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接地要打入地多少米 地线怎么接
地线在装修中是肯定会用到的,地线如果安装的不合适,那以后使用过程中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说地线的安装方法很关键。接地是要打地,具体打多少米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了,接下来,我就和大家来说说接地要打入地多少米?地线怎么接?
房子装修是一个比较繁琐的事情,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地线在装修中是肯定会用到的,地线如果安装的不合适,那以后使用过程中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说地线的安装方法很关键。接地是要打地,具体打多少米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了,接下来,我就和大家来说说接地要打入地多少米?地线怎么接?感兴趣的朋友接着往下了解。
接地要打入地多少米
接地要打入50公分左右的深度,不过不同的师傅施工手法会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要看具体的情况。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1、埋设地线有一定技术要求,一是看电压高。还有频率高低,功率大小。根据几方面综合情况再设计地线深度和面积大小。还有地表类型也要考虑进去。如果家庭用的地线那就简单多了。随便挖一个50公分的坑,在坑里用40至70的角铁,长1.5米左右。打入坑底,再用铜线接出地面,家庭地线就装好了。
2、灌水,打到地下。也可以用几根角钢间隔几米排开打入地下。用一根角钢打到土里0.5米自己做一个接地线需要打入地下,能打深一点。接地电阻一般要小于0。
3、水平接地体一般可用直径为8~10毫米的圆钢。垂直接地体的钢管长度一般为2~3米,钢管外径为35~50毫米,角钢尺寸一般为40×40×4或50×50×4毫米。
4、人工接地体的顶端应埋入地表面下0.5~1.5米处。这个深度以下,土壤电导率受季节影响变动较小,接地电阻稳定,且不易遭受外力破坏。
地线怎么接
1、按规范要求,线径等于或小于16mm2时接地线线径必须等同火,零线,就是说三根线经必须一致。
2、房屋安装水电时三根线(火,零,地)肯定都引到室内配电箱里了,那根黄绿相间的线就是地线。
3、除了照明外(有的图纸照明也是三根线),其他所有插座,包括弱电箱的电源都是三根线。
4、水电验收的时候监理肯定要检查各回路,对于地线的检查用插座检验器一插就知道,没有接通地线是不能通过验收的。
5、接地线只能并联不允许串联,这就是要保证任何时候都要有接地以保证用电安全。
6、插座要有接地线这是最起码的施工常识和要求,施工队一般在线径上偷工减料,比方用1.5mm2的线代替4或者6mm2的,但是不敢不装地线,万一出了事他是要负责任的。
7、你仔细检查一下插座线盒里的线,看地线是否没有接到插座上。
8、没有地线并不影响电器的使用,但是一旦发生漏电那就很危险了。
9、如果真的没有接地线,你可以找施工队索赔,或者要求重新穿线安装,就算是装修合同里没有强调要安装地线,你同样可以要求索赔,无论到哪里打官司都是你赢。
接地要打入地多少米?接地一般是要打50公分的深度,不过不同的师傅操作可能会不同,这个可以咨询当地的施工师傅。地线怎么接?地线的接法是有很多种,不同的装修公司接法是不一样,上面介绍的是比较简单的方法,而且不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大家在接地线的时候可以做个参考。
『贰』 建筑外架如何接地
接地线源应尽可能采用钢材。垂直接地极可用长1.5~2米,直径25~30毫米、壁厚不小于2.5毫米的钢管,直径不小于20毫米的圆钢或50*5角钢。水平接地极可选用长度不小于3米直径8~14毫米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宽25~40毫米的扁钢。另外也可用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金属桩、钻管、吸水进管以及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金属结构作为接地极。接地极按脚手架上的连续长度在50米之内设置一个,并应满足离接地极最远点内脚手架上的过渡电阻不超过10欧姆的要求。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0欧姆。接地极埋入地下的最高点,并在地面下并不浅于50厘米,埋设时应将新填土夯实.蒸汽管道或烟囱风道附近经常受热的土层内,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砖石焦渣或砂子内,以及特别干燥的土层内不得埋设接地线。
『叁』 建筑接地怎么做
建筑接地:
1、民用建筑宜优先利用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网,当不具备条件时,宜采用圆钢、钢管、角钢或扁钢等金属体作人工接地极。
2、垂直埋设的接地极,宜采用圆钢、钢管、角钢等。水平埋设的接地极宜采用扁钢、圆钢等。人工接地极的最小尺寸应符合本规范表12.5.1的规定。
3、接地极及其连接导体应热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还应适当加大其截面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4、垂直接地体的长宜为2.5m。垂直接地极间的距离及水平接地极间的距离宜为5m,当受场所限制时可减小。
5、接地极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接地极应远离由于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6、当防雷装置引下线大于或等于两根时,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均应满足对该建筑物所规定的防直击雷冲击接地电阻值。
『肆』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安装一般有哪些规定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与接地线的总称。埋入土壤内并与大地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组,称为接地体,又称接地极。它按设置结构可分为人工接地体与自然接地体两类。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安装要求是:1、 不应埋设在垃圾、炉渣、有强烈腐蚀性土壤处,遇有上述情况并不可避免时应换土;2、 接地体与建筑物及人行道的最小距离一般不小于1.5m;3、 垂直接地体应按设计要求敷设,但最少不得少于2根;4、 接地体应采用镀锌钢材,垂直接地体应选用如下钢材:钢管:Ф50mm(2in)或Ф40mm(1.5in),其壁厚不应小于3.5mm;圆钢:直径不小于19mm;角钢:50mm×50mm×5mm或40mm×40mm×4mm,厚度不小于4mm。5、 垂直接地体之间的水平连接导线,其规格如下:扁钢:40mm×4mm,厚度不小于4mm;圆钢:垂直不小于8mm,其截面不下于48mm�0�5。6、 垂直接地体安装要求:① 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② 长度不应小于2.5m;③ 间距不应小于5m。7、焊接时应采用搭接法,扁钢搭接长度不小于宽度的2倍,应三面施焊;圆钢搭接长度不小于直径的6倍,应两面施焊。
『伍』 建筑工地外钢管脚手架如何做防雷接地
将防雷接地极和阴极保护阳极二合为一: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中,要求阳极的接地电阻尽量低,这和防雷接地的要求是一致的。如果加大阳极连接电缆的截面积,使之达到防雷接地的要求,被普遍认为可以用牺牲阳极系统代替防雷接地系统,使得牺牲阳极起到阴极保护和防雷的双重作用。
在储罐接地线或接地网之间安装接地电池,接地电池由双锌棒制成的,平时双锌棒都是处于断路状态,当有雷击或者故障电压时,故障电流通过双锌棒导入接地网,对储罐起安全保护作用。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
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陆』 接地线如何接地
常见的地线接地方法有:使用导线一头连接地线插孔触片,一头埋入地底、使用金属管子插入地下,再用电线连接配电箱与插座、使用导电体直接埋入地下一米四左右的深度即可。
1、第一种是要准备一根铜或铝材质且带皮的导线,然后一端连接地线的插孔触片,至于另一端则是直接连接入大地。如果是移动插座与地线连接的话,那么得在线头处接一个铁钉,就可以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插了,但需要注意在通电时是不可以摸地线的。
接地线的注意事项
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mm2,长度应满足工作现场需要;接地线应有透明外护层,护层厚度大于1mm。接地线的两端线夹应保证接地线与导体和接地装置接触良好拆装方便,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在大短路电流通、过时不致松动。
接地线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接地端线卡螺丝牢固、无变形,导线护套无明显破损、脏污,导线无断股,与线卡连接牢固。绝缘杆身无裂痕、破损和污渍,试验合格。三相线卡螺丝牢固,卡口弹簧合格;钩环牢固、无变形。如发现绞线松股断股护套严重破损夹具断裂松动等不得使用,检验周期一年一次。
『柒』 接地网的接地体如何敷设
在地表土层下采用钻孔方式打孔φ200×2000-3000mm(视环境而定),底部采用爆破方式捣碎地层岩石形成缝隙,浇注填充剂垂直放入非金属接地体(烧结型)。
之后加入高分子降阻剂后适当加水,在加水下沉3-4小时后加入无水状态的高分子降阻剂和适量填充剂后在距地表土层800mm处夯实,至此垂直接地体敷设完毕,开始敷设水平接地网。
水平地网采用35平方以上铜缆剥皮后适当涂刷导电胶并在距地表500毫米处做水平地网线槽,线槽宽为200毫米,在线槽上施放无水状态高分子降阻剂和适量填充剂将刷好导电胶的电缆按照网格形状敷设好后埋土夯实。
接地网的接地距离可以按照1.5×1.5/3.0×3.0m的距离敷设,每个十字型交叉点作为一个垂直接地体的连接点,最后把地网表层用细土填埋。
(7)垂直接地极钢管怎么接地扩展阅读
接地体主要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类。各类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用来兼作接地的金属导体称为自然接地体。如果自然接地体的电阻能满足要求并不对自然接地体产生安全隐患,在没有强制规范时就可以用来做接地体。
埋入地中专门用作接地金属导体称为人工接地体,它包括铜包钢接地棒、铜包钢接地极、铜包扁钢、电解离子接地极、柔性接地体、接地模块、“高导模块”。一般将符合接地要求截面的金属物体埋入适合深度的地下,电阻符合规定要求,则做为接地体。
水平接地体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垂直接地体一般采用角钢或钢管。接地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小于10毫米,扁钢不小于50×5毫米;接地体圆钢直径不小于10毫米,扁钢不小于48×4毫米。
『捌』 怎样埋设接地极
1、埋入地下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作接地体,也成做接地极。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两种。
2、水平接地体可采用圆钢、扁钢制作;垂直接地体可采用角钢、圆钢、钢管制作。其结构尺寸不应小于:圆钢直径为10mm;扁钢为25mm×4mm(100mm);角钢为45mm×45mm×4mm;钢管壁厚为3.5mm,直径50mm。钢接地体应采用热镀锌材料,接地体长度一般为2.5m。《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中关于钢接地体的最小规格是根据导电性能、热稳定性、均压和机械强度的要求,并考虑腐蚀的影响提出的,应严格遵循。在腐蚀环境比较严重地区的接地体,应适当加大截面面积,或采用阴极保护等措施。
3、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因为一般在地表下0.15~0.5m处是处于土壤干湿交替的区域,接地导体易受腐蚀,所以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小于0.6m。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2倍。通常接地体长度选取2.5m,则对垂直接地体的间距要求不应小于5m。如果接地体间距太小,在多根接地体相互邻近情况下,接地电流的同向散流将相互排斥,使接地体的散流通道变得狭小,致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不高,这种现象也称作屏蔽作用。为了减小屏蔽作用对散流的影响,垂直接地体的间距应不小于其长度的2倍。
4、接地体敷设完毕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杂物,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接地沟回填宜有100~300mm的防沉层。在山区石质地段或电阻率较高的土质区段应在土沟中至少先回填100mm厚的净土垫层,再敷设接地体,然后用净土分层夯实回填
『玖』 如何做接地极
接地极的做法是,一般情况下是用50*50的镀锌角钢长2.5米,垂直打入 地下(打入地版下端做成尖头),角权钢顶端距地面0.7米左右,一般是用3根角钢,每根角钢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5米,然后用40*4的镀锌扁钢把3根接地角钢焊接连通,就组成了一组接地极组,一般情况下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须小于1欧姆。
『拾』 为何垂直接地极间距不小于5m,那个规范上有具体的计算过程
垂直接地极的间距是应该不小于5m的,没有具体的计算过程,原因如下:
因为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当多根接地体相互靠近时,入地电流的流散相互排挤,这种影响称为屏蔽效应。
这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也不宜小于5m。
(10)垂直接地极钢管怎么接地扩展阅读:
GB50169-92《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和水平埋设两种基本结构型式。
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或L50×5的角钢,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
对于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用热镀锡、热镀锌等防腐蚀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当多根接地体相互靠近时,入地电流的流散相互排挤,这种影响称为屏蔽效应。这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也不宜小于5m。
接地网的布置,应尽量使地面的电位分布均匀,以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人工接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作成圆弧形。
35~110kV/6~10kV变电所的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接触电压,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基础间应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一般取2~3m。
垂直接地体的钢管长度一般为2~3米,钢管外径为35~50毫米,角钢尺寸一般为40×40×4或50×50×4毫米。
人工接地体的顶端应埋入地表面下0.5~1.5米处。这个深度以下,土壤电导率受季节影响变动较小,接地电阻稳定,且不易遭受外力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