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管的伸长率怎么计算
(拉伸后的长度-原始长度)/原始长度然后*100%
Ⅱ 如何计算轧钢的延伸率
延伸率=(轧后的长度 - 轧前的长度)/ 轧前的长度 * 100%
Ⅲ 无缝钢管怎么算延伸率
延伸率(δ)是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延伸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延伸率即试样拉伸断裂后标距段的总变形ΔL与原标距长度L之比的百分数:δ=ΔL/L×100%。
Ⅳ 钢管的延伸率是不是还可以计算啊可以计算的话,公式是什么怎么算的
延伸率?
算是可以算,关键是你问的问题不够严格,。
延伸率,有线延伸率,面延伸率,体延伸率,。
你要问哪一个呢?
呵呵,至于怎么算呢,。我想上面说的已经很清楚了,不需要再解释了吧,。
Ⅳ 延伸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公式:δ=ΔL/L×100%。
延伸率δ指的是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延伸率δ和截面收缩率。延伸率即试样拉伸断裂后标距段的总变形ΔL与原标距长度L之比的百分数:δ=ΔL/L×100%。
对物体施加外力,当外力较小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当外力超过某一数值,物体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这就叫塑性形变。塑性即物体变形的能力。与之相对的,对一物体施加外力,物体产生形变,移除外力,发现形变消失,物体恢复原样,这就是弹性,弹性越大的物体,能够承受越大的外力而不发生永久形变。而塑性越大的物体,能发生永久形变所需的最小力越小。
相关信息:
金属材料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都能具体地反映材料的某些特征,而延伸率是广泛的概念,它包括:最大力总延伸率(均匀延伸率)、断后伸长率、屈服点延伸率、最大力塑性延伸率、断裂总延伸率等。每种延伸率反映的材料特征不同。
例如断后伸长率可以考量金属材料均匀塑性变形能力和局部变形(缩颈)能力,而最大力总延伸率(均匀延伸率)能够比断后伸长率更准确地反映有应变硬化特性金属材料的均匀塑性变形能力。由此可见,延伸率被广泛地作为衡量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Ⅵ 延伸率计算公式
延伸率计算公式:δ=ΔL/L×100%。
δ----延伸率
ΔL----总变形
L-----原标距长度
1、概念解释:
延伸率是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即试样拉伸断裂后标距段的总变形ΔL与原标距长度L之比的百分数
2、延伸率的测定:
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当超出抗拉强度的应力材料就会被拉断,也就能测出延伸率。
3、延伸率与伸长率的区别:
延伸率:材料试样受单轴拉力时的伸长量与原长度的比值
伸长率:拉伸试件在拉伸试验中即将形成缩颈时的延伸率,即对应于载荷达到拉伸强度时的延伸率。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不同的拉力,可以得到不同的延伸率。而伸长率其实是延伸率的一个特定情况下的值。
Ⅶ 如何用理论计算出钢管由厚拉薄的延伸率
延伸率:伸长长度除以原来的长度(百分比)。
如:钢管原长10米,冷拔后长11米,它的延伸率是(11-10)/10*100%=10%。
延伸率是材料的塑性性能指标,延伸率越大,说明材料的塑性越好。 钢管延伸率=(L-L0)/L0。
L是延伸后的长度,LO是初始长度。拉伸试验前要先确定标距L0,对于圆形试样其标距L0等于5d,d为试样的直径,对于板状试样,其标距按计算公式计算:即5.65乘于(S0)的开平方,详见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开平方的为比例试样,5.65为比例系数。另一种为非比例试样。断后延伸率是需要手动测的,要根据产品标准要求画出原始标距L0,如果测量断后伸长率(黑色金属产品一般叫伸长率)在测量断后标距l1,采用(L1-L0)/L0*100%,计算,而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不准确(我是这样认为的),这是因为计算机采集数据的变形量是包括有夹具内和标距外的金属变形,这个值肯定大,这时候的原始标距L0若仍然采用夹持部位,那这个值断裂延伸率肯定要比断后延伸率大。可以做力学性能试验试验方法的规定是GB/T228-2002,你把你的钢板制成标准上规定形状的试样(哑铃状,中间细,两头粗,粗细结合部有过度园弧)用游标卡尺测量出试样细的部分的截面积,再把截面积的值开根号后乘以5.65的到一个数值,再以5的倍数修约这个值,这个值是原始标距L0,再在你的试样细的部分上(不包括过度园弧)以5mm为一格在轴向上划线,划满为止。在拉伸试验结束后把断裂的样品再拼接在一起,测量L0在样品上应有的格数,得到一个数据Lu,用公式(Lu-Lo)/Lo×100%计算断后伸长率。
要测量延伸率的方法很多,还有截面收缩率也是计算材料的延伸的,从技术上讲断面收缩率的数据更能真实反映材料的塑韧性。一般断后伸长率打于5%,断面收缩率大于10%的称为塑性材料。参考资料: http://www.docin.com/p-5617048.html
Ⅷ 延伸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延伸率计算公式:δ=ΔL/L×100%。
δ----延伸率
ΔL----总变形
L-----原标距长度
1、概念解释:
延伸率是描述材回料塑性性能的指标,即答试样拉伸断裂后标距段的总变形ΔL与原标距长度L之比的百分数
2、延伸率的测定:
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当超出抗拉强度的应力材料就会被拉断,也就能测出延伸率。
3、延伸率与伸长率的区别:
延伸率:材料试样受单轴拉力时的伸长量与原长度的比值
伸长率:拉伸试件在拉伸试验中即将形成缩颈时的延伸率,即对应于载荷达到拉伸强度时的延伸率。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不同的拉力,可以得到不同的延伸率。而伸长率其实是延伸率的一个特定情况下的值。
Ⅸ 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如何换算
1、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换算公式:( 用 ψ 表示、单位为 % )
2、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延伸率 δ 和截面收缩率。
延伸率即试样拉伸断裂后标距段的总变形ΔL与原标距长度L之比的百分数:δ=ΔL/L×100%。
3、延伸率按照测量方式的不同分为定倍数A5、A10和定标距A50、A80、A100等。A5是比例试样原始标距与直径的比为5, A10是比例试样原始标距与直径的比为10;A50是非比例试样,原始标距为50mm,A80、A100与之同理。
(9)无缝冷轧钢管的延伸率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延伸率的测量原理:
1、从压下变形来看,平整实质上是一种小压下率( 0.5% ~ 3%) 的二次冷轧变形,但由于平整压下率很小,带钢的厚度变化难以准确测量,因此平整压下率采用与其成比例的延伸率来表示,平整过程的工艺质量控制主要通过控制延伸率来完成。
2、关于延伸率计算取样长度的取值,如果取的大,延伸率计算稳定性好,但不利于快速性; 反之取的小,有利于快速性,但对稳定性不利。根据实际经验,取400 mm 为宜,即当出口长度为400 mm时计算一次延伸率。
3、但是带钢长度不便于实时测量,因此考虑将其转化为速度的测量。在1220 平整机上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延伸率测量结果,采用激光测速仪替代传统的编码器测量带钢速度,可以克服传统编码器由于张紧辊( 测速辊) 打滑带来的测量误差 。
Ⅹ 延伸率计算公式
延伸率计算公式:q=Pt。延伸率δ指的是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延伸率δ和截面收缩率。延伸率即试样拉伸断裂后标距段的总变形ΔL与原标距长度L之比的百分数:δ=ΔL/L×100%。
对物体施加外力,当外力较小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当外力超过某一数值,物体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这就叫塑性形变。塑性即物体变形的能力。与之相对的,对一物体施加外力,物体产生形变,移除外力,发现形变消失,物体恢复原样,这就是弹性,弹性越大的物体,能够承受越大的外力而不发生永久形变。而塑性越大的物体,能发生永久形变所需的最小力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