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叫不锈耐酸钢
不锈耐酸钢由不锈钢和耐酸钢组成,简称不锈钢。不锈钢和不锈耐酸钢在工业领域的区别是:不锈钢耐大气腐蚀,耐酸钢耐化学介质腐蚀。实际应用中,耐弱腐蚀介质的钢称为不锈钢,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二者的区别在于不锈钢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耐酸钢耐化学介质腐蚀。
不锈耐酸钢种类繁多,分为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使用状态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含11%-30%的铬,一般不含镍。
奥氏体不锈钢: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含铬量大于18%,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耐腐蚀性。
双相不锈钢:既有奥氏体又有铁素体结构的钢种,兼具二者的特点。
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处理可调节力学性能,淬火后硬度高,是可硬化的不锈钢。
沉淀硬化不锈钢:是指不锈钢化学成分基础上添加不同类型、数量的强化因素,在沉淀硬化过程中析出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
⑵ 什么钢材 硬度高 韧性好 耐磨 耐腐蚀性
基体钢钢材硬度高且韧性强,这种钢既具有高速钢的高强度、高硬度,又因不含有大量的未溶碳化物而使钢的韧性和疲劳强度优于高速钢。
从化学成分看,凡是在高速钢基体成分上,添加或调整合金元素,并适当增减碳含量,以改善钢的性能,适应某些用途的钢种,均称为基体钢。
基体钢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较低碳含量的高速钢,有时也直接称为低碳高速钢,实际其碳含量处于中碳成分。这种低碳高速钢常用于高冲击负荷下的模具,由于碳化物相对较少,钢的韧性和工艺性能也明显改善。
基体钢:
基体钢是一种特殊用途工具钢,其化学成分相当于高速钢的基体成分,在正常热处理后其组织与高速钢基体相同。这种钢具有接近高速钢的强度并且具有相当好的韧性,可用来制造高硬度耐冲击工具。
基体钢中共晶碳化物数量少且细小均匀分布,韧性相对提高,其抗弯强度、疲劳抗力也有所改善,但耐磨性低于高速钢。基体钢主要用于要求高强度和足够韧性的冷挤压、冷镦等模具,有些基体钢还可用于热作模具钢。
⑶ 什么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强
金属材料的腐蚀按照原理可以分为两种: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金属的耐蚀性与腐蚀性介质的种类、浓度、温度、压力等条件密切相关。
作为耐蚀性,没有最强的,只有最适合的,有的耐酸的腐蚀,有的耐大气的腐蚀,有的耐海水腐蚀,如此等等,相对而言,作为金属材料最常见的钢材,则是钢材中的不锈钢耐蚀性较好,当然不同的不锈钢也分别耐不同介质的腐蚀,例如在沸腾的硝酸中,马氏体不锈钢是不耐蚀的,而铁素体不锈钢是耐蚀的,因此,在硝酸和硝酸铵工业中,铁素体不锈钢耐蚀性最强,在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中一般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不耐蚀,而铬锰型不锈钢就耐蚀,而通常情况下,奥氏体不锈钢相对而言,耐蚀性的适应范围比较广,也就是泛泛的说抗蚀性强,但是在却不耐海水腐蚀,可见,没有最耐蚀的不锈钢,只有最适合的不锈钢。
此外,作为其他不同于钢材的金属材料,铬是适应范围比较广的金属材料,所以,往往零件表面会镀铬,还有钛合金,比较耐海水腐蚀,其在海水中的耐蚀性比不锈钢、镍基合金都高,但是,钛合金在任何浓度的氢氟酸中的耐蚀性甚至于比不上一般的钢。
所以,世界上没有耐蚀性最强的材料,只有最合适的材料,对于耐蚀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专业角度讲,目前耐蚀性适合于所有腐蚀介质的腐蚀的金属材料还没有发现。
⑷ 提高钢结构耐腐蚀能力有哪些措施
(1)耐候钢:耐腐蚀性能优于一般结构用钢的钢材称为耐候钢,一般含有磷、铜、镍、铬、钛等金属,使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以提高耐腐蚀性。其低温冲击韧性也比一般的结构用钢好。标准为《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4172-84)。
(2)热浸锌:热浸锌是将除锈后的钢构件浸入600℃左右高温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锌层厚度对5mm以下薄板不得小于65μm,对厚板不小于86μm.从而起到防腐蚀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耐久年限长,生产工业化程度高,质量稳定。因而被大量用于受大气腐蚀较严重且不易维修的室外钢结构中。如大量输电塔、通讯塔等。近年来大量出现的轻钢结构体系中的压型钢板等。也较多采用热浸锌防腐蚀。热浸锌的首道工序是酸洗除锈,然后是清洗。这两道工序不彻底均会给防腐蚀留下隐患。所以必须处理彻底。对于钢结构设计者,应该避免设计出具有相贴合面的构件,以免贴合面的缝隙中酸洗不彻底或酸液洗不净。造成镀锌表面流黄水的现象。热浸锌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对于管形构件应该让其两端开敞。若两端封闭会造成管内空气膨胀而使封头板爆裂,从而造成安全事故。若一端封闭则锌液流通不畅,易在管内积存。
(3)热喷铝(锌)复合涂层:这是一种与热浸锌防腐蚀效果相当的长效防腐蚀方法。具体做法是先对钢构件表面作喷砂除锈,使其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并打毛。再用乙炔-氧焰将不断送出的铝(锌)丝融化,并用压缩空气吹附到钢构件表面,以形成蜂窝状的铝(锌)喷涂层(厚度约80μm~100μm)。最后用环氧树脂或氯丁橡胶漆等涂料填充毛细孔,以形成复合涂层。此法无法在管状构件的内壁施工,因而管状构件两端必须做气密性封闭,以使内壁不会腐蚀。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对构件尺寸适应性强,构件形状尺寸几乎不受限制。大到如葛洲坝的船闸也是用这种方法施工的。另一个优点则是这种工艺的热影响是局部的,受约束的,因而不会产生热变形。与热浸锌相比,这种方法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喷砂喷铝(锌)的劳动强度大,质量也易受操作者的情绪变化影响。
(4)涂层法:涂层法防腐蚀性一般不如长效防腐蚀方法(但目前氟碳涂料防腐蚀年限甚至可达50年)。所以用于室内钢结构或相对易于维护的室外钢结构较多。它一次成本低,但用于户外时维护成本较高。涂层法的施工的第一步是除锈。优质的涂层依赖于彻底的除锈。所以要求高的涂层一般多用喷砂喷丸除锈,露出金属的光泽,除去所有的锈迹和油污。现场施工的涂层可用手工除锈。涂层的选择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不同的涂层对不同的腐蚀条件有不同的耐受性。涂层一般有底漆(层)和面漆(层)之分。底漆含粉料多,基料少。成膜粗糙,与钢材粘附力强,与面漆结合性好。面漆则基料多,成膜有光泽,能保护底漆不受大气腐蚀,并能抗风化。不同的涂料之间有相容与否的问题,前后选用不同涂料时要注意它们的相容性。涂层的施工要有适当的温度(5~38℃之间)和湿度(相对湿度不大于85%)。涂层的施工环境粉尘要少,构件表面不能有结露。涂装后4小时之内不得淋雨。涂层一般做4~5遍。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工程为150μm,室内工程为125μm,允许偏差为25μm.在海边或海上或是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大气中,干漆膜总厚度可加厚为200~220μm。
(5)阴极保护法:在钢结构表面附加较活泼的金属取代钢材的腐蚀。常用于水下或地下结构。
⑸ 钢材耐不耐腐蚀性怎么看
要说看的话,那只能看表面的和常规的:
1、碳素钢及低合金钢就不谈腐蚀了,他们使用的目的不是为了抗腐蚀
2、不锈钢及有色金属可以谈谈:不锈钢及超级不锈钢的使用占到现代抗腐蚀材料的绝大部分,对于不锈钢和其它合金来说腐蚀破坏大部分仍然是由于点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造成的。衡量不锈钢抗腐蚀性有几个参数:
① “点蚀当量” PREN=Cr+3.3(%Mo)+30(%N), 数值越高,抗腐蚀性越好!
②“临界缝隙腐蚀温度-CCCT” 数值越高,抗腐蚀性越好!--这个都是试验得到
③“临界点蚀温度” 数值越高,抗腐蚀性越好!--这个都是试验得到
④“ECPT=电化学临界点蚀温度” --这个都是试验得到
其实不锈钢中的Cr, Ni, Mo, Cu, N等元素都对不同种类的腐蚀防护有好处,要综合起来对待。不能单独地说,有了这些元素就可以抵挡一切腐蚀。
有色金属类的抗腐蚀性就很优秀了,但还是没有万能的材料,不同的有色金属抗不同种腐蚀,不赘述了。
⑹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不锈钢为什麼具防蚀性
谈到不锈钢之防蚀性,这就和铁铬合金之含铬量有密切关系。铁铬合金其含铬量愈多,在一般大气中之防蚀性就愈好。如含铬量低於11%,就失去防锈效果。理论上之解释是,含铬之不锈钢在表面上生了一层氧化铬薄膜,此薄膜可以阻止不锈钢继续氧化。不锈钢的成分中如增加镍的含量,也可增强它对酸的防蚀性。如增加钼之含量亦有增加防蚀性的效果。现今工业上使用的不锈钢至少含12%之铬,最高可达30%。
四大类不锈钢简介
(一)马氏不锈钢
共同点是以铬为主要合金元素。不含镍,具磁性,经热处理后可得高硬度与高强度。其主要显微金相结构为马氏体。最早发展成功的是420型不锈钢,此钢只有在硬化下才具防蚀性能,如经「退火处理」而软化,所含的碳就与铬结合而成金属间化合物的碳化铬(Cr23C6)。也就是说,一份重之碳须与十六份重之铬相结合,此种不锈钢通常含0.35%之碳。是以5.6%之铬就用於形成Cr23C6,剩下来的8.4%铬远低於11%最低含铬要求。所以软化下的420型不锈钢其防蚀性就差些。经过硬化后的420型不锈钢不含碳化铬的金属间化合物,就保有良好的防蚀性。为了改善420型,经过下面所提的几种处理方式,就产生了近二十种不同性质之马氏体不锈钢。
1.减少含碳量至0.1%,改进了防蚀性。
2.加硫或硒,改进切削性。
3.同时增加铬与碳量,以改进强度与防蚀性。
4.加铝以改进焊接性。
(二)铁素体不锈钢
共同点是其主要合金元素也是铬,具磁性,但不能用热处理来硬化。显微金相结构总含有铁素体。最早发展成功的是430型不锈钢,用於装饰或装潢方面有多种用途。由於430型之切削性不太好,因此可增加含硫量以改进切削性。也可增加铬量改进防蚀性,或增加钛量改进焊接性。
(三)奥氏体不锈钢
共同点是以铬与镍为其主要合金元素,非磁性,不能用热处理法来硬化,其显微金相结构为奥氏体。最早发展成功的是302型不锈钢。此钢如热至摄氏480~900度间时,可析出碳化铬於晶粒界而起粒间腐蚀。又受热至摄氏625~870度间时,亦可能引起脆化。因此使用此不锈钢时,应尽量避免使之处於上述温度之内。市面上约有三十种此类不锈钢。下面所提的几种处理方式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质。
1.降低含碳量,改进防蚀性。
2.增加含硫及硒,改进切削性。
3.增加钛、钶、钽,形成碳化钛、碳化钶或碳化钽,进而防止碳化铬出现於晶粒间,可提高防蚀性。
4.增加铜,可增进加工硬化性。
5.增加钼,可增进高温强度。
(四)沉淀硬化式不锈钢
共同点是需要利用沉淀硬化之热处理技术来增强此类不锈钢之强度,其显微金相结构可能为奥氏体或马氏体。最早发现成功的是17-4 PH型不锈钢。此钢所含之4%铜於热处理时析出而增大其硬度。如增加钼可改进其韧性。此类不锈钢之发展乃近二十五年来的事。由於它们常具有奥氏体与马氏体两类的优点,因此应用范围愈来愈广,飞机的结构及其零件也常采用此类型的不锈钢为材料
⑺ 什么是耐酸钢
不锈耐酸钢的耐酸性主要决定于钢的化学成分(Ni,Cr,Mo,Cu,Si等元素的含量)。一回般耐酸钢在氧答化酸(硝酸、硫酸)中耐腐蚀性很好,而在还原酸(盐酸等)中却不耐蚀或不够耐蚀,如在盐酸中除很稀的溶液和在室温下以外都是不耐蚀的。
⑻ 合金钢什么材质最耐腐蚀
一:牌号:Hastelloy c-276镍铬钼合金
二:化学成分:硅si(≤0.08) 铬cr(14.5~16.5) 铁fe(4.0~7.0)
磷p(≤0.04)硫s(≤0.03)镍ni(余量)钼mo(15.0~17.0)钴co(≤2.5)碳c(≤0.01) 钨w(3.0~4.5)锰mn(≤1.0)
三:应用范围应用领域:
化学过程工业反应器,换热器,列,和管道。制药工业反应堆和干衣机。烟道气脱硫系统。纸浆和造纸工业,如煮解和漂白容器。在酸性气体环境中作业的设备和元件
四:物理性能:密度g/cm3(8.89) 熔点℃(1323-1371) 热导率λ/(W/m•℃)( 11.1(100℃)) 弹性模量GPa(205.5)
五:概况:1.在氧化和还原状态下,对大多数腐蚀介质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2。出色的耐点腐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性能。C276合金适用于各种含有氧化和还原性介质的化学流程工业。
较高的钼、铬含量使合金能够耐氯离子的侵蚀,钨元素也进一步提高了其耐腐蚀性。C276是仅有的几种能够耐潮湿氯气、
次氯酸盐以及二氧化氯溶液腐蚀的材料之一,该合金对高浓度的氯化盐溶液具有显著的耐腐蚀性(如氯化铁和氯化铜)。
⑼ 什么钢材耐腐蚀性最好
HF气体,无水的话,用纯镍管最好,可以用到540度,腐蚀氯不超过0.05mm/年。
HCL气体,版无水的话,常用金属与合金中,权镍,哈氏合金C276, alloy
625等耐腐蚀性最好,可以用到510度左右,当然,所有材料中,最耐无水HCL的是铂,可以用到1200度,腐蚀率不超过0.1mm/年,其次是金,在840度以下无腐蚀,在980度时,腐蚀率是0.75mm/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