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拔桩对底板的冲切计算怎么算
有基桩才有承来台。基自桩、承台、拉梁等都是桩基础的组成构件。单桩承台是构造构件,没有冲切承载力的问题存在,多桩承台是转换构件,承受桩反作用力的冲切,其抗冲切计算的原理同于柱对独立基础底板的冲切、柱对无梁筏板的冲切相同,类似柱顶对无梁楼板的冲切。都是靠冲切面面积上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冲切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② 桩基如何进行配筋验算
灌注桩的配筋与预制桩不同之处是无需考虑吊装、锤击沉桩等因素。正截面最小配筋率宜根据桩径确定,如Φ300mm桩,配6Φ10mm,Ag=471mm2,μg=Ag/Aps=0.67%;又如Φ2000mm桩,配16Φ22mm,Ag=6280mm2,μg=Ag/Aps=0.2%。另外,从承受水平力的角度考虑,桩身受弯截面模量为桩径的3次方,配筋对水平抗力的贡献随桩径增大显著增大。从以上两方面考虑,规定正截面最小配筋率为0.2%~0.65%,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高值。
关于配筋长度,主要考虑轴向荷载的传递特征及荷载性质。对于端承桩应通长等截面配筋,摩擦型桩宜分段变截面配筋;当桩较长也可部分长度配筋,但不宜小于2/3桩长。当受水平力时,尚不应小于反弯点下限4.0/α;当有可液化层、软弱土层时,纵向主筋应穿越这些土层进入稳定土层一定深度。对于抗拔桩应根据桩长、裂缝控制等级、桩侧土性等因素通长等截面或变截面配筋。对于受水平荷载桩,其极限承载力受配筋率彰响大,主筋不应小于8Φ2,以保证受拉区主筋不小于3Φ2。对于抗压桩和抗拔桩,为保证桩身钢筋笼的成型刚度以及桩身承载力的可靠性,主筋不应小于6Φ10;d≤400mm时,不应小于4Φ10。
关于箍筋的配置,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箍筋的受剪作用,对于地震设防地区,基桩桩顶要承受较大剪力和弯矩,在风载等水平力作用下也同样如此,故规定桩顶5d范围箍筋应适当加密,一般间距为100mm;二是箍筋在轴压荷载下对混凝土起到约束加强作用,可大幅提高桩身受压承载力,而桩顶部分荷载到约束加强作用,可大幅提高桩身受压承载力,而桩顶部分荷载最大,故桩顶部位箍筋应适当加密;三是为控制钢筋笼的刚度,根据桩身直径不同,箍筋直径一般为Φ6~Φ12,加劲箍为Φ12~Φ18
③ 抗浮桩就是几根钢筋构成的吗
抗浮桩抄是一种钢筋混凝袭土灌注桩,必须有钢筋网和混凝土组成。
一般基础桩的最大区别在于:基础桩通常为抗压桩,桩体承受建筑荷载压力,受力自桩顶向桩底或桩壁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建筑荷载的变化而变化。
而抗浮桩则为抗拔桩,主要用于在地下水位以下大型基础,地下室底板基础。抗浮桩体承受拉力,普通抗浮桩受力也是自桩顶向桩壁传递,通过桩壁与地基岩土的摩擦力,克制地下水向上浮力。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但两者受力机制恰好相反。
抗浮桩用长杆螺旋钻钻孔,是根据地基土的力学性能及上部荷载、地下水浮力计算设计。一般深度6至20左右,直径100~200mm。3根受拉钢筋级箍筋组成。
④ 抗压桩和抗拔桩有什么区别求解答
一、用途不同
1、抗压桩: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计算,必要时,专还需要计算桩基沉降,属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2、抗拔桩:抗拔桩广泛应用于大型地下室抗浮、高耸建(构)筑物抗拔、海上码头平台抗拔、悬索桥和斜拉桥的锚桩基础、大型船坞底板的桩基础和静荷载试桩中的锚桩基础等。
二、锚固长度不同
1、抗压桩:抗压桩的桩顶钢筋锚入承台的锚固长度不小于30d。
2、抗拔桩:对于抗拔桩,由于承受较大上拔力,为确保桩顶主筋有足够的握裹力不致从承台中拔出,规定抗拔桩的桩顶钢筋锚入承台的锚固长度不小于40d。
三、性质不同
1、抗压桩:通过与桩周土的摩擦力或桩端抗力来抵抗竖向压缩荷载的桩。
2、抗拔桩:当建筑工程地下结构如果有在低于周边土壤水位的部分时,为了抵消土壤中水对结构产生的上浮力而打的桩。
⑤ 抗拔桩钢筋45dg 是什么意思
45倍直径。即桩钢筋锚入底板的长度为钢筋的直径规格乘以45倍。
⑥ 抗拔桩试桩时钢筋强度标准值取值是多少
1、最靠谱的办法是静载实验确定,即在场地打若干测试用桩,测试出极限承内载力,然后根据容规范公式(其实就是把极限承载力除以2)得出承载力特征值。当然,要满足必要的概率分布。
2、如果不做实验,也可以根据地质报告给出的每层土摩擦力和端承力估算出极限承载力,然后再得出特征值。
3、要求特别高的桩基,必须实验确定。具体可以看桩基规范JGJ94-2008第5章。
⑦ 钻孔灌注桩主筋长度计算方法
钻孔灌注桩计算公式:
孔底标高=实测孔深+地面标高
钢筋笼总长=孔底标高--桩顶标高+锚锢长度(0.5m或抗拔桩1.0)
笼顶标高=桩顶标高--锚锢长度(0.5m或抗拔桩1.0m)
吊筋长度=桩顶标高—地面标高—伸入承台锚锢长度(0.5m或抗拔桩1.0m)
笼底标高=实测孔深+地面标高
距孔底=(30
cm
----50
cm之间)
有效桩长=实测孔深—桩顶标高+地面标高
理论方量=(有效桩长+设计混凝土松散层长度1.5)×3.14×πr2
充盈系数=实际砼量÷理论砼量
塌落度(180-220mm之间)
沉渣厚度(0---5cm)
泥浆比重(1.15---1.2)
导管长度(m)÷2.5=导管节数
导管长度—终孔深度=导管高出地面
终孔深度(m)--沉渣厚度(cm)
(0.02--0.03—0.04)=二次清孔后深度(m)
初灌量=超灌高度×(桩径÷2)×3.14×充盈系数+导管深度÷2×(导管直径250mm)0.1252×3.14
钻孔灌注桩的概念:
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钻孔灌注桩是按成桩方法分类而定义的一种桩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