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级管理岗是什么级别
是科员的级别。
事业单位管理岗九级一般对应公务员科员级,有科员的管理职责,但实行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之后,科员(管理岗九级)也可能享受正处级(五级职员)的工资待遇。
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根据人事部的规定,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岗位比例要求
1、管理岗位分为9个等级,即二级至十级职员。
2、管理岗位分为高级职员岗位、中级职员岗位和初级职员岗位。
3、高级职员岗位分为5个等级,分别对应二至六级职员岗位。四级及以上担任校级领导职务的职员职数,按照上级主管部门配备的校级领导班子职数确定。高级职员岗位数量占管理岗位总量的比例控制在35%左右。
4、中级职员岗位分为2个等级,分别对应七级、八级职员岗位。七级、八级职员岗位数量占管理岗位总量的比例控制在50%左右。
5、初级职员岗位分为2个等级,分别对应九级、十级职员岗位。九级、十级职员岗位数量占管理岗位总量的比例为15%左右。
B. 管理岗位等级划分
事业单位八级管理岗位相当于公务员副科级别。
管理岗位分8个等级,最高岗位为三级职员岗位,最低为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三至十级职员。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四、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宝钢管理岗分多少级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即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为一至七级共7个等级;中级岗位八至十级共3个等级;
初级岗位十一至十三级共3个等级。实施意见规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人事部17日公布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明确,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
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C. 九级管理岗是什么级别
一个科里不是领导的成员,在公务员制度与参照管理的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与级别为十八级至二十六级。科员其实就是一般工作人员,非领导干部分为八种: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员。
一、职员九级的概念
根据原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现行的科员改称为九级职员。
二、职员九级及以上的岗位数量要求及对应管理岗位
(1)岗位比例要求
1、管理岗位分为9个等级,即二级至十级职员。
2、管理岗位分为高级职员岗位、中级职员岗位和初级职员岗位。
3、高级职员岗位分为5个等级,分别对应二至六级职员岗位。四级及以上担任校级领导职务的职员职数,按照上级主管部门配备的校级领导班子职数确定。高级职员岗位数量占管理岗位总量的比例控制在35%左右。
4、中级职员岗位分为2个等级,分别对应七级、八级职员岗位。七级、八级职员岗位数量占管理岗位总量的比例控制在50%左右。
5、初级职员岗位分为2个等级,分别对应九级、十级职员岗位。九级、十级职员岗位数量占管理岗位总量的比例为15%左右。
(2)对应等级岗位
1、由上级任命担任现行的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领导职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二级、三级、四级职员。
2、担任处级正职,包括非领导职务对应管理岗位五级职员。
3、担任处级副职,包括非领导职务对应管理岗位六级职员。
4、由担任科级正职,包括正科级待遇对应管理七级职员。
5、担任科级副职,包括副科级待遇对应管理八级职员。
6、已聘任在科员岗位的人员对应管理岗位九级职员。
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规定如下: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D. 事业单位管理岗分为几个级别
01岗位等级设置
在事业单位中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主要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职员。每一个岗位的等级对应的都是相应的行政职务,分别享受不同的工资待遇。在事业单位中管理岗也就是管理的人员,是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领导干部来培养的。事业单位实行的是职员的等级管理制度,而公务员却不一样,实行的是级别管理制度,比如说副科级、正科级、正厅级等。
02等级职务对照
1、一级职工:对应公务员中的正部级,工作的岗位主要集中在中央机构,比如新华社、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都是正部级事业单位。
2、二级职工:对应公务员中的副部级,岗位分布主要也集中在中央机构,比如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社、中国日报、科技日报等。
3、三级职工:对应公务员中的正厅级,这一类职工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在中央、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少类似的单位,比如说价格认证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等。
4、四级职工:对应公务员中的副厅级,这一类职员在中央和省级层面的岗位比较多,在省级层面更多一些,包括农业农村厅下属的农科院、发改委下属的水库移民中心等都是副厅级规格的四级职员。
5、五级职工:对应公务员中的正处级,在中央和省级层面都有这类岗位,地市一级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地市级的日报社、广播电视台、不动产中心等。
6、六级职工:对应公务员中的副处级,这类职工在事业单位中是比较普遍的,在地市级以上的很多行政机关都有这个职工的下属事业单位。
7、七级职工:对应公务员中的正科级,在事业单位中六级以下职工就可以算的上是基层干部了,特别是在地市级以上的单位。
8、八级职工:对应公务员中的副科级,在中央、省、市、县这四级事业单位中,八级职工是最普遍的事业单位领导,也是最底层的事业单位领导干部。
9、九级职工:对应公务员中的科员,专科以上学历进入事业单位走管理岗路线,最开始就是九级职员。
事业单位管理岗分为几个级别
E. 宝钢层级划分标准
宝钢层级划分标准为:B基层管理层C区域管理层D经营管理层E经营决策层F战略决策层。
宝钢一般指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宝武)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
F. 事业单位管理岗一共有多少级管理岗第十三级是什么级别的干部
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第十三级是专业技术初级岗位。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第十三条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第十四条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第十五条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6)宝钢管理岗分多少级扩展阅读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第二十八条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第二十九条事业单位应当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
第三十条事业单位应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聘用人员。
第三十一条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和初级岗位的聘用条件应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应符合准入控制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第三十三条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员的聘用,由事业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逐级上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部门审核后报人事部,人事部商有关部门确定。
G. 管理岗位分为几个等级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人员编制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省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初次设置按现有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事业单位管理岗分十个等级,分别为十级、九级、八级、七级、六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对应公务员的办事员、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副部、正部十个职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3、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H. 管理岗位分为几个等级
10个,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根据人事部的规定,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还规定,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同时规定,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基本任职条件:
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规定如下: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补充:国家人事部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这一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