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缝钢管 > 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如何设置

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如何设置

发布时间:2023-04-02 02:14:27

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是观测钢轨和道床板见位移,还是观测轨道结构相对桥梁的位移呢谢谢大家!!

是轨道结构与桥梁的主梁或基础之间的相对位移。钢轨和轨道板的相对位移很小,不必管它。

❷ 无缝线路作业应严格遵守的“一准、二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的内容是什么

一准:掌握实际锁定轨温要准。
二清:维修和经常保养作业半日一清,临时补修作专业一属撬一清。
三测: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
四不超:作业不超温,扒碴不超长,起道不超高,拨道不超量。
五不走:扒开道床未回填不走,作业后道床未夯实不走,未组织回检不走,质量未达到作业标准不走,发生异状未处理不走。

❸ 路基位移桩如何埋设水平距离多远

❹ 路基位移观测介绍

相关建筑单位如何进行路基位移观测,路基位移观测有神注意事项?基本情况怎么样?以下是中达咨询小编梳理路基位移观测专业建筑术语相关内容,基本情况如下:
小编通过建筑行团喊丛业网络网站——建筑网建筑知识专栏进行查询,中达咨询以路基位移观测基本情况为例,基本情况如下: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规定:
1路基工程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侧向位移的动态观测。观测基桩必须置于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定期进行复核校正。观测装置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施工中应保护好观测基桩及观测装置。
2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几渗猛何水准测量。
3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每天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d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5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预压期末。预压期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移交,当沉塌樱降速率变化大时,增加观测频率。
4在填土过程中,应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5当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10mm,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大于5mm时,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再进行填筑。
6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应按设计在路肩设观测桩,与边桩和沉降同步进行观测,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
7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汇总分析,并提供给相关单位作为工后沉降评估的依据。
8竣工验交时,沉降观测设施和观测资料应与工程同时移交给工程接收单位。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❺ 跨区间无缝线路单元轨节如何布置

综合考虑当地最高轨温与最低轨温,确定路基地段的设计锁定轨温。此外,还对线路两端伸缩区长度及缓冲区预留轨缝进行了计算,对单元轨节长度进行选择,并布置位移观测桩。

❻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介绍

现行的我国铁路轨道设计规范是枣清什么?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的关于铁路轨道设计规范以供参考。
设计原则
1.轨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一定的弹性,确保行车的安全、平稳和舒适度。同时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轨道结构设计还应构造简单,便于养护维修。
2.轨道结构设计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工艺和先进的科技成果,还应便于施工。
3.为满足保护城市环境的需要,轨道结构设计应采用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将运营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污染控制在国家环保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4.轨道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以减少杂散电流。
采用规范、规程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铁路轨道设计规范》(GB10082-2005)
3.《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
4.《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J284-2004)
5.《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6.《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设计规程》(CJJ49-92)
7.《43kg/m~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 2344-2003)
8.《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2098-89);
9.《钢轨焊接》(TB/T1632-2005)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地下线路
1.钢轨采用60kg/m,每根长25m的U75V热轧轨。
2.扣件采用“弹性分开式扣件”。
3.道床采用短轨枕式整体道床,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短轨枕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50。
4.道床采用两侧排水沟,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与线路的坡度一致,并不应小于2‰,道床表面采用3%的横向排水坡。
5.轨道结构高度:
矩形隧道560mm
马蹄形隧道650mm
圆形隧道740mm
6.薯厅正线每公里铺设短轨枕1680对;辅助线每公里铺设短轨枕1600对。
7.线路的曲线超高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h=11.8Vc2/R
式中:h一超高值(mm)
Vc一列车通过速度(km/h)
R一曲线半径(m)。
圆曲线的最大超高值为120mm。当设置的超高不能满足行车速度要求时,允许有不超过61mm的欠超高。
8.混凝土整体道床的曲线超高,采取外轨抬高超高值的一半和内轨降低超高值的一半的办法设置。
9.曲线超高值在缓和曲线内递减顺接;无缓和曲线时,在直线段递减顺接。超高顺坡率不大于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3‰。
10.辅助线的曲线半径在200≥R>150的地段,轨距加宽5mm,加宽后轨距为1440mm;150≥R>100的地段,轨距加宽10mm,加宽后轨距为1445mm。
地面线路
l.钢轨采用60kg/m,每根长25m的U75V热轧轨,与车场线采用60-50kg/m异型钢轨连接。
2.扣件采用弹条Ⅰ型扣件。
3.轨枕采用新II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单线每公里铺设1680根。
4.道床:采用碎石道床;非渗水土路基采用双层道床,底碴厚200mm,道碴厚250mm,采用一级碎石道碴;渗水土路基采用单层道床,一级碎石道碴,厚300mm。单线道床顶面宽度按3.3m设计(碴肩堆高150mm),道床边坡为1:1.75。双线道床分别按单线设计。
5.轨道结构高度 非渗水土路基为0.836m(不含路拱); 渗水土路基为0.686m(不含路拱)。
无碴轨道与有碴轨道过渡段相邻不同道床的衔接部分应设置一定长度的弹性过渡段
道岔及道床 道岔:正线上道岔的钢轨类型应与正线的钢轨类型一致。正线、辅助线均采用9号道岔,交叉渡线间距为5m。 道床:为短轨枕式整体道床。道岔结构应满足无缝线路对位移、强度、安全、信号设备安装等特殊要求。
车挡
采用缓冲滑动式车挡或液压缓冲式车挡。
减振降噪及防杂散电流措施
1.线路各段应根据沿线具体情况和《环评报告》要求,采用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一般减振轨道结构凳手前可采取无缝线路、弹性分开式扣件等措施;较高减振轨道结构在一般减振轨道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弹性短轨枕式整体道床或减振型扣件;特殊减振地段采用浮置板道床或其他特殊减振措施。
2.轨道结构设计应满足《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要求,并应满足防杂散电流专业的有关要求。
无缝线路设计原则
1.采用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结构。
2.本线在开通运营前铺成无缝线路。
3.长钢轨由单元轨节焊接而成。单元轨节长度应根据线路条件、施工工艺和运输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取1000~1500m,但最短不小于200m。
4.无缝线路温度应力采用位移观测桩进行观测。
线路及有关信号标志
1.线路及有关信号标志主要是: 公里标、百米标、坡度标、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点及终点标、曲线标、竖曲线始点及终点标、水准基点标、限速标、警冲标、停车位置标志及养路工区的界标。标志采用新型反光材料,以利于夜间作业。
2.百米标、公里标、坡度标、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点及终点标、曲线标、竖曲线始点及终点标、水准基点标、限速标、停车位置标志等设在行车方向的右侧。上、下行线分别设置。养路工区的界标位置酌情考虑。
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间,其位置根据设备限界及安全量确定。
工务行政区划分及定员 参照国铁及地铁养护维修经验,按日常巡检、养护和紧急维修的需要配备定员和机械设备,线路大、中修按临时雇用外部维修力量考虑。每5公里设置一个养路工区,线路两头各设置一个领工区,养路工区负责全线养护维修巡检工作。在停车场设置一个综合维修段工务车间,领导养护维修的工作并负责全线工务机具的日常检修和简易维修,大修按外委考虑定员
更多关于铁路轨道设计规范等内容,敬请关注中达咨询建筑知识专栏。
关于建筑市政工程行业标准和企业资质情况,可以登入建筑网建设通栏目查询。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❼ 铁路观测桩为什么设一对

中文词条名: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钢轨位移观测桩的设置规定
英文词条名:
1 位移观测专桩应按设计设属置。单元轨节起终点的位移观测桩宜与单元轨节焊接接头对应,纵向相错量不得大于30M。位移观测桩应与电务设备错开。
2 位移观测桩应设置齐全、牢固可靠、不易被破坏和易于观测。
3 跨区间无缝线路的位移观测桩按里程前进方向顺序编号,编号方法为“×--×”横线前数字为单元轨节的顺序号,横线后为单元轨条内的桩号,编号均以阿拉伯数字标注,并在桩号右上方标“#”号。
4 观测桩在区间埋设在路肩上,在站内可埋设在站台上;观测桩距道碴坡脚和路肩边缘均应大于0.3M。当路肩宽度不足时,可埋于路肩中心,但应满足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要求。
5 路基上位移观测桩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 位移观测桩也可利用线路两侧的接触网基础(杆)、线路基桩或在其他固定建筑物上设置。
7 桥上位移观测桩可设置于桥梁固定支座附近稳固的桥面挡碴墙(无碴轨道范围内为桥面防护墙)上。标记必须稳固、耐久、可靠,便于观测。
8 位移观测桩位置,编号及观测记录应列入竣工资料。

❽ 高边坡位移观测桩多少米布置一个

30米。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需吵明要对高边坡进行分段,每个段落选取1到2个观测点进行布设,在确定布设位置时,应该选择在高边坡变形和破坏可能性较大的部位进行布置,并且尽量覆盖整个高边坡的变形区域以获取全面的数据信息,为了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布设间距规范,一般间距不宜超过30米。高边坡位移观测桩是指在高边坡中用于进行变形监测和安全评估的一种测量设备,它通常由钢筋混凝升败告土柱、锚固钢筋、管道、传感器等组成,通过将其埋入土层中,能够实时地监测高边坡的位移变化,为工程设计和枯数安全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❾ 简述铺设无缝线路前期工程主要工作内容。

主要内容有:
(1)校正、改善线路纵断面和平面。
(2)抽换轻伤有发展钢轨及失效配件。
(3)均匀轨缝,螺栓涂油,整修、补充防爬设备及线路。
(4)更换失效轨枕、严重伤损混凝土枕及扣件,补足轨枕配置根数,有条件时应将线路上木枕地段成段更换为混凝土枕(另列件名)。
(5)清筛道床,补充道碴,改善道床断面,改天然级配卵石道床为碎石道床,对基床翻浆冒泥地段进行整治。
(6)整修道岔。
(7)整修路肩、路基面排水坡,清理侧沟,清除路堑边坡弃土。
(8)整修道口。
(9)抬高因线路大修需要抬高的邻线道岔、桥梁,加高有碴桥的挡碴墙。
(10):修理并刷新由工务管理的各种线路标志、信号标志、钢轨纵向位移观测桩及备用轨架。
(11)旧料,清理场地,设置常备材料。
无缝线路(seamless rail)用焊接长轨条连续铺设的轨道,因为长轨条没有轨缝而得名。
无缝线路(continuous welded rail)是把标准长度的钢轨焊连而成的长钢轨线路,又称焊接长钢轨线路。因为长轨无缝线路条没有轨缝而得名。
无缝线路类型 无缝线路分温度应力式及放散温度应力式两种。目前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均采用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

❿ 无缝线路设置位移观测桩的目的

判断钢轨内温度力是否均匀。无缝线路是芦帆铺设焊接长钢轨的尺哗困铁路轨道陵念,应用于时速140km/h以上铁路,高速铁路,该路设置位移观测桩的目的是判断钢轨内温度力是否均匀,位移观测是建筑行业的专用术语,是指为了确定建筑体的相对位置而进行的观测行为。

阅读全文

与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如何设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模具厂应该怎么做 浏览:71
不锈钢粘锅怎么清洗 浏览:455
彩钢板和墙面连接处怎么处理 浏览:671
关于消防弯头数量怎么计算方法 浏览:176
钢铁雄心4千禧黎明怎么装 浏览:758
单片机焊接板多少钱 浏览:42
不锈钢盘子应该在哪里买 浏览:417
处钢板什么意思 浏览:774
铲车油箱焊接注意什么 浏览:14
什么是焊缝打磨 浏览:256
碳钢板3mm多少钱 浏览:566
不锈钢壁挂和铝合金哪个好 浏览:147
超级钢铁蜘蛛侠怎么画 浏览:348
浙江镀锌合金哪个电镀厂家质量好 浏览:194
不锈钢为什么回火 浏览:434
下颚骨骨折钢板怎么拆 浏览:826
不锈钢管怎么分辨材质 浏览:514
沧州焊管回收 浏览:292
13米m型护栏的价格怎么算 浏览:23
儿童护栏门怎么装 浏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