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门型脚手架搭设规范及施工流程
门型脚手架也称门式钢管脚手架,门型架使用首先组成基本单元,其主要部件包括门型框架、交叉支撑和水平梁架等,门架立杆的竖直方向采用连接棒和锁臂接高,纵向使用交叉支撑连接门架立杆,在架顶水平面使用挂扣式脚手板或水平梁架。这些基本组合单元相互连接,逐层叠高, 左右 伸展,再设置水平加固件、剪刀撑及连墙杆等,便构成整体门型脚手架。这种脚手架的组成十分的简单,尺寸和规格也是很多种的,我们在 门型脚手架搭设 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尺寸去搭设。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下 门型脚手架搭设 规范及施工流程。
门型脚手架部件
门式脚手架是以门架、交叉支撑、连接棒、挂扣式脚手板或水平架、锁臂等组成基本结构,再设置水平加固杆、剪刀撑、扫地杆、封口杆、托座与底座,并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相连的一种标准化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不仅可作为外脚手架,也可作为内脚手架或满堂脚手架。
门型脚手架用途
1.用于楼宇、厅堂、桥梁、高架桥、隧道等模板内支顶或作飞模支承主架。
2.作高层建筑的内外排栅脚手架。
3.用于机电安装、船体修造及 其它 装修工程的活动工作平台。
4.利用门式脚手架配上简易屋架,便可构成临时工地宿舍、仓库或工棚。
5.用于搭设临时的观礼台和看台。
门型脚手架尺寸
世界各国门式脚手架的规格尺寸繁多,有采用国际单位和英制两种计量单位。如英制单位的1219型门架的宽度为4′(1219mm),高度为6′4”(1930mm),国际单位的1219型门架的宽度为1200 mm,高度为1900 mm。国外各脚手架公司的门架宽度主要有900、914、1200、1219 mm四种,门架高度的尺寸很多,自成一套体系。
门型脚手架搭设规范
(一)施工方案
1.门架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物的形状、高度和作业条件确定,并绘制搭设构造及节点详图。
2.脚手架搭设高度一般限定在45m以下。高度在20m以下,可同时四层作业;高度在35m以下可同时三层作业;高度在45m以下可同时两层作业。当降低施工荷载并缩小连墙杆的间距后,脚手架搭设高度可增至到60m。
3.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60m时,应进行设计计算,采用分段搭设方法进行。其设计计算应经上级技术部门或总工审批。
(二)架体基础
1.立杆基础应平整夯实。
(1)搭设高度在25m以下时,原土夯实,其上垫5cm厚木板。
(2)搭设高度在25~45m时,原土夯实,其上铺15cm厚道渣夯实,再铺木板或槽钢。
(3)搭设高度超过45m时,应对基础进行设计计算确定。
2.底步门架下端纵横设置扫地杆,用于调整和减少门架的不均匀沉降。
(三)架体稳定
1.门架的内外侧均应设交叉支撑,其尺寸应与门架间距相匹配,并与门架立杆锁牢。
(1)连墙件的设置:架高45m以下时,垂直≤6m,每两层设一处,水平≤8m;架高45~60m,垂直≤4m(每层设一处),水平≤6m,并应符合规范规定。
(2)水平架的设置要求:架高45m以下时,每两步门架设置一道;架高45~60m时,水平架应每步门架设置一道。(当采用挂扣式脚手板时,可不设置水平架)。
2.连墙件的设置应按规定间距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不得漏设。连墙件应采用刚性作法,其承载力不小于10kN,靠近门架横梁设置。脚手架转角处及一字型或非闭全的脚手架两端应增设连墙件。
3.剪刀撑设置要求:
(1)脚手架高超过20m,应在脚手架外侧每隔4步设置一道,并形成水平闭合圈。剪刀撑沿脚手架高度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2)剪刀撑宽度为4~8m,与地面夹角45°~60°。
(3)剪刀撑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应≥50cm,用两个扣件扣牢。
4.脚手架搭设与主体高度相适应,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点二步以上(或自由高度≤4m)。脚手架随搭设随校正垂直度,沿墙面纵向垂直偏差应≤H/600及500mm(H为脚手架高度)。应该严格控制首层门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使门架立杆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偏差均在2mm以内,顶部水平偏差控制在5mm以内。安装门架时,上下门架立杆对齐,对中偏差不应大于3mm。
(四)杆件、锁件
1.不同产品的门架与零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上下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加固件、剪刀撑及连墙件的安装必须与脚手架同步进行。
2.门型架内外侧均应设置交叉支撑,并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由于施工要求需要拆除内侧交叉支撑时,应在门架单元上、下设置水平架,施工完毕后,立即恢复交叉支撑以保证架体稳定。
门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不得相间进行,搭完一部架后,应检查调整水平度及垂直度。各部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五)脚手板
1.作业层应连续满铺挂扣式脚手板,脚手板搭钩应与门架横梁扣紧,用滑动挡板锁牢。
2.当采用 其他 一般脚手板时,应将脚手板与门架横杆用铅丝绑牢,严禁出现探头板。并沿脚手架高度每步设置一道水平加固或设置水平架,加强脚手架的稳定。
(六)交底与验收
1.脚手架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交底,并确定指挥人员。
2.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3.对脚手架检查验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整改,对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应按实测数据进行记录,并由检测人员签字。
(七)架体防护
1.作业层外侧应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止作业人员坠落和脚手板上物料滚落。
2.脚手架的外侧应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密目网必须使用合乎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每个环间隔)系牢在脚手杆上。
(八)材质
1.六架及其配件的规格、质量应符合《门式钢管脚手架》JGJ76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及产品标志。
2.门架平面外弯曲应≤4mm、可轻微锈蚀、立杆中-中间距差±5mm,其他配件弯曲应≤3mm、无裂纹、可轻微锈蚀者为合格,或按规范规定标准检验。
3.一般质量检查可按不同情况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有轻微变形、损伤、锈蚀,经简单处理后,重新油漆保养可继续使用。
乙类:有一定轻度损伤、变形和锈蚀,但经矫直、平整、更换部件、修复、除锈油漆等,可继续使用。
丙类:主要受力杆件变形较严重、锈蚀面积达50%以上、有片状剥落不能修复和经性能试验不能满足要求的,应报废处理。
(九)荷载
1.门型脚手架施工荷载:结构架3kN/m,装饰架2kN/m2。施工中脚手架堆料数量和作业人员不应超过规定。
2.避免集中堆料和较重设备,防止脚手架变形和脚手板断裂。
3.脚手架上同时有两以上作业层时,在一个架距内作业层的施工均布荷载总和不得超过5kN/m2。
(十)通道
1.禁止在脚手架外侧任意攀登,不但易发生人身事故,同时由于交叉支撑本身刚度差,产生变形后影响脚手架的正常使用。
2.门型架有钢制梯配件,专门为提供作业人员上下使用,由钢梯梁、踏板、搭钩等组成。钢梯挂扣在相邻上下两步门架的横杆上,用防滑脱挡板与横杆锁扣牢固。
编辑总结:在搭设门型脚手架的时候,一定要采用法定的单位然后再去计量,每一种门型脚手架的高度都是有规定的,我们搭设的时候不光要注意安全问题,国家的合格准则也一定要符合呢。在国际上,日本的门型脚手架的安全性是最高的,而且产品也非常的多样性,并且价格低廉还很 环保 呢,即便是携带的时候,也很方便拿起来哦,因为日本的门型脚手架非常的轻。
⑵ 简单的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概述
从事建筑行业的都清楚,一个项目下来首先要有一个纸面方案,其他方案不说,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最近众多市民关注的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是由设计师根据建筑手册来模拟的一个方案。它的设计是安全的。在施工方面也得到各个建筑领导认同。既然是这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详细的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该层板面标高为15.87m,地面标高为±0.000,该层高为15.87m。该处楼板的总投影面积为:350m2,为梁式楼板,板厚为180mm,最大的梁截面尺寸为450×3100mm,其他的梁截面面积均在0.9m2之内,本层模板的支撑系统用φ48×3.5的钢管搭设,主杆布置为:在K轴的CKL(1)及梁截面面积大于0.7m2以上的立杠用四排450×900mm的间距布置、其他的为900×900mm一道布置立杆。纵横水平杆沿立杆垂直方向每1.2m一道,用扣件互互相连。
二、型式选择与搭设要求
全部采用落地式钢管满堂红配扣搭设,搭设必须满足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过程中在各种施工操作在允许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失稳、变形、倾斜、扭曲等现象。
三、搭设方法见平面布置
四、拆除工艺见外排栅的拆除工艺
五、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按照外排栅的方案进行
六、混凝土浇捣方法:于K轴的CKL1梁过深(3.1m),项目设计有关人员及监理公司商量,决定对CKL1梁分二次浇筑完成,第一次浇筑至中和轴,第一次浇筑完在混凝土初凝前,必对混凝土面插毛及需对混凝土面插φ10@200L=600mm双排钢筋。让新浇混凝土与旧混凝土有更好的接触间,当第一次浇完混凝土的3天后再进行浇筑第二次混凝土。
七、荷载计算
计算以K轴的CKL1梁为例(搭设时的架子如梁的截面面积大于0.7m2以本计算书同样搭设。现取材料自重为0.15KN/m2,钢筋混凝土为25KN/m2,施工荷载为4KN/m2。
1、模板系统计算:(1)材料截面、性能常数
(2)梁侧模板计算以CKL1梁高为准,以剖面,梁侧板为18mm胶板,立档为200mm一道,立档外侧用双水平钢管卡紧,每侧6道双排水平钢管。每侧每排设置6道(排距每400mm)对拉螺栓。
A、立档(梁侧板的竖枋间距为每200mm设一道,立档采用80×80的枋木验算枋木的挠度,该荷载为三角形,以最大值作为均荷载设计。
B、梁侧水平杆(双钢管)设计验算。
考虑到荷载的实际情况,取最大值作为均匀荷载,立档所受到梁侧板的侧力(200×500mm)。
所以在单位面积侧板传给立档的Po为传给双水平钢管的P1集中力,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水平杆的抗弯强度。
C、对拉螺杆验算
其承受的面积为:0.4×0.5=0.2m2。
每根螺栓所承受的拉力为N=77.5×0.2=15.5KN
本工程采用直径为φ14mm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为扣除纹高为2边2.5mm。
螺栓所能承受的轴力,103.86×215=22332N=22.33KN>15.5KN,满足要求。
(3)梁底模的计算
梁底采用18mm胶板,设置三层枋木,顶层枋木垂直梁底面每250mm一道,中间层为在梁底宽度范围内每200mm一道,底层为450mm一道双枋木。
由于梁底模板所承受的荷载与侧模(最不利位置)荷载相同,底模的支点比侧模多,所以梁底模板可免验算。
特点:
满堂脚手架主要用于单层厂房、展览大厅、体育馆等层高、开间较大的建筑顶部的装饰施工。由立杆、横杆、斜撑、剪刀撑等组成。
使用了满堂脚手架后,3.6米以下的内墙装饰不再另行计算装饰脚手架,而内墙的砌筑脚手架仍按里脚手架规定计算。
满堂脚手架的使用视其高度而定,当天棚净高在3.6M以下者,不管天棚采用何种装饰工艺,均不计算装饰脚手架。
当天棚净高在3.6M至5.2M之间时,天棚的装饰脚手架按满堂脚手架本层定额计算,当天棚净高在5.2M上时,天棚的装饰脚手架要计算基本层和增加层两个定额项目。
对于常见的现浇砼有梁板,实际施工过程中模板下侧钢管及扣件为模板支撑,不是满堂脚手架。计算有梁板结构脚手架工程量时应按计算规则区分柱、梁构件计算并套用相应的脚手架定额。
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精辟。每一个框架都有很详细的计算。要求的每一方面都计算精准。所以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受到很多市民的关注。一个号的方案出来,它就为整个项目减少了很多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从开始到完工,都有施工队监督。上面的种种问题都表明了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是值得我们认可的。
⑶ 建筑排珊尺寸
提问者想问的应该是“排栅”。根据建筑类型不同,排栅的尺寸不同。
一般来说,排栅离外墙边距离不得大于25厘米,小横杆伸出离墙边不大于5厘米,以便以后排栅离墙空隙用2至3根篱竹扎实封密。
钢管排栅的立柱要求牢固垂直,立柱沿建筑物外墙边每1.2到1.8米设立柱一条,承重的纵向水平杆(大横杆)必须支承于小横向水平杆横杆之上。立柱、角柱的垂直误差当h大于30米时,纵向小于(1/400)h,并不大于100毫米;横向小于(1/600)h,并不大于50毫米。当装修有特殊要求时另设计施工方案搭设。立柱、大横杆、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8米,排栅高在50米以上时应另写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后方可进行搭设。
⑷ 外脚手架与外排栅有区别吗
排栅就是脚手架的口语,外脚手架与外排栅没有区别。
脚手架是房屋外装修时或建砌体结构 或砌墙时用做支撑和工作平台的 脚手架按其搭设位置分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搭设在建筑外围的统称为外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里面的统称为里脚手架。
⑸ 搭这个架子是要做什么
这是钢管架也叫脚架,方便人站在架子上施工,还有就是保护周围环境安全,这种架子周围都会布网的防止石头等危险物掉砸到人,望采纳,谢谢
⑹ 外排栅搭拆时的安全绳的绑法
1、准备好要捆扎的两根杆子(此处并排是为了方便示范,十字交叉的绑法相同)。
2、先将绳子在横杆背后盘成S形状。
3、把下侧绳子头绕道横杆前面,穿过下侧S弯形成的环。这就是竹子排栅架的绑法。
⑺ 100长20米高的毛竹防护架的施工方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3-24
⑻ 排栅工程量怎么计算
排栅工程量根据建筑物外凹凸位周长乘建筑物总高计算面积。单排排栅架按垂直面积计算。
排栅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脚手架。
排栅搭设要求:
1、不准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扣件,不准钢、竹材料混搭。
2.严格按照脚手架搭设方案规定进行搭设。
3、搭设时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并确保节点连接牢固。
4、施工作业层必须有脚手板铺满,铺平铺稳,不得有探头板。
5、架体与建筑之间应逐层使用水平网或板进行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