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管道闭水试验 实测渗水量怎么计算
埋地管道严密性试验,应在试验压力下进行,按公式(2)、(3)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按公式(4)、(5)、(6)、(7)计算的允许渗水量为严密性试验为合格。
管道内径小于或等于400 mm,且长度小于或等于1 km的管道在试验压力下,10 min压降不大于0.05 MPa时,为严密性试验合格。
严密性试验采用放水法时,实测渗水量按公式(2)计算。严密性试验采用补水法时,实测渗水量按公式(3)计算。
(2)qs=W/{( T1- T2)*L0}
(3)qs= W1/( T* L0)
上列式中: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W——表压下降0.1 MPa时经放水阀流出的水量,L;
L0——试验管段长度,m;
T1——未放水时从试验压力降压0.1 MPa所用的时间,min;
T2——放水时从试验压力降压0.1MPa所用的时间,min;
W1——恒压时间内(不少于2 h)补入管道的水量,L;
qs——实测渗水量,L/min·m。
钢管内径Di>250时,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4)计算。铸铁管Di>150时,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5)计算。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6)计算。塑料管道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7)计算。
(4)Q=0.05√Di
(5)Q=0.1√Di
(6)Q=0.14√Di
(7)Q=0.4Pf·Di
上列式中: Q——允许渗水量,L/min·km;
Di——管道内径,mm;
Pf——试验压力,MPa。
② PE300给水管打压的允许渗水量是多少怎么计算的
埋地管道严密性试验,应在试验压力下进行,按公式(2)、(3)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按公式(4)、(5)、(6)、(7)计算的允许渗水量为严密性试验为合格。
管道内径小于或等于400
mm,且长度小于或等于1
km的管道在试验压力下,10
min压降不大于0.05
MPa时,为严密性试验合格。
严密性试验采用放水法时,实测渗水量按公式(2)计算。严密性试验采用补水法时,实测渗水量按公式(3)计算。
(2)qs=W/{(
T1-
T2)*L0}
(3)qs=
W1/(
T*
L0)
上列式中: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W——表压下降0.1
MPa时经放水阀流出的水量,L;
L0——试验管段长度,m;
T1——未放水时从试验压力降压0.1
MPa所用的时间,min;
T2——放水时从试验压力降压0.1MPa所用的时间,min;
W1——恒压时间内(不少于2
h)补入管道的水量,L;
qs——实测渗水量,L/min·m。
钢管内径Di>250时,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4)计算。铸铁管Di>150时,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5)计算。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6)计算。塑料管道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7)计算。
(4)Q=0.05√Di
(5)Q=0.1√Di
(6)Q=0.14√Di
(7)Q=0.4Pf·Di
上列式中:
Q——允许渗水量,L/min·km;
Di——管道内径,mm;
Pf——试验压力,MPa。
③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中的允许渗水量怎么计算
目前常用的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的标准有国标《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范(GB50268-2008)以及国际上常用的美国标准ATSM969M-02和德国工业标准DIN EN1610。国内标准的允许渗水量都是按照管道直径的不同来规定相应的渗水量,一般单位是m³/km·24h。而国外标准的单位是采用L/(mm直径管道) ·(km管道) ·(24h),或者L(m²管道) ·30min。
那么如何计算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呢?
由于"沉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排水管道的某个环节的止水措施失效。管道本身、管道之间和管道与井之间等任何一个止水措施失效的环节,都可以近似看成一个渗漏点。不妨假设排水管道每平方米的湿水面积内仅有一个渗漏点,并称之为集中渗漏点。
④ 供水管道压力允许渗水量如何算的
是这样规定的:
9.3.5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漏量
钢筋混凝土管 管道内径(200mm)
允许渗漏量 17.60 m3 /( 24h km)
⑤ PE300给水管打压的允许渗水量是多少怎么计算的
埋地管道严密性试验,应在试验压力下进行,按公式(2)、()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按公式(4)、(5)、(6)、(7)计算的允许渗水量为严密性试验为合格。
管道内径小于或等于400 mm,且长度小于或等于1 km的管道在试验压力下,10 min压降不大于0.05 MPa时,为严密性试验合格。
严密性试验采用放水法时,实测渗水量按公式(2)计算。严密性试验采用补水法时,实测渗水量按公式(3)计算。
(2)qs=W/{( T1- T2)*L0}
(3)qs= W1/( T* L0)
上列式中: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W——表压下降0.1 MPa时经放水阀流出的水量,L;
L0——试验管段长度,m;
T1——未放水时从试验压力降压0.1 MPa所用的时间,min;
T2——放水时从试验压力降压0.1MPa所用的时间,min;
W1——恒压时间内(不少于2 h)补入管道的水量,L;
qs——实测渗水量,L/min·m。
钢管内径Di>250时,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4)计算。铸铁管Di>150时,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5)计算。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6)计算。塑料管道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7)计算。
(4)Q=0.05√Di
(5)Q=0.1√Di
(6)Q=0.14√Di
(7)Q=0.4Pf·Di
上列式中: Q——允许渗水量,L/min·km;
Di——管道内径,mm;
Pf——试验压力,MPa。
⑥ 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是多少
管道的渗水量是如下这样计算的:
渗水量试验时间30分钟时,每km管道每昼夜渗水量为Q=(48q)*(1000/L),
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渗水量
q---闭水管道30分钟的渗水量
L---闭水管段长度
当Q≤允许渗水量时,试验即为合格。
试验条件
对于污水管道,按照市政施工规程要求,必须在回填前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前,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
(1)管道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及“量测”检验均已合格。
(2)管道两端的管堵(砖砌筑)应封堵严密、牢固,下游管堵设置放水管和截门,管堵经核算可以承受压力。
(3)现场的水源满足闭水需要,不影响其他用水。
(4)选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影响周围环境。
⑦ 玻璃钢管线1200内径的压力试验允许渗水量是多少
一般来讲,对于大部分系统,试压是不允许有泄漏的。出现任何漏点,都算试压不合格。有渗内漏就容保证不了压力,渗漏在压力管线中是不允许的。
压力试验目的是检验压力容器承压部件的强度和严密性。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承压部件有无明显变形或破裂,来验证压力容器是否具有设计压力下安全运行所必需的承压能力。同时,通过观察焊缝、法兰等连接处有无渗漏,检验压力容器的严密性。
压力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压力容器承压部件的强度和严密性。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承压部件有无明显变形或破裂,来验证压力容器是否具有设计压力下安全运行所必需的承压能力。同时,通过观察焊缝、法兰等连接处有无渗漏,检验压力容器的严密性。
由于压力试验的试验压力要比最高工作压力高,所以应该考虑到压力容器在压力试验时有破裂的可能性。由于相同体积、相同压力的气体爆炸时所释放出的能量要比液体大得多,为减轻锅炉、压力容器在耐压试验时破裂所造成的危害,所以通常情况下试验介质选用液体。因为水的来源和使用都比较方便,又具有作耐压试验所需的各种性能,所以常用水作为耐压试验的介质,故耐压试验也常称为水压试验。
⑧ PE管水压试验允许渗水量是多少
允许渗水量q=3×Di/25×P/0.3a×1/1440
Di-----管道内径(mm)
P-------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Mpa) (一般图纸上有说明的专)
a--------温度---压力折减系属数
1.试验水温0°~25°时a取为1;
2. 试验水温25°~35°时a取为0.8;
3. 试验水温35°~45°时a取为0.63.
⑨ 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是多少有谁清楚
1、注水浸泡: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米,将水灌至接回近上游井答口高度。注水过程应检查管堵、管道、井身,无漏水和严重渗水,在浸泡管和井1~2天进行闭水试验;2、闭水试验: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分钟,依照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3、试验渗水量计算:渗水量试验时间30分钟时,每km管道每昼夜渗水量为Q=(48q)*(1000/L),公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渗水量q---闭水管道30分钟的渗水量L---闭水管段长度当Q≤允许渗水量时,试验即为合格。期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⑩ 所有管材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及试验自动计算公式
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视为合格:
1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表《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规定的允许渗水量;
2管道内径大于《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
5 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6 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500mm钢筋混凝土管道,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渗漏水量测方法按附录F的规定进行,符合下列规定时,则管道抗渗性能满足要求,不必再进行闭水试验:
1)管壁不得有线流、滴漏现象;
2)对有水珠、渗水部位应进行抗渗处理;
3)管道内渗水量允许值q≤2[L/(m2·d)]。
以上是所有渗水量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