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腐钢管怎么防
腐蚀是金属制品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金属正是很多机械备件的主要构成材料,因此针对金属制品易被腐蚀的特点,我们要采取专门的防腐措施,适当有效的防止金属的腐蚀。金属的腐蚀防护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金属防腐的结构改变法
金属防腐的常见办法之一是改变金属的结构。金属的种类很多,一些重金属的化学活性低,不易受到其他物质的腐蚀,也有部分金属与其他金属配合使用能有效提高防腐能力,例如在普通钢铁中加入铬、镍等材料制成不锈钢,就能获得较好的防腐效果。
2、金属防腐的保护层法
金属防腐的保护层法使用范围最为广泛,这种防腐方法是在金属的表面制造各种材质的保护层,将金属产品与外界的腐蚀介质隔离开来,从而达到防止腐蚀的效果。金属防腐的保护层可以通过涂抹、喷涂、电镀、热镀、喷镀等方法形成。
金属防腐的防护层材料很多,常见的有机油、油漆等涂料和陶瓷、塑料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金属防腐的电镀和热镀一般是使用不易腐蚀的金属,如锌、锡、铬和镍等。金属防腐的另一种材料是钢铁在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也就是黑色四氧化三铁薄膜,同样能起到防腐作用。
3、金属防腐的电化学保护法
金属防护的电学保护法是以原电池理论为原理对金属进行防腐保护的方法,根据原电池理论,只要能够消除引起化学腐蚀的原电池的反应,就可以实现金属的防腐。金属防腐的电化学保护法分为阳极保护和阴极保护两个类别,其中阴极保护应用较多。
4、金属防腐的腐蚀介质处理法
金属防腐可以通过对腐蚀介质的处理来完成,这种方法着重消除腐蚀介质的存在,也就是保持金属机械的干燥,例如经常擦干拭机械上的水分、在精密仪器中防止干燥机、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等都是属于这种防腐方法。
2. 关于避雷,接地, 需要埋多深
(1)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2)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3~5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3) 除环形接地体外,接地体埋设位置应在距建筑物3m以外。距建筑物出入日或人行道也应大于3m,如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一9Omm厚度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4) 接地体敷设完毕,基坑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
(5) 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6) 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
GB5O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2.5.1条第三款明文规定:建筑物上的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 1.5~1.8m处设置断接卡。
设置断接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供检查用。
规范指出:设置断接卡是对有多根引下线的场合。当建筑物(例烟囱)只有一组接地极时,不应该设置断接卡;当建筑物(例厂房)有两组及以上的引下线,每根引下线下有一组接地极时,设置断接卡可分别测量每组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3. (2013闵行区二模)保护埋在地下的钢管常用如图所示方法加以保护,使其免受腐蚀.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
A.构成的复原电池中,金属棒X作原电池制负极,所以金属棒X材料的活泼性应该大于铁,故A错误;
B.金属钠性质很活泼,极易和空气、水反应,不能作电极材料,故B错误;
C.该装置发生吸氧腐蚀,正极钢管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钢管附近土壤的pH可能会上升,故C正确;
D.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不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D错误;
故选:C.
4. 关于钢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为:B选项
答案解析:钢结构构件工厂化制作是钢结构构件制作的主要方式和发展趋势,因而一般均应在预制厂(场)制作,可以采用机械加工、专业化作业的制造方式,对保证钢结构构件的制造质量和加工、下料的精度有益。选项B与这个情况和精神不符,是错误的,是本题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