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广联达算钢筋比实际多30吨是为什么
哈哈,广联达,稍微改下数据就能造成非常大的偏差,尤其是自动生成部分的钢专筋一定要注意。
钢筋比重检查一下属,是否正确,这点非常重要。
钢筋手工输入时,由于大部分人员都是复制,粘贴,修改完成任务,看下标准层的钢筋是不是有错误,尤其是墙和板的钢筋,细节多,重点查询下——板中间的温度筋是否铺设,轻隔墙下板的加筋是否添加,板的分部筋是否按规定加上,包括楼梯板分部筋,墙压筋,构造柱植筋。钢筋错误大多出入在这些细微地方,但汇总起来,钢筋总量又会差距比较大。
这30吨如何是和现场施工错开的或是和其它软件错开的,你仔细对照图纸检查一下,一般是有一方少算了。
② 广联达钢筋算量基础重叠部分会重复计算吗
不会重叠,软件自动识别了!
③ 为什么广联达钢筋算量比手算大
图形算量,只要你设置的合理,它计算的东西应该是相当准确的,手工计算的话,有时候粗版心大意,权如搭接、弯钩,保护层、锚固、箍筋长度等一些套用公式繁琐步骤,而且自己感觉量不大,习惯性的就会省略不计,软件毕竟已经将各种情况已经考虑到了,
④ 广联达钢筋算量轴线标识显示比例过大如何处理
工具--选项-其他 使用单线字体勾掉
⑤ 新手画广联达钢筋一般是什么地方错误比较多
梁钢筋的原位标注,梁识别后连接的问题,板钢筋的布置,单构件处理。大样图的识别。
⑥ 广联达钢筋导入图形后怎么计算工程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导入的图形算量软件中,添加各构件的定额内或者清单做法。
⑦ 广联达板布置钢筋时显示布筋范围重叠,是指什么与什么重叠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应该怎么改
1、广联达板布置钢筋时显示布筋范围重叠,是指负筋与负筋重叠或者内负筋与主筋重叠,具体是哪一容种情况需要看广联达软件提示。
2、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画图不规范,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3、更改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双击需要更改的钢筋。
⑧ 广联达钢筋算量容易漏算哪些钢筋
一、筏板基础:
1、 筏板的封边钢筋和侧面纵筋;
2、 筏板钢筋连续布置比单板布置钢筋量更多(此条也适用于板);
3、 跨板受力筋与受力筋和负筋按照其分类各自布置,否则会影响分布筋,没有分布筋马凳也不会计算的 ;
4、 马凳的形状大小也是影响钢筋量的重要因素;
二、基础梁:
5、 软件中,弯折幅度很大的基础梁中计算出的主筋也是弯折很大。实际上,弯折的基础梁都是按照弯折分段布置,不是连续布置,每段都相当于一根独立的梁。在软件中,画基础梁就需要分段绘制。这样分段布置的基础梁钢筋量与连续布置的基础梁钢筋量就相差在每段主筋腰筋的锚固。(此条也适用于梁);
三、墙和柱等构件:
6、 在最底层的墙和柱的标高设置中,应该把底标高设置成基础底标高,这样插入筏板和集水坑底部的钢筋才会计算,此项影响工程量很大;
7、 平法中,墙和柱在筏板内的箍筋也是有的,可以根据图纸说明和平法在工程设置栏目设置; 四、墙梁、墙柱构件(主要是暗梁、暗柱、连梁、端柱等构件)
8、 一般的结构说明中连梁的侧面纵筋都是墙筋连通过去,替代侧面纵筋。在绘图中,就需要在连梁
处布置墙体,然后再布置连梁和门窗洞口,这样最后计算结果,墙体的侧面纵筋才会从门窗洞口顶部的连梁连通过去;如果连梁表中,侧面纵筋有标示,需要在属性中另外设置; 9、 布置暗梁和梁是不一样的,只需要画支座间净长,不需要画在支座上,否则会影响墙体的钢筋量;
10、 墙体附加筋。根据结构说明,一般的墙体附加筋位于墙体与基础相交处,出地面处,洞口处等。
11、 墙的起步筋间距,一般默认间距为s(主筋的间距)。不同省份和不同质量标准,起步筋要求不一样。(板起步筋也适用此条);
五、 板、梁构件:
12、 板的附加筋,根据节点说明,设置板附加筋;
13、 板的分布筋,在工程设置中设置。
14、 降板的钢筋锚固:在软件中,这款是无法自动计算,需要人为添加,或设降板梁,或在板钢筋编辑中修改;
15、 梁的附加箍筋,在梁平法表格中增加附加箍筋;
六、 通用情况:
16、 墙、梁、柱起步筋间距,一般默认间距为s(主筋的间距)。不同省份和不同质量标准,起
步筋要求不一样;
17、 墙、柱、梁洞口加筋,根据总说明和节点说明计算;
18、 定位筋、马凳、梁垫铁、顶棍等措施筋。根据各省定额规定/质量标准,注意不要遗漏;
七、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不能达到的一些问题:
19、 一般情况下,上层柱比下层柱钢筋直径大时,必须设置插筋。软件中,没有考虑到此点,需要另行计算;
20、 楼梯的马凳,软件中不能自动计算,需要另行计算。
⑨ 广联达钢筋算量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你这个是柱子在同一个轴线位置,柱子的标高你要检查一下,检查一下2层的内柱底标高容是不是和1层的柱顶标高有重合的部分,比如1层是+3.6的顶标高,柱顶标高就是+3.6,如果二层的柱底标高低于+3.6就会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