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桩基钢筋笼的计算公式
桩基钢筋笼螺旋筋长度计算:桩身直径减去保护层乘上3.14就是一个圆箍周长,把周长作为直角三角形的底边,箍筋间距长作为高边,用勾股弦定理求出斜边长就是一个间距的钢筋长。数数一共几个间距加1,相乘就得到总长。
先确定钢筋笼直径,孔径减去2倍保护层厚度=筋笼直径
简单算:
单圈长度(每圈周长加10CM)×圈数。
总圈数=(总钢筋笼长度-加密区)/间距+(加密区)/间距
精细算:
间距跟周长形成的铺面的斜长; 间距平方+长度平方,然后开根号
总圈数=(总钢筋笼长度-加密区)/间距+(加密区)/间距
注意事项
1.减少沉渣厚度:沉渣过厚尤其块状粘土,在和混凝土一起上升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使钢筋笼上浮。当钻进到设计孔深时,应冲孔1小时左右,并把钻头上携带的粘土块、孔底残留的粘土块搅碎,清干净。
2.混凝土一定要搅拌好:当混凝土坍落度偏小或和易性差时钢筋笼易上浮,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制、坍落度,坚决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
3.导管埋深的影响:混凝土灌注快到钢筋笼底部时,尽量减小埋深,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力(有人认为导管埋深离导管越远对钢筋笼的冲力越小,但在实践施工中发现埋深越小笼子越不容易上浮)。
4.尽可能减少浇注时间:减少灌注时间,挣取在最短的时间灌注完混凝土,防止混凝土表面形成硬壳带动钢筋笼上浮。
5.当灌注到钢筋笼底部时,应缓慢放料:缓慢放料减少对钢筋笼的冲力,直到埋住钢筋笼并且导管口也在钢筋笼内时才可加大放料速度。
6.应考虑运输距离、气温影响:在夏季或运输过程中时间较长时,应加混凝土缓凝剂,气温高、运距远,混凝土容易初凝,以至于在灌注时出现混凝土极易抱裹导管,提导管时带动笼子上浮,遇这种情况应经常活动导管,加快灌注。
❷ 灌注桩螺旋钢筋的计算公式
1、螺旋筋旋转一圈的长度:
l=SQRT(水平周长×水平周长+螺旋筋间距×螺旋筋间距)[即在一个间距内沿圆柱展开后的对角线长就是螺旋筋旋转一圈的长度],其中,水平周长=2×π×r
总长L=l×n+1.5×水平周长+1.5×水平周长+2个钩。
其中,n――螺旋筋的圈数;1.5×水平周长――螺旋箍筋开始与结束的位置应有的水平段,长度不小于一圈半(见03G101-1第40页);SQRT――开平方。
2、螺旋箍筋总长度
=n×√{b^2+[π×(D-2×15)]^2}+2×π×(D-2×15)+2×6.25×d
L: 螺旋筋起点到终点的垂直高度
n:螺旋筋的圈数 n=L/b
b:螺旋筋之间的距离 ,螺距
D:混凝土柱的直径
d:螺旋筋的直径
螺旋筋混凝土保护层15,螺旋筋当中,上下各有一个水平圈,此量必计算在内。再加两个弯钩长度,就为螺旋筋总的钢筋用量。还有搭接长度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增加。
其实就是螺旋展开是一个三角形的道理。
(2)灌注桩钢筋箍筋怎么算扩展阅读:
螺旋箍筋分类
螺箍总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
方形螺旋箍筋又分为:
1.单串螺旋箍筋,是通用的类型,由若干圈组成,单串螺箍可做成等截面和变截面两种,等截面用于一般梁柱构件,变截面用于根粗稍细的悬挑梁中;
2.单片螺旋箍筋,由一根料连续弯折做成如同2~3个单箍联合在一起的形式;
3.连续复合螺旋箍筋,即将单片螺箍再连续起来,直接做成整体螺旋及内外复合螺旋的复杂形状;
螺旋箍筋是约束混凝土中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约束混凝土利用螺旋箍筋的整体连续特性,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及抗破坏能力,进而达到超越普通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效果,约束混凝土作为普通混凝土应用,可节省钢筋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螺旋箍筋具有以下优点:
1.螺旋箍筋每圈按单箍相比,减少了两个135度弯钩,累加计算起来可大量节省钢筋原材;
2.螺旋箍筋是一根料连续弯成取代多个单箍,能减少下料的根数和次断,且减少成型的弯数,在绑扎时可自动撑起骨架方便定位,由于没有135度众多开口弯钩的勾连,更能加快绑扎速度提高绑扎效率,缩短绑扎作业时间,可大量节省工时及用工;
3.螺旋箍筋是连续整体的钢筋组件,用螺箍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呈众多三角形紧密结合,其稳定性突显优异,牢靠坚固,预制绑扎骨架在吊装运输过程中,螺箍成品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均能确保钢筋成品经受剧烈扰动碰撞踩踏而不走样不变形;
国家有关部门已在新规范中做出规定,鼓励采用螺旋箍筋以发挥其独特的优越性能。
参考资料:网络-螺旋箍筋
❸ 钻孔灌注桩如何计算钢筋用量,主筋,加劲箍,箍筋。最好有公式说明
分部计算你这个没有桩径,我就当桩径是700mm的来举例,笼子的直径600mm。
1、主筋重量版=16*16*0.00617*24*6=227.45kg
2、加劲箍重量=(24/2+1)*1.884*12*12*0.00617=21.76kg
3、箍筋权重量=(24/0.2+1)*1.884*8*8*0.00617=90.02kg
钢筋笼总重量=上面的三项相加=339.23kg
❹ 旋挖灌注桩钢筋笼螺旋箍筋长度怎么计算
与一般灌注桩的钢筋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算出这个螺旋钢筋的半径版。这个好权算的吧。半径R=桩的直径/2-保护层厚度。
L=N*((2pai*R)^2+T^2)^0.5
式中,N是多少个圈,pai就是3.1415,^0.5就是开根,^2就是平米。T就是螺旋的间距。L就是螺旋钢筋的长度。
❺ 钻孔灌注桩 钢筋笼箍筋的重量计算
钢筋笼制复作按图制示尺寸及施工规范以吨计算。钢筋笼运输及安装区别不同长度按相应项目计算。
钢筋笼的钢筋有主钢筋、箍筋和加强箍组成, 如图所示。
钢筋笼重量=主筋重量十箍筋重量十加强箍重量。
(1)主筋重量=直立钢筋长(加弯钩)×根数×单位重量
(2)加强箍箍筋(圆形)=(圆箍中心周长十搭接长度)×根数×单位重量
=〔π×(D-2C-2d1-d)+5d 〕 ×根数×单位重量
式中:D—桩直径
d1—主筋直径
d—箍筋直径
C—桩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说明:一般在主筋内侧每隔2.5m加设一道直径25~30mm的加强箍。
(3)螺旋箍筋=螺旋箍筋长×单位重量
=[(H-2b)× +2×1.5π(D-2C+d)+2×11.9d+搭接长度]×单位重量
式中:D—桩直径
d—箍筋直径
b—螺距
H—钢筋笼高度
2×1.5π(D-2C+d)是指螺旋箍筋开始与结束的位置应有的水平段,长度不小于一圈半(见03G101-1第40页)。
说明:如果在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5m设置一个Ф20mm耳环作定位垫块之用时,应计算耳环的钢筋重量。
❻ 钻孔灌注桩如何计算钢筋量
Φ6=0.222Kg
Φ8=0.395Kg
Φ专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以上是一米钢筋对属应的重量表。把一根灌注桩的钢筋长度算出来。乘以上面的重量就是钢筋的重量了
❼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主筋如何计算
计算要求其中心部分不需要配筋,只在混凝土构件接触空气的面底下配置钢筋。
当混凝土结构物为柱状或者条状构件时,其中心部分不需要配筋,只在混凝土构件接触空气的面底下配置钢筋。如果这个构件是独立的,我们把这个构件周边设置的钢筋预先制作好,为钢筋笼。把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立柱等预先制作的钢筋结构为钢筋笼。
钢筋笼制作严格按设计加工,主筋位置用钢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离。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对接处是否按要求打弯,打弯处焊接的焊缝厚度,焊缝长度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7)灌注桩钢筋箍筋怎么算扩展阅读
钢筋笼主要起的作用跟柱子纵向钢筋的受力是同理,主要起抗拉作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是很低。对桩身混凝土起到约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水平力。
在桥涵或者高层建筑施工时,根据要求可能要求基础进行打桩,方法是用利用机器冲孔和水磨钻孔,并且孔深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向桩孔下放钢筋笼,再插入导管进行混凝土浇注。
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标高,可拆除导管时必须拆除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可能消除。当钢筋笼已经上浮了,应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标高,在导管提升的最大在限度内,快速提升,缓慢下放,反复几次,上升的钢筋笼可恢复原标高。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切不可因浮笼问题而把导管拨出混凝土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混凝土灌注桩
❽ 钻孔灌注桩箍筋、加强筋长度怎么算
箍筋计算方法:
假设保护层厚度A=7cm,箍筋圈数有小数的小数当1圈计算。
则根据以上得到(0.6-2×0.07)是减去的保护层。
箍筋则可以由计算得:
(0.6-2×0.07)×3.14×(6÷0.1+1)+(0.6-2×0.07)×3.14×(10.5÷0.2)=164.66m
加强筋计算方法:
假设加强筋间距不足3m时按3m计算,加强筋圈数有小数的小数当1圈计算。竖向主筋直径为28mm,加强筋直径为25mm。
得到加强筋为:
(0.6-2×0.07-0.028×2-0.025)×3.14×(16.5÷3+1)=8.33m
(8)灌注桩钢筋箍筋怎么算扩展阅读:
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
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
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类似于一个S钩。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❾ 桩基箍筋的长度怎样算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
式中 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箍筋形式 使用结构 箍筋弯钩 平直段长度 Lp 箍筋直径
HPB235级 HRB335级 CRB550级
6 8 10 12 8 10 12 5 6 7 8
90°/90° 一般结构 Lp≥5d 5d 6d 5.28d
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
135°/135° 抗震结构 Lp≥10 18d 20d 18.4d
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
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设某框架梁截面尺寸bXh,保护层厚度c,箍筋直径d,钢筋按外皮计算,弯钩为135°,那么
箍筋长度=(b-2c+2d)*2+(h-2c+2d)*2+(1.9d+max(10d,75mm))*2
(b-2c+2d)*2和(h-2c+2d)*2不难理解,读者只要画出草图就可以分析出来,箍筋计算的关键是弯钩及弯钩平直段应该取多长才合适的问题。
在本式中,1.9d*2为箍筋的两个弯钩因为弯曲135°而产生的弧度增加值,因为我这里没有图片,就不再赘述。
max(10d,75mm)的由来,砼结构验收规范规定,抗震结构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且最低不小于75mm。
读到这里,是不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呢?
如果箍筋按照中心线计算的话,公式为
箍筋长度=(b-2c+d)*2+(h-2c+d)*2+(1.9d+max(10d,75mm))*2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分析下这两个公式的不同以及原因
更正:平直段应是两段
箍筋长度=(b-2c+d)*2+(h-2c+d)*2+(1.9d+10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