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彩钢板房 > 美国m1坦克相当多少钢板

美国m1坦克相当多少钢板

发布时间:2021-01-31 08:57:07

A. 请问美国陆军M1,M1A1,M1A2坦克各有多少辆

机密呀这个!只能知道大概!

B. 美军M1A1于M1A2主战坦克主要区别与详细参数!

国陆军于1979年推出了“艾布拉布斯”系列主战坦克。当时这种新型坦克集高速、敏捷、火力和先进装甲于一体,曾盛极一时。1984年,M1A1坦克定型,1985年开始生产,1986年正式装备。M1A2坦克是M1A1的第二阶段改进产品,首辆于1992年出厂,1993年开始装备部队。经反复实弹射击试验证明,其装甲防护能力尤为突出。这种装甲防护与惊人的快速性和机动性、核生化防护、自动灭火以及弹药舱相结合,能后保证乘员绝对安全。它的支援能力、杀伤力和作战性能堪称为空前绝后的地面作战系统。 目录M1A2简述 性能数据 性能与装备 (1)车长独立热像仪(CITV) (2)车长指挥塔(CWS) (3)CO2激光测距仪 (4)驾驶员热观测仪(DTV) (5)战场管理系统(BMS) (6)敌友识别(IFF)装置变型车M1A2简述 性能数据 性能与装备 (1)车长独立热像仪(CITV) (2)车长指挥塔(CWS) (3)CO2激光测距仪 (4)驾驶员热观测仪(DTV) (5)战场管理系统(BMS) (6)敌友识别(IFF)装置变型车展开编辑本段M1A2简述M1A2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装有车长独立稳定式热成像仪,该热成像仪具有猎歼式瞄准镜的目标捕获能力,大大提高了坦克在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与敌交战的能力。在伊拉克战争打响后,美国陆军装备的M1A1和M1A2主战坦克大显身手,它们与M2步兵战车、M113装甲运输车以及AH-64D直升机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一道向巴格达推进,为合围巴格达立下了汗马功劳。 编辑本段性能数据 动态展示重量 63吨 车全长 9.830米 车宽 3.658米 车底距地面 0.482米 单位压力 94.2KPa 燃气涡轮增压发动机 1500马力 单位功率 22.39马力/吨 标准速度 67 M1A2的酷图(3张)公里/小时 解除安全限制速度 78公里/小时 越野速度 48公里/小时 5°坡度 39公里/小时 30°坡度 8公里/小时 主要武器 120毫米滑膛炮 并列武器 7.62毫米机枪 车长武器 12.7毫米机枪 行程 450公里 越垂直墙高 1.066米 越壕宽 2.743米 乘员 4人 该坦克生存能力强,炮塔周围装有防弹能力极强的贫铀装甲;弹药存放在有防爆门的隔舱内,一旦舱内弹药被引爆,防爆门便会自动打开,把爆炸气浪排出车外;车内还装有高效能快速自动灭火系统,一旦发生爆炸,可在0.02秒内发现火情,0.06秒内将火熄灭。电子化程度高,采用了大量电子设备,能自动检测故障情况;电子传感系统提高了目标识别能力及与友邻坦克的信息传递能力;有全新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可提高坦克的作战效能。机动性好,可靠性高,一般行驶6400千米方需送到基地修理。行驶3400千米以后更换履带;原发射500发炮弹后即需更换炮管,现在可发射1000发炮弹后更换。坦克装有120毫米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贫铀合金脱壳穿甲弹,命中率高,威力大。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该坦克曾以一枚穿甲弹连穿两辆坦克,并将其击毁。坦克上还装有自主式地面导航系统,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和自然条件下快速、准确地确定坦克所在位置,不会在大沙漠里和错综复杂的地域环境迷失方向。 该坦克首次安装了车长独立热像仪,这是该坦克的主要特征之一。该独立稳定式热像仪是坦克具备了猎-歼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坦克在能见度很低情况下与敌交战能力。该坦克还改进了车长和炮长的显控装置,提升资料处理及应战效率。此外,主炮和车长与炮长的瞄准仪上均安装了稳定器,进一步提高了行进间射击性能。M1A2坦克还采用了CO2激光测距仪,该测距仪工作波长与热像仪相同,测距范围加大,穿透烟幕和尘烟能力更强,对人眼也较安全。 该坦克配备了先进的战场管理系统(BMS) ,能自动地提供双方部队位置、后勤信息、目标数据和命令等。 M1A2配备了自主导航系统,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能快速准确标定本身所在方位。 底盘也进行了若干改进,发动机加装了数字电子控制装置,提高了省油性和可靠性 编辑本段性能与装备该坦克即M1A1第二阶段改进产品,改进项目最早于1985年2月1日批准,目前有7项,其中5项计划在1988年底开始生产,另2项要推迟18个月,产品定型后将称为M1A2。第二阶段项目改进将使M1A1的总体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据报道,M1A2首辆车计划于1992年出厂,1993年开始装备部队。 (1)车长独立热像仪(CITV)这是该坦克的主要特征之一,由得克萨斯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光电分公司研制。该独立稳定式热像仪具有猎潜式(hunter-killer)瞄准镜的目标捕捉能力,将大大提高坦克在能见度很低(黑夜和烟幕)情况下与敌交战能力。目前正在研究取消原车长观察用的炮长主瞄准镜光学延伸装置。 (2)车长指挥塔(CWS)在重新设计的指挥塔上,将安装改进型周视潜望镜,较大的舱口和机枪座圈等,取消了高射机枪的电动和手动操纵机构。 (3)CO2激光测距仪该测距仪工作波长与热像仪相同,测距范围加大,穿透烟幕和尘烟能力更强,对人眼是安全的。 (4)驾驶员热观测仪(DTV)用于取代现装备的AN/VVS-2驾驶员微光驾驶仪,可昼夜使用并扩大了驾驶员视野。 (5)战场管理系统(BMS)亦称车内通信设备(IVIS),是一种网络数据和信息系统,能自动地提供双方部队位置、后勤信息、目标数据和命令等。该设备使用微处理机进行处理,装在车长热像仪显示装置旁边,位于车长位置右边的炮塔内壁上。目前正在研制车辆定位/导航仪。 (6)敌友识别(IFF)装置敌友识别(IFF)装置和提高生存力(ES)的装甲外壳 由于经费或技术原因,这两项改进可能拖延。装甲外壳旨在增强坦克抵抗顶部攻击和增强坦克其他部位的装甲防护。 编辑本段变型车M1--基型车装有105mm火炮。生产阶段为1980年-1985年 M1A1--进行了多项改进包括使用120mm滑膛炮后期车型装有重型复合装甲 M1A2--装有120mm火炮新型装甲车长独立热像仪和导航系统 M1重型突击架桥车--使用改进了的M1底盘 所有M1系列还可以在车前加装推土铲和扫雷装置 M1A2sep坦克(m1a2的最新改进型)SEP是英文:System Enhanced Package(系统增强组件)的缩写。 开放分类: 美国,军事,坦克,武器,主战坦克

C. M1A1主战坦克的性能数据

M1A1坦克的全称为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属于战后的第三代主战坦克,1985年开始在美军服役。 该坦克于1984年8月28日定型,生产始于1985年8月,1986年7月正式装备。该车战斗全重57吨,乘员4人,最大速度每小时66.8公里,最大行程465公里。

该坦克主要特征是装备由美国特许生产的德国莱茵公司的Rh120式120mm滑膛炮,美国编号为M256。由于口径增大,弹药基数减至40发。

1988年以后生产的M1A1型开始加装贫铀装甲,防护力大大加强。此外,M1A1还增装了集体三防装置,换装了新型车长显示器、新主动轮和T-158型履带。

火炮采用120mm滑膛炮,可发射以贫铀合金为弹芯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为配合安装120mm火炮,美国研制生产了几种120mm炮弹,其中M827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于1983年完成研制工作,采用了贫铀穿甲弹芯。

M1A1有较强的防护能力,车体正面采用贫铀装甲,车内装有防核、生、化武器的“三防”系统。并配备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夜视仪等,可在夜间作战,在运动中命中目标。

简介:

全车重:57吨
全长:9.8米
时速:66.4千米
最大行程:462千米
涉水深:1.2米
主炮:120滑膛炮
采用火控系统、激光测距仪和执成像夜视装置。

D. m1的装甲厚度大概有多少毫米,相当于多厚的钢制装甲

并不是所有型号的都有贫铀,贫铀装甲只不过是一层致密的网状结构或是乔巴姆类似的蜂巢结构的背板,铺设在复合装甲层。所以并不是所有位置的装甲都有贫铀层的。。
M1坦克正面LOS是300mm-350mm,M1IP及以后又增加了100mm的装甲板,这两个型号防护数据已经由美军完全披露。而之后的M1A1及以后型号数据美国没有证实。M1与M1IP的装甲构成是最外层100mm以内的高硬度装甲,最内层100mm以内的均质装甲,中间为复合装甲。对动能穿甲弹防御力没有官方证实,但根据披露的装甲架构M1抗穿能力约400mm,抗破能力约600mm以上,M1IP由于增加了100mm的均值钢装甲,抗穿会有更大的提高,而抗破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再后面的型号根据俄罗斯的猜测,M1A1和后继型号抗穿能力可能在700mm,装备贫油层的可能达到800mm以上,并没有几倍那么夸张。。而对于破甲弹,不同型号等校防护力也不同,一半认为在1200以上,其实基本上现代坦克正面是不太可能被破甲弹击穿的了。。以上所有数据都是炮塔正面防护,M1车体为首下迎弹设计,首下防护稍稍低于炮塔正面
其他位置的防护,现代坦克攻防失衡,侧面怎么也不可能防御坦克炮,所以现代主战坦克全体放弃治疗,车体侧面基本装甲防御流弹和小口径直射,在带上附加装甲防御破甲弹,菊花装甲基本就是铁丝网和铁栅栏把动力舱围上,勉强防御下流弹,M1侧面装甲不过是几十毫米的均质钢和20-60mm不等的裙甲板,炮塔上,现代主战坦克的复合装甲都是延伸到侧面的,还是M1为例,侧面炮塔同为与正面相似的约束型乔巴姆,但是并没有厚重的均质钢装甲,所以抗穿性能可能仅略高于车体,但抗破性能却依然十分优秀。

E. 请问大家美国坦克M1A1的射程是多少比中国的G9坦克远吗!!请~~~~

----中国99式主战坦克挑战美国M1A2主战坦克
199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喜庆日子,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新时期武装力量建设的最新发展,一些新型武器也首次亮相,在坦克分队中,从们就发现了一种新型号坦克,其从外形上看与以前的国产型号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备受关注,对其的猜测也不断,其实,它就是我国最新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99式,是我国陆军在21世纪坦克部队的主力型号。但其性能如何?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怎样的层次?这也许是广大军事爱好者最为关心的,本文就将其与美国陆军现役及未来15年内的主力----M1A2主战坦克在性能上作一分析比较。
在进入正文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双方的发展历程。
中国坦克的研制最早是从仿制前苏联引进的T-54型坦克开始的,在50年代中后期研制成第一代59式坦克,随后又在其基础上陆续推出了69式、79式及各种改进型,并大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使用,直到80年代中期它们一直是陆军坦克部队装备数量最多的型号。进入80年代后,我国开始研制新一代主战坦克,80式及88式就是这一段时间研制成的第二代主战坦克,特别是88式系列中的88C型(国内称为96式),在整体性能上已接近世界第三代主战坦克。但必竟其与第三代主战坦克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差距的,与其进行对抗还是处于弱势,所以,研制我国自已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就被提上日程。90年代初,新一代90Ⅱ型主战坦克研制成功,并以该车为基础验证了多项关键技术及设备,1998年,经过大副度改进的新型主战坦克正式设计定型,进入了小批量生产,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99式。
M1A2是美国M1系列主战坦克中最重要的改型。M1坦克是美国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主要用于替换当时大量装备使用的M60坦克,M1最早称为XM1,1979年5月美国陆军试生产XM1坦克110辆,1980年2月完成两辆生产型车后即开始进入大批量生产,M1坦克也被命名为“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M1坦克的生产计划于1985年2月结束,共制造了约2370多辆,以后生产的为改进型的M1A1坦克,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M1A1装备了威力更大的装120mm滑膛炮、增强装甲防护能力及更先进的观瞄、电子设备。M1A1于1984年8月定型, 1986年7月正式装备部队,生产数量在4000辆以上。1991年海湾战争前,又发展了采用贫铀装甲的M1A1AH型,并在海湾战争中有着出色的表现。1985年2月开始美国陆军又开始在其基础上研制更先进的M1A2,主要是提高了车载电子可靠性及性能,加装了车载信息系统,命名为M1A2。首辆M1A2于1992年出厂,1993年开始装备部队。改进后的M1A2在性能上比原M1A1有了很大的提高,1995年又在M1A2的基础上研制成M1A2 SEP型,主要是改进和新增了新一代的全球定位系统、新型热像仪、激光测距仪及战场识别系统等。到2000年初,美国陆军装备数量已达到近1000辆,其中美国的第一支数字化部队陆军第四步兵师装备的全部是最新的M1A2SEP。原有大量的M1A1将进行升级改造,已使其达到M1A2的水平。
衡量一种坦克性能好坏及强弱主要体现在三大综合指标:1.攻击力;2.机动性;3.防护力;三者相符相成,缺一不可。一、攻击力
坦克的攻击力主要由坦克上装备的主炮、所使用弹药及火控系统有关。
99式坦克装有一门48倍口径125毫米滑膛炮,是目前世界上坦克炮中口径最大的,它是在96式坦克上使用的125毫米炮的改进型,使用了多种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如单壁自紧身管技术)使火炮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炮管中部装有轻制铝合金热护套,可有效避免炮管受热变型,提高了炮管强度及耐烧蚀磨损,其使用寿命可达到650发穿甲弹。火炮高低射界为-5度-+18度,方向射界为360度,装有自动装弹机,火炮最大射速为10发/分(平稳行驶状态)、7发/分(越野行驶状态),使用分装式弹药,弹种主要有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杀伤榴弹及炮射导弹。辅助武器主要为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及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
99式使用穿甲弹主要有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及特种合金弹芯穿甲弹。这两种弹芯的穿甲弹的性能我们只能根据公开的资料进行分析。我国已公开的新型105毫米及120毫米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的穿甲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与世界上同口径及同弹芯的穿甲弹基本相同,前者发射钨芯穿甲弹可在2000米距里上击穿51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均为垂直状态,下同),如在加长型炮管发射其可在同等距离上击穿53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后者可在同等距离上击穿56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可见其威力已十分可观。因此,笔者认为99式坦克上所使用的125毫米钨芯穿甲弹至少不会低于它们,我国与巴基期坦共同研制的“哈德利”主战坦克使有125毫米钨芯穿甲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可击穿63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这已能击穿全世界95%的现役主战坦克,所以,99式上使用的钨芯穿甲弹至少等同于630毫米。如炮管经过改进,提高了炮管膛压,增加了炮口初速,在同等距离上达到700毫米的穿甲深度也是完可能的,而我国的一位弹药专家也曾经说过,我国研制的最新型125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基本可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美国M1A1的前主装甲。特种合金弹芯穿甲弹是我国研制的一咱新型弹种,采用非铀特种合金作为弹芯,其强度、密度及韧性都比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高出很多,穿甲能力则提高了20%,其弹芯长径比为25:1,对于分装式穿甲弹,这个比率已是很可观了,其在2000米距离上可穿透约75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可击穿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其穿甲威力与使用贫铀合金弹芯穿甲弹差距已很小了。
除此之外,99式还具有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我国以公开了105毫米炮射导弹的细节,并已装备在部分88B主战坦克及62A水陆两栖坦克上,其最大射程可达5000米,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最大平飞速度800米/秒,平均速度为500米/秒,飞行至最大射程所需时间只有8-10秒,命中率可达90%以上,静破甲深度可达700毫米,除可用来打击坦克及各种装甲目标以外,还可用于攻击低空飞行的敌方武器直升机及精确打击敌方火力点及工事等。99式所使用的在性能上与其基本相同,由于口径的增加,在破甲深度上也许会有较大的提高,达到800毫米以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口径再大的火炮,性能再先进的弹药也要在先进的火控系统的指挥下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威力,因此,99式坦克上装备了先进的全数字式火控系统,并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其性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某些性能还具有我们自已独特之处。
99式坦克采用的火控系统为全数字式稳像式,具有先进的猎-歼能力,是否具有这种火控系统也是区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重要标志。 火控系统由横风感应器,双向稳定器,车长、炮长昼夜热成像观瞄仪,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自身速度,目标速度测量仪,炮耳倾角传感器,药温,环境温度指示器等组成,车长有专用的控制面板及信息显示器。除炮长瞄准镜内配备有热像仪外,车长还具有独自的周视潜望镜,内装有新型的红外热像仪及激光测距仪,作战时可实现360度全方位搜索,热像仪在夜间探测距离可达到4000米,识别目标距离可达到2500米。在多目标出现时,由车长确定打击目标,随后由炮长瞄准射击。在紧急情况下,车长还可采用猎-歼能力强行调炮,超越炮长射击。系统具备的目标自动捕获及跟踪功能,使炮长的操纵过程更加简便快捷,全成自动跟踪、自动调炮、自动射击只需7秒。动对动具有90%以上的命中率。(以40千米/小时行驶速度,射击距离2000米)
99式坦克还首次装备 “车载信息系统”。这种战斗信息管理系统把车载导航 (GPS 全球定位系统)和瞄准系统与信息传输系统,先进的激光探测器、红外干扰机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然后将处理后的信息反应到车长的战术显示器上。坦克乘员借助从信息系统所获得的战场态势实时了解战场态势。并可与地地、地空单位进行信息互联、互通,并进行资源共享。但是否采用了数据总线进行各系统交联笔者不得而知。不过,笔者猜测这种可能力性不大。

M1A2装有一门44倍口径的120毫米M256型滑膛炮,该炮实际上是美国生产的德国120毫米滑膛炮,这种坦克炮也是被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广泛使用(像德国的豹2、日本的90式、美国的M1A1/2)。火炮中部装有热护套,炮口装有瞄准校准装置,可进行快速校炮。使用了多种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如单壁自紧身管技术)使火炮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是目前西方威力最大的坦克火炮。火炮高低射界为-10度-+20度,方向射界为360度,采用定装弹药,并没有使用自动装弹机,大部分弹药存放在尾部炮塔内,最大射速主要由装填手的熟练程度来决定,最高不会超过6发/分,如果在越野状态下,最高不会超过4发。弹种主要有M829系列贫铀穿甲弹和XM830空心装药破甲弹。辅助武器主要为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及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
M1A2使用的穿甲弹主要是贫铀穿甲弹,这也是世界上唯一采用贫铀弹而不装备钨合金穿甲弹的坦克。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对贫铀合金作为穿甲弹弹芯材料的研制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目前主要生产的是M829系列。M1A2目前主要使用的是M829A2贫铀穿甲弹。由于贫铀所固有的物理特性,使其在穿甲能力上要比一般的钨合金穿甲弹要高出10%-20%,其炮口初速为1700米/秒,美国以外公布该弹可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580毫米厚的均制钢装甲,不过笔者认为这个数据美国有所保留,后来有资料表明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730毫米,所以说,这才是其真实的穿甲能力。可见其威力是非常大的。未来新型的M829E3将会陆续投入使用,它比M829A2的弹丸更轻,但采用了更细长的贫铀弹芯,因此穿甲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00米距离上可击穿近800毫米厚的均制钢装甲。可耗不费力的击穿现役几乎世界所有坦克的前装甲。XM830多用途弹具有破甲和爆破功能,即可攻击坦克等装甲目标,也可用于攻击敌方工事等软目标,但其爆破能力与专用榴弹相比效果要差一些。

M1A2是目前世界上装备的火控系统最先进的坦克之一,不仅装有高精度、全数字式的火控系统,还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车载信息系统的坦克。
M1A2采用的是数字式指挥仪坦克火控系统,相对于M1A1主要变化包括:安装车长独立第二代热像仪,这也是识别该型坦克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将大大提高坦克在能见度很低(黑夜和烟幕)情况下与多个目标交战能力,并使车长具有超越炮塔射击的能力。新型CO2激光测距仪,该测距仪工作波长与热像仪相同,测距范围加大,穿透烟幕和尘烟能力更强,并对人眼是安全的。车长瞄准镜及炮长瞄准镜均为有双向稳定,炮塔为全电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炮长用主瞄准镜捕获目标,炮长的火控指令和自动弹道传感器的弹道修正数据同时输入弹道计算机,计算机解算弹道并控制火炮和炮塔的转动从而使火炮稳定地瞄准目标。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由于M1A2装上了车长独立式周视热成像瞄准镜,使得M1A2具有了猎-歼能力,使射击反应时间缩短了45%,1分钟内交战的目标数增加了50%,夜间最大视距可达2500米。

车载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战场指挥与控制能力,“车际信息系统”也称“车辆战场管理系统”,主要由战区地图系统、位置/导航系统、数字式电台系统、双重计算机系统、敌我识别系统组成。

各方面信息通过综合显示器上的战区地图系统,车长及乘员及时掌握敌、友车辆的位置、航向,敌、友军部队的准确态势,车辆关键系统的现状及故障情况等关键信息,并通过数字式电台系统自动进行信息交换,使车长和上级指挥员能准确了解战场情况,减少繁重的事务性工作量,增强了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通过位置/导航系统, 驾驶员在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支援下,无须时时查看地图及关键性的地形特征,集中精力进行战术机动驾驶。“车际信息系统”实质上是采用了战斗机的某些技术,使地面战斗中,单车、部队的指挥与控制能力和协同动作的质量大大提高。并与有邻部队时行地地、地空信息交流,信息共享。

防护力
坦克的防护力主要包括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两方面,主动防护一般包括光电对抗型、硬杀伤型、烟雾隐蔽型三类。被动防护则主要指坦克主装甲的抗打击能力。
99式坦克保持了国产主战坦克一贯低矮外形。炮塔和车体正面装甲设计成大角度倾斜形式,既提高了装甲防护能力,又可增加跳弹的机率。车体前部装有复合装甲,并且倾角很大,其防动能穿甲弹及聚能破甲弹可相当于620毫米和10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炮塔前部则装有大尺寸的可更换式复合装甲模块,这可由其上的三个吊环得到证实。该复合装甲由2层高强度装甲钢及淬化陶瓷装甲叠加而成,其防护能力如何?外界是无法获知的,其防护能力也多是外界的推测。这里,笔者根据已公开的图片也对其进行一下分析,力求可以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从俯视照片中可以看出其复合装甲要比96式厚很多,笔者以125毫米炮作参考比例,精略测量其厚度至少在500毫米以上,再精确一下是520毫米,这样,如果以国际上一般认为该复合装甲能与同等厚度的均制钢装甲的70%来计算,99式炮塔前部的防护动能穿甲弹及聚能破甲弹的能力可分别达到742毫米和1300毫米厚的均制钢装甲,如果这个数据准确的话,99式坦克的防护能力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完全可在2000米的距离上防住美国M829A2型贫铀穿甲弹的打击,但防M829E3则有些力不从心。不过,其外表面还可外挂反应装甲以进一步提高防护能力。据称,我国59D型坦克上使用的反应装甲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产品,可使59D坦克的防护能力提高20%,既使99式使用这种第一代的反应装甲,其车体正面及炮塔正面的防护能力则分别提高到744毫米、1200毫米和880毫米、1500毫米,车体可承受M829A2型贫铀穿甲弹的打击,炮塔前部则可完全抵挡住M829E3的打击。
99式的炮弹存放在炮塔吊蓝下的自动装弹机中的弹仓内,并没有采有西方坦克广泛使用的隔舱化设计,但考虑到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自动装弹机,油料箱与乘员舱之间安装了隔离装甲板,其内还装有高效的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系统可在被击中50毫秒内启动灭火,防止油箱及弹药发生殉爆。可有效的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
除以上的被动防护,99式还具有光电对抗能力,在炮塔后部上装有一具光电压制系统,该系统可由车长进行操纵,可发射高能激光对敌方的光学观瞄设备进行压制、干扰、破坏。由于其仰角很大,可达到45度,对武装直升机的观瞄设备也具有很大的威胁,具有一定的反直升机能力。另外,炮塔上装有全向激光告警装置,可在受到敌方激光照射时,进行报警,并自动或手动启动烟雾发射器。炮塔两侧还各装有两具5联装烟幕发射器。可发射新型的烟雾干扰弹。车内还装有整体式三防系统,可在核、生、化条件下进行作战。

M1A2作为M1系列中的最新改型,具有很强的防护能力,其车体前部及炮塔前部装有贫铀装甲,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这种装甲的坦克。贫铀装甲是由贫铀合金材料特殊热处理后制成的,其强度极限高达150公斤/毫米,比优质合金钢还高50%。这种贫铀复合装甲采用网状结构,网状骨架采用贫铀合金材料,网格间加入防止贫铀合金氧化的材料,这样既减轻了坦克重量,又取得了更好的材料匹配性能。外侧加入蜂窝状结构的吸能材料,靠“软硬兼施”的手段吸收穿甲弹的动能,以降低对装甲的损害。因此,当年美国在M1A1HA上装备贫铀装甲后,声称其装甲防护水平比原M1A1提高了30%以上。有关资料称,M1A2在车体前部及炮塔前部的贫铀装甲,其防穿甲弹的能力可达到1200-1500厚的均制钢装甲。笔者认为这里的水份太大,如果像其所说能达到这样的防护水平,不用说现在的120毫米或125毫米的钨、铀合金穿甲弹无法其构成威胁,只有未来的140毫米穿甲弹才有这个能力。那么,美国的这种贫铀装甲至少要领先世界各国15年。但就现在世界装甲研制的技术水平看,这是不可能力的,因此,笔者认为其真实的防护能力应在750毫米上下,车体的装甲应比炮塔的厚度薄,防护力也比炮塔弱一些,笔者估计其车体前部的装甲及炮塔前部装甲在防御动能穿甲弹和聚能破甲弹的能力分别是:车首为600毫米和102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炮塔前部为750毫米和13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这基本可以为其提供较强的正面防护能力。在美国装有贫铀装甲的M1坦克上并没有看到其装有任何反应装甲,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美国对其防护能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F. 美国m1坦克极限速度

M1型“艾布拉姆斯”式主战坦克最高时速可达72公里。 倒挡速度达67.6公里/小时

G.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一共损失了多少辆M1坦克

数量极少,且均是路边炸弹造成的。第一个问题,关键就在于美军的M1A1上安装的贫铀装甲。
安装了贫铀装甲的M1A1坦克,其装甲防护力提升到M1的两倍,它抗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能力相当于7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抗空芯装药破甲弹能力相当于13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实战证明,贫铀装甲是目前世界上防弹能力最强的复合装甲。

战例:在海湾战争“沙漠军刀”行动的第二阶段,美军第24机械化步兵师在进攻幼发拉底河时,一辆M1A1坦克陷在一处泥潭里动弹不得,只好留在原地等候救援。不久,两辆增援的M88装甲拖救车赶到了。不幸的是,这辆M1A1陷得实在太深,无法再行援救。最后,上级只好宣布将其放弃,并命令将它击毁。在其它M1A1连发三弹之后,才总算是射穿了之前那辆受困坦克炮塔的外层钢板。但这并没有毁掉这辆M1A1,而只是有一块钢板被炸飞了而已。之后,当更多的M88赶到后,终于把那辆M1A1从泥潭中拖了出来。经详细检查后,发现这辆M1A1还可以使用,只有瞄准器被炸坏了。后来,这辆M1A1在师部的修理厂更换新的炮塔后,又重新投入了战斗。

由此可见,贫铀装甲的防护性能之强,连M1A1的主炮都拿它几乎“没办法”,更别提T72了~~

第二个问题,因为M1A1上装有车载热成像仪(在低能见度下作用距离为2000米)。而这个东东伊军的T72是没有的。其次,T72还有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缺乏精密的火控系统,这使得它的射击程序不但冗长、缺乏效率,而且命中率也很低。再加上M1A1主炮最大有效射程为3500米,而T72的主炮(使用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仅为2120米。在这种情况下,当M1A1和T72相遇时,就会经常出现前者先发现后者,然后又在后者的射程之外先行开火,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战例:“沙漠军刀”行动开始后的第二天,即1991年2月25日中午,伊军一个营35辆T-72坦克准备在油井燃烧的烟雾和沙漠尘土的掩护下偷袭美海军陆战队的一个M1A1坦克连。美军M1A1坦克连警戒人员通过车载热成像仪发现了这支伊军部队。美军迅速展开战斗队形,两军相距还在T72主炮射程之外,M1A1密集的弹雨就倾泻到了对手的头上。40分钟后,伊军的精锐——共和国卫队的一个装甲营就转眼间烟消云散。而12辆M1A1却毫发无损。此战的力量对比12:35,战果却是34:0,坦克会战史中的新纪录产生了。

第三个问题,因为T72的防护力太差。
T72因为曾经被美制M48巴顿中型坦克正面击穿过,所以在1982年中东战争之后,苏联测试了缴获的105毫米M111炮弹后发现车体能被其穿透,于是给所有T72和T80坦克都加了一层20毫米的附加装甲。但在海湾战争中T72照常被M60发射的翼稳脱壳穿甲弹“贯穿”车体。而M1A2使用的DM1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初速约为1650米/秒)一旦击中T72,后果可想而知~~

战例: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M1A1发射的贫铀穿甲弹曾将一辆2000米外,躲藏在1.5米厚的沙丘和坚固钢筋混泥土防御工事中的T72从车头到车尾完全射穿!

第四个问题,除了M1A1跟T72的性能不在一个“能量级”上之外,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几乎完全夺取了交战地域制空权之后,美军将大量攻击机(比如A10)、武装直升机(比如AH64阿帕奇)以及精确制导武器投入战场,并充分发挥了其“坦克杀手”和精确打击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根据资料:在伊拉克战争中,伊军装备的3000多辆坦克,2800辆装甲车和2000门火炮,就分别有1685辆、950辆和1485门是在“联军”的空袭中被摧毁的。

结论:在伊拉克战争中,打击伊军的T72,美军不仅仅只是“用坦克来对付坦克”,而是“空地一体”,“多管齐下”。在这种情形之下,最终的结局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H. 问一个关于坦克的问题。美国的M1系列

1 M1的炮塔和车体多用钢板焊接而成,各部分的装甲厚度不等,最厚达125mm,最薄为12.5mm,相差10倍。到1988年以后生产的M1A1型才开始加装贫铀装甲,强度是原先的5倍。但贫铀装甲也没那麽厚。 2 至于69火箭筒也只能对付T62坦克之类,别说在69已经落啦伍。 3 至今为止第三世界没有什么有效的武器来对付他,第三世界主要装备的如T-72等无法对它造成有效伤害。列如在伊拉克战争中被毁坏的,主要是在无法托运情况下被己方所毁。 4 PF89火箭弹对法线角65°、180mm的均质装甲板射击时,穿透率不低于90%,可对付不带反应装甲的T-72坦克。但面对M1A1系列就不行啦。在基础上研制的提高破甲深度的“PF89式单兵火箭1型破甲弹”,也许可以对它造成一些威胁。 5 它的车底装甲为30~32.5mm(为防地雷),且该坦克设计把乘员生存力作为主要性能指标。所以想震是里面的人是异想天开。

I. 求美国M1A1主战坦克的详细资料

美国和联邦德国联合研制MBT-70主战坦克于1969年底搁浅。随后美国在MBT-70基础上开始研制新的XM803坦克,但仍因结构复杂,成本过高,又于1971年底被国会否决。

在两个计划被相继取消后,美国陆军随即于1971年展开研制XM1坦克的计划。1973年6月陆军分别与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大公司签订了研制样车合同。两公司均于1976年初推出一辆原型车,经测试与评估,克莱斯勒的设计中选。为纪念原陆军参谋长,二次大战中著名的装
甲部队司令格雷夫顿W·艾布拉姆斯(Greighton W.Abrams)将军,特把该坦克命名为"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克莱斯勒公司中标后,1978年制造第2批11辆原型车供测试,1979年生产110辆先期批量生产型。第2批原型车经过若干性能测试,改进了一系列问题。1981年2月,美国陆军正式采购7058辆M1,1884年订单追加至7457辆。首辆M1于1981年开始服役。

M1基本型生产了2374辆(894辆为强化装甲的M1-IP型,1984年底推出)。第二阶段批量生产型定名为M1A1,火力和防护大幅提升,产量为5415辆;1990年推出最新的M1A2型,国内生产订单不多,主要是将基本型和A1型改进升级到A2型。

由于M1坦克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分别采购了315辆和218辆M1A2型。此外,1988年4月美国国会同意埃及特许生产565辆M1A1坦克以装备埃及陆军。

坦克技术性能

M1基本型的战斗全重为54.5吨,A1型战斗全重增加至57吨,坦克乘员为4名。M1坦克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形,炮塔和车体多用钢板焊接而成,各部分的装甲厚度不等,最厚达125mm,最薄为12.5mm。

M1在正面部分装有先进的乔巴姆装甲。自1988年6月开始,新生产的M1A1在车体前部加装贫铀装甲。经过特殊处理的这种新型装甲,强度是原先的5倍。在海湾战争中,参战的M1A1坦克多数换装了贫铀装甲,实战证明效果非常成功。

M1坦克采用了隔仓措施,用装甲隔板将炮塔内尾仓和乘员舱分隔开,能有效避免二次效应对乘员的伤害。

M1基本型的主炮为1门北约制式105mm M68E1式线膛炮,与M60坦克的M68炮有所不同。该坦克105mm炮弹基数是55发,其中44发装在炮塔尾舱内。

M68E1火炮除了可发射M60坦克制式炮弹外,还可发射新研制的M735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774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883曳光尾翼稳定脱壳贫铀弹芯穿甲弹和M737TPDS教练弹。

辅助武器为1挺M240式7.62mm并列机枪,以及炮塔顶装填手舱口处1挺M240式7.62mm机枪和车长指挥塔上一挺M2式12.7mm机枪。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6管M250烟幕弹发射器,车上还装有发动机热烟幕施放装置。

坦克内部安装了哈隆全自动灭火系统。动力舱和战斗舱中安装的红外传感器能在2ms内发现所有着火点并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能在150ms内把火灭掉。

M1坦克采用了指挥仪式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特点是光学主瞄准镜与火炮/炮塔相互独立稳定,火炮/炮塔电液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炮长主瞄准镜为单向独立稳单目潜望式瞄准镜,它与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组合,构成测距、昼夜三合一的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原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目前已改用工作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测距仪。

为降低成本,而又不太多地降低火控性能,M1基本型没有配备独立的车长瞄准镜,车长不能超越炮长独立地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炮长主瞄准镜水平向未稳定,仅向低向独立稳定;减少了弹道数据的自动输入,仅用4种主要自动输入的弹道传感器,其他弹道数据参数需要手工输入。所有这些措施较有效地控制了火控系统的成本,实际成本仅为整车成本的20%。

M1坦克是世界首次采用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的制式坦克。发动机采用的是AGT-150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是1103kW(1500马力。该机保养简单、冷却系统效率高,确定是燃油消耗率和成本较高。该坦克采用了X-1100-3B全自动传动装置和改进型扭杆悬挂。坦克每侧有7个铝制负重轮、1个诱导轮,1个主动轮和2个无轮缘托带轮,采用T156型双销挂胶履带。 M1艾布拉姆斯(M1 Abrams)主战坦克是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主要的主战坦克,M1艾布拉姆斯在1980年左右开始发展,其家族主要有M1、M1A1和M1A2。而最新的型号是M1A2,它有全新的装甲和电子设备[1]。艾布拉姆斯名字由来是前任的美国陆军参谋长和第37装甲团指挥官克雷顿·艾布拉姆斯上将。M1艾布拉姆斯的出现是为了取代M60巴顿系列坦克。M1艾布拉姆斯是由美国克莱斯勒防务公司(Chrysler Defense Division)开发设计,美国陆军在1980年初开始引入。由于安装了燃气涡轮引擎成为了新奇的特徴。初期型的M1及M1装甲改良型的的M1IP使用了装备M68A1的51倍径105毫米线膛炮为主炮。火力强化版的M1A1在1985年引入。装备了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Rheinmetall)授权生产的M256主炮,该炮是改良自豹2配备的44倍径120毫米滑膛炮。M1配备了含有贫铀的翼稳脱壳穿甲弹M829系列,运用这种高密度的金属能够使炮弹穿透更厚的装甲。M1A1的改良版是M1A2,配备车长独立热像仪(Commander Independent Thermal Vision, CITV)与车间资讯系统(Inter-Vehicular Information System, IVIS),还有其他高科技电子设备。旧型的M1和M1A1,依次改装为M1A2和M1A2 SEP。M1A2的改进计划SEP(System Enhanced Package)在1999年开始。
现在开发给城市战的强化元件称为TUSK(Tank Urban Survival Kit)。为了对抗单兵携带式反坦克武器发射成形装药弹,因此在装甲比较脆弱的部分加强防御,例如在侧裙加上爆炸反应装甲及在车体后部加上栅栏。另外在炮塔上车长使用的12.7毫米重机枪加上遥控操作设备,装填手使用的7.62毫米机枪则加上具有夜视瞄准仪的防护盾,从而加大在近战中的存活性。
性能限定的M1A2出口到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而M1A1则出口到埃及和澳大利亚。
M1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经由沙特阿拉伯初次投入战场,而其性能上大幅度胜过它的对手伊拉克所配备苏联制造的T-72、T-62和T-55。由于它能在3,000米有效射击范围外射击(敌方的射程以外),因此不太受到反击,而M1的损失只是十数辆。由于M1没有敌我识别装置,所以在沙尘飞舞的沙漠中发生误中友军的事件。因此损失中的半数被认为是由于友军误击。(敌我识别装置成为M1发展型M1A1的标准装备。)M1坦克的装甲是M1对应HEAT的空间装甲;M1A1是对应芯铁弹芯APFSDS的无拘束陶瓷;M1A1(HA)/M1A2则对应钨/贫铀弹芯APFSDS的贫铀装甲。 部份从战场回来的官兵出现了“海湾战争综合症”(巴尔干综合症),而贫铀弹被怀疑是病原的物质,但美国政府认为两者没有关系。

J. 美国m1坦克的产量是多少

您好 我来复尝试为您解答

首先坦制克产品的产量是由需求量 也就是订单数决定的

一辆M1主战坦克,所涉及的零部件生产商多达几十甚至上百家(根据型号细分不同而不同,同时还要兼顾本国各企业利益),而订单书决定单价价格,也就是所谓订量越大 平均价格越低,日本的90坦克当年荣获最昂贵坦克的头衔就是因为日本本国需求量太少,导致单位价格飙升

1984年美国陆军把M1/M1A1坦克的计划生产总数提高到7467辆(其中4199辆M1A1)。为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两个坦克厂对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的改进,1984年初月产量达70辆。这是M1坦克生产线所呈现出过的最高的生产效率

希望能帮助到你

阅读全文

与美国m1坦克相当多少钢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铝合金和钛金哪个牌子好 浏览:374
瑞士刀铝合金和不锈钢哪个好 浏览:518
卧室门冷轧钢和不锈钢合页哪个好 浏览:453
轴承钢跟碳钢有什么不一样 浏览:224
哪堆钢管体积大为什么 浏览:319
钢铁雄心4怎么看event 浏览:128
碳钢焊丝7和G有什么区别 浏览:279
螺纹钢1901手续费是多少钱 浏览:341
广西镀锌焊管厂家 浏览:309
不锈钢煤气管怎么买 浏览:751
钢铁雄心4ce怎么用 浏览:800
山东省日照钢铁城市需要什么 浏览:76
集中标注的受扭钢筋如何计算 浏览:810
20钢板一平多少吨 浏览:993
合肥在哪里买不锈钢 浏览:641
设计为什么要用6的钢筋 浏览:783
方管填充 浏览:965
弯头怎么接精密管 浏览:877
24的螺纹钢大概多少钱一米 浏览:24
半自动钢筋扎钩多少钱一个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