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浇板上的钢筋为什么布置不上应该怎么布置
新年吉祥!
现浇板上的钢筋简单,照平法不照平法都行。
双层双向的,专十字线拉通各跨板,保属证每板块都有两个十字线(一个表示上层,一个表下层),
标注直径、间距。红色、加粗为
25或30;
单层双向的,十字线拉通各跨板,保证每板块都有一个十字线,标注直径、间距。另外梁上画负
筋,标注直径、间距、长度。板边构造负筋同理。分布筋不用画,说明交待;
单向板的,
短向受力筋,能拉通则通,梁上画负筋,其它边构造负筋,分布筋不用画,说明交待
找张施工图弄懂照着画,遇难题再问。
2. 什么是板的上部钢筋,板的下部钢筋
底筋是板下边的主筋,如果是一级钢筋会有向上的180的半圆弯钩,如果是二级或者是三级回的主筋端答部会有45度的小弯折,代表主筋的起、止位置。面筋是板上边的通长主筋,端部一般有90度的弯折,在计算时是从支座边缘伸入支座内一锚固长度。
在配筋图中B开头表示底部钢筋;T开头表示上部钢筋。
有时设计就画了线表示钢筋大小没在图上没注明哪个方向的钢筋应放在底部,这种情况很常见。在设计说明里有特别说明。
结构图板的钢筋,表示方法是下部受力筋弯钩表示是向上向左,180度(一级钢)或45度(二级及以上),上部受力筋弯钩表示是向下向右,180度(一级钢)或45度(二级及以上)。
3. 为什么普通的楼面板,上部在跨中没有钢筋
不需要,你如果学过结构力学就知道了。楼板上部是受压区,不受拉!
4. 为什么会有板上部分布钢筋
你好。板来配筋规定:钢筋自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 、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SPAN>
5.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这句话怎么理解是板上部的筋还是支座上部的筋!非贯通筋是指什么筋
一、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这个钢筋是板的上部筋,它位于板支座处,不是通长专设置的。将这句话属
每个词分开来解释如下:
板:指这个钢筋是板筋;
支座:指这个钢筋位于支座处(板的支座处);
上部:指这个钢筋是上部筋(板的上部筋);
非贯通:不是通长设置的;
筋:钢筋。
二、发个图你就可以清楚理解了
生命愉悦!理解请采纳。
6. 钢筋现浇板原配筋上部无钢筋,后浇带上部是否设置。
原板无上部筋时,此处后浇带可不设上部筋。但当设计图上或说明中另有注明设置的除外,一般很少有设计遇单层筋板设后浇带而不另加筋的(往往设计在确定后浇带位置时,就会将此位置的单层筋改成双层筋)。这种情况,最好问问当地设计者实地考察后是否另行加筋或改成双层筋板。
后浇带只能用来消除或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不能直接解决温度应力的问题,对温度应力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后浇带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施工阶段的结构长度,以减少施工阶段的收缩应力和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但其并不能减少使用阶段的温度应力,不宜使用施工后浇带解决结构超长的温度应力问题,习惯上分为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一般间距30~40m,贯通结构的基础、顶板、底板和墙板,最小宽度800mm,在两侧混凝土浇灌两个月以后浇灌(防水规范要求42天,高层建筑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14天后进行),混凝土标高一般比两侧提高一级。 墙板的钢筋要求错开搭接,梁主筋要求贯通。沉降后浇带除浇筑时间和伸缩后浇带不一样以外,其余两者相同,沉降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根据实测沉降值并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后浇带的平面位置应结合基础及其以上结构布置综合考虑,宜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线附近,以避开上部楼板的最大受力部位。后浇带应设置在钢筋最简单的部位,避免与梁位置重叠,上部框架结构后浇带可与基础后浇带平面位置错开,但必须在同一跨内,可曲折而行,应注意地下室与上部结构设缝位置的一致性原则。
当结构区段长度较大时,采取以下技术技术和施工措施来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保温层。
(3) 每隔30~40m设置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
(4) 顶部设置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设置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结构。
(5) 采用收缩较小的混凝土,减小水泥用量,并加入适当的外加剂。
(6) 结构设计中,在结构收缩应力较大的地方给予较大的膨胀应力补偿,一般加强带的宽度为2m,带之间适当增加适当增加水平构造钢筋15%~20%。
7. 为什么角隅钢筋要设置在板的上部
角隅部位都是悬挑结构,板上部钢筋受力最大
8. 新手求教,板上部未设置贯通筋,只有支座负筋,那不通长了中间不是没有钢筋了吗,
板底是通长的钢筋,二个方向。板上部只有在梁处设负筋,负筋的形状是“Π”的,中间不贯通。
是有这样的配筋方式的。
9. 双向板钢筋为什么只有一个底部xy的钢筋,没有上部的
这种表示此板没有配置上部贯通纵筋,上部只有支座有附加钢筋,你看看支座上是否有标注,如果没有,看看说明是否注明的,下边是规范制图样式,明白了请采纳!
10. 梁的上部钢筋为什么必须贯通支座啊板的也是。上部连接必须在支座外。
在梁、板支座及附近范围的钢筋,要承受的主要是付弯矩力,这里上部钢筋是主要受力筋。是不能截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