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施工现场临边防护有哪些 规范
基坑临边防护应用示意【强制性标准】
1、基坑临边防护采用钢管搭设,采用双回道护栏形式(答下道护栏离地高度0.5m,上道护栏离地高度1.1m),立杆打入地面50~70cm深,立杆露出地面高度1.2m,立杆按2m间距设置,立杆与基坑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2、钢管表面涂刷黄黑相间防锈漆以示警戒,防护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外侧设置20cm高踢脚板,并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识牌;
3、基坑排水措施:在防护栏杆外侧设置排水沟,采取有组织排水。
4、采用钢管搭设全封闭防护栏杆形式。
5、立杆打入地面50~70cm深,立杆与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6、水平钢管采用双道护栏形式(下道护栏离地高度0.5m,上道护栏离地高度1.1m),立杆钢管按2m间距设置;
7、钢管及踢脚板表面全部涂刷黄黑相间油漆以示警戒,栏杆警示色油漆尺寸见图示(临边洞口防护栏杆、安全围挡、脚手架剪刀撑等钢管表面警示色油漆尺寸均应符合此标准)。
8、基坑排水措施:在防护栏杆外侧设置排水沟,采取有组织排水。
另外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㈡ 基坑开挖安全防护栏规范是离坑边多少米
2米
《JGJ180-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6.2.1 开挖深度超过2m的基坑周边必须安装防内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容:
1 防护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2m;
2 防护栏杆应由横杆及立杆组成。横杆应设2~3道,下杆离地高度宜为0.3 m~0.6m,上杆离地高度宜为1.2 m~1.5m;立杆间距不宜大于2.0m,立杆离坡边距离宜大于0.5m;
3 防护栏杆宜加挂密目安全网和挡脚板。安全网应自上而下封闭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挡脚板下沿离地高度不应大于10mm;
4 防护栏杆应安装牢固,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
㈢ 施工作业层规范要求设置防护栏杆高度和间距是多少,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二章术语符号是这样讲的,2.1.6“敞开式脚手架”是指“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他遮挡设施的脚手架”,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只设置一层的挡脚板和栏杆,但是我们要知道,130规范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其所定义的“敞开式脚手架”,与当时劳动力成本低、钢材匮乏的社会背景相适应,施工单位也能比较自觉的按照规范来执行。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钢铁产量逐年提高,脚手架钢管和扣件等已不是紧缺商品,同时劳动力成本却日益上涨,施工单位不再愿意花大量的人力在有操作作业时设置防护栏杆,操作作业结束后拆下防护栏杆,脚手架防护栏杆往往随着工程进度逐层设置,工程结束后一次性与脚手架架体同时拆除。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文明和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在“安全第一”已成为人们共识的这一社会大环境下,没有哪个部门、哪个单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要求根据“130规范”的规定,将非操作层的防护栏杆全部拆除,所以我们应该对“敞开式脚手架”的含义做新的解释。据我所知,目前施工现场(特别是在南方发达地区)脚手架常见的做法是在每步内均设置防护栏杆(扶手杆和挡脚杆各一根),你也可以这样做。但是这样做必须在理论计算的时候修改一些参数,如130规程附A-1,附录A-3等,每层都设置栏杆和只有一层设置栏杆,其自重和挡风系数将近要增加一倍,这不是个小数目,很多施工单位都忽略了这一点。
㈣ 建筑新规范里面临边防护高度是多少·!所谓的就是楼层临边防护的高度·!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5.8.2 当设置凸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窗台高度低于或等于 0.45m 时,防护高度从窗台 面起算不应低于 0.90m;
2、可开启窗扇窗洞口底距 窗台面的净高低于 0.90m 时 ,窗洞口处应有防护措施。 其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 应低于 0.90m;
3、严寒和寒冷地区不宜设置凸窗。
(4)临边防护钢管间距是多少扩展阅读:
楼层临边建设的安全要求:
1、安全生产要求:
①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三宝防护用品必须使用省登记备案产品(备案情况参见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登记备案产品名录),并有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省级以上推荐证。
②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并贯穿施工的全过程,尤其到主体完工,装饰期间。
③高处、悬空、梯上作业等,在没有其它防护措施的情况,必须配系安全带。安全带的使用应做垂直悬挂,高挂低用较为安全。安全带一般使用五年应报废。
2、四口、五临边防护:150cm的洞口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cm;也可使用竹胶板或脚手板封死,不能被挪动。
1.5m以上的洞口及内天井,要张挂安全平网一道,并在四周加设防护栏杆、挂警示标志,(2m以下的可以使用脚手板满铺,铺牢、铺严)。
①边长为50cm 16mm,间距不大于15cm的钢筋制成,并悬挂警示标志。电梯井内防护做法: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米)设置一道安全平网,平网内无杂物,网周边离墙面不大于10cm,当防护高度超过一个标准层时,不得采用脚手板等硬质材料做水平防护。
防护平网内高外低,其高度差为1-1.2米,一可使防护平网可靠固定不致下滑,二可使落物能向洞口方向滑动。F18mm,垂直格条F
②电梯门洞必须设置防护门,应采用工具式栅门,高度1.2米,边框
③基坑、楼层、屋面临边防护栏应设置上下两道,上杆距地高度为1.2米,下杆距地高度为0.5-0.6米,立杆间距不大于2米,并设置挡脚板或立网。防护栏杆宜使用钢管,牢固可靠,并涂红白相间警示色。
④楼梯防护栏杆采用工具式防护,立杆采用Φ48钢管下端头焊接100×100×8铁件使用4个膨胀螺栓固定于楼梯侧板或剪力墙上,其上采用Φ14钢筋焊接2个挂钩。
防护栏杆四周边框采用Φ18钢筋、中间加固杆采用Φ14钢筋制作,悬挂于立杆挂钩上,使用时采用铁丝绑扎牢固;底部设置刷有红白相间警示色带的18cm挡脚板封闭。
3、施工用电
①施工现场所购置、使用的配电箱及电器元件和电缆等电气产品必须经国家3C认证和省建设工业产品登记备案,不得使用不合格产品。
②配电室内的空间应根据配电柜容量设置,操作通道、维修通道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门应向外开,通风并设置防鼠进入措施。严禁在配电室内使用大功率电器,禁止闲杂人员进入。配电室外应配置砂箱和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
③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布置、安装,必须符合TN—S接零保护、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动力和照明分开设置、环境安全的原则。每台用电设备配电,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
④施工现场供配电系统保护零线的重复接地的数量不少于2n+1(n—代表总分路数量),分别设置于配电系统的首端、中间、末端。接地装置可充分 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中钢筋结构,其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重复接地的设置部位可为:
(1)总配电箱(配电柜)处;
(2)各分路分配电箱处;
(3)各分路最远端用电设备开关箱处;
(4)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混凝土搅拌站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开关箱处。
⑤临建设施内用电也应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未使用安全电压的灯具距地高度不低于2.4米。
㈤ 这种的临边防护的高度要多少,圈出来的那个位置缝隙是多大
民用建筑抄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6.3 阳台 外廊 室内回廊 内天井 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2、 临空高度在 24 m以下 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 1.05m ,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 )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 m; 注: 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 ,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 0.22m ,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 m 的可踏 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 m高度 内不宜留空;
4 、住宅 托儿所 幼儿园 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5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 体育建筑、 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 进入活动的场所, 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 0.11m。
㈥ 临边防护,其栏杆分别搭设的高度是多少
搭设临边防护栏杆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
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护栏杆应高1.5m,并加挂安全立网。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2)
栏杆柱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底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壳打在板桩外侧。
②
当在混凝土露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壳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采用竹、木栏杆时,壳在预埋件上焊接30cm长的50*5角钢,其上下各钻一孔,然后用10mm螺栓与竹、木杆件栓牢。
③
当在砖或砌块等砌筑体上固定时,壳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80mm*6mm弯转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块,然后用上项方法固定。
3)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力。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柱距。
4)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挡脚板与挡脚笆上如有孔眼,不应大于25mm。板与笆下边距离底面的空虚不应大于10mm。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
5)当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是,除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安全网,或其他可靠措施作全封闭处理。
临边防护栏杆杆件的规格及连接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管横杆及栏杆柱均采用φ48*(2.75-3.5)mm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
2)
以其他钢材如角钢等作防护栏杆杆件时,应选有强度相当的规格,以电焊固定。
㈦ 施工围挡距离临边防护多远符合规范
这个没有国家规范,但是很多城市都有地方管理标准,一般是当内地建设局和城管局容制订的。 建筑施工围挡,与建筑物高度无关,以中南某市为例,要求是所有施工工地都要进行围挡,哪怕只是挖坑修一个雨水井。主要道路沿线围挡不低于2.5m
㈧ 建筑施工现场临边防护栏杆上刷红白油漆这一条,具体是哪个规范或者标准要求的急求
1、建筑施工现场临边防护栏杆上刷红白油漆一般间隔在30-40cm。
2、《建筑施工回现场安全防护和文答明施工图集》要求的。
3、操作方法 :(1)弹水平线:按抹灰层厚度用墨线在四周墙面上弹出水平线,作为控制抹灰层厚度的基准线。(2)刷结合层:在已湿润的顶棚基层上满刷一道掺10%107胶水的溶液或刷一道水灰比为0.4的素水泥浆一道,紧跟着抹底灰。(3)抹底层灰:抹底层灰的方向应与楼板接缝方向相垂直,并用力抹压,使砂挤入细小缝隙内,底层灰不宜太厚。(4)抹中层灰:底层灰抹完后,紧跟着抹中层灰找平,先抹顶棚四周,再抹大面。抹完后用木刮尺顺平,再用木抹子搓平。(5)抹面层灰:待中层灰有6~7成干时,即可用混合砂浆抹面层。
㈨ 设置基坑临边防护栏杆时,栏杆距离应为多少mm
基坑施工来临边防护栏杆距离源基坑边口不能小于50cm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
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基坑开挖工程量按基坑容积计算。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的基坑。基坑开挖的计算公式如下:
1.不放坡不支挡土板:此时的基坑是一个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1)当为长方体时:挖基坑工程量 = (a+2c)(b+2c)h
(2)当为圆柱体时:挖基坑工程量 = π*r*r*h
2.放坡:此时的基坑是一个棱台或者圆台。
(1)当为棱台时:挖基坑工程量 = (a+2c+Kh)(b+2c+Kh)h+1/3 K*K*h*h*h
(2)当为圆台时:挖基坑工程量 = 1/3 πH(r*r+rR+R*R)
㈩ 临边防护栏的上横栏距地面的高度应当是多少
临边防护栏的上横栏距地面的高度是1.2米。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回范》规定:临边答作业的防护栏杆应由横杆、立杆及挡脚板组成,防护栏杆应为两道横杆,上杆距地面高度应为1.2m,下杆离地0.5-0.6m,下杆应在上单和挡板中间设置; 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1.2m时,应增设横杆,横杆间距不应大于600mm。
防护栏杆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
(10)临边防护钢管间距是多少扩展阅读:
作业须设置防护栏杆的情况
1、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2、头层墙高度超过3.2m的二层楼面周边,以及无外脚手的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必须在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
3、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
4、井架与施工用电梯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双笼井架通道中间,应予分隔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