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拉勾钢筋间距为40*25如何计算根数
计算出需要安装拉钩钢筋的总面积S;
用S/(0.4*0.25)+1就是拉钩的个数。
拉钩是按面积进行布置的,所以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是按照面积进行配筋的;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B. 墙拉筋数量如何计算
需要先看拉筋的摆放方式和摆放距离,有梅花形和普通形,我的计算方法是普通拉筋根数=剪力墙面积÷(行距×根距);如果是梅花形的拉筋根数=普通拉筋根数×2。
C. 剪力墙的拉钩怎么算
这个没有公式,只有图纸中标注及图集规范要求。比如人防拉钩不大于500mm间距,梅花布置(大梅花、小梅花)。
D. 梅花形布置的钢筋怎么计算,拉勾,个数。举例说明
以墙体或者板面计算为例,间距300*300梅花布置和矩形布置,面积尺寸取0.6*0.9米为算例:
梅花布回置个数:(0.6/0.3+1)*0.9/0.3*2=18个 ,注意答这个计算顺序0.6和0.9中取小的放入括号内,顺序一变,计算结果就不对。
矩形布置个数:(0.6/0.3+1)*(0.9/0.3+1)=12个。
梅花形布置计算
剪力墙的钢筋为双向双排钢筋直径16间距200*200,两排之间应用拉筋拉接,拉筋间距400,即隔一个双向钢筋交叉点(一般水平钢筋在外,竖向钢筋在内)设一拉筋,拉筋与剪力墙面垂直。 梅花形布置,就是像梅花花瓣那样的形状的布置,多为五点式的那种。
技术要求
成梅花布置(如五桩台的桩位布置),拉筋应与外皮水平钢筋钩牢。
E. 求计算钢筋拉钩的公式或例子
比如墙是3公分保护层,那么拉钩平直段长就应该是,350-30-30+16=306. (是拉钩外皮到外皮,所以加了16)
下料长度:306+160+20=486
拉钩个数计算, 这样算会多几个,但是一般都这样算。
墙的平方(墙宽*4500) / 拉钩间距的平方(600*600) * 2。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5)墙钢筋拉钩数量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F(断面积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钢的密度为:7.85g/cm3,螺纹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W=0.00617×d2(kg/m)
d=断面直径mm,如断面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每米重量=0.00617×144=0.888kg
F. 剪力墙拉勾400×400梅花形布置如何计算个数
总平方米除以单个间距
1/0.4^2=6.25个每平方米
明白了请采纳
G. 梁构造钢筋的拉钩梅花形布置是否和墙中拉钩梅花形布置拉钩的根数计算方法相同
1、先看建筑层高抄,;
2、层高除以竖向间距均为200=“道数”即几根;
3、计算一根的长度(包括弯钩、搭接长度)
依混凝土构件的类型(梁、柱、板等)而不是依具体尺寸而设置的钢筋叫构造配筋,依混凝土构件类型(梁、柱、板等)的具体尺寸而设置的钢筋叫结构配筋,也叫非构造配筋。
纵向构造钢筋: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防止砼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的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用拉筋联系。
构造配筋:钢筋混凝土梁中的构造配筋即:A、架立钢筋 B、腰筋
设立架立钢筋的目的是让它和箍筋及纵向受力钢筋组成钢筋骨架,就像简支梁的上部纵筋,计算是不需要的,但如果不设架立筋,就无法绑扎成钢筋骨架,所以架立筋是构造钢筋。受压钢筋也可兼做架立筋。
腰筋是为了控制梁侧面的收缩裂缝而设置的钢筋,一般是在梁的截面高度比较大时,梁侧面容易出现收缩裂缝,所以设置腰筋,它也是不需要计算的,所以也是构造钢筋。
H. 剪力墙拉钩下料个数怎么计算
(面积乘2除以间距的平方)+(周长的一半除以间距)+1
I. 墙体内的拉结筋工程量该怎么计算呢
拉结筋,通过植筋、预埋、绑扎等连接方式,使用HPB300、HRB335等钢筋按照一定的构造要求将后砌体与混凝土构件拉结在一起的钢筋。
墙体拉结筋可按建筑面积0.6公斤/平方计算基槽土方=(基础宽+工作面*2+挖土深*放坡系数)*挖土深*长(基础宽度不是垫层宽);
在抗震地区,板底设有圈梁时,预制板应在板端每块板缝处设1Φ8的拉接钢筋,中间墙处钢筋每边伸入板中1000mm,端墙处伸入墙中并弯折。板跨大于4.8m的,还应在顺板跨方向靠墙边的第一块预制板的侧面,按1000mm的间距用1Φ8的钢筋拉接;
(9)墙钢筋拉钩数量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墙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
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6、7度时底部三分之一楼层,8度时底部二分之一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适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600mm 设2φ6 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 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 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J. 水平筋和墙立筋@200.拉勾间距@600x600怎样算拉勾数量
以墙体或者板面计算为例,间距300*300梅花布置和矩形布置,面积尺寸取0.6*0.9米为算例:
梅花版布置个数:(0.6/0.3+1)*0.9/0.3*2=18个 ,注意这个计权算顺序0.6和0.9中取小的放入括号内,顺序一变,计算结果就不对。
矩形布置个数:(0.6/0.3+1)*(0.9/0.3+1)=12个
所以不是人们常说的 梅花布置是矩形布置个数的两倍。自己画个小图,数一数就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