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缝钢管 > 南水北调如何无缝对接施工

南水北调如何无缝对接施工

发布时间:2023-01-14 15:27:05

⑴ 关于“南水北调”三种调水方案

总体布局: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是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 自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考察队始,40多年黄委会与有关单位做了大量勘测和规划研究工作。1987年国家计委将西线调水工程列为超前期工作项目,要求用1O年时间回答西线调水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黄委会等单位在边远高寒缺氧地带的艰苦环境中对调水区和邻近地区进行大量基础工作,先后提出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初步研究报告》和《雅砻江调水工程规划研究报告》,经国家计委、水利部评审验收。通天河、大渡河调水工程规划研究工作也基本完成,计划1996年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研究综合报告》。 工程布置 黄河与长江之间有巴颜喀拉山阻隔,黄河河床高于长江相应河床80~450m。调水工程需筑高坝壅水或用泵站提水,并开挖长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引水方式考虑自流和提水两种。无论采取哪种引水方式,都要修建高200m左右的高坝和开挖100km以上的长隧洞。 引水线路初步研究如下: 1.雅砻江引水线 从雅砻江长须附近修建枢纽,自流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枢纽坝高175m,线路全为隧洞,全长131km。 2.通天河引水线 此方案系与雅砻江引水联合开发,即在雅砻江引水先期开发条件下的二期工程。在通天河同加附近建枢纽自流引水到雅砻江,再由雅砻江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枢纽坝高302m,线路全为隧洞,全长289km,其中同加到雅砻江158km,雅砻江到黄河131km。 3.大渡河引水线 在大渡河上游足木足河斜尔尕附近修建枢纽抽水到黄河支流贾曲。枢纽坝高296m,线路全长30km,其中隧洞长28.5km。泵站抽水扬程458m,年用电量71亿kW·h。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远景考虑从长江三峡水库或以下长江干流引水增加北调水量。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中线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始于50年代初,40多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与有关省市、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 1994年元月水利部审查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计委建议兴建此工程。 工程布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天津。 东线工程自50年代初就有设想,1972年华北大旱后,水电部组织进行研究。二十多年来由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牵头,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与有关省市、部门协作做了大量勘测、设计、科研工作。1976年提出《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并进行初审。1983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水电部上报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3年9月水利部会同有关省市共同审查并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报告》和《甫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修订报告》。 工程布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京杭运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治淮计划兴建一些有关工程规划布置的。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程三部分组成。 (一)输水工程 包括输水河道工程、泵站枢纽工程、穿黄河工程。 1.输水河道 引水口有淮河入长江水道口三江营和京杭运河入长江口六圩两处。输水河道工程从长江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0km,其中黄河以南651km,穿黄河段9km,黄河以北490km。分干线总长740km,其中黄河以南665km。输水河道90%利用现有河道。 2.泵站枢纽 东线的地形以黄河为脊背向南北倾斜,引水口比黄河处地面低40余米。从长江调水到黄河南岸需设13个梯级抽水泵站,总扬程65m,穿过黄河可自流到天津。 黄河以南除南四湖内上、下级湖之间设一个梯级,其余各河段上设三个梯级。黄河以南输水干线上设泵站30处;主干线上13处,分干线上17处,设计抽水能力累计共10200m3/s,装机容量101.77万kW,其中可利用现有泵站7处,设计抽水能力1100m3/s,装机容量11.05万kW。一期工程仍设13个梯级,泵站23处,装机容量45.37万kW。 黄河以北各蓄水洼淀进出口设5处抽水泵站,设计抽水能力共326m3/s,装机容量1.46万kW。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泵站的特点是扬程低(多在2~6m)、流量大(单机流量一般为15~40m3/s)、运行时间长(黄河以南泵站约5000小时/年),部分泵站兼有排涝任务,要求泵站运转灵活、效率高。 答案补充 3.穿黄河工程 选定在山东东平县与东阿县之间黄河底下打隧洞方案。通过多年地质勘探和穿黄勘探试验洞开挖,查明了河底基岩构造和岩溶发育情况,并成功解决了河底隧洞堵漏开挖的施工难题。 穿黄工程从东平湖出湖闸至位临运河进口全长8.67km,其中穿黄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长634m,平洞段在黄河河底下70m深处,为两条洞径9.3m的隧洞。第一期工程先开挖一条。 (二)蓄水工程 东线工程沿线黄河以南有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等湖泊,略加整修加固,总计调节库容达75.7亿m3,不需新增蓄水工程。黄河以北现有天津市北大港水库可继续使用,天津市团泊洼和河北省的千顷洼需扩建,并新建河北省大浪淀、浪洼,黄河以北五处平原水库总调节库容14.9亿m3。 (三)供电工程 黄河以南有泵站30处,新增装机容量88.77万kW,多年平均用电量38.2亿kW·h,最大年用电量57.5亿kW·h。第一期工程有泵站23处,新增装机34.32万kW,年平均用电量19亿kW·h。 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由水源区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组成。水源区工程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续建和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输水工程即引汉总干渠和天津干渠。 答案补充 (一)水源区工程 1.丹江口水利枢纽续建工程 丹江口水库控制汉江60%的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08.5亿m3,考虑上游发展,预测2020年入库水量为385.4亿m3。 丹江口水利枢纽在已建成初期规模的基础上,按原规划续建完成,坝顶高程从现在的162m,加高至176.6m,设计蓄水位由157m提高到170m,总库容达290.5亿m3,比初期增加库容116亿m3,增加有效调节库容88亿m3,增加防洪库容33亿m3。 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正常蓄水位170m时,将增加淹没处理面积370km2,据1992年调查,主要淹没实物指标为: 人口:22.4万人 房屋:479.4万m2 耕地:23.5万亩 工矿企业:120个(合乡镇企业),淹没固定资产原值1.2亿元。 2.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 为免除近期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工农业及航运等用水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需兴建:干流渠化工程兴隆或碾盘山枢纽,东荆河引江补水工程,改建或扩建部分闸站和增建部分航道整治工程。

⑵ 南水北调中线如何穿越黄河的

经过国内众多水利专家多年勘测、设计、论证、比选,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调水穿越大江大河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终于尘埃落定:“南水”在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上游30公里的荥阳市王村镇李村,通过内径7米的双隧洞输送过黄河,预计今年年底开工。

线路
多条中选中李村

南水北调工程从上个世纪50年代即开始工程的研究工作,90年代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穿黄工程的设计研究工作一直未曾间断。

为了选择穿黄工程合适的穿越地点,勘察、规划、设计等技术人员进行过长期的通力合作,根据穿黄工程不同设计阶段、不同引水规模(一期工程设计流量265立方米/秒、后期设计流量440立方米/秒),初步定下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上游30公里附近的孤柏嘴线、李村线、李寨线、牛口峪线等不同线路穿黄工程方案,隧洞长度分别为3公里、3.5公里、5公里。最后综合了各方面因素,选择了位于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以西30公里处的荥阳市王村镇李村作为穿黄的路线。

投资
一期30亿元

穿黄工程位于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上游约30公里处,工程南岸起于荥阳市王村镇李村附近的A点,北至黄河北岸的S点,总长度19.3公里。

李村线隧洞方案主要建筑物包括:南岸连接明渠、南岸退水洞、穿黄隧洞段和进口建筑物(含邙山隧洞)、主河槽穿黄隧洞段、出口建筑物、北岸连接明渠、北岸新蟒河和老蟒河倒虹吸、北岸防护堤及渠与渠交叉建筑物等。其中主河槽下面隧洞长3.45公里,埋深30米,离黄河水最近处25米左右,采用双洞并排穿越,净过水内径均为7米,两条洞中线距离为32米,加衬砌外围部分,整个洞的直径约为9米;采用泥水盾构机施工;南、北岸输水明渠长度分别为4.96公里及9.96公里;南岸进口段洞长度800米,用缓斜坡直达黄河河底主河槽,避免了邙山大开挖,北岸出口段长度227.9米。工程设计输水流量265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20立方米/秒。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计划工期为51个月。按2004年郑州市市场价格水平编制的工程,静态总投资301766.12万元。

维修
可直接入隧洞

隧洞建成后,维修车辆可直驱入洞。根据设计,隧洞每年有15~30天检修期,每3~5年安排30~60天大修。半年左右放空隧洞的水检查一次。

隧洞内布置有现代化的观测仪器。洞内受力、变异等情况,通过自动化观测仪器在自动控制室即可看到。维修时,启用抽水系统,把水从洞内排到黄河或渠道里,排空时间为80小时。等水排完后,开车可从南岸缓坡的斜洞下去进行维修、清淤等。

掘进
就像“刮胡子”

穿黄隧洞采用双层衬砌,外层为装配式普通钢筋混凝土管片结构,内层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

盾构机是如何掘进的呢?盾构机前面有一个近9米的圆形刀盘,刀盘上有许多刀片,众多马达带动刀盘,刀盘旋转起来就像剃须刀刮胡子。盾构机的后面有许多千斤顶,千斤顶顶着后面衬砌好的混凝土向前推进,前面有刀盘转,后面有千斤顶推,“剃须刀”就这样把“胡须”一点点刮掉了。盾构机圆柱体组件的壳体就是护盾,它对挖掘出的还未衬砌的隧洞段起着临时支撑的作用,承受着周围土层的压力,承受地下水压并将地下水挡在外面。而排土、衬砌、壁后灌浆等作业在护盾的掩护下进行。

穿黄工程地层复杂,“胡子”刮不动怎么办?穿黄项目设计专家介绍说,遇到软岩石时,盾构机可采取小推力、高转速的施工方法掘进通过;当遇到胶结状态好、强度高的岩石时,可采用预先安装在盾构机前端的可伸缩锤击装置将其破碎后再进行掘进,在盾构机刀盘上布置可伸缩的超硬滚刀,遇到岩石时伸出滚刀。

拍板
隧洞穿黄最佳

在“情况复杂多变”的黄河“动土”,决策者对穿黄工程慎之又慎。为确保穿黄工程万无一失,水利部指派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两大全国最权威的水利部门分别独立设计渡槽、隧洞两个方案,然后再让两个部门联合设计穿黄方案,并从两个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用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原穿黄工程项目设计总工程师吴长征的话说:“这实在是因为穿黄工程太重要了!”

设计人员用“降龙十八掌”里有名的招式“飞龙在天”形容横跨黄河的渡槽方案,“潜龙在渊”则是对穿黄隧洞倒虹方案的形象描述。两个方案难分伯仲。联合报告称,通过采取措施,隧洞可达到与地面结构相近的检修条件;隧洞位于地下,与地面结构相比,可免受温度、冰冻、大风、意外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耐久性好,检修维护相对简单,这对穿黄工程长期安全运行是十分有利的。采用渡槽则增加了世界治水史上最为宏伟的人文景观,而且还可以成为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最终,专家认为,从技术上看,无论是渡槽还是隧洞方案,都是可行的,并且工程造价相当。

由于隧洞方案可避免与黄河河势、黄河规划的矛盾,盾构法施工技术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结合两岸渠线布置,最终采用了李村隧洞穿黄方案。

目前,穿黄隧洞水工模型在长江科学院水力学所胜利建成并进行了试放水。该模型是继丹江口大坝加高模型后又一座专门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关键水力学问题的水工模型。模拟范围从南岸明渠至北岸明渠,模型全长约70m。主要研究隧洞过流能力,进、出口段流态,隧洞压力特性,下游水流衔接,退水洞流态及过流能力,侧堰过流能力,闸门调度试验等。

⑶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酝酿了50年的水利工程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宏伟设想,从此,拉开了南水北调工程前期论证的序幕。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广大科技工作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前期测规划设计工作,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总体布局和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综合编制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目标和范围,并与四大江河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多水源供水的综合优势,共同提高北方受水区的供水保证程度。
统筹考虑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受水区的缺水情况、发展需求和建设安排,确定先期实施东线和中线第一期工程。
目前已经开工的东线第一期工程,主要目标是向山东和江苏两省供水。工程规模:多年平均抽江水量89亿立方米(规模500立方米每秒),其中新增供水量39亿立方米;同时加强污水治理,完成江苏、山东两省治污及截污导流项目,于2006~2007年实现东平湖水体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的目标。第一期工程工期5年,总投资320亿元,其中干线工程投资180亿元,治污工程投资140亿元。(江夏) 2003年02月28日 人民网
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二十七日正式动工。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中新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王立彬 董峻)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再次对工程总体布局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提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规划分三期实施。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规划分三期实施。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规划分两期实施。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向黄河下游补水。
南水北调 节水为先
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届时将大大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尽管工程刚刚开工,尚有十年、几十年的施工期,仍然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慰藉,着实令人振奋。但这绝不意味着到时候北方缺水地区就可以敞开随便用水,甚至浪费也无所谓了。恰恰相反,南水北调,从一开始就要把节水放在首位。
众所周知,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到3万亿立方米,人均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且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北方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4,但耕地却占全国的60%以上,人口占45%以上。北方有许多重要的工业基地,有许多大城市,又是重要的粮食基地,无论工业、农业以至整个经济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
南水北调,节水为先。首先是施工中就要贯彻中央提出的“先节水后调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水利专家指出,南水北调须统筹兼顾,不仅要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还要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考虑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基点应放在节水上。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节水措施,调多少水都不够用。
其次,要立足节水调整经济结构。应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特别是水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建设节水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须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国情出发,特别是北方缺水地区更要调减耗水型工业、耗水型农业,千方百计推广节水技术。
水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长期以来,我们对水的商品属性认识不足,吃“大锅水”。这种状况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既然水是商品,就应当按价值规律办事,就应当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什么是合理的水价机制?业内人士指出,第一是定额用水,第二是差别水价,第三是超额累进加价。例如,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要有个定额,在定额以内,水价要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超过这个定额就应当加价。高消费用水,如洗车、桑拿浴等,就应当加价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既照顾了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又限制了高耗水消费。同样,污水处理也要运用市场机制,排污也要收费。
节水的潜力很大很大。节水工作刚刚起步。重要的是多多宣传节水的道理,唤起全民族、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http://www.shimen.net/water/ReadNews.asp?NewsID=45&BigClassName=水资源&SmallClassName=水利工程&SpecialID=1

⑷ 南水北调是如何让水从地势低的地方流到地势高的地方的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内的重点超大工程,采取自流的方式调运水,一般情况下,遇到地势高的地方,就要“逢山开路”,削平高地,如河南境内的方城垭口是南水北送的咽喉要地,就是采取这一方案,解决让水从从地势低的地方流到地势高的地方。其实不仅仅是现代人如此,古代人的“水”运输也是如此,如上文提到的方城垭口,宋朝的时候就搞过引水工程,只是因土地坚硬最终未果而已。

总之,南水北调工程虽然是大工程,但是基本都采取以上两种方式,1、削平高地;2、虹吸管原理,来解决“水从地势低的地方流到地势高的地方的”,主要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约后期维护成本,以及工程更容易施工,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加。

⑸ 南水北调到底是怎么个调法

南水北调即用水量相对充沛的长江流域向黄淮海流域调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由于黄淮海流域的缺水量80%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因而优先实施东线和中线工程势在必行;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缺水量中,又有60%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产值集中,缺水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巨大。

因此,确定南水北调工程近期的供水目标为: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

(5)南水北调如何无缝对接施工扩展阅读: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工程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输水线路长,穿越河流多。

工程涉及面广,效益巨大,包含水库、湖泊、运河、河道、大坝、泵站、隧洞、渡槽、暗涵、倒虹吸、pccp管道、渠道等水利工程项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型水利工程,其规模及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

仅东、中线一期工程土石方开挖量17.8亿立方米,土石方填筑量6.2亿立方米,混凝土量6300万立方米。

⑹ 南水北调怎么调

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1、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具体为:苏中、苏北除里下河腹部及其以东和北部高地外的淮河下游平原;安徽省蚌埠以下淮河两岸、淮北市以东的新汴河两岸及天长县部分地区;山东省的南四湖周边、一韩庄运河和梁济运河侧、胶东地区部分城市及鲁北非引黄灌区;河北黑龙港运东地区;天津市及近郊区。

2、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调水工程(项目处于前期论证阶段,为未建项目),是指从四川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水系调水,至黄河上游青、甘、宁、蒙、陕、晋等地的长距离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上游水资源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促进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战略工程。

3、1959年《长江流域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中,提出南水北调总的布局是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别调水。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远景从长江干流调水。1958年9月,水电部在批准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步设计任手动阀手动阀务书时,明确了引汉灌溉唐白河流域和引汉济黄济淮的任务。

(6)南水北调如何无缝对接施工扩展阅读

开展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试通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具体实践,是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的有效探索。

要在继续做好应急试通水工作基础上,全面加快北延应急供水相关工程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为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供必要水源条件。

一定要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大力推广节水技术,遏制高耗水产业发展,适度调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加快形成节约用水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效减轻地下水超采压力,确保实现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

阅读全文

与南水北调如何无缝对接施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铝合金和钛金哪个牌子好 浏览:374
瑞士刀铝合金和不锈钢哪个好 浏览:518
卧室门冷轧钢和不锈钢合页哪个好 浏览:453
轴承钢跟碳钢有什么不一样 浏览:224
哪堆钢管体积大为什么 浏览:319
钢铁雄心4怎么看event 浏览:128
碳钢焊丝7和G有什么区别 浏览:279
螺纹钢1901手续费是多少钱 浏览:341
广西镀锌焊管厂家 浏览:309
不锈钢煤气管怎么买 浏览:751
钢铁雄心4ce怎么用 浏览:800
山东省日照钢铁城市需要什么 浏览:76
集中标注的受扭钢筋如何计算 浏览:810
20钢板一平多少吨 浏览:993
合肥在哪里买不锈钢 浏览:641
设计为什么要用6的钢筋 浏览:783
方管填充 浏览:965
弯头怎么接精密管 浏览:877
24的螺纹钢大概多少钱一米 浏览:24
半自动钢筋扎钩多少钱一个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