更小,这就是你要的结果
6、可能是在概念上有点混淆,需要澄清一下:
。
7、σmax是构件所受到的外力,而不是材料的强度,材料的强度是一个可视为恒定的值。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⑷ 钢筋屈服强度不合格有哪些原因
看是哪种钢筋,最可能的原因是碳含量或者锰等其他元素含量不符合国标
⑸ 为什么钢筋的强屈比小于钢筋抗拉比小于
这是由抗震要求的钢筋须满足的条件,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小于1.30,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大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是指钢筋实际的屈服强度测量值与标准规定的该等级钢筋允许最小值的比值。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是钢筋的强屈比。
(5)钢筋屈服强度偏小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加工
钢筋加工一般要经过四道工序:钢筋除锈;钢筋调直;钢筋切断;钢筋成型。
当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或圆锥螺纹连接时,还要增加钢筋端头镦粗和螺纹加工工序。钢筋配料与代换钢筋代换
(1)以另一种钢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文件中规定的钢筋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应按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后应满足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等构造要求。
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2)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其直径变化范围不宜超过4mm,变更后钢筋总截面面积与设计文件规定的截面面积之比不得小于98%或大于103%。
(3)设计主筋采取同钢号的钢筋代换时,应保持间距不变,可以用直径比设计钢筋直径大一级和小一级的两种型号钢筋间隔配置代换。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钢筋
网络-屈服强度
⑹ 钢筋力学性能、屈服强度的影响因素
应该还有试验机器,试验人员。我见过检测公司里把十二的原材放在100吨的万能试验机上做试验。
⑺ 为什么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小于1.3
钢筋质量不合格,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⑻ 带肋钢筋屈服强度不合格用与工程会出现什么后果
屈服强度与设计强度不是一回事。结构设计时用设计强度,只要设计强度版满足要求,且设计无权误,屈服强度差一些对正常情况下使用应无影响。
但在特殊情况下会有不利影响。如:
1、施工、材料有问题时,设计时按规程预留的安全储备就不够了。此时如果钢筋应力超过设计强度到一定程度,结构垮塌会较屈服强度正常的钢筋提前。
2、地震或其他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破坏时,逃生时间可能小于屈服强度正常时。
建议使用所有指标都合格的材料,不抱任何侥幸心理,这是即对工程负责、对老板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⑼ 什么是钢筋屈服强度不明显急急急
屈服强度又称为屈服极限 ,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 (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永久形变)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在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后产生颈缩,应变增大,使材料破坏,不能正常使用。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应力应变出现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ReL或Rp0.2)。 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 所以,如果其它的外部和内部条件都一样的话,内径尺寸增加0.1mm对屈服强度没有任何影响.提问者评价谢谢啦 评论(1)|赞同4
小雪jack
自己继续网络 看看看看你的题解
⑽ 屈服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小于1.30.这是为什么
屈服强度实测值大于屈服强度特征值才说明钢筋质量好。
规范中规定的是“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是强度标准值。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