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钢筋绑扎技术要求。。
1、 柱、柱箍筋@100,每条柱29个,第一个箍距地面(板面)50mm,柱内主筋排距相对并均匀,拉勾,每隔一道箍筋放置一个,梅花布置。并绑牢。柱主筋在阴角上的必须与箍筋满绑,其余部位均同,柱筋在距板面500mm处必须有一个定位箍筋且要与主筋绑牢。柱的保护层为20mm在绑梁之前必须垫好保护层。梁面筋进入柱内必须与柱主筋绑牢。墙平水筋进入柱内必须与柱主筋至少绑三道。每层放线后要进行检查发现有柱筋占线或保护层大的,或者主筋排距不均的都要及时整改、调整到位后方能进行绑扎。严禁错用或替代箍筋。梁柱节点处必须有加密箍@100.
2、 墙、水平筋@200共15道,拉勾@600梅花状布置。插筋@200。搭接42d约510,搭接必须单独绑三道,接头互相错开50%,墙体必须满绑,严禁漏绑或松绑水平筋与暗柱筋必须到角牢绑。插筋第一条和最后一条距暗柱50mm,墙保护层20mm,垫块@800,梅花状布置,从第二道水平筋开始放置并绑牢。严禁错用或替代水平筋,插筋。各墙距板面500处必须加一道定位筋。
3、 梁、连梁主筋有弯折,绑扎时要顺弯放置以保证梁的截面尺寸。梁的箍筋@100两端靠近柱边3个加密箍@50,框架箍筋150。梁锚固35d,保护层25,绑扎时注意面筋必须十字变交叉绑,严禁漏绑、松绑。连梁留洞处的加强筋不能漏放。开洞处的梁箍不能错用。梁主筋要排距均匀,二排筋与一排筋相距不得超出50mm,各梁严格按照料表的尺寸,规格、数量施工不得错用、代用两端的锚固要一致,不得一端长,而一端短。各门洞在筒体墙上加“2Ф16”长度1500
4、 板、板底筋的间距、尺寸、形状、规格严格按照图纸结合料表绑扎,各板在筒体山墙、电梯井墙,等的锚固长度为40d,在其它地方的锚固伸过梁的中心线,各洞口的加强筋,板底的加强筋,卫生间的暗梁,厨房的暗梁等均按料表尺寸,结合图纸放置,严禁错用,乱用或代用。板面筋在墙体处要加一道定位筋,且要与面筋,插筋绑牢,马蹬按各颜色区分高度,无色低马蹬7mm,用于100厚板,黄色8mm,用于120厚板,红色9mm,用于130厚板,黑色10mm,用于140厚板,无色高马蹬12MM,用于160厚板,各色马蹬严禁错用。板的底筋面筋必须“八字”满绑,不得漏绑,松绑,板的保护层15mm,垫块@800,多余的垫块严禁倒入梁内或墙内。板梁的箍筋@150根据各块的高度确定,不得随意使用。板面在砼浇灌之前必须作一次彻底检查,若有垫块遗漏,漏绑或少放错放钢筋等现象必须及时补救,以免影响工期。
2. 吊钢管用绳子怎么绑最牢
最好用两根绳子,避免滑绳,绳扣采用活结,越拉越紧
3. 租赁站钢管打包方法
国内的钢管打捆包装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方式。钢管捆的成型没有在专门的成型机构中完成,钢管捆的外形不能得到保证。这就很容易使捆扎钢管捆的各道包装带受力不均匀,导致包装带的破坏,甚至造成钢管捆的散捆;不能适应于恶劣环境下的钢管包装,例如高温的线管、管线管的打捆包装;钢管捆打捆各过程都需要手工完成,自动化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化钢管企业生产的需要。
钢管自动打包机的工作原理和普通打包机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因为一种需要人员手工操作,另外一种则不需要。因此,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区别,所以在很多工厂中都会选择使用钢管自动打包机。
钢管自动打包机的因为采用的是自动打包,所以工作效率都比普通的打包机工作效率高。因为原理不同,工作效率不同,所以两者之间的价格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也要考虑到价格的因素。
4. 集装箱如何绑扎钢管防止在海上移动
如果钢管的长度有集装箱长,直接装满全面箱体,如下图:
5. 钢管垂直起吊怎么样捆绑钢丝绳
最好做一个桶状吊具,把钢管装进去,否则,钢管极易滑脱发生事故。
吊车常用钢丝绳有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和不锈钢丝绳,仅供参考
6. 搭竹架系法,就是绑法
工具:绳子(胶篾更好)、竹竿(钢管)。
1、取两根竹竿(钢管)设置位置系紧,竹竿有最佳位置。
7. 12米钢管打包怎么打
12米长的钢管 可以在钢管生产车间直接打包,一般是打包成六角包。
钢管钢带打包机机头部位
8. 钢管装车如何捆绑
很简单,用手拉葫芦,最小选择3吨的,两个,两条尼龙带,5吨的,再买两条长度一米两头插口的钢丝绳,就OK了。用绳子捆绑钢管一点用也没有。你的车厢要是有插杠就更好了,我们都是这样运输钢管的
9. 建筑施工钢筋的绑扎要求
梁、柱钢筋必须全部绑扎,只有部分现浇板网在绑扎时允许部分·梅花绑扎。图纸和规范有要求时,必须全部绑扎。
柱子钢筋绑扎工艺
1、 工艺流程:
竖向受力筋连接→画箍筋间距线→套柱箍筋→绑箍筋
2、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箍筋套在下层伸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5、柱箍筋绑扎
绑扎接头规范
(1)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长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等于或小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Z,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