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在钢材市场为什么不景气
行业相关人士分析,三大原因导致目前市场疲软,一是钢材的供求矛盾。国内钢材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虽然国家要求加大基础建设项目,但各地方政府碍于没钱迟迟没有动作,导致下游企业需求一直未见起色;二是企业的资金流问题得不到缓解,各钢铁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受到制约,为了能够生存下去,钢铁企业最后不得不低价处理库存产品从而得到资金;三是目前正处于传统的钢材市场淡季,钢铁企业在这个阶段都会下调钢铁价格。
此外,一位钢铁行业专家表示,目前国内钢材价格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在后期可能会随着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从而使钢材价格有所回升,但价格不会有大幅度的上涨。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商情报网
Ⅱ 为什么中国钢材下滑
原因一:经济增长压力不小 房地产销售不振
国内钢材市场信心再一次遭受打击与国内外低迷的经济增长形势有关。
世界经济仍然低迷前行。美国经济数据虽然呈上扬态势,但其就业问题仍然严峻;日本二季度经济折算成年增长率萎缩6.8%,是该国经济自2011年大地震后遭遇的最大降幅;欧元区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零增长。
7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克强指数”的三个构成指标均出现回落。1~7月,全国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4.9%,相比上半年用电量5.3%的增幅有所回落。铁路货运量方面,7月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同比下降4.37%。银行信贷方面,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52亿元,不仅同比少增3145亿元,也降至2009年11月以来的最低。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认为“钢材用量最大的房地产业低迷,以及其他一些产业用钢量减少,是导致钢材需求量回落的直接原因。”5月份,全国房地产销量环比下降11%,6月份环比下降4%,7月份更是环比下降18%。
原因二:钢材供应增加 库存继续上升
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钢材资源的供应却在增加,这也是造成钢材价格走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1~7月,全国粗钢产量48076万吨,同比增长2.7%;钢材产量64723万吨,增长5.8%。8月上旬,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产量181.99万吨,比7月下旬增加6.3万吨,创下两个月来新高。
库存方面,8月上旬末,国内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456.88万吨,旬环比上涨3.44%,显示后期市场供应压力较大。
“从7月下旬到8月上旬,钢铁业增产了60万吨钢,48万吨直接变成了钢材库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说。
中钢协数据显示,6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存货中产成品占用资金同比增长2.95%,比年初增长10.45%,这表明企业产成品库存偏高。同时,钢铁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3.05%,应付账款增加6.38%,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降低。
与此同时,钢企负债水平处于高位。6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银行借款同比增长6.39%,平均资产负债率69.27%。
某银行的大宗商品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前几年钢材企业融资过度,现在银行对钢材企业基本都是在‘去杠杆’,对没有自我造血能力的企业不再支持。”
原因三:钢材原料市场阴跌不止
国内铁矿石市场弱势盘整、小幅走低,尚无止跌迹象。进口矿市场持续下跌,远期现货价格再次逼近90美元关口,8月25日普氏铁矿石指数跌至89.25美元/吨。目前大部分贸易商对后期市场看跌,低价出货现象频现。
钢坯方面,国内市场持续弱势运行,主导市场唐山地区钢坯价格再创近7年新低。由于多数厂商对后市信心不足,再加上终端市场持续疲软,使得钢坯价格屡创新低。即便如此,实际成交也未见起色。
钢市短期难翻身
广州钢材贸易商柯智耀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增加需求,提振经济。然而,这些举措对于身处“严冬”中的钢市来说,似乎均未显效,甚至带来了国内钢产量的逆市增长。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产量不降,价格必跌。然而,由于有11亿吨以上的年产能做“垫后”,钢铁产业集中度又如此之低,降低产量谈何容易。
不仅如此,在下游需求方面问题也很严重。房地产市场不好,钢材下游需求总量必受重创,加上其他行业需求释放迟缓,供需矛盾短期内无法化解。与此同时,铁矿石价格跌势不止,且下降幅度超过钢材价格降幅。此外,钢铁行业前期较差的信贷和融资数据也一直在困扰着企业。专家认为,在整体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钢企的资金风险日益加大。
对策
部分钢企减产限产
柯智耀表示:“铁矿石价格还会不断下降,客户需求也在下降,金融机构也不支持钢材行业投资,在这种情况下,行业资源应进行整合,比如可以利用钢材的网络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以此减少交易、物流、仓储成本。”
也有一些钢铁企业试图改变当前困境,坚持“没有合同不生产”。今年上半年,包钢粗钢生产累计减少8.5%。酒钢以正现金流作为生产运营的底线,对负现金流的生产线限产或停产,上半年钢铁产业限产100万吨。
沈建光认为,钢材价格如要提高,必须要实现稳增长,应着重落实已有的微刺激政策,同时必须重视房地产市场走势,从多个途径采取措施对冲房地产市场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Ⅲ 铁矿石暴涨,钢企不敢囤货了,贸易商也不敢拿货了,你怎么看
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原料、绝大部分成本都是来自于铁矿石!因此,铁矿石疯狂涨价,对我国钢铁企业影响巨大!
一、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严重影响钢铁企业的生存!
如果想要避免铁矿石价格疯涨对钢铁企业带来影响,首先我国要减少对单一国家铁矿石进口量,如果铁矿石的进口量集中在某一个国家,那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其次,我国要继续开拓铁矿石进口渠道,将铁矿石进口分散到不同的国家,避免形成一家独大的现状,目前我国也正在扩大铁矿石进口渠道,分散风险;最后,通过钢铁行业技术升级,提高钢铁产量,同时提高对废旧钢铁的重复利用,有效降低对于铁矿石的依赖。
铁矿石价格的快速上涨给我国的钢铁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我国的钢铁企业一定要加快科学技术创新,提高钢铁产量,推动钢铁企业技术转型,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Ⅳ 请问钢材贸易现货业务怎么做啊和钢材销售有什么不一样吗还有进钢材公司做销售,进什么样的公司好
现货业务就是自己家有什么材质、规格的就卖什么,价格根据市场价格走 很简单版。
另一种就是搬货了 ,这个很权有学问在里面的 要慢慢的摸索 ,做的好的话提成很乐观的
找公司现在太简单了,就我知道的来说 无锡三千家贸易商、上海三万家 。哥们自己选吧
Ⅳ 为什么钢材会突然便宜钢材市场什么时候会变好
实际的需求抄在4个月前被炒作袭的过热,进度过快,其实春节期间乃至上半年实际需求都是好的。但许多炒卖哄抬了价格。包括铁矿石等上游资源,突然的需求与供应脱节让高位运行的资金连断了。
其实很多人是有机会把手里的货脱手的,但判断失误,6月不卖到10月可能亏损60%。
现在下行的空间不大了,但还有风险。
Ⅵ 我是一名钢材业务员,刚入行,想问一下如何能找到做现款现货的客户
钢材通常都是大批量采购,现货是你们公司的事,现款嘛,最好找发型工业企业联系,或者交通部门,房地产或建筑公司
Ⅶ 为什么最近钢铁市场行情不好
不好属于正常,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基础建设和房地产的火爆,带动钢铁需求不断创下新高,从一开始的2亿吨钢是国内钢铁需求的极限,到3亿吨是极限,到4亿吨是极限,到后来人们逐渐进入了迷惘,“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吨钢”,好像中国有多少吨钢都能消耗得了,各路资金蜂拥而来进入这片热土,或从事中间贸易或入股投资或直接赤膊上阵,一时间又现“大炼钢铁”的景象,而这种景象又带动了基建、机械、电字、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基建、机械行业又是用钢大户,这种互为拉动使得钢铁行业近乎沸腾,截至2011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
另外,中国钢材市场呈现开放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流动格局,钢材贸易商数量巨大,既可放大市场需求,也可以放大萎缩。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投机经营倾向较重。钢材贸易商对钢铁生产企业是需求者,对使用钢材的终端用户又是供给者;预期价格上涨,增加库存,放大了市场需求;预期价格下降,减少库存,低价抛售,放大了市场萎缩。对价格起到助涨助跌之效,而不是“蓄水池”的作用。
要想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产能的畸形严重过剩,为市场进入严冬打下了伏笔,而在这严冬中能生存下来是目前钢铁企业的一个课题。
Ⅷ 传统钢材现货交易市场“out”了吗!
说这话的,正是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会长、第一钢市董事长周华瑞。 从1990年提出钢材超市的概念,到1996年,周华瑞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前店后库式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即逸仙钢市),再到后来逸仙模式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复制,乃至于此前第一钢市致力打造的完整的钢贸产业链周华瑞及其第一钢市多年来始终被视为上海钢材现货交易市场的风向标。 在钢贸发展的黄金十年,大柏树周边的繁荣、热闹景象,见证了那段历史。然而,随着2011-2012年钢铁行业系统性危机的爆发,这一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行业系统性危机带来的启示 在近日的一次内部会员大会上,周华瑞直言,行业系统性危机是相当可怕的。经济周期的波动太残酷了,这一轮经济周期的下行,我们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他指出,钢贸商在此前快速发展,顺风顺水了10多年。我们过分集中传统的产业,又没有创新,而是简单的复制。在这一轮的经济下行中,我们又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末端,所以彻底中招了。 他说,过去多年以来,钢贸业的顺风顺水,让我们自认为一直走在行业最前端,是行业的风向标;银行的一次次战略合作签署,让我们轻视了合同真实的作用是相互约束,相互制约;融资的便利,让我们遗忘了‘借’这个字的涵义,而借钱就必须还 以往的‘因’促成了今天‘果’,他反思认为,当钢贸行业处于优势的时候,周宁钢贸商并没有合理地利用好,使其形成一种能量,而是简单地运作,从而错失了良机。 不过,经过这一轮钢贸危机,也从中看到了许多不足与值得思考的地方。出来打拼,需要靠真本领,绝不是比谁胆大,而是要真正的智慧。 他表示,所以我们要好好总结,现在财产没有了,留下的只有经验教训。而这个经验教训,将会永远地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时刻鞭策着我们。 他同时指出,不应该太多责怪银行,指责担保平台,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教训。只有彻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失败的真正原因,总结得到这用财富和磨难换来的血的教训,才能对后期的发展有所启发和帮助。 产业化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进行新产业的拓展,挖掘新的亮点,寻找新 的商机。他认为,经济周期的调整有其必然性,在这调整波动的时间内,不能坐等政策扶持,只有自救、不等不靠,才能走出困境。唯有开辟新的商业资源和战 场,脚踏实地,聚沙成塔,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 艰难转型期中的钢铁产业链 在近日召开的2013钢铁中国•深圳钢材市场形势研讨会上,我的钢铁网首席分析师贾良群表示,去年以来中国的钢铁行业,进入了本世纪以来最差的年份,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和销售利润率为负值。而纵观日本新日铁、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乃至韩国浦项等世界大钢厂,其主业也直面亏损。 钢铁制造、贸易和资讯业,均进入了成熟期,都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进行调整。他指出,现在没有哪个行业不过剩,整个钢铁产业链,均处于艰难的转型期。 那么,新形势下,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何去何从?深圳第一家大型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中锦钢材市场的总经理詹欣沐日前表示,在综合考察了上海等 长三角地区的钢材现货交易市场模式后,公司根据深圳当地钢贸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前店后库的钢材市场模式。他表示,在长三角地区发生信贷危机、仓储 问题频发影响下,务实的广东人,会更加倾向于选择这种看得见货物的市场进行交易。 他同时也表示,华东地区的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其实模式上并没有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一系列危机,主要还是操作层面出现了问题。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 他同时坦言,中锦钢市对于入驻的商户,会严格筛选,且入驻商户均为有多年钢贸从业经验的贸易商 。挑选优质商户、商户本地化,多元,开放,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如果只局限于老乡圈子,永远无法发展壮大。 一位钢贸商甚至自嘲道:比起高档的写字楼,其实,我更喜欢过去‘土’一点的钢材市场,亲切!而且,传统的钢材市场,货场、办公一起,客户看货方便,租金也便宜。现在钢贸不赚钱,能省则省。我的一些做工地的客户,也说更喜欢这种传统的交易市场。 他认为,钢材市场的主体是为钢材贸易商、下游终端用户服务,应根据其客户自身发展的特点、需求提供服务,而非一味谋求所谓的高端、前沿。或许将来会,但现在,还没到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