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关冠梁转折钢筋锚固计算
基坑支护排桩的冠梁内侧筋相当于框架梁的底筋,但不抗震,参考梁底筋锚固吧。
你的外侧专钢筋做法属不合适,比如按你的图,1000宽的冠梁,22的钢筋,锚固长度为22x35=770,两边的钢筋根本还没有伸到对方的外侧边,根本搭接不上,而且锚固段里面还没有箍筋,不太合适,建议你锚固长度从弯折完以后的内角处开始计算,你现在是从弯折以前的内角点计算的。
B. 钢筋弯锚取值应为多少
一般正常情况下,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弯锚值应为平直段≥0.4LaE+15d. 其中LaE为抗震锚固长度,可根据钢筋等级、混凝土等级及结构抗震等级查表得到,见11G101-1图集第53页(或16G101-1图集),d为钢筋的直径mm。
C. 抗震框架梁弯锚长度是多少
其属于钢筋的锚固长度中的弯折部份,长度L=a×(f1/f2)×d。
钢筋的锚固长度为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基础中的总长度,包括直线及弯折部份。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f1/f2)×d。
式中f1为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 f2为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 a为钢筋外形系数,光面钢筋取0.16,带肋钢筋取0.14; 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
(3)冠梁边角位置钢筋弯锚多少扩展阅读:
抗震框架梁设置要求规定: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
2、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可靠连接。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
3、Ⅱ类场地时的抗震构造措施,与抗震措施所对应的抗震设防烈度相同。Ⅰ类场地时的抗震构造措施,以Ⅱ类场地时的抗震构造措施为基准降低一度。
D. 钢筋的弯锚是多少
计算梁筋的锚固抄长度分两种情况袭:1直锚:从支座边起算,满足平法规定的锚固长度就行了,如果是光园筋,则加端弯钩。2弯锚:指支座小,不够直锚长度的情况下的一种锚固方式,它只要满足平直部分0.4个直锚长度<指第1种的长度>,弯起长度15d就可,如果是光园筋另加端弯头。弯锚的总长度小于直锚长度,一般端支座多为弯锚,中间支座为直锚。<锚筋可过柱子伸到邻跨梁中>
锚固的绝对长度要根据钢筋级别,规格,砼的强度等级,抗震设防级别榷定,"平法"有详细规定。
中间支座的负筋如果是光园钢筋还要加两个180度端弯钩,罗蚊钢就不用了,如你上面列式就行
,
E. 钢筋锚固长度是多少
按照钢筋使用位置的不同锚固形式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锚固要求: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
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
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
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
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置且取大者的原则;
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
1、 变截面柱墙插筋锚固为1.5Lae
2、 墙上柱纵筋锚固为1.6Lae
3、 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
4、 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
5、 上柱直径大于下柱时应将下层柱的连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连接位置下
移。
6、 顶层边角柱外侧钢筋全部伸入梁板内,长度为梁底以上1.5Lae。也可采用12D(此时屋面梁上部弯折长度须为1.7Lae,避免节点顶部钢筋拥挤)和1.5Lae+20D(当柱外侧配筋率>1.2%)
7、 顶层中柱12D,当直锚长度大于锚固长度时可采取直锚。
8、 暗柱和墙顶层锚固为Lae (自板底)。
9、 框支柱部分纵筋延伸到上层剪力墙楼板顶,能通则通,弯锚部分伸入梁或板内Lae
10、 墙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长度取定:当满足直锚时为LAE,当不能满足直锚时为伸至端柱对边加弯折15D,平直段长度须>=0.4LAE
11、剪力墙水平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面弯折。
12、转角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应连续通过。
1、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直锚时为>=Lae且>=0.5支座宽+5D。
2、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弯锚时为伸至柱纵筋内侧+15D弯折。平直段长度 必须>=0.4Lae,这是对设计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此条件,须用较小规格钢筋代替。
3、框架梁中间支座伸入支座内>= Lae且>=0.5支座宽+5D。
5、楼层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Lae,屋面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1.6Lae。
6、屋面框架梁上部钢筋在端支座的弯折长度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梁上部纵筋配筋>1.2%)。
7、井字梁、次梁和纯悬挑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12D,当为光面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5D.弧形次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为Lae。
8、纯悬挑梁、井字梁和次梁上部钢筋以及连梁端部为小墙肢时的上下钢筋取值同楼层框架梁。
9、连梁满足直锚时伸入墙内的长度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撑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锚入墙内为LAE。
10、侧面构造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均为15D,当梁侧面为抗扭腰筋时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11、梁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12、基础梁外伸时钢筋弯折长度为12D,无外伸时为梁高1/2,多出部分钢筋弯折长度为15D。
13、高低基础梁低跨钢筋伸入高跨内Lae。
14、基础梁底部负弯矩钢筋自柱中心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为跨度/3且>=1.2LA+梁高+0.5柱宽。
15、基础次梁无外伸时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基础主梁)内为>=12D且>=支座宽1/2。基础次梁下部钢筋>=LA,外伸时上下部钢筋弯折12D。
16、板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为LA,底筋伸入支座内>=5D且到支座中心线。
17、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上部钢筋和中部钢筋>=12D且到梁中心线,下部钢筋伸到梁箍筋内侧+弯折15D。
18、筏板外伸时上下钢筋弯折12D,U型封边筋长度:筏板厚-2*保护层+2*12D。交错封边纵筋弯折长度:板厚1/2-保护层+75。
19、梁腋下部斜纵筋为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根数-1且不少于2根。锚入梁内为 lae。
F. 框架梁面筋的弯锚是多少
弯锚都是15d,框架梁的如果是按照梁的钢筋锚进柱里面,那么从柱边开始算总长1.5呗的抗震锚固长度。
G. 梁钢筋到柱子直锚长度不够时该弯锚弯锚下去的长度是多少
梁钢筋端支座直锚长度不够,弯锚: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且≥0.4LabE+弯折15d。
H. 地铁中围护桩钢筋深入冠梁里面钢筋弯起那部分是多长图纸上没有。
支护桩的纵筋锚入冠梁的长度规定≧35d。对于本对象,最保守的做法是伸到⑥号钢筋弯折15d(平段)足矣!
I. 主梁与次梁之间钢筋的锚固(弯锚)长度怎样确定
钢筋锚固的原则:(仔细看看吧)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 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置且取大者的原则;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1、 变截面柱墙插筋锚固为1.5Lae2、 墙上柱纵筋锚固为1.6Lae3、 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4、 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5、 上柱直径大于下柱时应将下层柱的连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连接位置下移。6、 顶层边角柱外侧钢筋全部伸入梁板内,长度为梁底以上1.5Lae。也可采用12D(此时屋面梁上部弯折长度须为1.7Lae,避免节点顶部钢筋拥挤)和1.5Lae+20D(当柱外侧配筋率>1.2%)7、 顶层中柱12D,当直锚长度大于锚固长度时可采取直锚。8、 暗柱和墙顶层锚固为Lae (自板底)。9、 框支柱部分纵筋延伸到上层剪力墙楼板顶,能通则通,弯锚部分伸入梁或板内Lae10、 墙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长度取定:当满足直锚时为LAE,当不能满足直锚时为伸至端柱对边加弯折15D,平直段长度须>=0.4LAE11、剪力墙水平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面弯折。12、转角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应连续通过。1、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直锚时为>=Lae且>=0.5支座宽+5D。2、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弯锚时为伸至柱纵筋内侧+15D弯折。平直段长度必须>=0.4Lae,这是对设计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此条件,须用较小规格钢筋代替。3、框架梁中间支座伸入支座内>= Lae且>=0.5支座宽+5D。5、楼层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Lae,屋面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1.6Lae。6、屋面框架梁上部钢筋在端支座的弯折长度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梁上部纵筋配筋>1.2%)。7、井字梁、次梁和纯悬挑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12D,当为光面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5D.弧形次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为Lae。8、纯悬挑梁、井字梁和次梁上部钢筋以及连梁端部为小墙肢时的上下钢筋取值同楼层框架梁。9、连梁满足直锚时伸入墙内的长度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撑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锚入墙内为LAE。10、侧面构造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均为15D,当梁侧面为抗扭腰筋时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11、梁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12、基础梁外伸时钢筋弯折长度为12D,无外伸时为梁高1/2,多出部分钢筋弯折长度为15D。13、高低基础梁低跨钢筋伸入高跨内Lae。14、基础梁底部负弯矩钢筋自柱中心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为跨度/3且>=1.2LA+梁高+0.5柱宽。15、基础次梁无外伸时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基础主梁)内为>=12D且>=支座宽1/2。基础次梁下部钢筋>=LA,外伸时上下部钢筋弯折12D。16、板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为LA,底筋伸入支座内>=5D且到支座中心线。17、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上部钢筋和中部钢筋>=12D且到梁中心线,下部钢筋伸到梁箍筋内侧+弯折15D。18、筏板外伸时上下钢筋弯折12D,U型封边筋长度:筏板厚-2*保护层+2*12D。交错封边纵筋弯折长度:板厚1/2-保护层+75。19、梁腋下部斜纵筋为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根数-1且不少于2根。锚入梁内为LAE。柱梁相互关联结构工程所需要计算的钢筋量柱钢筋计算和对量
J. 支护桩在冠梁里的锚固深度是多少
要根据计算确定。10米深的基坑,多在2~4米。
锚固是指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连接,使建筑物更牢固,目的是使两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担各种应力(协同工作承受来自各种荷载产生压力、拉力以及弯矩、扭矩等)。
锚固的部位和形式,可以采用弯钩,弯折等形式,也还可以指钢筋锚入构件的长度,如果没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钢筋受力就不能有效传递给锚固体,为保证钢筋传力效果,规范规定锚固长度不小于200mm。
钢筋的锚固长度
在工程中常用“钢筋的锚固长度”一词,钢筋的锚固长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基础中的总长度,包括直线及弯折部分,如果没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钢筋受力就不能有效传递给锚固体,为保证钢筋传力效果,应根据钢筋的受力情况、保护层厚度、钢筋形式等具体锚固条件对粘结强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