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材市场 > 中国向美国出口钢材每年多少吨

中国向美国出口钢材每年多少吨

发布时间:2022-12-18 02:40:12

『壹』 中国出口美国钢铁最多企业

太原钢铁。根据央视网官方网站表示,4万亿美元的基础建设投资,太钢不锈是国内钢铁出口美国的主要企业之一,也是出口量最多的企业,每年可出口100万吨钢铁去美国。

『贰』 美国征收铝钢材关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北京时间3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命令,15天后对美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关税。该税针对向美国出口钢铁、铝的所有国家,但加拿大、墨西哥获得30天的关税豁免,后续是否延长将取决于正谈判中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进展。

特朗普政府一名官员表示,相关国家的关税豁免将带来其他国家关税的上升,以维持美国国内(钢铁和铝)生产商80%的产能利用率目标。

直接而言,这一政策对中国钢铁业和铝业的影响有限,尤其对钢铁业影响有限。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进口国。美国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进口钢铁产品3812.1万吨,同比增长15.4%。其中成品钢材2955.8万吨,同比增长12.2%。在成品钢材进口排名中,中国位列第7位,进口81.3万吨,较2016年下降5.7%,占美国成品钢材进口总量的2.75%。

中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出口量也稳居世界首位。2011年以来,中国钢材出口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至2015年出口量到达顶峰1.12亿吨。2015年后,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国内供给侧改革影响,钢材出口进入下降通道,2016年出口1.08亿吨,同比下降3.5%,2017年出口7541万吨,同比大降三成。

美国征收25%关税对中国钢铁出口影响有多大?

(图源新华社)

尽管出口总量一路上扬,但中国对美国钢铁出口却逐年递减。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出口美国钢材产品540万吨,占中国当年钢材出口总量12.56%;到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钢材产品118万吨,仅占中国钢材出口总量的1.56%。在中国钢材出口国排名中,美国由2006年的第2位下降至2017年的第18位。

中国对美钢铁出口萎缩是受美国频繁的贸易调查影响。

美国是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最多的国家。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截至2018年底,美国有169项针对钢铁产品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其中29项针对中国,同时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多项保障措施或特别保护调查,用多种形式的关税限制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美国。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财经》记者,从中国钢铁产品整体出口规模看,美国这次关税保护涉及的中国钢铁产能规模并不大,但中国对美钢材出口可能会进一步萎缩。

中国铝出口量约占年产量的10%。2017年,对美出口约占中国铝产品出口总额的14%。由于国际铝价大幅上涨,受双反关税打压的中国铝产品在美国竞争力上升。今年1-2月,中国未锻轧铝和铝材对美出口合计81.7万吨,同比增长26%。

特朗普政府对铝征收的关税要远低于钢铁。今年2月27日,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重要铝出口类铝箔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作出最终裁定,涉案中方铝企最高面临186%的“双反”税率。相比之下,10%的新增关税并不是中国铝业的优先考虑事项。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对《财经》记者表示,他更担心美国的保护关税产生坏的示范效应,在全球掀起新的贸易保护潮流,进而波及中国对其他国家的钢铁出口。

美国的贸易措施常常引起其他国家跟随。以光伏行业为例,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一年之后,欧盟也跟随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在钢铁行业,中国也时常遭受欧盟的双反调查。

由于欧美的双反保护关税,中国钢铁出口重心已经向欧盟、美国之外的国家转移。2016年,中国向东盟、中东地区和韩国出口钢材6909.29万吨,同比增加395.61万吨,增长6.07%,占出口总量的63.69%。

东盟是中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地区。2016年,中国向东盟出口钢材3893.75万吨,同比增长12.62%,占出口总量的35.89%,比2015年提高5.13个百分点。2016年,中国钢铁出口前5名的国家分别为韩国、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尼。

2017年4月,美国商务部分别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启动“232调查”(指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特定产品进口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立案调查)。今年2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调查报告,认为进口钢铁产品严重损害国内产业,威胁国家安全。

美国商务部在钢铁领域建议三种制裁措施:1、所有进入美国的钢铁出口国统一征收24%的进口关税;2、对特定国家或地区(巴西、中国、哥斯达黎加、埃及、印度、马来西亚、韩国、俄国、南非、泰国、土耳其及越南)征收至少53%的关税,其他国家实施和2017年等额的进口配额;3、对所有钢铁进口国实施等额于2017年进口量63%的配额制度。

特朗普最终选择了第一种方案,并将税率提升至25%。关税保护政策已经引发了美国钢材的价格上涨。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以钢产品热轧卷板为例,2月初美国中西部钢厂出厂价格为718美元/吨,月末已涨至789美元/吨;螺纹钢月初为606美元吨,月末已涨至694美元/吨。

3月9日,中国最大的几家钢铁出口企业股价均微跌。多年来排名第一的沙钢股份(002075.SZ)处于停牌中。本钢板材(000761.SZ)开盘价5.10元,收于5.08元,微跌0.59%;太钢不锈(000825.SZ)开盘价6.71元,收于6.59元,跌2.37%;宝钢股份(600019.SH)开盘价9.42元,收于9.10元,跌2.99%;鞍钢股份(000898.SZ)开盘价6.75元,收于6.62元,跌2.07%。

『叁』 美国征收钢铁关税对国内钢价有何影响

影响不大,美国进口的钢铁中只有不到百分之2来自中国,反而是美国的几个回传统盟友比较倒答霉,首当其冲的是加拿大,其次欧盟和日本所受的影响都比中国大。

美国政府认定,这对美国钢铁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因此,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将按照指示,根据这些公司所获补贴比例来要求它们缴纳关税。 道琼斯消息称,此决定立即生效,如果明年1月做出的最终裁决也赞成征税,那么这一关税料将实施五年。 “一般进口关税也就百分之十几,236%的税率明显过高。”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将逼迫国内企业减少出口至美国的耐蚀钢数量,并寻找其他出口途径和渠道。
事实上,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钢铁数量正在减少。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口至美国钢材340.08万吨,占2014年全部出口量9738.38万吨的3.5%;今年1-9月,中国出口至美国钢材208.48万吨,占同期全部出口量的2.5%。从今年前九个月的出口数据看,美国是中国的第十大钢铁出口目的国。

『肆』 中国哪些钢材出口美国

华盛顿时间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命令,认为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决定将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全面征税,税率分别为25%和10%,暂时排除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产品,而美国其他的安全及贸易伙伴则可通过谈判避免征收。本文借此浅谈该政策对我国钢材出口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1)直接影响:2017年我国直接出口钢材至美国118万吨,仅占钢材出口总量1.57%
据美国商务部2018年2月公布的《》(以下简称“影响报告”)报告中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共进口钢材3593万吨,前20大钢材来源国占美国钢材进口总量的91%。其中,加拿大(580万吨)、巴西(468万吨)、韩国(365万吨)、墨西哥(325万吨)、俄罗斯(312万吨)为美国前5大钢铁产品进口国,合计占美国钢材进口总量的57%;进口中国钢材产品78.4万吨,位居第11位,仅占美国进口总量的2.2%。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口钢材7524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118万吨,仅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1.57%。事实上,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量在近几年中占比都较低,2015年为2.16%,2016年为1.08%,而这一比例在2006年时为12.22%。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我国钢材出口总量同比增加19.9%,而出口至美国的钢材却同比下降了28.7%,2016年又继续同比大幅下降51.8%。
在“影响报告”中统计了截止2018年1月11日,美国对全球钢铁行业已生效的反倾销反补贴情况,其中有28项是针对进口自中国的钢材。2001-2017年期间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钢材“双反”呈逐年叠加形势,也就导致了我国钢材出口至美国的情况每况愈下。故而时至今日,美国新的关税政策对于我国直接出口至美国的钢材影响量也就非常有限了。
从当前我国直接出口至美国的钢材品种结构来看,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主要为其他钢材(如钢丝、钢管接头等),2017年其他钢材占出口至美国钢材总量的45%。其次为管材、板材、棒线材等,其“双反”主要针对的品种为管材、板材、棒线材,如果说“双反”贸易救济举措对这类品种的出口影响已经体现,那么后期加征的25%关税或将更直接的体现在其他钢材出口品种类别上。
2)间接影响:美国主要钢材进口国是中国钢材主要出口目的地,或产生较大间接影响
美国作为全球钢铁进口大国,中国作为全球钢铁出口大国,不论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钢材占其进口总量的比重还是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占中国出口总量的比重都明显过于偏低,加之美国钢价长期以来处于全球高位,国内钢材是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市场上对出口数据是不信服的。普遍认为,中国钢材出口至美国的量被低估了,其转口贸易和加工成成品从其他国家出口的量或更大。而美国本次的全球钢铁25%的关税,也将对这部分的钢材出口情况造成影响。
在美国的前20进口国中,除了白俄罗斯和瑞士,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是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目的地,2017年我国合计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3445万吨(不包括加拿大),占出口总量的46%;而美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合计进口2274万吨,占其进口总量的63%。美国主要钢材进口国和中国钢材主要出口国的高度重合,加大了我国间接出口至美国的可能性,也就更有可能对我国钢材出口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不过关税调整也有可能抬升整体国际出口报价,间接增加中国钢材出口机会。同时,“影响报告”中显示美国对全球钢铁行业已生效的164起贸易救济案件中,已经涉及了其主要进口国和主要进口品种,在美国需求较稳定的情况下,新关税对各国钢材现有的出口情况影响或相对有限。但,随着特朗普关于基建、制造业等下游用钢行业的相关政策出台,美国国内钢材需求有望提振,而国际市场或被当前的新关税政策拒之门外,当然更包括中国。

『伍』 2021年中国钢铁出口欧盟的地区分布

、产量

钢铁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道、车辆、船舶和各种机械制造工业,而且在近代的石油化学工业、海洋开发等方面也得到大量使用,钢铁材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钢铁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近年来全球粗钢产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达1951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72百万吨,同比增长3.83%。

2011-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统计

2011-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统计

资料来源:世界钢铁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钢铁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分国家来看,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完成1032.8百万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52.94%,全球排名第一;印度粗钢产量完成118.2百万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6.06%,全球排名第二;日本粗钢产量完成96.3百万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4.94%,全球排名第三;美国粗钢产量完成85.8百万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4.40%,全球排名第四;俄罗斯粗钢产量完成75.6百万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3.87%,全球排名第五。

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统计(百万吨)

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统计(百万吨)

资料来源:世界钢铁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从连铸钢产量来看,2021年中国连铸钢产量完成1018.2百万吨,较2020年减少了31.2百万吨;印度连铸钢产量完成103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5.8百万吨;日本连铸钢产量完成94.8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2.9百万吨;美国连铸钢产量完成85.6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3百万吨;俄罗斯连铸钢产量完成62.4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3.3百万吨。

2019-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连铸钢产量统计(百万吨)

2019-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连铸钢产量统计(百万吨)

资料来源:世界钢铁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连铸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比例均超过八成以上,2021年土耳其和伊朗连铸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100.00%,美国连铸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99.77%,中国连铸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98.59%,韩国连铸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98.58%,日本连铸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98.44%,巴西连铸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97.51%。

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连铸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比例(%)

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连铸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比例(%)

资料来源:世界钢铁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2、消费量

在全球粗钢产量增加的同时,消费量也在增加,2021年全球成品钢表观消费量达1833.7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48.80百万吨,同比增长2.73%。

2017-2021年全球成品钢表观消费量统计

2017-2021年全球成品钢表观消费量统计

资料来源:世界钢铁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分地区来看,2021年亚洲地区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1290.8百万吨,较2020年减少了19.9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总消费量的70.4%,占比最大;欧盟27国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152.8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21.8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总消费量的8.3%;美墨加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136.9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23.3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总消费量的7.5%;中南美洲地区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50.7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1.9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总消费量的2.8%;中东地区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48.3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3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总消费量的2.6%;非洲地区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37.4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2.2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总消费量的2.0%;大洋洲地区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7.3百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2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总消费量的0.4%。

2017-2021年全球各地区成品钢表观消费量统计(百万吨)

2017-2021年全球各地区成品钢表观消费量统计(百万吨)

资料来源:世界钢铁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分国家来看,2021年中国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952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表观消费量的51.9%,全国排名第一;印度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106.1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表观消费量的5.8%;美国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97.1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表观消费量的5.3%;日本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57.5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表观消费量的3.1%;韩国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55.6百万吨,占全球成品钢表观消费量的3.0%。

『陆』 中国钢材主要出口到哪些国家

原来拟建防城港的钢铁基地因为沿海环保取消了。几乎没什么出口,自销都不够。铸钢6块钱一斤。还砂眼一大堆,不能密封的。

『柒』 美国征收关税对中国钢企业影响大吗

美国针对钢铁的“232调查”及措施,意在进一步减少各国对美国的钢铁出口,使美国钢铁的产能利用率恢复至80%以上。

近年来钢铁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灾区。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美方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了48起救济调查,涉案金额76亿美元。仅2015年以来,就发起了8起调查,涉案金额近16亿美元。

事实上,在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挥舞的双反“大棒”之下,过去10年来中国对美钢铁产品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中国对美出口钢材仅118万吨,金额1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1.5%和40.1%。

钢铁行业B2B网站“我的钢铁网”资深钢铁分析师徐向春指出,由于中国对美国的钢铁出口份额已经很小,目前一年的出口量仅维持在100万-200万吨的水平,美国对钢铁产品征收关税对中国钢铁出口量影响不大。

在他看来,关税对中国钢企的经营影响不会很大。“中国钢铁行业进行了供给侧改革,产业调整力度很大,取得了切实的效果。这两年钢铁价格、产业利润都出现了显著回升,出口也在大幅减少。中国钢铁已经瘦身了,所以关税整体影响不大。”

『捌』 加入WTO后第一案-中美钢铁贸易纠纷案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成因及我国政府应对路径选择摘 要:近来,中美钢铁贸易摩擦频繁,版其主要权原因首先是国内钢铁产能扩张过快,促使中国对美出口量大幅增长,其次是由于国内钢材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所带来的利益驱动。政府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包括钢铁出口法律法规的建设,钢铁出口的中长期规划,政府应对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贸易摩擦应急预案的建立等。

『玖』 怎样写好一篇有关中钢贸易的论文

1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 近年来由于中国钢铁对美出口激增,我国钢铁出口频频遭遇美方的反倾销申诉或调查。 造成中美钢铁摩擦加剧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国内钢铁产能扩张过快,促使中国对美出口大幅增长,引起美国钢企对“中国制造”的恐慌。自2000年以来,国内钢铁产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到2006年,钢产量已达到4.23亿吨,钢铁产能的快速扩张促使国内钢铁企业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和更大的市场,又恰逢世界经济正处于景气期,国外市场便成为中国钢铁的一个重要渠道,美国是我国钢铁主要出口国之一,随着国内钢铁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大量的中国钢铁给美国钢市带来了不小的冲击。2005年之前,中国输美钢材从未超过150万吨,2005年出口到美国的钢材达到了230万吨,而2006年更增长到540万吨,中国钢铁出口增长趋势令美国钢铁业惊恐不已,担心中国会主导国际钢铁市场。 其次,钢材价格总体偏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利益驱动了大量的钢铁企业,尤其是中小钢铁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扩大出口,为美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提供了充足的证据。我国钢铁产品的售价在国际市场上是偏低的,同一品种,平均较国外钢铁每吨售价低180-300美元左右,这就使得国内钢铁在国外市场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总体来看,我国钢材价格偏低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一是我国产业集中度过低。韩国仅浦项钢铁厂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65%,前3家钢厂的产业集中度为88%;日本前6家钢厂的产业集中度为81%;欧盟6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欧盟整个钢产量的74%;美国前8家钢厂的产业集中度为73%。钢铁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产业集中度过低会加剧钢铁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引起低价竞销,这为美国利用WTO的规则来限制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条件。同时产业集中度低会制约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2006年全球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中,我国共有21家,只占全国钢铁量的47.9%。大量中小钢铁企业无力在产品研发上进行大量的投入,只能生产附加值低的产品,而这类产品由于技术要求低,国内生产厂家也很多,已经超出了国内的需求,只有通过低价销售到国外,这也会引起国外厂家的反倾销调查。二是从成本水平来看,我国钢铁产品的成本偏低,在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与国外相比有着较大的比较优势,如2004年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人工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6.62%,人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13%,而日本优势钢铁企业人工成本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0%,美国为20%-25%,德国为25%,英国为20%,卢森堡(安赛乐)为19%。中国钢铁产品的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国钢铁产品在世界钢铁市场上价格优势,从而促进了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能源成本相对低廉只是因为能源的单价较低,并不是能耗低,相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企业的吨钢能耗是日本的1.5倍,欧洲的1.2倍,能耗水平相当高,这也是值得我们警醒,不能盲目扩大出口的原因所在。三是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钢材出口以低附加值的粗钢产品居多,且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出口到韩国的主要为长材,出口到美国的主要为无缝钢管,出口企业“小、多、散、杂”。出口产品结构失衡造成某一品种出口量突发性增长的局面,容易引起反倾销调查,如中国线材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20%,这是2005年末美国钢厂对中国线材提出反倾销的主要原因。 2 应对钢铁贸易摩擦的政府路径选择 频繁的贸易摩擦将不利于我国钢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在应对贸易摩擦时往往需要行业协会或政府的支持。 2.1 加快制定行业法律法规,规范出口贸易秩序 目前,针对钢铁大量出口带来的贸易摩擦,我国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出口退税率的调控政策以及出口许可管理政策。 2007年初以来,国家频繁出台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调控政策,发改委与钢铁行业相关企业还划定了钢铁出口不超过生产总量10%的政策底线。然而由于国内外钢材价格差仍然较大,且需求旺盛,通过调整出口退税率这样的价格调节,效果并不显著。 2007年4月30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2007年第41号公告《对部分钢材出口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公告,公告的核心内容是:决定从5月20日起对83个编号目录的钢材产品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规定只限于一般贸易出口贸易方式的企业须向省级发证机构申请,所列钢材出口许可证实行“一批一证”管理,许可证有效期为许可证签发之日起3个月有效。同时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按《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该政策属于一般许可,由于没有涉及出口资质、数量(配额)及操作细则等实质性问题,所以对大型钢铁出口企业并没有造成实质性影响,但对小贸易商、民营钢铁企业及靠“搭大企业出口便车”出口的企业因增加程序及时间则起到规范约束或限制的作用。 总体上,单纯通过关税调整以及细则不明确的许可管理政策并不能有效地控制过度出口所带来的问题。因此,在钢材出口贸易准入方面设置一些门槛,建立企业出口资质审核制度,对中国钢材的出口数量、品种、企业环保节能情况是否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等方面对出口企业进行资质认定,从而制约那些不符合国家整体利益及钢铁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的继续膨胀,减少贸易摩擦。 2.2 制定应对贸易摩擦的中长期战略 (1)通过提高行业集中度,使钢铁产能保持合理规模。行业集中度低是中国钢铁行业的核心问题,是我国钢铁业市场控制力差,自主创新能力低,企业综合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并由此导致了出口产品低价竞争、过度出口等问题。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是目前中国钢铁业的一项首要的任务,重组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然而,由于观念、体制、利益以及人事上的种种阻力,钢铁重组举步维艰,“联”而不“合”的问题严重。政府应在观念、体制、利益以及人事等实际问题上给予合适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企业走联合重组的道路。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节能环保,改变出口结构不合理问题。出口产品的单一化是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尽管自2005年以来,国家开始逐步实施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的政策,但随着外贸形势的好转,一些小规模民营钢铁企业选择在大钢厂周边或矿、焦、煤资源丰富的地区,扎堆生产,形成产业群,利用廉价劳动力,几乎为零的社会负担和环保投入形成低成本优势占领市场。同时,这些小企业由于技术能力有限,产品以低附加值的粗钢产品居多,能耗水平高,形成出口产品的单一化。严格行业准入、行业监管、节能环保等等制度和措施,加快淘汰落后的产能,实现节能环保,规范这些小企业行为,对于改善出口结构不合理现象十分重要。 (3)建立新型外贸促进体系。2006年以来,钢铁出口就出现了出口量激增而价格下滑的现象。这不仅加剧了贸易摩擦,也使国内企业在低价竞争中背上了成本上涨和贸易摩擦的双重负担。在贸易摩擦增加的形势下,政府应建立以鼓励出口高端产品;鼓励向多个地区和国家出口,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口;鼓励不易产生贸易摩擦的产品和具有专有技术特色的产品出口并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税收支持为主要手段的新型外贸促进体系。这样有利于降低国际贸易摩擦也能进一步减小出口征税给钢铁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拾』 求2001年到2006年的中国对美国的总出口额和增长率

Mysteel:简述我国钢材出口的部分特点变化

多年来我国钢材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尤其近几年出口增速更是强劲。钢材出口的快速增长不仅极大的缓解了国内钢材市场的压力、提升了钢材生产效益;而且对扩大中国钢铁产品参与世界经济发展、加强钢铁技术沟通和交流、提升中国钢铁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观察近年来我国钢材出口情况,可以大致理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钢材出口总量持续扩大,增长势头强劲

2001年我国钢材出口量为485万吨,到2007年则达到6264万吨,增长了近12倍。2004年和2006年我国钢材出口增幅均在100%以上,2005年和2007年出口增幅虽然只有41.4%和45.5%,此增幅依然比较强劲,尤其在出口的绝对量上相当庞大,如2007年出口量较2006年增加了1960万吨。接近2005年全年的出口水平。

表一:2001年-2007年我国钢材出口量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钢材总出口(吨) 4845576 5579134 7120117 14518758 20523939 43036703 62638980
增幅% 15.1% 27.6% 103.9% 41.4% 109.7% 45.5%

二、我国钢材出口传统的目的地逐渐分化

我国钢材出口传统上主要以东亚和美国为主,其中香港特区、美国、韩国长期占据中国出口目的地前三名,但近年来主要出口目的地所占比重开始调整。

1、韩国始终保持中国最大出口目的地国

自2002年韩国超越香港,成为中国钢材出口的首选目的地以来,6年来,这一地位始终“无人可撼”。2003年-2006年间,中国对韩出口钢材占总量的比例一直在20.5%-26.9%之间。2007年我国对韩出口钢材达到1160万吨,占总出口量的18.5%,呈现一定缩减趋势,不过,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韩国在中国出口地区中将依旧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2、香港的地位稳步减弱

香港地区曾经是我国钢材出口最大的集散地,2001年,大陆对其出口占据总出口量的比重在16.7%,近年来,尽管大陆对其出口也在持续扩大,但在比重上却不断缩减,2007年只占到总出口量的3.4%。在中国出口国别和地区排名上,2007年香港已降到第10位。

3、对美国出口出现负增长

美国一直是中国钢材出口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长期占据前三强,近年来,受美国国内市场影响,中国对美出口有所调整,2007年对美出口钢材414.4万吨,较2006年减少126万吨,降幅达23.3%。与此同时,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15.7%,降到2007年的6.6%。

图一:主要目的地占中国出口总量的份额比较

4、对欧盟出口大幅上升,贸易金额居各目的地之首

欧洲是中国钢材出口的一个极为重要地区,不仅是因为其需求量大,更是因为其需求档次高、产生的效益好。2006年以来,我国对欧盟出口大幅攀升,其中2007年对欧盟出口量达到1110万吨,较韩国仅差50万吨,但在贸易金额上,却较韩国高出15亿美元以上,平均吨材价格高出韩国166美元。因此,如果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话,韩国是中国钢材出口量最大的目的地,而欧盟就是中国钢材出口总值最大的目的地。

表二:2007年中国钢材出口贸易额前12个国家和地区排序

2007年中国钢材出口贸易额前12个国家和地区排序
排序 国别 出口数量(吨) 出口金额(美元) 单价
1 欧盟(27国) 11,099,087.08 8,763,046,350 790
2 韩国 11,602,479.24 7,231,298,378 623
3 美国 4,144,248.67 4,074,994,007 983
4 印度 2,865,795.67 2,053,598,576 717
5 越南 3,370,904.70 1,955,431,859 580
6 伊朗 3,144,026.59 1,657,271,450 527
7 香港 2,120,449.44 1,511,386,457 713
8 新加坡 2,163,094.47 1,425,780,384 659
9 台湾省 1,693,999.05 1,326,858,297 783
10 阿联酋 1,962,449.18 1,177,946,700 600
11 俄罗斯联邦 961,564.18 913,761,913 950
12 泰国 1,396,118.51 882,780,488 632

三、对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加快

近年来,各大新兴经济体以及大量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一些国家投资强劲,带动钢铁消费不断攀升。其中对中国钢铁最具吸引力的有中东、印度、东南亚等。

1、对中东出口高速增长

以中东地区的伊朗、阿联酋、沙特三国为例,2001年我国对这三个国家出口钢材只有16万吨,但到2007年已经达到628.6万吨,其中06、07两年出口到这三个国家的钢材增幅均在200%以上。目前我国对这三国的出口量已经占到总量的10%。随着中东基本建设继续开展和扩大,未来中国对这一地区出口前景依然乐观。

2、对东南亚出口稳步扩大

东南亚是离中国较近的地区,并且也一直是中国钢材出口的重要市场,多年来,东南亚始终占据中国出口市场的较大份额。2007年中国对东南亚地区出口钢材1054万吨,基本与欧盟平齐,占中国出口总量的16.8%。目前在东南亚地区中,越南、新加坡、泰国占据中国出口前三名。其中尤以越南吸引中国钢材最为强劲。

近几年中国对越南出口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从2005年到2007年三年中,中国出口越南的钢材增幅分别达到73.5%;99.1%;95.7%。2007年对越出口量达到337万吨,在不将欧盟视为一个单独国家的情况下,越南吸纳中国钢材的总量则仅次于韩国和美国,位列第三大出口目的国。今年1月份又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钢材出口目的国。

图二:中国对主要国家钢材出口变化

3、对印度出口增加明显

2001年我国钢材出口印度只有1.4万吨,但到了2007年,迅速扩大到286.6万吨,数量扩大十分明显。印度是重要的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鉴于其大国特征,未来对钢铁需求的增长将十分壮观,因此,对中国钢铁产品而言,印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

四、我国钢材出口的品种结构稳步调整

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我国早期钢材出口以板管材为主,2001年我国出口的板管材占比达到65.1%。随后板管材出口有所下降,长材出口迅速增长,2003年板管材出口占比降到45.8%,而线棒材出口占比则上升到33.6%。近年来随着我国板卷产能的大幅提升,我国板材出口再度走强,管材和线棒材稍稍偏弱。2006年和2007年我国板材出口占比分别为47.3%和45.2%,管材占比在15%左右,线棒材在25-26%。型材出口近年来持续加快,2007年出口552万吨,占总量的比重由2003年的3.8%上升到2007年的8.8%。

图三:主要钢材品种占比变化

我国钢材出口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新增产能方面的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国际市场需求的强弱。比如2007年我国线棒材出口占总出口量的比重较06年有所提升,而板材略有下降,反映出近年来全球各国基本建设方面十分旺盛,建材价格的升幅也远远大于板材的升幅。当然,全球板材需求也依然稳健。相对于板材而言,我国管材出口比重有所下降,这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管材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不利处境。

除上述部分特点以外,实际上我国钢材出口还呈现出钢材档次不断提高的特点,以不锈钢材、船板、冷轧涂镀材、高品质石油管材等为代表的高端钢材出口量持续扩大,而传统的低端钢材其生产标准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中国钢材大举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另外,全球经济的多元化及快速发展,也为今后我国开拓对非洲、南美等地区的出口提供了更大便利,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国钢材出口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当然,目前国家在对待钢铁出口的政策上相对偏紧,这需要国内相关企业继续加强结构调整力度,多角度、多层面的寻找高效益市场,以弥补出口关税带来的压力。(

阅读全文

与中国向美国出口钢材每年多少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内钢筋的直径最大是多少 浏览:38
窗边线条模具怎么用 浏览:122
焊接应力应用是什么 浏览:468
专业电器模具大概多少钱 浏览:117
外架钢管与扣件的比例是多少钱 浏览:977
钢材运输费每公里每吨什么价格 浏览:837
钢板桩机械设备采用什么是 浏览:58
25不锈钢阀门多少钱 浏览:317
彩成不锈钢锅是什么材质 浏览:631
不锈钢盆上面的不干胶怎么弄才弄得下来 浏览:737
工地上用方管 浏览:923
XF318VAR是什么材质的钢材 浏览:49
螺纹钢每吨负差有多少 浏览:330
金属模具铸造光洁度能到多少 浏览:429
焊接危险因素有什么危害 浏览:155
铝合金和不锈钢桌凳哪个更结实 浏览:536
新乡医疗用品塑料模具多少钱 浏览:457
不锈钢锅热奶会糊是怎么回事 浏览:44
企业模具现状如何 浏览:50
广联达柱体钢筋如何修改 浏览: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