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碳元素对钢材的性能有哪些影响
碳是决定钢的力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大,塑性、韧版性下降。当含碳权量<0.77%时,随含碳量的增加,强度增加,而当含碳量>1.0%以后,强度反而下降。
碳素钢按其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种类,分别是:低碳钢——含碳量wc≤0.25%、中碳钢——含碳量wc0.25%~0.60%、高碳钢——含碳量wc>0.60%。
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说钢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
(1)钢材中碳元素增加会怎么样扩展阅读:
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而炼成的钢,如铬钢、锰钢、铬锰钢、铬镍钢等。按其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可分为:
1、低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5%。
2、中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5%~10%。
3、高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10%。
根据添加元素的不同,并采取适当的加工工艺,可获得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等特殊性能。
⑵ 钢材中的C、S、Si、Mn、P元素增加或降低会影响什么
1。碳是钢铁来中重要元素,当碳含量增源加时其强度和硬度随之增加,而塑性和延展性却随之降低,使钢变脆且难以加工 2。硫是没用的杂质。在通常情况下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3。硅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 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4。锰在钢铁材料中的作用:溶入金属材料基体,起固溶强化的作用;形成碳化物,起弥散强化的作用; 提高钢的淬透性。 增加钢的耐回火性, 产生二次硬化。避免第二类回火脆性。锰钢的机械加工性能和耐磨耐蚀性能强 5。
⑶ 钢的含碳量增加力学性能有何变化,为什么
钢的含碳量增加,其硬度和强度也增加,但塑性和韧性会降低。原因在于,材料的性能是由其组织的性质决定的。在含碳量很少的情况下,钢的显微组织主要表现为铁素体,而铁素体的性质就是强度和硬度低,塑性和韧性高;当含碳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钢的显微组织就表现为渗碳体,渗碳体的性质与铁素体的性质正好相反,硬而脆。含碳量在0.8%左右时,其性能就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
⑷ 钢筋中碳的含量增加时,其冲击任性增加还是减小
钢筋中碳的含量增加时,其冲击任性增加还是减小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答: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含碳量,虽能提高钢筋的强度,但同时却使其塑性降低,可焊性变差。其冲击韧性是减小。
⑸ 钢中的含碳量的增加对钢材的性能有何影响钢中的主要有益元素有哪些有害元素
含碳量会影响刚的力学性能,一般含碳量增加会让材质变硬变脆,抗回拉性能下降,康答冲击性能也会下降,但是冶炼难度会降低。刚中的有艺元素有很多,比如Co,Cr,Mo,Ni,Cu,Mn,Si(主要影响熔化后的流动性),等等,有害元素是S,P,一般来说S,P元素含量越低越好,但是因为空气中就含有这些元素,跟碳一样是不可去除的,所以高质量的冶炼这些有害元素会少,价格也会越高,不过也没有必要太追求这些,能符合国标就行,毕竟随着难度增大成本也在不断升高,反而得不偿失,比如你拿做飞机的材料来造自行车不是浪费吗?
⑹ 钢的含碳量增加力学性能有何变化,为什么
在退火或热轧状态下,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冲击内韧性下容降,焊接性和冷弯性变差。
碳(Carbon)存在于所有的钢材,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于增加钢材的强度,通常希望刀具级别的钢材拥有0.6%以上的碳,也称为高碳钢。
严格地说,钢为含碳量在0.0218%-2.11%之间的铁碳合金。通常将其与铁合称为钢铁,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
(6)钢材中碳元素增加会怎么样扩展阅读
工程结构用钢,常限制含碳量。碳素钢中的残余元素和杂质元素如锰、硅、镍、磷、硫、氧、氮等,对碳素钢的性能也有影响。这些影响有时互相加强,有时互相抵销。例如:硫、氧、氮都能增加钢的热脆性,而适量的锰可减少或部分抵消其热脆性。
残余元素除锰、镍外都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增加冷脆性。除硫和氧降低强度外,其他杂质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钢的强度。几乎所有的杂质元素都能降低钢的塑性和焊接性。
⑺ 钢材的碳含量增加,哪些性能出现变化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主要元素,因为含碳量的变化直接引起晶体组织的变专化.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属强度和硬度增大,而塑性和韧性降低;当含碳量超过1.0%时,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含碳量增大也使钢的可焊性和耐腐蚀性降低,并增大钢的冷脆性和时效倾向.
⑻ 钢管里面碳元素多了会发生什么情况
简单的讲就是增加了钢的冷脆性,使钢管变脆,韧性降低,但硬度内就会增加,一般情况下含容碳量不宜过高。O(∩_∩)O哈哈~
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