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基下面有鹅卵石如何打灌注桩,投资不要太大
如果地下水位距离卵石层较浅,可直接用人工挖孔桩,可以采用多桩同时挖,抽取地下水时应注意周围建筑物,如距离周围建筑物较近,且周围建筑物采用天然基础的话,不建议采用人工挖孔桩。
如果地下水位较深的话,可以采用冲孔灌注桩。
⑵ 隧道注浆导管怎么施工的啊
施工要点:
1.超前小导管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和加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纵向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m。和钢架联合支护时,应从钢架腹部穿过,尾端与钢架焊接。
超前小导管沿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向外以10°~30°的外插角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地层。亦可在开挖面上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地层,小导管环向间距宜为200~500mm。
2.钻孔、安装小导管后,管口用麻丝和锚固剂封堵钢管与孔壁间空隙,管口安装封头和孔口阀,并能承受规定的最大注浆压力和水压。
3.注浆前,应对开挖面及5m范围内的坑道喷射厚为50~100mm混凝土或用模筑混凝土封闭,以防止注浆作业时,发生孔口跑浆现象。
4.注浆压力应为0.5~1.0mpa,注浆按由下至上的顺序施工,浆液先稀后浓、注浆量先大后小。
5.结束标准:以终压控制为主,注浆量较核。当注浆压力为0.7mpa~1.0mpa,持续15min即可终止。
6.注浆后至开挖的时间间隔,应视浆液种类决定。当采用单液水泥浆时,开挖时间为注浆后8h,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时为4h左右。开挖时应保留1.5~2.0m的止浆墙,防止下一次注浆时孔口跑浆。
7.对小导管注浆要有旁站记录,记录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施作里程范围、小导管根数、长度、最大单根注浆量、最小单根注浆量、总注浆量、注浆控制压力。(注浆量以使用水泥袋数或公斤为单位)。同时对小导管、管棚的安装和注浆应要有影像资料。严禁未注浆行为。
⑶ 地基注浆加固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注浆加固法是加固地基的其中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砂土、粘性土等地基加固,能够起到防渗堵漏以及提高地基强度的方法。下面中青建筑加固来讲讲地基注浆加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注浆压力能够劈裂、挤密、浸渗土层就可以了,压力过大有可能造成上覆土层隆起,浆液向上冒。
2.浆液还没有固化时等于给加固构件增加了外荷载,进行注浆时对原持力层有扰动,可能引起附加沉降,对于此类敏感结构可以采用隔一孔或者数孔跳注,间隔的时间尽量在3天以上。
3.对卵石层或者动水压力比较大的土层进行注浆加固时需要在浆液掺加速凝剂,也可以采用间歇注浆。
4.施工时应随时监测,如果出现压力突然下降、上升现象,或者冒浆发生异常时,要及时查明故障原因并采取解决措施。
5.在注浆结束28d后再进行注浆检验,采取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方法对加固地层进行均匀性检测。
6.在加固土的全部深度范围内每隔1m进行取样检测,确认其压缩性、强度或者渗透性。
以上所讲的就是中青建筑加固建议地基注浆加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大家可以以此为参考,确保地基注浆加固的加固效果。
⑷ 注浆施工
(1)注浆设计
通过理论计算和工程类比,对DK354 +255~+280 溶洞段进行注浆设计。注浆设计参数如表10-21。注浆孔布置如图10-48。
表10-21 注浆设计参数表
图10-48 DK354+255~+280溶洞注浆孔布设图
(单位:cm)
(2)注浆材料
根据注浆加固要求和注浆体耐久性抗水压需要,选择强度高、耐久性好的超细水泥单液浆、普通水泥单液浆和TGRM浆作为注浆材料,其中以超细水泥单液浆作为主要注浆材料。当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长时间不上升时,采用普通水泥单液浆、TGRM浆,并通过调整浆液配比进行注浆扩散范围的控制。
超细水泥单液浆采用20 μm 超细水泥,浆液配比为:水灰比0.6∶1~0.8∶1。
普通水泥单液浆采用P·O 32.5R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配比为:水灰比0.6∶1~0.8∶1。
TGRM浆采用TGRM-Ⅱ(超细型),浆液配比为:水灰比1∶1。
(3)注浆管材
1)径向注浆管采用ϕ42mm,长3 m的注浆钢花管。注浆管前端加工成圆锥状并封死,花管部分长2 m,在花管段上间隔30cm,按梅花型垂直布设ϕ6~ϕ8mm溢浆孔。管尾采用ϕ6mm圆形钢筋焊箍,顶管时缠上棉纱用于止浆。
2)钢管桩注浆钢管采用ϕ75mm、δ=5mm无缝钢管加工制作。为方便现场施工,每节长度2 m,采用丝扣连接。注浆钢管分A、B两种,A种注浆管不设溢浆孔,B种注浆管设溢浆孔,加工成TSS管模式,以防止注浆过程中产生串浆,影响注浆质量。溢浆孔间距50cm,溢浆孔直径ϕ8mm,铣孔直径ϕ12mm。最底部一节注浆钢管前端加工成尖锥状,以利于下管作业。注浆花管长度按公式进行计算确定,即上部4m部位不进行注浆施工。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式中:L花为花管长度(m);H钻为钻孔深度(m)。
注浆钢管加工示意图如图10-49。
图10-49 注浆钢管加工示意图
(单位:cm)
(4)径向注浆
径向注浆施工于2003年1月12日开始到1月27日结束。施工中采取全孔一次性注浆方式,采取跳孔跳排挤密约束型注浆顺序,采用定压定量相结合,以定压注浆为主的原则进行注浆标准控制。设计单孔注浆量0.1~1.4 m3,注浆终压1.5MPa。
(5)底部钢管桩注浆
底部钢管桩钻孔注浆施工自2003年1月28日开始到4月6日结束。前期采用了花管注浆,采取跳孔跳排多序孔钻注方式进行施工,但施工中发现串浆现象仍十分严重,并且钻孔、注浆施工干扰很大,于是将花管注浆调整为TSS管注浆,仍采取跳孔跳排多序孔钻注方式进行施工。为方便施工管理和加快钻孔注浆施工进度,如图10-50 ,将DK354 +255~+280分成4个作业区,分区施工。
图10-50 分区施工场地布置图
(单位:cm)
1)钻孔施工。采用GY-100型工程地质钻机进行钻孔施工。钻孔施工采用套管跟进方式,开孔直径ϕ108mm,钻孔直径ϕ90mm。钻孔深度原则上必须进入基岩2 m。若钻深12 m时仍未进入基岩则结束钻孔。
根据地质补勘表明,在DK354+270~+280段,深度0.5~7 m范围存在一层基岩透镜体,因而在该段钻孔时如遇到透镜体,则应钻穿透镜体,直至达到设计深度时为止。
前期现场采用4台钻机,采取跳孔跳排原则进行钻孔施工,以解决串浆问题,但实施效果不佳。因而在后期将花管注浆改为TSS管注浆,采取分区钻注原则。即按由一区/三区→二区/四区的施工顺序进行钻孔施工。一区/三区钻孔完成后,施做混凝土止浆层,之后进行注浆作业。
2)下管作业。
①钻孔完成后,由套管内下入注浆钢管。在注浆部位下入B种注浆管,不注浆部位下入A种注浆管,注浆管之间采用丝扣连接。注浆管下入后拔出套管。
②采用豆石(ϕ5mm以下)填充轨面线以下3 m至孔底范围钻孔与注浆管之间的间隙。对轨面以下3m范围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封孔,以防止注浆时返浆。
3)注浆施工。
①采用KBY-50/70型注浆泵,采取全孔一次性方式进行注浆施工。
②注浆顺序采取间隔跳孔、跳排原则,实施挤密型注浆。即按“单排单号孔→双排单号孔→单排双号孔→双排双号孔”四序孔原则进行注浆施工。
③一、二序孔可按定量定压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注浆标准控制,设计单孔注浆量2 m3,注浆终压3MPa。三、四序孔按定压的原则进行注浆标准控制。即注浆终压达到3MPa时,注浆速度应不大于5L/min,持续10min后结束注浆。
④注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a.串浆发生后,立即在串浆孔安上球阀并关闭。
b.串浆孔数超过2个时应进行换孔注浆。
c.应及时对串浆孔进行注浆。
d.当串浆孔成片分布时,应对该片区钻孔检查,必要时进行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