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板国标范围内允许公差是多少
钢板厚度一般允许偏差在正负1.2毫米
1、钢板按厚度分,薄钢板<4毫米(最薄0.2毫米),厚钢板4~60毫米,特厚钢板60~115毫米。钢板分热轧的和冷轧的。薄板的宽度为500~1500毫米;厚的宽度为600~3000毫米。
2、薄板按钢种分,有普通钢、优质钢、合金钢、弹簧钢、不锈钢、工具钢、耐热钢、轴承钢、硅钢和工业纯铁薄板等;按专业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防弹用板等;按表面涂镀层分,有镀锌薄板、镀锡薄板、镀铅薄板、塑料复合钢板等。
3、厚钢板的钢种大体上和薄钢板相同。在品各方面,除了桥梁钢板、锅炉钢板、汽车制造钢板、压力容器钢板和多层高压容器钢板等品种纯属厚板外,有些品种的钢板如汽车大梁钢板(厚2.5~10毫米)、花纹钢板(厚2.5~8毫米)、不锈钢板、耐热钢板等品种是同薄板交叉的。
厚钢板的钢种大体上和薄钢板相同。在品各方面,除了桥梁钢板、锅炉钢板、汽车制造钢板、压力容器钢板和多层高压容器钢板等品种纯属厚板外,有些品种的钢板如汽车大梁钢板(厚2.5~10毫米)、花纹钢板(厚2.5~8毫米)、不锈钢板、耐热钢板等品种是同薄板交叉的。
碳钢的不足:
(1)淬透性低。一般情况下,碳钢水淬的最大淬透直径只有10mm-20mm。
(2) 强度和屈强比较低。如普通碳钢Q235钢的σs为235MPa,而低合金结构钢16Mn的σs则为360MPa以上。40钢的 σs /σb仅为0.43, 远低于合金钢。
(3) 回火稳定性差。由于回火稳定性差,碳钢在进行调质处理时,为了保证较高的强度需采用较低的回火温度,这样钢的韧性就偏低;为了保证较好的韧性,采用高的回火温度时强度又偏低,所以碳钢的综合机械性能水平不高。
(4) 不能满足特殊性能的要求。碳钢在抗氧化、耐蚀、耐热、耐低温、耐磨损以及特殊电磁性等方面往往较差,不能满足特殊使用性能的需求。
合金元素对钢切削性能的影响 切削性能与钢的硬度密切相关, 钢是适合于切削加工的硬度范围为170HB~230HB。一般合金钢的切削性能比碳钢差。但适当加入S、P、Pb等元素可以大大改善钢的切削性能。
合金元素都提高钢的淬透性,促进脆性组织(马氏体)的形成,使焊接性能变坏。但钢中含有少量Ti和V,可改善钢的焊接性能。
热轧板强度相对较低,表面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一般为中厚板,冷轧板,强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洁度高,一般为薄板,可以作为冲压用板。
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B. 变形量多少在安全范围
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主要跟零件的运动形式、受力情景相关联,结合你的问题,“从事机械设计所需要的机械受力怎么去做?”主要需要知道的基础知识是:机械零件是什么形状(这个简单,一看就知道)、是如何运动的(比如静止的、定轴转动的。
C. 钢结构弹性范围怎么计算
纯弹性设计对复钢结构来说太过保守制,钢材是一个很好的弹塑性体,所以考虑一小部分塑性状态还是可以接受的。塑性发展系数就是综合考虑钢材的塑性而给出的。
简而言之,弹性计算时截面满足平截面假定,截面中仅一点或一线达到屈服强度.塑性发展可使一定面积范围内同时达屈服强度,当然此时不能满足平截面假定.计算仍然按平截面假定时的公式,但除以大于1的塑性发展系数,是一种简化计算方式
在计算梁抗弯强度时,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受弯构件,不考虑截面塑性变形的发展,以边纤维屈服作为极限状态。对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受弯构件,考虑截面部分发展塑性变形,为了防止过大的非弹性变形,通常限定截面部分发展塑性的深度约为界面高度的10-20%,并通过截面塑性发展系数来体现。塑性发展系数得值可以通过查表求得。
“残余应力“是实际轴心受压构件与理想轴压杆相比所存在的主要缺陷之一。产生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是外界条件引起了不均匀的塑性变形。残余应力的存在是压干部分材料提前屈服,导致抗弯刚度EI降低,从而对其稳定承载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D. 钢结构工程的挠度值一般控制在多少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钢结构主梁控制在1/400,次梁的话控制在1/250。
E. 钢的能承受的最大形变量一般是多少(应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百分比在多少
1、不同钢种的最大弹性变形量(也即变形后还可以恢复的变形)差别巨大,从0.5%~20%不等。
2、一般韧性好的钢可以承受的最大变形量大,反之亦然。