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通长钢筋(按墙拉筋设置)是啥意思
通长钢筋 每500设置一道
Ⅱ 通长钢筋跟挑筋是怎么区分的
通长钢筋是指长度与构件纵向尺寸基本相同的钢筋(差值为保护层厚度之和);挑筋是指悬挑构件(挑梁、挑板等)的纵向受力钢筋。通常挑筋是通长钢筋,可是通长钢筋不一定是挑筋。
Ⅲ 1:什么是钢筋的通长布置
钢筋的通长布置一般指分布筋,或连系梁中的纵向钢筋。
钢筋的通长布置一般是指一根钢筋从头到尾,不剪断,
Ⅳ 定位钢筋通长设置什么意思啊
通长的意思是指同一根钢筋,不能是断的
Ⅳ 架立筋 通长筋 与 贯通筋的定义
定义及区别如下:
1、架立筋
架立筋是一种构造钢筋,是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因为钢筋混凝土梁设置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梁上部钢筋在梁净跨的1/3处就断开了,中间的1/3距离没有纵筋,但是梁的箍筋没法固定,这种情况就需要加设架立筋。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架立筋的直径主要根据梁的跨度确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2.6-2规定: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2、通长筋
通长钢筋是受力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通长筋在梁上部和底部均有布置,架立筋只在梁上部布置。通长钢筋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机械连接或者焊接的钢筋。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通长筋是受力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长于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通长筋的配筋量主要根据计算确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3.4-1规定了最小配筋量: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级、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梁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4.
3、贯通筋
贯通筋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4、主要区别:
a、架立筋是构造钢筋,通长筋是受力钢筋,贯通筋只是描述钢筋是否贯通整个梁,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构造钢筋。
b、由于梁跨中下部受拉,故架立筋一般只布置在梁上部,而通长筋是受力钢筋,抗震设计时,梁上部及下部均应布置;大部分设置架立筋的情况有两种:箍筋肢数多于通长筋时需设置,省钢筋不设通长筋而采用架立筋。
c、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d、平法表示方法差异: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角部纵筋写加号前面,架立筋写加号后面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Ⅵ 什么是通长筋和普通钢筋有什么区别
通长筋就是普通钢筋,但它是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通长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Ⅶ 结构图上钢筋那些是通长怎么识别
通长筋在集中标注里的钢筋开头(不是通常,楼上打误为通常),原位标注里包括了通长筋在内的所有通过该截面的钢筋。偶有直径不同的情况,也算‘通长’,101答疑里已明确,通长筋可以是直径不同、可以搭接的。
Ⅷ 怎样区分通长筋和非通长筋
一样,通长筋和架立筋在集中标注时会用括号区分,如?25+?22均为上部通长筋,?25+(?22)
侧表示?22为架立筋
Ⅸ 梁钢筋标注中通长钢筋如何分上部通长还是下部通长
在平法集中标注里,标在前面的是上部通长,标在后面的是下部通长;在平法原位标注里,标在梁上方的是上部通长,标在梁下方的是下部通长。
Ⅹ 钢筋的类型(受力筋,通长筋,贯通筋,分布筋,负筋等等),及其作用。 图纸上怎么区别贯通筋与通长筋
建议在网络里 分别输入 受力筋,通长筋,贯通筋,分布筋,负筋等等进行查询,理解之后你就可以区别贯通筋及通长筋了 有问题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