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这个的基础梁上部钢筋还是通长吗
调整标高后如果在支座不能满足1/6,软件会自动断开计算的。
Ⅱ 基础梁上部钢筋锚入承台时必须过制作中线么
根据最新的桩基规范JGJ94-2008第4.2.6条第5款,基础梁的纵向钢筋应穿过承台贯通设置,已经不存在所谓的锚固问题了。
Ⅲ 梁的上部钢筋和上排钢筋怎么区分和解释
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
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
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 负弯矩筋(如悬挑板 )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参考资料】:http://wenku..com/link?url=O6odBx9KnD2PPFVd__WcVs5ZPx-Lu-iFGFNIP47BIUYO-jXLBh1T_OXdbamCTRWt2IiDHwAy
Ⅳ 基础梁上部钢筋是分跨计算,还是通长计算(是第一排钢筋)
这主要是看你基础梁的受力状态,如果是正向受力的梁,上部钢筋按06G901中的2-1图示处理。
如果是反梁,则是分跨计算。可以按06G901中的2-1图示反向处理。(底筋变成上筋,上筋变底筋)
望对你有帮助
Ⅳ 基础梁上部筋和下部筋都是主筋吗
是的。
基础梁上部筋和下部筋都是纵向钢筋(俗称主筋),进入支座按非抗震锚内固长度锚固,箍筋不必设容加密区。
对于框架梁:上部钢筋搭接位置位于夸中1/3处,下部位于支坐1/3出,你画下弯矩图便很好理解,钢筋搭接位置应该是钢筋收拉力最小处。
基础梁 上部在跨边1/4处连接(或在柱子根部附近使用机械连接),下部钢筋在跨中1/3处连接。
Ⅵ 基础梁上部钢筋不同时怎么做
这种复情况在基础上不多见,在框架制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加设架立筋,主要是为保证4支箍,基础梁与框梁相比,基础梁受反力,因此就是一个在上一个在下的问题,原理是不变的!保证箍筋支数。加这一条钢筋找设计,做图纸会审,不然预算中算不回来!
Ⅶ 基础梁上部钢筋能否在承台区域搭接那本规范上有
04G101-3、04G101-4是已作废的图集,见抄11G101公布的建质[2011]110号文。
正如楼主追问一样,11g101-3上没有这个大样。所以,只能说说个人的看法:
对于两桩以上的承台,承台是重要的转换构件,已经过正常的计算,基础梁端的钢筋进入承台按规定锚固长度,是可靠的,无可非议;
对于单桩承台,它只是一个过度构件,设计是构造配筋,没有经过作为基础梁的支座的计算;承台的尺寸,规范只有最小限制,有的人画多麽宽大的承台,能否作为基础梁的支座,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①作为基础梁的支座应该是桩,而不是承台;②基础梁经常是多跨的连续梁,应该是完整的构件,有它完整的钢筋笼。不应该遇到承台就断开,多跨的连续梁搞成了多跨的断续!
Ⅷ 基础梁的上部钢筋是否要全部贯通请高手赐教
筏板基础是上部受拉,基础梁的上部钢筋就像楼板的下部受拉钢筋,能贯通当然尽量贯通,贯通不了按照规范进行搭接,焊接,机械连接等
Ⅸ 基础梁上部非贯通钢筋的设置有什么要求
基础梁上部非贯通钢筋设置的要求:
1、基础梁上部非贯通钢筋设置时要满足内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容
2、当非贯通长纵筋配置多于二排时,从第三排起向跨内伸出长度值应有设计者注明。
3、基础梁上部非贯通钢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立筋
4、非贯通钢筋布置在基础梁上部受压区且直径要求较小。
知识点延伸:
非贯通钢筋是指在板支座处设置的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
Ⅹ 怎么识别肋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
你可以多学习下11G101图集,其中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二种情况。
1、集中标注
KL1版200*5002C20;权3C18(C代表HRB400级钢筋)
此时为集中标注,2根20是上筋,3根18为下筋
2、原位标注的情况,你只要看一下钢筋标注的部位,在跨中的是下筋,在支座处的是上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